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制度化”到“个性化”的必然超越

“制度化”到“个性化”的必然超越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每学期检查两次,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按规定的标准扣分。海德格尔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人的异化,即人与自然的分离,“诗意”是使人重新归属于大地,从而使人进入“栖居”之中,人只有栖居在大地上,才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古代的统治者认为,国家要依靠“道”来维持秩序,保持稳定,而“道”的传授要依赖于教师。
“制度化”到“个性化”的必然超越_生态学校文化的构

一、“制度化”到“个性化”的必然超越

学校的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雨果曾说过,“动物生存,而人才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动物追求的是生存,人不仅要生存,而且更要追求一种生存的意义。确然,人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会关注自己的存在状态并以自己的主体实践去改变自己的存在状态的生命体。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生存着,而且会反过来审视自己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并通过自己对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的理解与向往去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状态。如果说,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依顺人的这一发展天性,实现人的和谐而自由地发展,塑造完美的人格和人性的话,那么,生态学校的管理文化就应该充分展现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所构成的平等观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使人——这个高级生物体所赖以存在的空间与其内部因子达到有序的组合,以体现管理意义上的终极关怀。

几千年以来,我们人类一直不断地征服事物,使之服务于我们的衣食住行。因此,长期以来,人们试图控制和操纵我们所处环境的所有方面,包括拿对付物质性事物的有效的办法来跟人打交道。后来,尽管文化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但领导者们却仍然喜欢用“控制”和“操纵”的处理方法管理人,并美其名曰“管理文化”。当然,从企业的角度看,工人工作的目的是生产物品,因而企业工人被视为是生产出产品的机器的一部分,而管理者以“控制”、“操纵”的模式去管理生产线的流程作业(包括人),这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地方。比如,世界最大的家电企业海尔,把158个工序的545项责任进行价值量化并汇编成小册子,小到一个螺丝钉如何拧上都有规定。这样就保证了企业所有的工作、事情、物品处于有序的管理(控制)状态,人人都清楚自己每天该做什么、做多少、按什么标准去做、要获得怎样的结果等,从而保证了企业各项工作都能高效地完成。

现行的学校教育管理把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质量管理标准、移植到学校的管理内部,这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时髦。上海一所中学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全面评审学校的质量方针、质量保证目标的达成度、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学校的管理始终处于受控、有效、持续改进与提升的状态。比如,以ISO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制定《招生策划管理程序》、《教学管理程序》等6大管理程序,使学校的整个教学管理流程纳入一个科学、规范、有序的系统中,保证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再比如,宁波、上海的一些学校仿效企业实施“CIS”设计,体现现代学校的形象和特征。这些都是现行学校的校长们在吸纳现代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做的有关现代学校发展的尝试,其意义在于让制度文化的刚性约束人的“惰”性,帮助教师产生自觉认同并形成习惯。当然,企业管理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也并非仅是学校管理者直接从企业管理中搬几套模式而已,更有意义的是这种管理理念已深得学校管理者的赏识,可以这么说,不管你到哪类学校,总会在校长的案桌上找到一大摞有关制度建设的文字资料。如果学校层次越高,你就会发现这些文字资料越全。有所重点中学对教师的备课和学生作业批改是这样规定的:教师备课必须要有备课笔记和电子文稿,按教时数计算,每节课必须有详案。检查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年级组和教研组的检查,第二层次是教务处和分管校长的检查,第三层次是校长检查。每学期检查两次,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按规定的标准扣分。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要求是作业必须批改两次以上,第一次批改是改对错,第二次是要让学生把做错的题目重新补做一次,教师进行二次批改,同时要求教师“日事日毕”,不容许把今天的作业批改(包括二次批改)拖到明天。

这种制度文化强调教学流程的高度规范化、统一化、精细化和程序化,这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来说,也是需要的,至少它能培养一个教师严谨的教学风格。但是,学校的管理终究还是有别于企业管理,教师也不等同于工人。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只要机器一开工,固定的岗位必须要有固定的人员操纵,所以,对员工不许迟到、早退,不准逾规操作等的规定,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教师的教学设计(备课)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他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研读文本、演算习题,还需要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去翻阅资料、搜寻信息,更需要到社会课堂去积累一定的生活体验。这些,都不是用管理者的量化检查而能得到的。如果把每个教师都置于“物”的位置上,教师感受到的就不会是生命的尊严和幸福,而是一种为制度所压迫下的无奈,这样教师就将会缺少生命的激情和创造的冲动。所以,管理者不应用固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方式规范教师的工作行为。要把创造的权力还给教师,把教师个性发展的空间还给教师,少一点硬性的规定,多一点指导;少一点规划性的要求,多一点自由选择的余地;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宽容。让他们有独立思考、张扬个性、发挥才智的机会,在教育教学中实现真正的自我。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oIderIin)有这样的诗句:“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海德格尔之所以非常喜欢荷尔德林这句诗,因为在海德格尔看来,它道出了生命的一种本真、自在的状态。人,原本就生活在大地,与自然同在,而今,为什么要“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海德格尔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人的异化,即人与自然的分离,“诗意”是使人重新归属于大地,从而使人进入“栖居”之中,人只有栖居在大地上,才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那么,我们的教师是“栖居”在大地上吗?他们是诗意地存在吗?一直以来,教师在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的同时,又在承担着沉重的社会责任。从古代开始,人们敬奉“天地君亲师”。把教师捧上了神坛,给教师的职业涂上了一道“神圣”的色彩。《学记》中曾说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古代的统治者认为,国家要依靠“道”来维持秩序,保持稳定,而“道”的传授要依赖于教师。唐代的韩愈更是直接地把“道”与“师”捆绑在一起,“师者,传道授业者也”,因此,教师不仅成了传“道”的工具,自身也负载了许多的道德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教师又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和职责,被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们时常会作这样的一个推理: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是教师的竞争。温家宝总理在第19个教师节上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的讲话中也提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并引用了荀子的“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把教师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

当社会对教师有着如此的厚望时,教师对自身的道德价值往往也会有过高的要求。许多教师安贫乐道,只求奉献,不讲享受,甘为人梯,不求回报。在行为规范上,往往会以“为人师表”、“身正为范”自律,在教学业务上,又往往会以“勿误人子弟”自省,失去了教育中的优雅、生活上的浪漫,消解了作为“人”的欲望。可想而知,当老师处于这样的一种生活境界之中,能做到“诗意地栖居”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师作为变革的因素……其作用的重要性从未像今天这样不容置疑,这一作用在21世纪将更具决定意义。”可见,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的高质量,不关注教师的生命意识,个性发展,就很难培养出富有生命活力的充满个性的学生。

那么,学校的管理如何从“制度化”走向“个性化”呢?首先,要给教师一个自由的空间,自由是人类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是人们在追求生命本真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对于教师来说,自由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作为人的教师的个体生命自由,二是作为教师的人在教学生活中的教学自由。作为人的教师,有自己的个体性、自主性,有权利为自己的生命、生活选择适于自己全面发展、充分展示“诗意地栖居”的生活方式,体现生命之真,凝练生命之美;作为教师的人,在不断创新的教学活动中,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选择负责。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发现和挖掘自身的潜质,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

没有个性的教师,就没有个性的教学;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没有创新的教学。三门中学在教师管理上施行分层管理,推动全员提高的做法,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与个性化。学校对骨干层次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课题制的形式进行,让教师把在教育、教学上碰到的一些问题以课题的形式展开研究,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转换角色意识。让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跳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封闭式的课堂教学结构中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规定的教材、教参中走出来,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对青年教师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导师的形式进行,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帮扶下,除了常规教学之外,坚持每学年开一堂研究课、举办一个讲座、出一份试卷、写一篇教学反思(或读书笔记)、组织一项班级活动(或社团活动)。努力争取一年后会上课,二年后上好课,三年后上“活”课,五年后成为学校新的教学骨干。

同时,在上班、教学检查等制度上也因人而异,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创造条件。考勤制度中,行政、后勤人员实行8小时的工作上班制,青年教师实行6小时工作上班制,中老年教师实行弹性上班制。教师工作时间有长短,技术职称有高低,教学经验、教学技巧又有差异,再加上各学科的教学又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学校的管理不搞一刀切。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没形成自己的教研思路,制度能督促他们按时上班,完成各项指标,于是对他们就在制度管理上严格一些。而对那些富有教学经验又有自己教研方向的骨干教师,学校就不再用条条框框限制他们。“充分展现科学与民主,规范与自然,理性思维与情感体现的高度统一。”(《台州晚报》2008年11月7日包建永《学校唱教学主角,管理因人而异》)

也许有人会说,学校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这是管理中的“无序”。可以设想,十字街口无论车辆有多么的拥挤,也不管交警有无到场指挥,驾驶员都会按照红绿灯的指示有规则地开车。无交警到场指挥这是一种管理上的“无序”,但这种“无序”已经是高度地融合了“有序”之后的“无序”。教师心中都有自己无形的红绿灯,尽管没有一定的教学制度的约束,这正像一些西方国家的驾驶员只要看到“STOP!”的标记,不管路口有无行人都会自动停车一样,教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有自己的理性和教学行为准则。教室、办公室里没有教师的身影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图书馆里看报、读书、上网,甚至看影视片就不是工作。教师每天的几节课、几叠作业并不意味着教师一天工作的全部,有形的工作时间后面还隐藏着更多的“无形”工作。他们不会为欲望所左右,不会为利益而分心,而是把自己的教学行为诉诸一种规律、原则和必然。

“昨天晚上

你来了

你像一滴生命之液

我仿佛被一颗子弹打中

……”

这是意大利女作家法拉奇在小说中写过的一句话,她描绘了一个女子受孕时的激动。现在,一个新的教育时代也正躁动于母腹中,生态文化的到来,必然带来教育的转型,“制度化”到“个性化”的超越,正成为一种全新的学校管理文化向我们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