首页 百科知识 为什么不能拍照

为什么不能拍照

时间:2022-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轮到“喀斯特地貌探究小组”发表看法了。“前年我和爸妈去桂林旅游,也是看这样的溶洞。当时导游提醒我们说,在溶洞里是不能拍照的,我想请教一下喀斯特地貌探究小组的同学,是不是拍照会使喀斯特地貌发生什么化学反应?”从课程标准来看,地理课堂要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育什么”和“怎样育”很重要。
为什么不能拍照_学“地”明理树人

上海市崇明中学 向 莉

一天,高二(7)班有一节地理课,但那天的地理课堂似乎有点特别:原来站在讲台前侃侃而谈的教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学生。他们能代替教师上课吗?他们在讲些什么呢?

原来,在教师的提议下,学生们组成了四个探究学习小组,组员们分工合作,对三种地貌的形成过程进行自主探讨分析,形成各自的理解,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倾听者、指导者和点拨者的角色。

现在轮到“喀斯特地貌探究小组”发表看法了。小顾同学先给大家展示了几张漂亮的桂林溶洞景观的照片,那千奇百怪的地貌形态和瑰丽变幻的色彩让同学们啧啧赞叹。接下来,他从桂林地区岩石的成分讲起,条分缕析、层层递进、有板有眼,充分展示了他们小组的探究成果。在教师看来,小顾同学还颇得她平时上课的真传!一切顺利。

这时,班级里最喜欢搞怪的小向同学突然举手。这小子又要耍什么花样呢?他会提什么怪问题呢?教师的眉头不由微微皱了一下,一帮唯恐教室里没点动静的家伙可是有些兴奋起来了。

“我有个问题,不知道可不可以问?”这话听上去还蛮客气、蛮有风度的。(其实这位小向同学总是这样拖长声音说话。)教师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前年我和爸妈去桂林旅游,也是看这样的溶洞。当时导游提醒我们说,在溶洞里是不能拍照的,我想请教一下喀斯特地貌探究小组的同学,是不是拍照会使喀斯特地貌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嗯,倒不像是要存心捣乱的样子,教师的眉头又舒展了些,但这问题该怎么回答呢?

“嗯,好的,知道了。你的问题,这个……谢谢你的问题。”原本能言善辩的小顾同学一时间答不出,有点紧张,又欠缺经验,竟有点语无伦次起来。学生们开始议论纷纷,但并没有出现教师担心的负能量泛滥局面。小顾同学环顾四周,同组的伙伴们也茫然,他不由自主地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教师。教师则故作镇定,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中,又似乎在暗示小顾:没关系,你们能解决的。似乎懂得了那暗示,小顾大概在想:什么题目能难倒老师呢?反正老师那里有答案。

这时,有个学生说道:“这个问题倒是很有探讨的价值。”也有学生说:“哎呀,真是怪人提怪问题。可怜小顾同学,他怎么收拾这场面,怎么才能下台呢?”当然,更多学生只能作壁上观。

“溶洞里拍照得开闪光灯,这个闪光对喀斯特地貌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平时对什么事情都能钻研一番的小胡和同桌开始探讨起来了,还嚷嚷着要查查照相机的光的成分。

课堂的秩序此时已有点混乱,理想的答案却始终出不来。小顾同学现在终于意识到是真的碰到怪问题了。一方面,他们课前准备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小向同学说的又的确是事实,许多人在旅游中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解释呢?他在讲台上不由得局促不安、手足无措起来,再往下,这场面可就没法控制了。

这时候,教师不得不亲自出马了。她先让小向同学坐下,然后对大家说:“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说明小向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这一点大家都要向他学习,这可是学习的好习惯。”此时,教师自己的紧张也有些不能完全掩饰了。

但毕竟是教师,冷静下来后,教师觉得,从学科的要求看,这个问题显然已超出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范围,她也确实不能给出比较理想的答案;而且,这个问题如果继续讨论下去的话,会影响上课计划。强行中断往下讲?但这是一个已经引起全班学生兴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有质量的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还是引发学生探究的一个兴奋点,是让学生发散思维、各抒己见的好机会。

于是,教师决定让学生们就这个问题继续分组讨论。结果发现,因为是一个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所以,学生们的回答都相当大胆,思维非常活跃,而且热情高涨。又因为是小组的形式,大家可以尽情展开、互相补充、彼此交流。

随后,教师充当主持人,学生们开始举手发言。

“会不会是照相机发出的闪光成了这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让碳酸氢钙加速分解,所以对溶洞景观不利。因为这样就会导致溶洞景观不断地消失了。”有个学生扶了一下眼镜,发表了一个很有学术味的看法。

接着,另一个学生从旅游资源保护的角度说道:“溶洞是这个地区最典型的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景观破坏,所以要求游客不要拍照,以防意外事件。”

“导游这么做是为了让大家对此地的印象更为深刻。”又一个学生说道。此外,还有学生从专利、版权等角度发表见解。

在倾听大家的这些奇思妙想时,教师感觉很受启发,她脑海深处积淀的知识被激活了,对这个问题形成了新的看法:“大家别看这些观赏性很强的景观是石质的,据报道,在溶洞景区有的游客喜欢采集这些石钟乳标本,还有的游客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可是他们不知道,按每年0.2~0.4厘米的生长速度,一根1米长的石柱被破坏意味着什么。在溶洞中,一块小小的石头,可能是大自然经过上万年时间才孕育成的。回到小向同学的那个问题,我觉得一方面可能是导游怕大家拍照的时候不小心损坏溶洞景观;另一方面,相机闪光对溶洞景观可能也有破坏性。总之,不许拍照主要是为了保护珍贵的旅游资源。”

学生们听了教师的这段话,都感叹起自然界造物的艰辛,原来鬼斧神工的背后是长时间的艰辛积累啊。

“当然,大家还可以把这个话题延伸到课外,做个研究型课题,进行深入探究,说不定你们的成果就能成为一种首创呢。我期待着你们的研究成果能写在今后的教科书里。”教师微笑起来。

大家也深受鼓舞,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本来十多分钟就能讲完的内容却折腾了大半节课,讨论的却是与考纲没有直接关系的问题,结果还得不出个能够说得过去的结论。这课是不是讲偏了呢?教师心中打鼓,迫不及待地要找课程标准来看看。

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体验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地理思维,了解研究(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手段;树立环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积累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从课程标准来看,地理课堂要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育什么”和“怎样育”很重要。很多时候,教师比较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完整无缺、天衣无缝,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是否精确到位。可地理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从生成性资源的角度看,教学过程中其实有不断涌现的、新的、富有活力的信息。不同个体的经历不同,发展水平差异巨大,教学中的偶然事件、灵机一动甚至是失误,都会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碰撞出来的转瞬即逝的“火花”更具有灵性和生命力。尤其是那些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价值的闪光点,如果能被教师抓住并加以充分开发和利用,这对师生的成长都会具有巨大的价值,并使得课堂教学具有更高端的品质、更丰富的内涵、更深厚的教育力量。

在上述案例中,执教者觉得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能突破教学的预设程序,敏锐地捕捉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然后把它开发成一个比较成功的“生成性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和教师都得到了预设外的积极的发展。

当然,执教者觉得自己对于“为什么不能拍照”的回答不完备,但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的肯定、鼓励,以及向学生传递的有关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都能让学生有所触动;这之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其实都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总之,本课的案例让执教者感到,教师必须学会对课堂生成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才能促进预设教学目标的高效率完成并生成新的更高价值的目标。当然,这需要教师具备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为娴熟高超的职业技能。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必要尽量多预设一些可能生成的教学活动、教学路径,即尽量把课堂准备做得充分些;而那些“火花”一旦出现时,就要千方百计地激活它们、催发它们,即要尽量保护学生的求知欲,要鼓励学生自信敢为、积极进取。由此,大家热切期望中的新式地理课堂也许就能展现出来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