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的两难选择

教育的两难选择

时间:2022-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再比如,在教育效益与公平的关系上,自由择校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且能产生较好的教育效益;但对于一些重点中学来说,过多的生源因素迫使学校抬高收费的门槛,致使一些学习品质好但付不起择校费的平民学生被拒之门外。这些众多的失衡,往往又致使我们的学校教育进入一个两难的处境。如何面对学校教育的两难呢?
教育的两难选择_生态学校文化的构

二、和而不同:教育的两难选择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与“同”的区别最早则见于《左传》与《国语》。《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了齐侯与晏子谈“和”的一段故事。“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也。水火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这段话的意思是:晏子认为,“和”与“同”的意义是不同的。“和”好比厨师做羹汤,用水、火、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经柴火烧煮过的汤,各种元素已融为一体,厨师再根据人的不同口味,适当的调和,太淡的加以调料,太浓的再加水冲淡,这就是“和”。而《国语·郑语》又是这样议“和”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捭同,尽乃弃矣。”这段话是史伯对郑植公说的。其意是讲和谐能生万物,讲同一就不能发展。什么是和谐,“以他平他”是指以相异或相关为前提,相互协调并进,得以发展,这是和谐。什么是同一,“以同捭同”是指以相同的事物叠加,其结果只能是窒息生机,相同的东西用尽了,也就是什么都完了。

综合上述这两段古文的意思,不难看出:“和”是众多的统一,“同”是单一的重复;“和”是统一的化合,“同”是统一的混合;“和”是1+1≥2,“同”是1+1=1。

《周易》将“和”的这种众多的统一,归结为对立双方的统一——阴阳的统一。“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相交是万物之源,就自然界来说,无机物与有机物共同组成了自然,有机物与无机物并与各种品类之间,均息息相关,形成具有生命性的严密的网络,任何一种有机物的变化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都会给别的生物以及无机物以影响,这就是生态平衡。它强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各种群之间的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和”。由此可见,“和”的最高境界乃是“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它的文化精神即为协调物之不同,以求达到物与物之间的新的和谐统一。

“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中的一条重要的规律,多样共存、多元并立,这是自然界与人世社会事物存在的一般状态。为此,我们必须正视在这种客观存在前提下的“和而不同”,确认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求取社会政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纵观现今的学校教育,从生态学校文化的层面看,系统内部亦存在众多的失衡: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片面追求学业成绩之间的失衡;陈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学生需求的开放性学习之间的失衡;学校管理者的制度化、规范化、封闭性的管理方式与被管理者所追求的生态化、个性化、开放性的管理方式之间的失衡等。再比如,在教育效益与公平的关系上,自由择校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且能产生较好的教育效益;但对于一些重点中学来说,过多的生源因素迫使学校抬高收费的门槛,致使一些学习品质好但付不起择校费的平民学生被拒之门外。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一个教育公平,但这公平的背后却是高考分数实行全省统一划线,这对于省内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师资水平、教育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同发达地区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参加竞争,为此,又显得有失公允。这些众多的失衡,往往又致使我们的学校教育进入一个两难的处境。

如何面对学校教育的两难呢?郭思乐先生在他的《教育走向生本》里曾说到,超越两难的方法是判明中心。比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谁是中心的问题上,他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还是很有可能存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或者“自觉”的。然而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了学生,教师就要失业,不成为其教师了。由此观之,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不可逆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郭先生的这种用判明中心的方法来超越两难,确有其精明之处,但是学校教育中确有许多的问题是难以用非此即彼的教育两分法来分出是非的。

还是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为例吧。所谓的“应试教育”,其实并非一无是处。先从高考的层面看,我国的高考制度采用以各省市行政区域为单位统一划分择优录取的方式,体现了公平公正的招生原则,在现阶段无论存在着多大的弊端,受到多少人的指责,但是其功不可没。我们不可因此而忘了“文革”取消高考和几乎没有考试所带来的后果,也不要因此而忘了恢复高考所付出的昂贵的代价。“考分面前人人平等”它既符合我们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的现阶段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国情,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的民情。再从学生的素质层面看,尽管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制度都在倡导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无论哪一层次的学生,均处在一个读书学习的阶段,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读书。所以,智力素质应该作为一个学生在其学习阶段的最重要的素质。通过文化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本来就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更是无可厚非的。再说,学生与家长对升学的希冀,学校对升学率的追求,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说得通俗一些,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就是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家长送子女到中学读书,就是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望子成龙”这是中国广大的人民大众特别是那些社会弱势群体为改变自己、家庭命运所选择的一条最为现实的道路,应予以理解。

那么,这样的智力教育为什么一直以来都遭到人们的非议甚至围攻呢?如,“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中学生近视率比例过高”、“中学生道德水平滑坡”等的舆论此起彼伏呢?

应该承认,许多学校在追求升学率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学指导思想还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操作流程是有些“过”的,他们没有按照学校发展的规律去做事,很多教育行为有悖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比如,有些学校为了追求生存之道,提高自己学校的高考升学率,不惜重金、不择手段,在招生时从其他学校挖高分学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惜在教学时间上大做文章,不仅肆意延长日常的教学活动时间,还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等学生本应该休息或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进行集体补课;更有甚者,有些学校取消了选修课、活动课、社会实践课、体艺课等,没有多姿多彩的学校文化,没有生动活泼的活动场面,“三点式”(教室—食堂—宿舍)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主体,使“应试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部。为此,与之相对的“素质教育”的呼之欲出,并即刻成为全社会的一个强烈的呼声,这也是人们对学校教育“过”于智育的一种矫正、一种希冀。

可见,由于众多学校在办学方针上的偏颇,导致了学校在抓教学质量的过程中重智育,轻德、体、美、劳,以致形成了今天的“应试教育”。那么,如果否定了现行的“应试教育”之后,是否就能做到如郭思乐教授所说的“判明中心”,非此即彼,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呢?客观地说,在现行教育的思维定势下,让学校专注于“素质教育”,不搞“应试”,确有其尴尬之处。那么,面对这一两难的选择,能否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不搞非此即彼,而去寻找一个平衡点以求“双赢”呢?

从对“和而不同”的认识上,我们完全有理由、有信心找到这个平衡点:即承认教育中的“不同”的存在,并将这些“不同”化为“和”;承认没有“不同”的“和”是一个沉闷的教育,而只有存在着“不同”的“和”的教育才具有生命的创造。

浙江三门中学与德国哈瑙市卡尔·吕贝恩文理学校合作交流已有多年,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双方的学生往往会惊诧对方学校的不同的文化。中国学生感到两校文化差异最大的几点是:一、德国学生上课是走班制,背着书包到处跑,一节课调换一个教室。二、德国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自由度很大,也毋须做笔记,用几支彩笔在书中做些记号即行,且作业量也不大。三、德国学生在学校教学楼墙面上涂鸦,学校没给予处分。四、德国男女学生可以随便地在走廊或者操场上接吻,不像中国学生谈恋爱总是偷偷摸摸。五、德国女生可以化妆。德方学生对中国学校印象最深的是:一、中国学生为什么必须穿校服,且男生不允许留长发。二、为什么在周六,学生也要来学校上课。三、中国学校的课程设置,为什么语言类课程很少,只有汉语和英语。而在他们德国学校,起码有五种语言的教学。

在两国学生眼中所见到的不同的教育现象,确实可以看到中、德学校存在着的文化差异,比如,在学生管理方式上,中国学校比较严谨,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而德国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对教学楼墙面上涂鸦的事情,德国学校校长认为,在学校教学楼洁白的墙壁上,涂上一大块五颜六色的东西,这确实很不雅观,但既然有人给涂上了,也就不去抹它了,是艺术还是垃圾,人们自然会去分辨,留在那里作为一种教育,相信以后不会再有人在这个地方乱涂乱画了。而在我们中国,就不会是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了。再比如,在课程开设上,中国学校比较重视理科类的科目,因为传统观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德国的学校更重人文,他们的学生到了11年级,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确定主修专业,第一类是语言、文学、艺术;第二类是社会科学;第三类是数学、自然科学、技术。可见,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人口众多,地域广大,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因而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比较强烈,传统的文化味较重。而德国位居欧洲的中心,经济发达,且人口仅有8000万,国家的基本法第一条规定即是:国家必须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保障自由发展个性的权利。所以,不同的国情导致了不同的文化特质。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两国的学校之间不同的文化取向而去追问孰优孰劣、孰是孰非,而更应该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包容差异,多元选择,合生共存,使我们的学校教育能更加健康地发展。

学校教育确存有许多的两难,有些是学校管理中自身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矛盾,更多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或者是外部因素所构成的,而这些矛盾的化解很多又不是仅靠学校自身的努力就能解决的。为此面对教育的两难,学校更应该多讲些“和而不同”。首先要抛开本本主义,要甩掉清规戒律,一切要从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要应时、应地、应人办教育。也就是说,从时间上讲,教育要顺应时代潮流、社会发展;从空间上说,要顺应地域的自然、经济、文化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从人本的角度说,要顺应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其次要讲通融,能够做到包容差异、共生兼容、亦此亦彼、融会通达,也就是说,学校的教育既要坚持中国的文化传统,又能容纳世界的教育潮流;既能保持并发展本校的教育特色,更能吸纳其他学校的文化精髓,使我们的教育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生态学校文化在尊重文化之间差异的同时,更加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在过去的世纪中,教育的最大错误是假定全体儿童是没有差异的同一体,而用同一方式教授同一学科般地对待全体儿童。”(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学校的一切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差异性,顺应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点。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不同的教育,要研究如何从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出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使教育尽量能适合每个学生,促进他们充分、自由、独特地成长。

古希腊哲学家苏赫拉克里特有一句名言,“不同产生和谐”,生态学校文化尊重教育的“和而不同”,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