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习惯的养成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习惯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学习时间管理对大学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些同学无意识地在电脑前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消遣娱乐占40.9%,了解时尚占42%。江苏省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大学生上网聊天和上网玩游戏的居多。学习的过程也应当是思考问题的过程,研究问题的过程。
学习习惯的养成_大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研究

学习习惯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通过个体的努力而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有利于激发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好的学习习惯的内涵没有规范的设定,因人而异,可以进行具有个性特征的总结。

习惯对个体学习的重要性教育家们早有共识。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乌申斯基语)“人们的思想大半取决于他们的倾向,他们的言谈话语取决于他们的学识和所吸收的见解。但是他们的行动却遵循平日的习惯。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无疑,幼年时期开始的习惯是最完善的,我们称之为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早期的习惯。”(弗朗西斯·培根语)有的教育家明确表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段话,今天的人们已经耳熟能详。

一、养成管理学习时间的习惯

学习时间管理对大学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经济学的角度观察,大学生的学习存在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问题。尤其是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管理和分配直接关系到最佳效益的发挥。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时间管理与焦虑等负面情绪密切相关,越是善于管理时间的大学生,其焦虑程度越低;越是不善于管理时间的同学,焦虑的程度越高。

首先,要树立现代时间观念。观念就是人蕴含在经验尝试、理论知识中最为一般的思想和看法。它是人类支配行为的主观意识,它给予我们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准则、方向和行为轨迹,它起着根本的指示和规范作用。人的行为是受观念支配的,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现代人的时间观认为: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人生难得的财富。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和工作,不可把时间和精力以及财力浪费在空洞与多余的语言上。正如彼得·德拉克所言:“时间是难得的资源,如果管理不好,那别的事情也不能管理好了。”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时间的竞争是最重要的一种竞争。一切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时间的竞争。所以,在文学家那里,时间就是优美的诗篇;在医学家那里,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教育家来说,时间就是知识。时间为生活中的人们赢得了快乐、财富和效益。时间有时还是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是稍纵即逝的一种资源,抓住机遇成就的可能是一生的事业。

其次,加强对学习时间的控制。时间管理的核心在于严格控制。成功的人士告诉我们,用“分”计时的人,比用“小时”计时的人,在时间上要多出59倍。同学们应当以“分”为单位计时,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和作息安排进行精细化管理,精打细算,惜“分”如金。一些同学无意识地在电脑前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消遣娱乐占40.9%,了解时尚占42%。江苏省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大学生上网聊天和上网玩游戏的居多。应当学会利用电脑学习新知识,而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要学会集中利用时间学习,如果有的同学总是习惯于把一件完整的工作加以肢解,分几次完成,那就浪费了一部分时间,因为每一次开始,都要有一段熟悉重复的过程。当然,集中时间的多少,要依工作量来定,集中过多,也会造成浪费。学会利用时间的“边角料”,学习之余的零碎时间,加起来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可以利用这些时间的“边角料”处理个人的一些个人事务,诸如洗衣服、打扫卫生、发短信之类,以节约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饭前和饭后、课前和课后,买饭排队等时间都是可以利用起来的,不要让它从身边轻易溜掉。

再次,提高运用学习时间的效率。每个人在一个月中的智力、生理、感情曲线有高潮期与低潮期。智力周期33天,生理周期23天,感情周期28天,与人体的生物钟密切相关。一天中,有的人喜欢黎明即起,记外语单词,背诵诗词歌赋,因为早上的学习效率最高。也有的同学善于秉烛夜战,甘冒蚊帐失火的危险,熄灯以后在蚊帐中刻苦攻读,因为半夜的效率最佳。一般的人都是上午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的效率达到高潮。要选择智力高潮期进行学习和思考活动,以提高学习时间的实际效率。可以根据精力周期安排学习的时间:可以用早晨的时间朗诵我国经典的诗词以及散文,或者背诵外语单词,也可以思考学习中的难题,进行有助于提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上午如果没有安排课程,应当将时间用于阅读或者写作活动。中午应当午休,哪怕睡上15分钟,都是非常有用的。下午理工科的学生可以去做实验,文科的学生可以去运动场活动一下。晚上先集中精力学习一、二个小时,然后按时休息。

最后,学会时间的转换替代。常见的做法是,从非学习的其他活动中挤出一些时间用于学习。开无关紧要会议的时候,可以用来读书。走路的时候,也可以思考学习的问题。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改革开放以后,受到了党和政府很高的礼遇,不仅担任了北京大学的副校长,还担任了北京市的人大常委,以及许多学术团体的顾问,经常出席各种会议成了季老生活的一种常态,用于学术研究的时间非常紧张。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学术研究,季羡林先生便利用参加各种会议,坐在主席台上的时间,构思自己的学术论文。他的这种方法,就是典型的“时间转换”。

二、养成读书与思考相结合的习惯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过程也应当是思考问题的过程,研究问题的过程。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是践行一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在读书的过程中,应当一边阅读,一边将感兴趣的内容和自己即兴思考的内容,写在笔记本上。手、眼、脑并用,可以增加对阅读内容的印象和理解。我国古代就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训,这种方法在今天仍然有效。不能把读书当成看电影、电视,或者是看演出,浏览网页,看完便完了。对于经典的书籍,要进行反复的阅读,养成反复研读一本经典书籍的习惯。马克思的学习方法就是“啃书本”,也就是反复研究精典的书籍。在他看来,读书学习就像吃很硬的东西,必须花时间研磨、粉碎。这个东西既然营养丰富,又对身体大有益处,那么就要发挥“以硬还硬”的“啃”字精神,一次一次地“啃”,一点一滴地“啃”,一“啃”再“啃”,“啃”而不舍,即便是石头,也要“啃”出一些粉末来消化掉,吸取其营养、丰富自身。马克思就是凭着这种“啃”字精神,写出了改变人类命运的伟大著作——《资本论》以及众多的书籍,成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导师,成为了全世界共产党人追寻的旗帜,将自己的名字永远地写在了人类的历史上。我国清代著名的翻译家林纾先生,也是主张“啃”书本的。他用了8年的时间“啃”《汉书》,又用了8年时间“啃”《史记》,还用了前后共40年的时间“啃”他喜欢的韩愈的文章。他常常是把一篇文章贴在桌上盖起来,然后每天打开来读一遍,读了又盖起来,如此反复不断,几个月又换上一篇。他就是这样一篇一篇地对韩愈的文章进行阅读、沉思、琢磨,从而充分领略到了韩愈散文的美妙之处。林纾的翻译作品,就像韩愈的散文一样,简洁典雅,优美动人。借鉴马克思和林纾先生的“啃书本”的学习方法,建议每一位同学,认真研读一本经典的专业书籍,肯定会受益匪浅。

对一个问题进行长期的学习思考和研究,就会产生物理学的聚焦效应。大学阶段的学习本来就应当是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也应当是创造性学习的过程,“研究”应当是大学学习的引领因素。洪堡曾经指出: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也并不是“学”,大学生需要独立地自己去从事“研究”,教授的工作,则在于诱导学生“研究”的兴趣,再进一步指导并帮助学生做“研究”工作。在大学阶段,应当选择一个有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可以是专业性的研究课题,也可以是非专业性的研究课题,关键是要有兴趣的支持。专业性的课题可以使自己的学习具有专业目的性和针对性。非专业性的课题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围绕着有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学习和思考以及浅层次的研究,可以大大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提高学习的实际绩效。

【注释】

[1]参见《新华文摘》2010年第9期,第145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

[3]刘建华:《师生交往论——交往视野中的师生关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日]佐藤正夫著.《教学原理》,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

[5][德]威廉·冯·洪堡:《立陶宛学校计划》参见翟葆奎、李其龙、孙祖复:《教育学文集·联邦德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6]李均、习明纳:《历史考察与现实借鉴》,载《石油教育》1996年第10期。

[7][德]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载《高等教育论坛》1987年第2期。

[8][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林荣远,冯兴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9]谢笑雨:《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载《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4期。

[10]《辞海》“学生社团”词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版缩影本,第136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