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熊十力心性本体论思想

熊十力心性本体论思想

时间:2022-09-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身兼现代新儒学精神传统的承继者和塑造者,唐君毅受熊十力的影响十分明显。唐君毅关于“心之本体”即道德自我根源的阐释,其心本论的道德伦理思想和心通九境的本体论证立,均带有鲜明的熊十力思想印迹。为深入透辟地理解其心之本体的旨趣,凸显唐君毅与上述哲学家思想的联系,笔者对熊十力的本体论思想进行简要分析。熊十力主张“于科学外,必有建本立根之形而上学,才是科学之极诣”。

唐君毅在对“心之本体是至善、完满”这一命题的论证中,通过本体把理想呈现在人们面前。正如单波在《心通九境》中所体察到的,唐君毅的论证“使我们联想到西方哲学中柏拉图的‘至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不动的推动者、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以及中国哲学中程朱的理、陆王的心(本心、良知)、张载王夫之的气、熊十力的本心(仁体)、梁漱溟的意欲、贺麟逻辑意义的心、牟宗三的心体、冯友兰的理世界(真际)、金岳霖的式(道)等”。[33]唐君毅的心本体与上述哲学家描绘的形形色色的形上本体一样,就其实质而言,都是作为人的自我异化的观念的存在,具有虚构性质,人是无法加以证实的。在上述哲学家以各自的形上本体诠释存在世界、意义世界、可能世界的过程中,可以强烈感受到他们给出的形上本体实际上都源自人的理想和愿望。

身兼现代新儒学精神传统的承继者和塑造者,唐君毅受熊十力的影响十分明显。他们都有强烈的儒学忧患意识,都有勇于振兴儒学的担当精神,承继传统儒家的心性论、德性论、天人合一论和内圣外王说,注重对理想人格的培养;他们重视形上学的研究,提出心本论。唐君毅关于“心之本体”即道德自我根源的阐释,其心本论的道德伦理思想和心通九境的本体论证立,均带有鲜明的熊十力思想印迹。为深入透辟地理解其心之本体的旨趣,凸显唐君毅与上述哲学家思想的联系,笔者对熊十力的本体论思想进行简要分析。

熊十力(1885—1968),湖北黄冈人。幼年时因家境贫寒不得不为邻家放牛。少年时跟随在乡塾教书的父亲学习,父亲病亡后在家自学。熊十力不仅从小好学,而且还有救国之志和远大抱负,早年便秘密参加反清活动。武昌起义爆发时,他参加了光复黄州的活动,辛亥革命后,任鄂都督府参议。1917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由江西入湖南参与民军,支持桂军北伐,抗击段祺瑞的进攻,后赴湖北,佐孙中山幕,四处奔走,目睹了“党人竞权争利,革命终无善果”,痛感军阀官吏腐败,民生凋敝,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护法运动失败之后,他决意转向学术,探索人生的本质,以增进国民的道德素质,培养新民,了却救国的夙愿。为此,1920年,熊十力入南京支那学院,师从欧阳竟无学习佛法。由于学有所成,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讲师,主讲唯识学。抗日战争时期,入四川讲学。熊十力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全国政协特邀代表及第二至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晚年迁居上海,笔耕不辍。他一生著述宏富,主要有《新唯识论》、《体用论》、《十力语要》、《读经示要》、《原儒》、《明心篇》、《乾坤衍》、《佛家名相通释》等。在思想理论上,熊十力由佛入儒,推崇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充分肯定传统儒家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在传承儒学仁学、心性学、大用流行和生生不息的创生变易之学等的基础上,融会中、西、印思想,创立了一个熔本体论、宇宙论、人生论、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为一炉的哲学体系,由此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探索宇宙的真实存在,重建人的生命本体,是熊十力哲学的主题”[34],重建本体是熊十力哲学的目的。因此,本体论自然成为熊十力哲学体系的逻辑原点或运转主轴。熊十力本体论的基本思路,即在通过哲学与科学的区分,解说“哲学乃本体论”;并通过对西方形而上学的批判,引导人们从对外在本体的追逐转向依靠一种直觉的睿智,并深入到追求内在德性的真实,即“吾心的本心”。在熊十力看来,“哲学之事,基实测以游玄,从观象而知化。穷大则建本立极,冒天下之物;通微则极深研几,洞万化之源”。[35]哲学是“关于本体的学问”,哲学“以本体论为其领域”。因此,我们不能把哲学仅仅理解为是一种逻辑的学问,不应把哲学简单地看成是一套知识系统或者论说架构。本体论是哲学的核心和根本,它是宇宙论、人生论、“治化论”等所有哲学问题的根源。哲学与科学不同:“哲学和科学底出发点与其对象及领域和方法等等根本不同:哲学是超越利害的计较的,故其出发点不同科学;他所穷究的是宇宙真理,不是对部分的研究,故其对象不同科学;他底领域根本从本体论出发而无所不包通,故其领域不同科学;他底工具全仗着他底明智与神悟及所谓涵养等等工夫,故其方法不同科学。”[36]在熊十力看来,“哲学通宇宙、生命、真理、知能而为一,本无内外,故道在反躬,非实践无由证见,故是修养的学问”。[37]只有穷究宇宙人生之大本大源的本体论学说才能实现哲学的使命,“除此之外,几乎皆是科学的领域”。[38]不仅如此,熊十力上述对哲学本质、功用的看法,还与其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密切相关。在他看来,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凭理智作用,向外界去寻求”[39],脱离人的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这种哲学理论成就发达了科学与认识论,却不能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之所在,只是在知识论上钻来钻去,其结果是始终盘旋知识窠臼,茫无归着,遂乃否认本体。并且,西方哲学家把本体看作是独立于现象世界背后的实体,作为纯客观的对象加以探索,则是混淆了哲学与科学的界限,脱离了哲学的立场。在熊十力看来,西方哲学的本体论存在两个方面的明显错误:一是视本体为外在的“本原”、“始基”,其结果是导致本体的“物化”“因化”。所谓物化是指把本体看作具有创生功能的存在者。所谓因化是指把本体看成是万物之外的原因。二是通过逻辑思辨来推求本体。然而,“哲学所求之真或实在,与科学所求之真或实在,本不为同物”[40],“哲学建本立极只在本体论”[41]。导致西方哲学出现这种混淆的原因,熊十力认为,“实由不务反识本心。易言之,即不了万物本原与吾人真性本非有二(此中真性,即谓本心。以其为吾人所以生之理,则云真性。以其主乎吾身,则曰本心)。遂至妄臆宇宙本体为离自心而外在,故乃凭量智以向外求索”。[42]恰如郑家栋指出,现代新儒学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不仅体现了其基本哲学立场,而且也成为他们建构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43]通过对哲学本质和功用的上述阐发,以及对西方哲学的批判,熊十力确立了儒学的哲学正宗地位,论证了儒学的现代价值依据。

熊十力主张“于科学外,必有建本立根之形而上学,才是科学之极诣”。[44]他经常说一句话:“吾学贵在见体”,他认为“求体”是哲学的唯一要务。这个“体”就是“本体”。而其所求之本体,由“唯识”所揭示,是指人生在世的根据,而不是与人无涉的外在之体,所以,熊氏所谓求体,就是寻求人“所在之世”这个世界的最终根据,也即寻求一个人自身“生之所以为生的道理”。在他看来,“本体”有四层含义:“一、本体是万有之原,万德之端,万化之始。二、本体即无对即有对,即有对即无对。三、本体是无始无终。四、本体显为无穷无尽的大用,应该是变易的。”[45]由于熊十力认为,万物本原与吾人真性本非有二,“吾心之本体即是天地万物之本体,宇宙、人生宁可析为二片以求之耶?致知之极,以反求默识为归”[46],宇宙本体即是吾心本体,反己体认即能证会本体。所以他反对离开心向外求索世界本体,把“证体”视为只是觉悟人的真性。个人的真性就是“吾人的本心”,即人的道德心,也就是“仁”。它是道德创造的源泉,是生命的本然状态,是唯一真实的自我,只要深入这个“内在无尽宝藏,一直扩充去”,就能做到“自本自根,自信自肯,自发自辟,大洒脱,大自由”。[47]也就是说,熊十力认为,宇宙秩序即是伦理秩序亦即人性规律和道德法则,本体不仅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据,而且也是道德创造的源泉。从这里,我们可以把握他的哲学运思总的思路,即熊十力承续了儒家哲学传统,直接从传统内部发掘其价值内核,揭示人生的本体基础,要求把事物之真统一于伦理之善,主张不可“把真和善分作两片说去”[48]

熊十力认为本体就是实体,它是“真的自己底觉悟”,他又用性智或自性替代本体。本体是不需外求而内在于我的,而这种内在于我的本体不仅具有本原性和普遍性、必然性,还具有道德的特性。本体不是外在事物,也不是离物独存的实体,而是内在于主体,与本心为一。本体就是“本心”。“仁者本心也,即吾人与天地万物所同具之本体也。”[49]在他看来,哲学讲的本体就是本心,就是自孔孟一直到宋明理学所讲的“仁体”。作为本体的本心由于是万有的根源,因此它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下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传统哲学中所说的“天”、“命”、“道”、“性”、“理”、“仁”、“明德”、“知”等,其实都是本心的别名。关于本体的内涵,刘俊哲先生在《试论熊十力的道德体用观》[50]中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我们将其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一是本心之体。熊十力认为,本心就是性智或自性。万事万物的本原和吾人的本心是一体的。他说:“世学迷谬丛生……根本不悟万有本原与吾人真性元非有二,此中真性谓本心,以其为吾人所以生之理则云真性,以其主乎吾身则曰本心。”[51]本心就是道心。熊十力偶尔也把本心称为人心,如在《十力语要》中讲万化生于人心,人心正则万事万物莫不一于正,人心死则乾坤息。在熊十力看来,本心有两种义相:一是无形无相而虚寂,二是离暗无惑而明觉,而明觉又是无知而无不知,“以其主乎身曰心,以其为吾人所以生之理曰性,以其为万有之大原曰天,故尽心则知性知天,以三名所表实是一事。”[52]但是本心是先于形气或外物而自存。所谓“先者,谓其超越乎形气也,非时间义。自存者,非依他而存故,本绝待故。”[53]这就把本心看成是超形脱相,自本自根的绝对存在。正是由于本心无形无相,它才是至无而妙有。本心是纯善的。“人性本善,谁教汝自家作贱来?此老实话,若深玩味之,其义无穷。吾人自性清净,恒沙功德,万善庄严,直从自性流出。”[54]熊十力认为,人性之所以是纯善的,就是因为人性来自纯善的天地人之本心。

二是仁之体。熊十力指出:“仁,本体也。”“仁体,即冲寂明觉之自性也。”熊十力认为,“仁”有生生不息、厚爱、虚寂、健动之四德。所谓“虚寂”是指仁体明觉、无恶、无迷乱,而所谓“健动”则是基于生生不息而标示仁心无滞碍的显发。熊十力说:“吾先哲透明心地(即谓本心),即从情之方面,而名此心曰仁。”[55]这里的“情”,主要是指情感、情欲。情上的仁,就是本心。所以仁根源于本心。换句话说,仁是本心在情方面的发用。本心发用出来的仁就是本来清净的纯粹之善,所以仁不仅是真而且又是善的价值尺度。

三是诚之体。在讲疏《大学》“诚意”时,熊十力指出,诚意就是毋自欺,毋自欺还须发明本心,发明本心就是致知。“意”要真实才能诚,而意为什么能真实,因为它是心之所发。所以,心、意、诚、知实际上是一个东西。意是心之发,因此就有心正与不正的问题。所谓“正”是指心在君位,不被情欲所夺。熊十力不同意阳明关于意有不正的观点。他认为既然意是心之所发,而心无不正,那么所发之意也就没有不正的问题,而是无不正的。可是,意发时,毕竟会出现不正的东西。但是,熊十力认为“则此不正,非是意,乃与意俱起之私欲也。私欲亦名人心,意乍动时,私欲亦随起,曰俱起”。[56]所以,熊十力认为,心发而为善者是意,发而为恶者是私欲,而非意,而阳明不辨意与私欲的区别,把意之发动看成有时“不正”,这是错误的。如上所说,良知即是心,因此意是心之发动也就是良知之发动,良知是本无不善。为什么要诚?因为虽然良知本性是善的,但是它在发用之处,则有役于形、成乎习的私欲起来与之相杂,私欲是障碍或蒙蔽诚的,致使诚意亡,这叫作自欺,所以必须要诚。但是又如何达到诚?要使诚意毋自欺,只在慎独。敬慎以保持诚意,不使其放失,便是慎独。

四是良知之体。王阳明把本心又自称为良知。熊十力不仅接过王阳明的良知概念,而且指出:“良知是心之本体。”[57]从道德层面上讲,良知就是善,而且是“万善具足”。[58]在认识层面讲,知善知恶,知是是非非之知亦即为良知。

通过上面对本体、本心内涵的分析,我们看到,本心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心”,而是道德的源泉,是唯一真实的自我,是生命的本质存在。同时,它还是宇宙万物的存在根据。所以,本心又被称为“宇宙生命”、“宇宙心”。虽然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规定性,但是从实质上讲,是名异而义一,即它们都是主观的精神,就是传统儒家所强调的人之道德本性。本体通过功能展开自己的绝对性、生命性和主宰性。因此,“理者,至极本原之理。即此理在人而言,则曰性。即此理之万化大原,是为流行不息,则曰命”。[59]也就是说,本心的理性具有至极的绝对意义,即是它的自性。本心通过翕辟成变为万化之原,即为它的生命性。不仅是道德理性,更为重要的是性智,性智主宰量智才能与心主宰物的体用论一脉相通。也就是说,绝对的“心即理”在宇宙观上就是翕辟成变的生命性,在认识论上就是性智为体,量智为用的精神性。

总的说来,熊十力把体看成是心或精神,把用视为物(又称为功用),心是本体,物是现象,所以体用关系就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他说:“体用不二……而亦有分……虽分,而体为用之源,究不二。”[60]熊十力虽然在这里指出心之体是本原,但强调的是,体用不二是体用关系的实质。体用不二是指:即用而言,体在用,即体而言,用在体;体外无用,用外无体,即体即用,即用即体,体是用之体,用是体之用;本体又不断流行,既有功能又有显用。在本心的体用关系上,超越于物象(外物或外境)的心是体,但本心必然发为物象(用),而物象是本心的显现。熊十力指出:“本心才是吾人与天地万物所同秉之真性。”[61]本心又为人心,所以:“万化生于人心,人心正则万事万物莫不一于正,人心死则乾坤息,尚何事物可言?”[62]而万事万物是用,因为宇宙万有是后于本心的,是有时空限制的形气。也就是说,宇宙万事万物产生于在先的、超越形相的道德本心,万有是本心的功用。由此可见,熊十力把本心视为道德创生意义的道德实体,并且由人之道德实体向宇宙实体转化。

熊十力的本体论明显是来自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心性论传统。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63]。王阳明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64]此处之心就是本心。因此熊十力把本心视为本体,同陆王具有“家族相似性”。熊十力有时又把本心简称人心。为什么人心是本心呢?这需要从熊十力的天地与人浑然一体的思想去理解。既然他认为天地和人是浑然一体的,当然天地和人的本体都是一个,即本心。对天地而言,本心就是天地之心,就人而言,本心就是人心,它是人之所以生之理。这是分开来说的。就天地人一体而言,二者之心无别,即天地之心就是人心,反过来,人心也就是天地之心了。对于熊十力来说,万物的本体不是客观的存在物,而是体现为生生不息的变化过程。而这一生生不息并且和谐完美的过程实际上是人所创造的人文世界,是人所理解建构的意义世界。人心将外部世界理解为生生不息和谐完美的世界,并与万物同体。与传统儒学一样,熊十力的本心并不是认知意义上的心,而是道德之心。当然,这种本体不能用“名言”直陈,也不能靠心议获取,但是可以通过证会达到。“证会一词,其意义极难说。能证即所证,冥冥契兮,而实无有能所可分者。这种境界,必须涤除一切情见,直任寂寥无匹的性智恒现在前,始可达到”,“从来儒者所谓与天地合德的境界,就是证会的境界。”[65]

熊十力不仅承继传统儒家的有关思想,而且结合现代历史条件和文化境遇,深入而全面地论证和阐释了本心、仁、诚、良知等几个方面的体用问题,这些内在地包含了本体现象不二、天人不二等关系,其核心思想是把道德之体的本心、仁、诚、良知与由此形成的宇宙万事万物当作是二即一的关系,其中又透显出前者是后者的主宰,后者是前者的发用。由此构建了一个道德形而上学的体系。无论是否得以成立,它无疑是本体论上的一次综合创新之举,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他独自体验出来的。这个体系的核心在于,他把宇宙本体内化为人的道德本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阐发了儒家内圣之学的普遍意义和内在价值。这也是熊十力作为现代新儒学哲学形而上学的奠基者,对现代新儒学以后发展影响最大的方面。人之内在的道德本质即是宇宙的本体,因此,要想实现人的德性真实,必须反身内求,不可于心外求索。这一点是熊十力心性论对儒家传统思孟、陆王一系的继承,同时,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的思想也必然表现出一些时代特征,这些特征集中反映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融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为一体,在以“体用不二”立论的基础上融会朱陆,纠正二者的偏失,并超越了理学与心学,将正心诚意与格物致知结合起来,将形而上的道德本体与科学结合起来,改造只重德行修养的理学传统。第二,高扬道德理性。在对本心的规定中,凸显了道德原则、理性原则和生命原则,强调人心的合理,使人心服从道心,使危殆的人心转危为安,使得道心由微而显,从而使得道心主宰自己的言行。并且在传统的道德修养论之外加入了具有现代哲学意义的道德理性与知识理性对立的内容。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他的理念中包含了对西方近代文明负效应的沉思和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斥破,融入了新的时代精神,是对儒家伦理精神的一种提升和洗练。李维武先生对熊十力“新唯识论”体系有一个比较精辟的总结,为笔者所认同。他说道:“熊十力创造‘新唯识论’体系,旨在通过区分哲学与科学,对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做出了新的阐释,以解决传统哲学,特别是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所存在的世界二重化问题,从而说明人类文化的真正根源,确立中华民族的新的文化精神。”在他看来,熊十力“站在中西哲学交流、融会的高度,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资料的重新发掘和现代阐释,建立新的本体论,提出了解决本体与现象关系问题的正确思路”。[66]因此,经由熊十力、唐君毅等现代新儒家的思想创造,我们相信,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在现时代仍焕发着生命力,对现代哲学的创建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注释】

[1]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第11页。

[2]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第7页。

[3]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第2页。

[4]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唐君毅卷》,第3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5]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唐君毅卷》,第930页。

[6]参见本书第二章相关内容。

[7]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第2页。

[8]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第2页。

[9]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第3页。

[10]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第3页。

[11]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第51页。

[12]参见刘俊哲:《以形上哲学视角透视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论》,载《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3]参见刘俊哲:《以形上哲学视角透视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论》。

[14]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第545—546页。

[15]参见刘俊哲:《以形上哲学视角透视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论》。

[16]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第98—100页。

[17]单波:《心通九境》,第46—47页。

[18]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第79—80页。

[19]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第40页。

[20]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第32页。

[21]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第87页。

[22]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导言”,第9页。

[23]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第80页。

[24]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第86—87页。

[25]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第80—81页。

[26]单波:《心通九境》,第51—52页。

[27]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第86页。

[28]单波:《心通九境》,第52—53页。

[29]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第130页。

[30]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第460页。

[31]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第467页。

[32]唐君毅:《文化意识宇宙的探索》,“编序”,第15页。

[33]单波:《心通九境》,第53页。

[34]郑家栋:《本体与方法》,第26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35]熊十力:《新唯识论》,第24页,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转引自郑家栋《本体与方法》,第27页。

[36]熊十力:《十力语要》,第52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37]熊十力:《十力语要》,第65页。

[38]熊十力:《新唯识论》,第2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9]熊十力:《新唯识论》,第25页。

[40]熊十力:《十力语要》,第60页。

[41]熊十力:《新唯识论》,第2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2]熊十力:《新唯识论》,第25页。

[43]郑家栋:《本体与方法》,第32页。

[44]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四卷,第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5]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七卷,第14页。

[46]熊十力:《十力语要》,第56页。

[47]熊十力:《十力语要初续》,第5页,上海书店,2007。

[48]熊十力:《十力语要》,第56页。

[49]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三卷,第395页。

[50]刘俊哲:《试论熊十力的道德体用观》,《哲学研究》2008年第7期。

[51]熊十力:《新唯识论》,第25页。

[52]熊十力:《新唯识论》,第26页。

[53]熊十力:《新唯识论》,第27页。

[54]熊十力:《十力语要》,第21页。

[55]熊十力:《十力语要》,第300页。

[56]熊十力:《读经示要》,第6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7]熊十力:《十力语要》,第202页,中华书局,1996。

[58]熊十力:《十力语要》,第76页。

[59]熊十力:《十力语要》第240页。

[60]熊十力:《新唯识论》,第1页。

[61]熊十力:《新唯识论》,第25—26页。

[62]熊十力:《十力语要》,第352—353页。

[63]陆九渊:《陆九渊集》,第273页,中华书局,1980。

[6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5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5]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三卷,第234页。

[66]李维武:《中国哲学的传统更新》,第228—229页,人民出版社,2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