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山西“当家花旦”欲华丽转身

山西“当家花旦”欲华丽转身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煤炭行业是山西经济的“当家花旦”。“难看”的数字中,折射出山西的煤炭产业之“危”。2009年4月,山西省政府出台《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全力推进山西煤炭产业整合。到2011年,山西全省煤炭矿井总数减少到1000个,到2015年减到800个。同时,山西变“卖煤”为“卖电”。由于山西的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在我国很典型,可以补充相关资料及案例说明,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清楚的认识。

案例四 山西“当家花旦”欲华丽转身

一、案例呈现

煤炭行业是山西经济的“当家花旦”。2009年1~6月,山西煤炭产量下滑11.6%,焦炭产量下滑21%;煤炭产业工业增加值下降20.6%,焦炭产业工业增加值下滑42.6%。“难看”的数字中,折射出山西的煤炭产业之“危”。

2009年4月,山西省政府出台《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全力推进山西煤炭产业整合。到2011年,山西全省煤炭矿井总数减少到1000个,到2015年减到800个。通过产业资源整合,大幅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1年,山西省将形成三个亿吨级和四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企业,大集团煤炭企业产量占全省的75%,到2015年占80%。今明两年,山西将投入713亿元,建设、改造大型矿井48座。同时,严格煤炭行业准入门槛。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重创了山西结构单一的煤炭产业,同时也成了调整、升级煤炭产业的大好机遇。山西的能源“新政”提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提高煤炭产业的上下关联度:延伸煤—电—铝、煤—焦—化、煤化工等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2008年,山西省编制实施了《山西省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推进计划(2008—2012)》,完善了14个循环经济园区建设规划。目前,同煤塔山、焦煤古交、阳煤贵石沟、潞安屯留、晋煤寺河等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已经初具规模。今明两年,山西省将投入811亿元,在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建设206个煤炭循环经济项目,以突破单一煤炭产业发展模式。

同时,山西变“卖煤”为“卖电”。年初,山西省和山东省签署了晋电入鲁的协议;国内首条特高压示范工程——湖北荆门至山西长治的交流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正式投运。山西提出加快晋东南能源基地建设,建设若干个大型坑口发电厂和火力发电厂;建设10条“晋电外运”通道,其中1000千伏和500千伏各5条,增加输送能力3000万千瓦。

——根据人民网经济频道2009年7月18日报道《昔日当家花旦今欲华丽转身——山西煤炭产业调整升级》改写,原文见http:// finance.people.com.cn/GB/9676778.html

二、案例讨论

1.山西为什么要调整、升级煤炭行业?

2.发展循环经济有何意义?

三、案例点评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作为全国的能源基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面对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山西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日趋明显,如第二产业表现为结构单一、重型化、产品初级化、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大、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不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不快,经济在全国的位次不断下滑的主要原因。1999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降为全国倒数第一。严峻的现实表明,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山西再图发展、实现大跨越的必然选择。从案例可以看到,山西调整产业结构,是根据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推动的。

山西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缩影。我国过去经济的高速增长基本是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不仅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必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我国已经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四、教学建议

使用本案例,重点说明我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由于山西的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在我国很典型,可以补充相关资料及案例说明,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清楚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