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无常师终生治游学博识善融通

学无常师终生治游学博识善融通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柏拉图是东西方两位最渊博的人。一个是学无常师,一个是游学博识,他们以各自丰富的阅历建构架起孔子—柏拉图的合璧思想体系。公元前533年夏季四月,陈地发生火灾。现在大火星出现而陈国发生火灾,这是驱逐楚国而建立陈国。梓慎则认为宋国、卫国、陈国、郑国这四个国家将发大火。从孔子对子产的赞美中不难看出孔子的贤人治国的政治思想。从孔子师法子产可见孔子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

孔子、柏拉图是东西方两位最渊博的人。一个是学无常师,一个是游学博识,他们以各自丰富的阅历建构架起孔子—柏拉图的合璧思想体系。

孔子学无常师

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孔子的学生子贡打听孔子渊博学识的奥秘。

公孙朝: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

子贡: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1]

据《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平仲、柳下惠、铜鞮(鞮dī,铜鞮是沁县古县名,为晋国东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伯华、介山子然贤,孔子皆后之,不并世”;“学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子”。孔子重视研习经典文献,同时重视广泛吸收民俗文化。唐代韩愈《师说》谈道:“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圣人无常师。”下面简举几例。

◎专访郯子

据《左传》载,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秋天,孔子27岁时,郯国[2]国君郯子来鲁国朝谒。孔子特地到宾馆拜访郯子,“见于郯子而学之”,向他请教关于古代职官及制度的一些问题。事后,孔子很有感触地说:我以前听说过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话,现在看来这话是可信的呀。孔子与郯子交谈,郯子的博学令孔子深为折服。孔子后来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3]孔子曾经带着弟子去郯国拜见郯子求教。

孔子请教郯子,受益匪浅,逢贤者即求教,广收博取。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孔子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根据孔子的见识,以任何人为师,选择他们善的品德向他学习,从善如流;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引为借鉴。孔子模范地遵行这个师道规则。

◎师法子产

竖看中国历史,在政治上走过了一条礼(法)——儒——法路线。而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穆公之孙,郑国大夫、杰出政治家)则是春秋末期礼(法)的杰出代表。子产主张人道,讲究仁义。公元前533年夏季四月,陈地发生火灾。郑国的星占家裨(bì)灶与执政的子产有一番对话。

裨灶:过五年陈国将会复国,复国52年后被灭亡。

子产:此言缘何?

裨灶:陈国,是水的隶属;火,是水的配偶,而是楚国所主治。现在大火星出现而陈国发生火灾,这是驱逐楚国而建立陈国。阴阳五行用五来相配,所以说五年。岁星过五年到达鹑火,然后陈国终于灭亡,楚国战胜而占有它,这是上天之道,所以说是52年。[6]

过了一年,即公元前532年春季,周王历正月,有一颗星出现在婺女宿。裨灶又前来对子产说了一番话:

七月初三日,晋国国君将要死去。现在岁星在玄枵,姜氏、任氏保守着这里的土地,婺女宿正当玄枵的首位,而有了妖星在这里出现,这是预告灾祸将要归于邑姜。邑姜,是晋侯的先妣。上天用七来记数,七月初三日,是逢公的死日,妖星就在这时候出现了,我是用它占卜而知道的。[7]

子产无法相信裨灶的预言。公元前525年冬季,彗星在大火星旁边出现,光芒西达银河。鲁国大夫申须预言诸侯各国将会有火灾。梓慎则认为宋国、卫国、陈国、郑国这四个国家将发大火。郑国的裨灶又对子产说:宋、卫、陈、郑四国将要在同一天发生火灾。如果我们用瓘斝玉瓒祭神,郑国一定不发生火灾。”子产不肯给。[8]

碰巧在公元前524年夏季五月十四日,宋国、卫国、陈国、郑国都发生火灾。裨灶于是抓住理由对子产“理论”一番。

裨灶:不采纳我的意见,郑国还要发生火灾。

郑国人请求采纳裨灶的意见,子产不同意。

子太叔:宝物是用来保护百姓的。如果有了火灾,国家差不多会灭亡。可以挽救灭亡,您爱惜它干什么?

子产:天道悠远,人道切近,两不相关。如何由天道而知人道?裨灶哪里懂得天道?这个人的话多了,难道不会偶尔也有说中的?

子产就是不给。后来也没有再发生火灾。[9]

子产承认自然界有其客观规律,反对天人感应的迷信观念。孔子对子产从政多次高度评价,简单选出几段。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10]

·“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11]

·“子产于是行也,足以为国基矣。《诗》曰:‘乐只君子,邦家之基。’子产,君子之求乐者也。”[12]

·“子产,君子之求乐者也。且曰:‘合诸侯,艺贡事,礼也。’”[13]

·“为命(法律公文),裨谌(chèn)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外交官)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14]

·“惠人也。”[15]

孔子有一些思想是源于子产的。请看下面的比较。

子产: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16]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为善者而改之。

子产: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17]

孔子: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18]

子产: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19]

孔子: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20]

子产去世时孔子特别悲痛。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21]孔子弟子子贡也说:“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司马迁说:“子产病死,郑民号哭。”“子产之仁,绍世称贤。”

从孔子对子产的赞美中不难看出孔子的贤人治国的政治思想。再看看子产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民族英雄林则徐有一首千古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其中的第一句的出处即是子产“苟利社稷,死生以之”[22]。从孔子师法子产可见孔子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

◎择善而从

孔子对齐桓公的宰相管仲(姓管,名夷吾)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褒贬鲜明。

在齐桓公即位之前,公子纠与公子小白是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分别逃亡在生母国家,公子纠和两个师傅管仲、召忽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和师傅鲍叔牙逃到莒国。还是在流亡之前,鲍叔牙认为小白将来没有希望继承君位,对辅佐小白感到泄气,常常称病不出,于是管仲以预见力劝鲍叔牙竭力尽心侍奉小白。公元前686年,国君齐襄公被公孙无知党徒所弑,无知为齐国国君,不久即被雍廪人所杀。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先后从莒和鲁出发回国打算继承君位。发现公子小白已经先出发回国。管仲率军截击公子小白,一箭射中。公子纠优哉游哉地回国。其实管仲一箭射中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小白急中生智装死倒下。待管仲远去后即飞速回齐登上君位。公子纠和管仲只好仍回鲁国,鲁庄公随后亲自率大军强送公子纠返齐国来抢夺王位,鲁军大败。齐桓公即位后准备请鲍叔牙出来任齐相。

鲍叔牙对齐桓公说:“如果君上想成就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鲍叔牙谏请齐桓公捐弃前嫌,指出:“管仲有五点比我强。宽以从政,惠以爱民;治理江山,权术安稳;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制定礼仪,风化天下;整治军队,勇敢善战。”于是派人给鲁君送信,请鲁国处死公子纠,引渡管仲,召忽由齐国处死。鲁国按照齐国的要求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送管仲回国。管仲回国后却当上了宰相。[23]对于管仲入相,孔子的学生多不理解,子路、子贡均向老师提出疑问。

子路: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

孔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24]

子贡: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

孔子: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25]

孔子认为管仲的一大功绩是用礼改造了蛮夷之地。在上古至春秋之时,通常认为蛮貊夷狄地区没有道德礼义,这些没有道德礼义的地方即使有君王,也不如有道德礼义的地方没有君王。这就是说,道德礼义比君王的存在更重要。所以,《论语·八佾》载孔子语:“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孔子承认管仲对促进文化发展有贡献,因而赞美管仲的德行。但孔子对管仲的僭越周礼的行为提出严厉的指责。

孔子: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

问:管仲节俭吗?

孔子: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

问:那么管仲知礼吗?

孔子:“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树塞门),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反坫),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管仲不知礼。[26]

◎盛赞晏婴

孔子除了敬佩子产、看到管仲长处之外,又赞同齐国大夫晏婴。人所共知,齐国的贤大夫晏婴出使楚国时与楚王交谈时不失国格人格,又有理有节。孔子对晏子的评价是:“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识久了,别人仍然尊敬他。”[27]但孔子无从知道晏子向齐景公阻止孔子在齐国做官的行为,这也是孔子与人相处时尽想到别人长处与人为善的缘故吧。

◎贤能为师

孔子多次向弟子讲述贤能者为师,虚心向他们学习的道理。一次子贡向老师问起孔文子的谥号来,孔子语重心长地作答。

子贡:为什么给卫国大夫孔圉(yǔ)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

孔子: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28]

一次,子贡向老师提问子产晏子谁最为贤能。

子贡:夫子之于子产晏子,可谓至矣,敢问二大夫之所谓目,夫子之所以与之者。

孔子:夫子产于民为惠主,于学为博物。晏子于民为忠臣,于行为恭敏。故吾皆以兄事之,而加爱敬。[29]

孔子博采众长,融合汇聚成圣人的崇高境界。

◎精通乐理

孔子精通乐理,知音律,善古琴。他曾与鲁国乐官谈论乐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30]

◎民间访学

孔子曾到杞国、宋国、东周洛邑等地专门考察夏商周三代之礼。孔子在鲁国主要学的是周礼,曾到宋国去学习殷礼,到杞国学习夏礼。他在母亲去世后就访学到卫国,那里殷人的后代居多。这些国家自然留下早年的风俗人情。他说:“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31]这里的“言”,则是取自于民俗,而“文献”则是指典籍和贤者。可见,敏而好学与不耻下问是相辅相成的。

◎路师项橐

孔子抓住每一个细小时机,注重从生活中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三字经》有“昔仲尼,师项橐”的名句。其中一个佳话是:一日孔子与弟子东游,走到莒国东南海边的纪障城。路上有几个戏耍的顽童,见一行车由远及近,便躲于路边,唯有一顽童立于路中不动。给孔子驾车的子路见状,停车呵斥,但小儿置若罔闻。这个儿童叫项橐。下面是孔子与幼童师橐的对话过程。

孔子:童子阻车于路中,是为何意?

项橐:城池在此,城固门关,城躲车马,车马躲城?

孔子无言以对,随之命子路绕“城”而过。

曾子秉承孔子的教导,提出:“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遭人攻击)而不校(jiào,同较,计较)——昔者吾友(颜渊)尝从事于斯矣。”[32]意思是,自己有能力,却向比我能力差的人去请教;自己知识丰富,却向比我知识差的人去求教;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有知识,却像没有知识。

◎ “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几次访学老子,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收获最大的,是他思想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访学前的自我肯定,到访学后一个时期的自我否定,又在实践中最后发展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而形成了儒家入世出仕与道家清静无为的显著区别。

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前往周国拜谒老子。

孔子见到老子先行了进见礼,向老子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收获,接着就向老子请教关于周礼等问题。

老子说出了礼的实质是尊重“自然”常理。老子说:“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33]在周王朝图书管理工作达30年之久的老子,熟睹官场的腐败,开始对周礼的实质有所认识,他仿佛看到在礼仪纱幕后面隐藏着丑恶阴险和狡诈;周礼成了某些人谋取名声和官爵利禄的手段。眼前这位年轻人如饥似渴地来学习关于周礼的知识,从他的眼神、举止动作和气质上,都隐约可以看出一种骄矜之意和急于从政的劲头。于是,老子就对孔子说:“你所研究的学问,都是已经去世很久的人所言。但是对这些很久以前的人说的话,要活学活用,不可拘泥执着。时运到了,君子应乘时而起;时运未到,任你本领再大,且千方百计,仍不为世所用。我听说,真正的富商大户,外表绝不显示财富;有大德之人,表面上好像愚拙。所以,你应该少一些骄狂之气、去除渴望建功立业的多欲之心,更要少一些试图改变世道的幻想。所有这一切的功名利禄之念,都是于身心无益的。我所能告诉你的,就这些了。”[34]

孔子在洛邑访学向老子辞别,老子送行时对孔子说:“我听说富贵的人是用财物送人,品德高尚的人是用言辞送人。我不是富贵的人,只好借用品德高尚人的名号,送你几句话吧:‘聪慧明白洞察一切反而濒临死亡,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抉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子女的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35]

孔子自洛邑访学问礼于老子后,虽学识精进,气质醇和,作风也更加朴实,投到他门下的弟子更多了。

孔子自周京洛邑回来后,在教诲弟子中时常闪烁着老子的“现”与“隐”的思想。他也在多种场合谈起。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36]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37]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逊)。[38]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39]

卫国大夫宁武子(姓宁名俞,谥号武)是一个注重礼的官员。孔子以宁武子为例教诲弟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的劲儿别人就做不到了。”[40]这里的“愚不可及”是指谁也赶不上他的一种极高境界。

孔子把老子教导的话语同样讲给他的弟子。子贡是一个聪明深查的人,好评论别人的短处。孔子就对子贡诱导说:“赐啊,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别人。”[41]由此看到老子对孔子教导的影响。孔子自打从周回来之后,只在乎修养自己,对别人的缺点,个人的私德,一般来说不做过分的批评。

重要的是,孔子将“现”与“隐”付诸实施,他在鲁国阳货主国政时,将自己隐藏起来,两次从鲁国领着弟子出走。可以说,这是孔子到周京洛邑访学后思想上自我否定所表现的言教与行动。

以上是前期的两次问礼,孔子多是请教周礼。及至后期问礼,就展开了两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孔子第三次问礼老子是在老子免官归乡后,地点在老子家乡苦县(今鹿邑),此时孔子40岁。

老子重回周朝国都任守藏史没几年,周王室又发生内讧。周景王死后,王子朝继承王位,可都城百姓又立了王子猛为王。两者经几年战争,王子朝战败,其掠走大批典籍逃到了楚国。老子蒙受失职之责,再一次丢官,不得已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家乡。

一天,子路对孔子说:“我听说周王室的守藏史老子被免职回到老家居住。老师要把书籍典册藏于周王室,不妨试试借助于他。”

孔子赞许地说:“好主意。”

于是,孔子带着子路等人和准备藏于周王室的书册来到了苦县,他们见到老子,说明来意,请老子推荐。出乎孔子的意料,老子拒绝了。老子之所以拒绝,不仅是因为周王室藏书已名存实亡,更因为此时的老子已非孔子此前拜见的老子了。

[老子不便阻止孔子的陈述,但又不想听下去,就打断他的话。]

老子:你的话太冗长了,讲讲要点就可以了。

孔子:“六经”的根本在于仁义。我就是以仁义为标准来衡量一切的。

老子(微微一笑):仁义是人的本性吗?

孔子:是的!君子不仁便不成其为君子,不义便不能生存。仁义,确实是人的本性。

老子:请问,什么叫仁义?

孔子:心中正而无邪,愿物和乐而无怨,泛爱众人而不偏,利于万民而无私,这就是仁义的大概。

老子(摇摇头缓慢地说):你后面说的这些话真是危险得很呀。现在讲泛爱众,不是太迂腐了吗?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实际生活,都明白地证实了所有讲无私的恰恰都是为了实现自私。

孔子这次访问老子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他和老子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有着根本的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

孔子再次问礼于老子时已50多岁了。从公元前551年起,吴楚之间战争不断,吴军打到了鹿邑附近,战火不时骚扰着正罢官在家的老子。在弟子和家人的劝说下,老子来到了沛地(今江苏沛县)避乱隐居。此时老子已与周礼决裂,走向探索新的治世方法,并进而探索宇宙本源,形成道法自然,以无为本,有无统一的天道观。而此时,在鲁国的孔子仍为苦苦探索天道不得而苦恼。

当他听说老子隐居沛地,经过探索已获得天道的消息后,便决定再一次访问老子。他带了学生向南一直来到沛地老子隐居之所。

[老子见到孔子,主动打招呼。]

老子:你来啦!我听说你现在已经成了北方的贤者,你也已经懂得了天道吗?

孔子:还没有懂得天道。

老子:你是怎样寻求天道的呢?

孔子:我从制度名数来寻求而没有得到。

老子:你又怎样去寻求呢?

孔子:我从阴阳的变化中来寻求,还没有得到。

老子:是的。阴阳之道目不可见、耳不可闻、言不可传,是通常的智慧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所谓得道,只能是体道,如果试图像认识有形、有声之物一样去认识道,用耳朵去听,那是听不到的,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到的,用言语去表达,也是没有恰当词语可以表达的,确实是不会得道的。你说你寻求多年而不得,那是当然的。如果道是可以奉献的,那么人们就不可能不把它奉献给君王;如果道是可以进贡的,那么子女就不可能不把它进贡给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诉别人,人们就不可能不告诉兄弟;如果道可以给予他人,人们就不可能不给予子孙。然而这些只是假设,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就是道不可见、不可听、不可言、不可赠送。你努力寻求道,关键在于内心的觉悟,心中不自悟则不能保留住道。心自悟到道,还需与外界环境相证。如果得不到印证,道就不会畅通无阻。所以,当有了内心的领悟但还不能被外人理解接受时,圣人便不以道告诉于人。如果一个人仅仅从外界获得关于道的认识,但心中没有真正领悟时,圣人便不会教诲他。名,是天下公用的工具,但不是大道,不可以多取。你所宣讲的仁义也只是先王使用过的旅舍,也只供他们在人生旅途上居留一宿,而不是可以长久居住的。大道是没有形迹的,一个人的形迹太昭著,不懂得和其光、同其尘的大道,一定会遭到很多责难。

据《庄子·天运》载:“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

[弟子们纷纷发问。]

弟子:老师您见到老子有什么规谏呢?

孔子:鸟,我知道它们善飞;鱼,我知道它们善游;兽,我知道它们善奔走。对于善奔走的野兽,可以用网缚捉;对于善游的鱼,可以用钩去钓取;对于善飞的鸟,可以用箭射获。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样上九天的。老子所讲的道,就像是龙,合起来成一体,散开来成云彩,乘驾云气而翱翔于阴阳之间。我听了这些道理,还觉得恍惚,怎么能去规谏老子呢?[42]

他听了老子的话以后做了深刻的反思。可以将这种反思分为几个步骤。

孔子对老子的话做出具体分析,“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但“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43]孔子将老子的“天道”更张扩展为天道、人道、王道、中道(中庸之道)。他不但反对老子的“自然无为”和消极的隐藏避世思想,而是积极有为,入世出仕。

究其根源,孔子与老子在“礼”的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原则分歧。老子不但提出礼的无为思想,而且提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44]在老子看来,道为上、德次之、仁再次之、义再次之、礼末之。礼是忠信菲薄、乱世的产物,即礼是失道、失德、失仁、失义后的产物。在老子看来,“大道废,有仁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45],故而“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孔子将老子的“道”注入了“仁”的内核——“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46]。孔子反对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说法,提出“泛爱众而亲仁”[47]。针对老子的“何劳人为乎”的说法,孔子提出:“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48]他虽然拜老子为师,但他“当仁不让于师”[49],而是采取“扬弃”的思想方法,做到“与时偕行”[50]

孔子与弟子一行周游列国14年,开辟了广阔的教育时空,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渊博融通的柏拉图

柏拉图自幼聪颖好学,从继父那里吸收了好多关于北非西亚的多种见闻;博览群书;师从苏格拉底8年;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柏拉图到国外游学12年,在游学中拜师求知,广收博取,增长见识,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回国后兴办学园,从事研究、教学和著述。

◎求学经历

柏拉图7岁(公元前420年)时进狄奥尼索斯学校,识字,听荷马等诗作。他喜欢文学、数学和哲学,写过诗歌,和当时的其他贵族子弟一样热衷于政治;曾向克拉底鲁学习赫拉克利特哲学;向赫莫根尼学习巴门尼德哲学。

柏拉图20岁师从苏格拉底学习辩证法。柏拉图非常景仰老师的思想和人格,故而烧掉了他以前写的诗作,专心跟着苏格拉底学习辩证法,历时8年,从而决定了他一生的志向。

公元前398年,柏拉图离开雅典,投奔墨加拉的欧几里得。之后从墨加拉出发去了居勒尼,在著名数学家德奥多罗门下钻研数学,又和阿里斯底波一起研究精神情绪问题,从那里他来到了埃及。在这期间,他更加广泛地接触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说,并找到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吸引,柏拉图来到了南意大利的塔拉斯。柏拉图结识了城邦的僭主阿尔基塔,他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把自己的数理理论巧妙地应用在各种知识钻研甚至治国方法上。柏拉图对这种政治数学结合的方法很感兴趣,并引发了自己对于哲学王统治“理想国”的最初想法。

他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考察了各地的政治、法律、教育制度,学习研究数学、天文学、各派的哲学思想。他在西西里岛到一度与雅典齐名的文化顶点叙拉古访学。闻名希腊的戏剧家爱斯吉洛思,诗人品达和西蒙尼德斯皆汇聚于此,叙拉古也是古希腊科学家兼哲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乡。叙拉古僭主狄奥尼索斯一世的内弟迪恩,成为他的良师益友,迪恩推荐他资政,这是一个极好的“实验”场所。

◎梦萦大西洲

柏拉图一生著作甚丰,一生笔耕,在他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打算写一组对话,第一篇是《蒂迈殴》,第二篇《克里底亚》未完成,只留下十几页。《蒂迈殴》是以苏格拉底名义在对话中复述了以前关于建构理想国家的那场讨论的主要线索。而《克里底亚》说的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但只留下大西岛这个神奇岛屿的描述。

克里底亚是苏格拉底的门生,他曾在对话中三次强调亚特兰蒂斯的真实性。克里底亚说,故事是他的曾祖父从希腊诗人梭伦(Solon,约公元前639年—公元前559年)那儿听到的。梭伦是在访问埃及时从一些祭司那里听到的。克里底亚现在想要用古雅典人的光荣斗争和辉煌胜利来说明苏格拉底的理想城邦在相似的环境下会如何战斗。柏拉图将梭伦从埃及祭司那里所听到的最终借助于神话设想他的理想国度,写成了故事警示世人。《克里底亚》开始就对智慧勇敢的古希腊人战胜强大的敌人进行了简单介绍。

这场战争在“赫拉克勒斯之柱”(the Pillars of Heracles直布罗陀海峡)两边的居民之间爆发以来,至今已有9000年了……我们的城邦从头到尾承担着指挥一方的重任,而另一方的领袖是大西岛的国王。你们记得,我们说过大西岛是一个比利比亚和亚细亚加在一起还要大的岛屿,但是后来由于地震而整个儿沉没到海底,成为不可航行的暗礁,阻碍着人们穿越海峡进入大洋……[51]

大西岛的国王叫亚特兰蒂斯。传说大西岛上有一位双亲丧亡的少女,海神波塞冬迎娶了这位少女,生了五对双胞胎十个男婴,后来波塞冬将整座岛划分为十个区,分别交给十个儿子管辖,并以长子为最高统治者,因为这个儿子叫作阿特拉斯(Atlas),所以该国便称为亚特兰蒂斯(Atlantis意为Island of Atlas,阿特拉斯的岛屿,意译为大西岛、大西洲)。如同上面的神话所述,亚特兰蒂斯没有外敌入侵,不幸的是这些国家不久以后便开始腐化。众神之首宙斯为惩罚人们的堕落,于是引发地震和洪水,亚特兰蒂斯大陆便在一天一夜中没入海底。

在梵蒂冈城国保存的古代墨西哥著作抄本(即《梵蒂冈城国古抄本》)和存留至今的墨西哥合众国的印第安文明的作品中,也有过类似的叙述:“地球上曾先后出现过四代人类。第一代人类是一代巨人,他们毁灭于饥饿。第二代人类毁灭于巨大的火灾。第三代人类就是猿人,他们毁灭于自相残杀。后来又出现了第四代人类,即处于‘太阳与水’阶段的人类,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毁灭于巨浪滔天的大洪灾。”

现代科学发现,在大洪灾之前,地球上或许真的存在过大西岛,这片大陆上已有发达的文明,在一次强烈地震中,这片大陆沉没在大西洋中。火山灰导致整个地中海地区数周之内都处于黑暗之中,远在英国的植物也受到了影响。地震的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威力的4000倍。而近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在大西洋底找到的史前文明的遗迹,似乎在印证着这个假说。在民间的说法中,人们把这片陆地叫作“大西洲”,把孕育着史前文明的那个国度叫作“大西国”。大陆上出产无数的黄金与白银,所有宫殿都由黄金墙根及白银墙壁的围墙所围绕。宫内墙壁也镶满黄金,金碧辉煌。在那里,文明的发展程度令人难以想象。有设备完善的港埠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它的势力不只局限于欧洲,还远及非洲大陆。在3500年前因圣多里尼火山爆发而遭埋没。考古工作者于1967年在圣多里尼岛最南端的阿克罗提里城遗址的火山灰中挖掘出一幅壁画,似乎描述的是正前往北非贸易的船队。在一次大地震之后,使它沉落海底,它的文明随之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对于亚特兰蒂斯的所在位置现在还没有定论。科学家们主要倾向于在地中海西端,也就是在大西洋,因为大西洋底曾经发现过遗迹,而且对鳗鱼的洄游和马尾藻海的一些情况来猜测,的确有可能是亚特兰蒂斯所在,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能解释的问题。立志探索大西国奥秘的严肃的研究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同大西国的地理位置有关。至今,地理争议点最多的为克里特岛说。

因为英国考古学家埃文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现了位于克里特岛上的大规模遗迹,而且再加上北方的一个圆环状小岛锡拉岛(又名圣多里尼/桑多里尼)上发现了描绘已成为内海的火山口,以前曾经是一个小岛的证据,因此有人怀疑席拉岛正是亚特兰蒂斯传说的由来,因为据研究,约公元前15世纪(也就是柏拉图年代的900年前),锡拉岛上的圣多里尼火山发生了一次大爆发,爆发导致火山口上建立的文明城市被毁灭,也引发了大海啸,这次火山喷发使得原本仰赖贸易的迈锡尼文明受到了沉重打击,就此一蹶不振。

一些研究柏拉图哲学的学者对亚特兰蒂斯的存在抱否定态度,原因:(1)他们认为柏拉图目的是提倡“理想国”的概念,为了让人更容易明白才会虚构出亚特兰蒂斯的故事。(2)他想勉励当时腐败的雅典后裔,所以告诉他们自己的祖先曾与“理想人”(亚特兰蒂斯人)勇敢奋战,打败传说中的海洋帝国,证明雅典人具有超越全人类的素质与力量,希望借此令腐败的雅典子孙振奋起来。

支持此说的人认为,柏拉图(抑或是他表弟柯里提亚斯或最初听到这故事的希腊人梭伦)把数字弄错了,因此整个数字夸大了10倍,900年变成了9000年,40000平方里变成了400000平方里,所以才变成了这样的传说。更有趣的是,柏拉图在他晚年所著《法律》篇中对理想国家的设计筹划。

整个国家被合理地划分为5040块,从城市的中央向外部辐射12个区域。位于城邦中央的是克洛提亚、宙斯和雅典娜的神庙,一个像雅典阿提卡市场的大市集占据着城邦中心的位置,更大的建筑属于城中央的市政广场(厅),以满足公民大会的需要。

关于这个故事,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其目的只是要唤醒世人,警惕腐化而造成的堕落。而现实中的亚特兰蒂斯的传说实质上指向克里特文明。

◎教育理念

在其庞大深厚的哲学思想基础上,柏拉图从“理念论”出发,以严格的社会分工为基础,将本国的和谐教育成果与埃及、斯巴达和南意大利塔林敦教育制度整合,开创了终生教育的坦途:自幼年的音乐、体育、故事教育到成人的代数、几何、天文学、辩证法的教育。特别是通过哲学辩证法对领导者智慧的长期培养,确立了古代西方最灿烂的教育典范。

【注释】

[1]《论语·子张》。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今山东省郯县境内。郯国是属于东夷的异姓小国,属于少昊之族,与西北的秦人同祖。其君主一族是传说中华夏帝祖之一的炎帝,所以其国君郯子多知炎帝时的古礼及古制。

[3]《左传·昭公十七年》。

[4]《论语·述而》。

[5]《论语·里仁》。

[6]《左传·昭公九年》。夏四月,陈灾。郑裨灶曰:“五年,陈将复封。封五十二年而遂亡。”子产问其故,对曰:“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今火出而火陈,逐楚而建陈也。妃以五成,故曰五年。岁五及鹑火,而后陈卒亡,楚克有之,天之道也,故曰五十二年。”

[7]《左传·昭公十年》。“十年春,王正月,有星出于婺女。郑裨灶言于子产曰:“七月戊子,晋君将死。今兹岁在颛顼之虚,姜氏、任氏实守其地。居其维首,而有妖星焉,告邑姜也。邑姜,晋之妣也。天以七纪。戊子,逢公以登,星斯于是乎出。吾是以讥之。”

[8]《左传·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天事恒象,今除于火,火出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梓慎曰:“往年吾见之,是其征也,火出而见。今兹火出而章,必火入而伏。其居火也久矣,其与不然乎?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夏数得天。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在宋、卫、陈、郑乎?宋,大辰之虚也;陈,大皞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皆火房也。星孛天汉,汉,水祥也。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其星为大水,水,火之牡也。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水火所以合也。若火入而伏,必以壬午,不过其见之月。”郑裨灶言于子产曰:“宋、卫、陈、郑将同日火,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子产弗与。

[9]《左传·昭公十七年》。“夏五月,火始昏见……壬午,大甚。宋、卫、陈、郑皆火……裨灶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郑人请用之,子产不可。子大叔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遂不与,亦不复火。

[10]《论语·公冶长》。

[11]《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12]《左传·昭公十三年》。

[13]《左传·昭公十三年》。

[14]《论语·宪问》。

[15]《论语·宪问》。

[16]《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17]《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产论为政宽猛》。

[18]《论语·先进》。

[19]《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产论为政宽猛》。

[20]《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产论为政宽猛》。

[21]《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产论为政宽猛》。

[22]《左传·昭公四年》。

[23]《齐太公世家》。

[24]《论语·宪问》。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25]《论语·宪问》。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披)发左衽(rén,衣襟)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26]《论语·八佾》。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diàn),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27]《论语·公冶长》。子曰:“晏平仲(“平”是晏子的谥号),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28]《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9]《孔子家语·辨政》。

[30]《论语·八佾》。子语(yù)鲁大(tài)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xī)如也;从(zòng)之,纯如也,皦(jiǎo)如也,绎如也,以成。”

[31]《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32]《论语·泰伯》。

[33]“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J].湖南档案,1994(1)。

[34]《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蔂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35]《史记·孔子世家》。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36]《论语·泰伯》。

[37]《论语·卫灵公》。

[38]《论语·宪问》。

[39]《论语·述而》。

[40]《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1]《论语·宪问》。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42]见孔子问礼老子,思想史上的空前盛事,china.com.cn,2009-03-19。

[43]《论语·季氏》。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44]《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45]《道德经·第五章》。

[46]《论语·述而》。

[47]《论语·学而》。

[48]《论语·宪问》。

[49]《论语·卫灵公》。

[50]《易·损》。

[51]柏拉图《克里底亚》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