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袁崇焕死亡细节

袁崇焕死亡细节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次大战中,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的红夷大炮打伤,被迫退兵沈阳。宁远一战,确立了袁崇焕国士的地位。一年以后,清军再次进攻宁远,但又被袁崇焕击败。魏忠贤死后,袁崇焕又被召回。清军退出京城后不久,昏庸的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反以袁崇焕得胜后不乘胜追击清军之罪,将袁崇焕逮捕下狱。由于当时北京百姓不明真相,误认为袁崇焕通敌,恨之至极。乾隆帝下诏为袁崇焕平反。
明朝第一将军袁崇焕_中国名人与广西

袁崇焕(1584—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藤州(今广西藤县)人,祖籍广东。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袁崇焕领军后,结束了多年明军与清军交战不胜的历史,取得了宁远、宁锦大捷,解京师之危,屡屡以少胜多,所向披靡,锐不可当,使清军闻风丧胆,故被历史学家称为“明代钢铁长城”或“明朝第一将军”。

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任福建邵武知县。天启二年(1622年),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同年单骑出关考察关外,还京后自请守卫辽东,筑固宁远城(今辽宁兴城)卫戍。天启三年(1623年),擢兵部佥事,监军关外。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军务,加太子太保。因崇祯帝中清军反间计,袁崇焕于崇祯三年(1630年)被冤杀,年仅46岁。袁崇焕文武兼备,善于赋诗,有遗作75首,均寄托忧国之情,激昂慷慨,被收入《袁督师遗集》。

袁崇焕为人慷慨,富于胆略,喜欢和别人谈论军事,每次遇到年老退伍的士卒,总要向他们请教边疆上的军事情况。他年轻的时候就立志要去办理边疆事务。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以来的4年多的时间里,清兵南侵,势如破竹,没有一次败绩,先后大败10万明军。与此同时,明朝廷由魏忠贤当权,他残杀异己,政治非常黑暗。袁崇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奔赴边疆的。

袁崇焕画像

袁崇焕领军后,立刻加固城墙,整饬军纪,还从葡萄牙人手中买来红夷大炮。天启六年(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亲率13万大军渡过辽河,进攻宁远。在这次大战中,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的红夷大炮打伤,被迫退兵沈阳。袁崇焕以宁远的区区9 000守兵,大败清军13万之众,打破了清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努尔哈赤对他的部下说:“我25岁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没想到小小的宁远却攻不下来。”他又气又恨,加上伤势越来越重,不几天就死去了。宁远一战,确立了袁崇焕国士的地位。

一年以后,清军再次进攻宁远,但又被袁崇焕击败。从此袁崇焕的名字使清军感到胆寒。但是,这样一位抗清大将,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不久,魏忠贤弹劾袁崇焕,攻击他在第二次宁远大战中没有去救锦州。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不得不自称有病,请求辞职。魏忠贤死后,袁崇焕又被召回。这时,在位的崇祯帝朱由检是个疑心极重、刚愎自用的人。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清皇太极绕过宁远攻打北京,袁崇焕得报京师告急,急奔入关,解京师之危。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在德胜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与清军展开一次次血战,取得了保卫京师的胜利。清军屡次南侵,但只要一遇袁崇焕即溃败,皇太极对他恨之入骨。

清军退出京城后不久,昏庸的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反以袁崇焕得胜后不乘胜追击清军之罪,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崇祯三年(1630年),袁崇焕被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和“市米盗资”等莫须有的十大罪状被“磔”死。据记载,当年袁崇焕伏刑之惨状,令人毛骨悚然。由于当时北京百姓不明真相,误认为袁崇焕通敌,恨之至极。“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刻之间,肉已沽清。然后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石匮书》)史载:“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明史·列传一百四十七·袁崇焕》)

袁崇焕背上的千古奇冤直到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才得以昭雪。乾隆帝下诏为袁崇焕平反。《清高宗实录》载:“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案情始末终于真相大白。

袁崇焕的忠肝义胆令人佩服,但他的悲惨命运也令人垂泪。梁启超在《袁督师传》中赞扬袁崇焕:“吾粤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之关系甚浅薄。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袁督师一日不去,则满清万不能得志于中国。”

康有为也有一副《袁督师庙题联》,对袁崇焕大为称赞:“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

北京袁崇焕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