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男女平权咨询理论对女大学生教育作用初探

男女平权咨询理论对女大学生教育作用初探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男女平权咨询理论作为心理咨询理论的重要流派,在高校女大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男女平权咨询理论以女权主义深入到心理咨询理论为渊源,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代表了咨询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发展领域。男女平权心理咨询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咨询理论,主要分为斯通·赛特的男女平权者咨询模型和激进的男女平权者疗法。

男女平权咨询理论对女大学生教育作用初探

谢春萌

【摘 要】 心理是思想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为女大学生顺利接受教育奠定基础。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女大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对高校女大学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男女平权咨询理论在高校女大学生教育中的运用,扩大了新时期高校女大学生教育的领域,丰富了高校女大学生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提高了高校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对高校女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也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男女平权咨询理论 女大学生教育 心理咨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等学校教育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心理咨询介入高校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一大趋势。女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对象的重要部分,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学习生活质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由于女大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以及社会角色的压力,应用于女大学生教育的心理咨询理论也必须结合其个性化的特征来进行,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矛盾分析法的基本要求。男女平权咨询理论作为心理咨询理论的重要流派,在高校女大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男女平权咨询理论以女权主义深入到心理咨询理论为渊源,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代表了咨询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发展领域。其主要内容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时其应用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高校女大学生教育有所启发。

一、男女平权咨询理论的主要内容

根据劳威尔恩(Llewelyn)和奥斯本(Osborne)(1983)的观点,男女平权咨询理论建立在四个关于妇女社会经历的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的。第一,女性始终是处于顺从男性的地位。现代女性在工作情形中的权力或地位常常会低于男性,有时在同样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前提下,提升职位或者涨工资的情况通常发生在男性身上。在传统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惯性制约下,那些追求权力而不是被动顺从的女性就会被看做是自私的、违背女性“行为规范”的。第二,“女性被期望去关注他人的情感,向他人,特别是向男性,提供情绪教养(1)。第三,女性被期望是与男性“连接的”,这就导致女性希望获得自治是困难的。第四,“在性问题上,女性的身体在社会背景的想象中被认为是用于出售的商品。由于有些女性性行为过于自信使男性觉得受到威胁,于是产生了普遍存在的对于女性的性暴力”(2)

在男女平权者看来,人们所关注的是对社会和经济现实的一种意识、身体的意义以及人际关系中权力的中心,这在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是相当独特的。根据男女平权咨询理论的产生历程我们可以看出,男女平权咨询理论是通过批判其他的心理咨询理论来确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即是通过“破”来达到“立”,所以其正面的论述还是有待加强的。由于在实际中,那些受到男女平权者观点影响的绝大多数心理咨询师在他们的实际咨询工作中并不能够完全按照男女平权者疗法所要求的那样来进行,所以许多男女平权咨询和心理疗法都采用了折衷的或者是综合化的方法,吸收了咨询和治疗领域中所应用的各种不同观点和技术。

男女平权心理咨询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咨询理论,主要分为斯通·赛特的男女平权者咨询模型和激进的男女平权者疗法。

斯通·赛特的男女平权者咨询模型的代表人物是沃林尔(Worrel)和雷莫(1992)。该理论基本上是以心理动力学为取向的,但更多地强调了相互关系、照顾和共情等概念。其理论框架通过运用“关联性(relatedness)”这一核心概念来探讨女性所经历的社会不平等和无权力的心理学因素。该理论分析了男性和女性在道德判断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不同点,即男性做出道德判断的基础是公平和公正的标准,而女性在评价道德两难局面的选择时则是根据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责任感来进行,这在吉利根认为是“男性看待事物的方式是保护分离,女性的方式则是维持关系”,即男性害怕亲密,女性害怕孤立,这就是“关系的”观点。这种观点在童年期发展模式中的表现是,男孩子通过与母亲越来越多的分离和自主达到成熟,而女孩子则会与母亲一起参加或准备从事母亲的任务和养育。所以女性在咨询过程中寻求帮助以达到自主,保护她们对关联性的确信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共情就不仅考虑到咨询师的共情感受性,还考虑到来访者的共情感受性。这是女性探知和关联方式的一个基本特征。

斯通·赛特的男女平权者咨询模型解释的另一个领域是相互关系的经历。在咨询关系本身中,相互关系的表达也可以通过男女平权者咨询师愿意的将自我体验揭露出来以及咨询室中积极的帮助来进行。这种相互关系是建立在咨询师愿意让来访者看到她是如何被来访者正在体验的感觉所影响基础之上的,这种相互关系有助于来访者“发展其行动和言语对他人影响以及对关系影响的一种真实的意识”。通过连接性的分析,斯蒂瓦把依赖性定义为“当个体没有足够的技能、信心、精力或时间时,指望他人提供帮助来解决个人身体上和情绪上的经历以及在世界上所遇到的任务的一个过程”(3)

激进的男女平权者疗法最初是对女性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物质环境的进行研究的。与斯通·赛特的男女平权者咨询模型相反的是,激进的男女平权者治疗开始于社会,然后转回到对亲密关系可能性的一种正确评价上。其代表人物是伯斯通。伯斯通在回顾当代社会中的女性时,她认为出现的主要论题是暴力。她的咨询和治疗方法建立在下列基本假设的基础上:

1.女性被粗暴地看成只是从属于男性的某些肉体,这些肉体还会受到进一步的侵犯;

2.作为女性,暴力绝对是我们经历中的必然部分;

3.极端的暴力是这样的一种情形,即在这种情形中,其他的暴力行为发生了并且给予了另外形式以意义,暴力与这种意义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4.在某些时候,所有的女性都易于受到极端暴力的影响,或者是生活与极端暴力的威胁之中(Burstow 1992:XV)。

激进的男女平权者疗法把女性的社会化理解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受到男性对女性的控制、男性大于女性的权力以及女性的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激进的男女平权者认为,作为性的对象,“为男人而存在的”女性形象,就是女性性别角色的中心。激进的男女平权者疗法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识别出她压抑的方式,使来访者能够发生改变。通常情况下这种疗法会鼓励来访者去努力完成这种改变的过程,这种改变的过程可能会包括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行动,会让来访者变得更具有“女性认同”。

二、男女平权咨询理论的应用现状

男女平权咨询理论的应用实践所包括的从业者的行为不仅来自于治疗的立场,而且也支持了一系列价值观政治议程。斯通·赛特更多的基于文化女权运动的咨询模型使得大多数男女平权者咨询师意识到其工作中伦理上的两难局面。但这正说明男女平权咨询理论的治疗实践和主流治疗思想之间存在着明显不同的区域。在与主流治疗方法的分离中,男女平权者咨询的心理疗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于许多男女平权者来说,专业权力以及权威人士的办公楼代表了需要被推翻和反对的父权制结构。目前,不情愿被分开和“远离”成为男女平权者伦理道德两难局面的中心所在。而男女平权咨询理论通过利用一系列的伦理性指导方针来处理叛逆的伦理道德:他们应该增加自己对于来访者的可接近性,提供的服务应该灵活适当;治疗师应当根据来访者的利益进行有目的、考虑周全地自我揭露,并对此负责;男女平权者咨询师应积极地参与到其社会共同体之中;男女平权者临床治疗师寻求有助于来访者的多数方法,包括公众教育以及在专业组织内部的支持和拥护,为立法行动进行游说以及其他适当的行动。

对于男女平权咨询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来说,这种创新还有有其合理性的。毕竟咨询理论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教育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性的引导作用,这对于高校教育尤其是女大学生教育这种突出受教育者的性别和社会角色定位的教育来说很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平权咨询理论将会越来越深入地应用到高校女大学生教育中,并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男女平权咨询理论运用于女大学生教育的作用

(一)男女平权咨询理论有利于提升女大学生教育的效果,促进其目标的实现

男女平权咨询理论为有效地开展女大学生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有效的男女平权心理咨询不仅同一般心理咨询一样可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接纳控制自己,正确认识设想他人的处境和感受,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而且其独特的树立女性自尊自信的理论特点能够更多地结合女大学生教育的特殊性,根据女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来进行咨询,这对于高校女大学生教育来说能够提升其教育效果,增进教育的多样性,对于女大学生心理维度的内容,如情绪管理、职业选择、生涯设计等具有很好的作用。正如苏联教育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是主体积极心理活动的结果,教育也是一样的。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心身协调,才能够与教育工作者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对其施加的教育内容才能在没有心理阻碍的情况下顺理成章地接受,并能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因此,解决心理问题是解决教育问题的重要前提。只有心理相通,才易产生思想共鸣。

男女平权咨询理论的运用有利于高校女大学生教育目标的实现。心理咨询中咨与询的关系能够改善高校女大学生教育中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教育效果,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女大学生教育中教育者与女大学生之间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对女大学生进行理论说服教育等等,女大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两者之间缺乏思想上的交流,共鸣较少,教育效果也有待加强。心理咨询中咨询者与来访者是平等的关系。咨询者能够开导来访者而非说教,让她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心理咨询者不断启发来询者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样就建立了一种平等协调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女大学生教育工作是有利的,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首先,有助于了解女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拥有和谐人际关系的双方在交流过程中顾忌较少,较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表露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双方都敞开心扉,显露出真情实意。这对于女大学生教育来说,由于教育对象性格上的内向性,愿意敞开心扉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就是一种很大的进步。男女平权咨询理论能够更多地从女性的角度分析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的共同性,这种“共情”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能够使教育者和女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良好人格和人际关系,为教育工作的因势利导提供可能性。

其次,有助于改变女大学生的态度。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双方的情感获得共同点,观点和看法就比较容易被接受,从而就比较容易改变女大学生原来不甚合理的态度。

同时,男女平权咨询理论所倡导的男女平等、重视女权等观念对于塑造良好的同学关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处在大学生人生转折的重要时期,男女同学关系在一定时期或某些方面会存在隔阂,男女平权咨询理论运用在高校女大学生教育中能够改变女大学生的一些片面的看法,建立和谐同学关系,从而建立和谐校园人际关系。

(二)男女平权咨询理论的运用能提高女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有利于其健康生活

男女平权咨询理论倡导的是以女性为主体的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女性自尊自信理论,希望通过这个咨询理论的运用能改变女性的行为,促进女性的发展,提高女性能力,从而走出心理的阴影,找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该理论在高校女大学生教育中的运用能够提高女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对于女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能够促使女大学生行为发生变化。高校女大学生教育有着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功效。当来访者出现各种行为问题时,心理咨询的重要目的是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行为,这时,通过了解原因,确定症状表现并采用技术进行治疗,这样就能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行为,此时有着治疗的作用。当女大学生教育主要用于预防作用时,相关理论的教育以及活动的开展则起着未雨绸缪的功效,促使女大学生防患于未然,并且自己开导自己,从而改进自身的行为,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其次,能提高女大学生处理问题能力。通过心理咨询,男女平权理论能深入到女大学生日常生活,在处理问题时就能按照理论所主张的那样积极自信地去做事情,能够克服自卑害羞心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在女大学生处理自身问题时往往由于认知偏差或强烈的内心冲突而出现优柔寡断、缺乏自信等情况,男女平权咨询理论的运用可以纠正其认知偏差,减轻内心冲突,提高决策水平,这也是处理问题能力的一个方面。

再次,能发展女大学生的潜能。这种潜能包括全面认识自我的能力,加强自我内省的能力。男女平权心理咨询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协助来访者全面认识自我并评价自我,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当女大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自我,她们也就认识了自己的需要、价值观、态度、动机、优点和缺点,那么就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使自己能够尽快获得心理上的成长并增进个人幸福感。

男女平权心理咨询理论也能促使来访者加强自我内省,解除对真实自我的困惑,使他们对自己的理解得以提高。这种认识促使女大学生更有自知之明,能够逐渐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社会环境及有关的观念的联系,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三)增进高校与社会的协调融合,完成人才顺利过渡

高校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女大学生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其目的也是为了使广大的女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能够完成社会人的过渡。男女平权咨询理论在产生发展过程中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促进女性发展的内容,在高校教育中融合男女平权咨询理论能够增进高校与社会的协调,把女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完成人才从学校到社会的良好过渡。

(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缓解女大学生社会压力,塑造良好人格

社会环境对一个社会群体的角色定位能够很深刻地影响群体的人格和素质。当前女大学生社会压力比较大,不仅存在于社会对女大学生的期望,而且就业压力大、婚恋难度增加等方面也时时影响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男女平权咨询理论在高校女大学生教育中的运用能够影响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而且可以影响到咨询者本身,进而扩大了尊重女性,树立女性自信的社会范围,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缓解女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塑造良好人格。

【作者简介】 谢春萌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专业硕士研究生 浙江 杭州 310028

参考文献

[1][英]约翰·麦克里奥德.心理咨询导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钱秋玲.女大学生心理教育与自身发展[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3]叶亦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注释】

(1)(英)约翰·麦克里奥德.心理咨询导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92.

(2)(英)约翰·麦克里奥德.心理咨询导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92.

(3)(英)约翰·麦克里奥德.心理咨询导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2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