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谁也逃不掉死亡

谁也逃不掉死亡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沙龙是好战的,号称屠夫,甚至遗憾没有把巴勒斯坦解放运动领袖阿拉法特极早杀死!这是沙龙把阿拉法特软禁致死后的一大转折,但他刚刚开始行动时就中风倒地,深度昏迷,即使起死回生,也不会重返政坛!亲人的死亡让人感到生命渺茫,意外的死亡让人感到生命无常,正常的死亡让人感到生命无奈。战争是以死亡的办法解决矛盾冲突的极端形式。尽管死亡于生命来说是自然规律,但人还是千方百计延长寿命。

年龄决定价值观

年龄是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年轻气盛,年老气衰;年轻简单,年老世故;年轻片面,年老周全;年轻勇猛,年老退缩;年轻大志而好战,年老志丧而平和。

年龄之所以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在于年龄与死亡有关:年轻就是生命力旺盛,年老则是接近死亡的代名词。所以,年龄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变化也即生命盛衰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变化。沙龙是好战的,号称屠夫,甚至遗憾没有把巴勒斯坦解放运动领袖阿拉法特极早杀死!但在他行将就木之际,提出从加沙地带撤军,撤出居民点,倡导与巴勒斯坦和解。这是沙龙把阿拉法特软禁致死后的一大转折,但他刚刚开始行动时就中风倒地,深度昏迷,即使起死回生,也不会重返政坛!

人性善,人性恶,善恶的对立统一就构成完整的人性,构成人性之全面的要素。人和具体的人都有人性之善和恶的因素和表现:有的人恶,有的人善;有些时候善,有些时候恶;对有些人善,对有些人恶。善恶的根据便是气,气盛则易表现出恶性,气顺、气衰则易表现出善性;气之盛衰的根据是体力,年轻体壮气盛,年老体衰气也衰;男性体壮气盛,女性体弱气衰。所以,从人生过程来看,男人和年轻人容易表现人性恶的一面,女人和老年人则容易表现人性善的一面,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所以,年轻人热爱生活,挥霍生命,老年人热爱生命,珍惜生活。

死亡决定一切

死亡是人生经典而又永恒的教科书,它让亲历的人幡然醒悟:人仅仅是生命的过客,是永恒的物质世界的过客,谁也逃脱不掉死亡。

亲人的死亡让人感到生命渺茫,意外的死亡让人感到生命无常,正常的死亡让人感到生命无奈。越是至亲之人的死亡,对亲历者的启迪越深,越是意外而残酷的死亡,对人的震撼越强,它让人强烈地感到自己直面的其实就只有死亡,一切都是空无,人最终所拥有的也只有死亡。无奈的根源在于此,痛苦的根源也在于此。

一切财富都会被死亡转移,一切幸福都会被死亡画上句号。热烈地追求会被死亡的结局冷却,无限的欲望会被死亡的局面遏制,过久的积怨会被死亡的冷酷化解,不尽的悔恨会被死亡的现实结束。死亡成为解决思想和认识问题的绝对根据,没有哪一个人的思想之结不能被死亡轻解,没有哪一个人的痛苦不能被死亡消除。对于活着的人,不论面临怎样的痛苦不堪,只要面对同类的死亡,作为活着的他,幸福感会顿生。

死亡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因为没有比死亡更甚的痛苦,没有比死亡更难于理解的道理,没有比死亡更无奈的事情。

但是,和一切知识对人的作用一样,人接受了一些,也拒绝了一些,在重温知识的时候受教育,在离开知识的时候本能左右了人。死亡成为人手一册的教科书,人便不断地忘记,又不断地重温。人也就在死亡与欲望之间找到一条悲壮而又热烈的路,奔跑在欲望的边缘,奔跑在死亡的边缘。

死亡也解决矛盾

人类本身既和谐相处,也充满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的一般问题都由人类自己解决了,特殊问题却只有死亡才能给予解决。战争是以死亡的办法解决矛盾冲突的极端形式。人类各阶级之间、各民族之间,甚至各阶层、各地区、各教派之间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武力冲突,以死亡的形式得到解决:胜利的一方以消灭对方的肉体解决矛盾,失败的一方以肉体的牺牲消解矛盾。

人类社会又划分为民族和阶级,民族和阶级又拥戴自己的领袖。领袖代表人民的意志,但领袖也有自己的性格和志向,所以便有一个人与世界、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关系。一个人可能会使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得安宁。相反,一个人也可能会使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平安幸福。所以,一个人的死可能是人类世界动荡不定的开始,也可能是人类世界和平相处的开始。而且,为了人类的和平,必须消除祸害,比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死,就是人类和平的需要。甚至局部的和平也需要把局部动荡的罪魁祸首处死,一个地方的平安也需要把地方的罪犯消灭。有时为了人才的成长,为了阶级民族的未来,某些久居高位、执掌政权的要人,不仅需要退休,而且需要死亡!

一种矛盾因为一个人无法解决时,办法即途径有两条:一条是等待这个人自然死亡,一条是迫使他死亡。如果矛盾的解决并不紧迫,矛盾的焦点人物年高而且具有很高的群众威望,那么,等待其自然死亡是最好的选择;如果矛盾的解决紧迫而矛盾的焦点人物年轻又没有群众基础,那么,采取措施消灭他的生命就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一个人的死与一对矛盾的解决,是要看这个人的代表性。如果一个人是一个民族一个阶级意志的代表、精神支柱,那么,解决矛盾的途径只有等待其自然死亡;如果一个人仅仅代表自己或少数人,那么,解决矛盾的途径就是消灭他。一个精神领袖和一个匪首相比,前者只能等待其自然死亡,后者必须立即消灭。

死亡是个体的被推出生命群体,但个体的死亡绝对是为了人类群体的安全和兴旺发达。

死亡于人类是绝对痛苦的事,但也是有益的事。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这家园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前人的自然淘汰,就没有后人的立足之地;没有后人的进入,地球就是一个老人星球。一个只有老人而没有年轻人的家园是怎样的缺乏活力!所以,死亡成为生命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唯一途径,成为人才辈出、永葆青春的唯一途径,成为地球人丁兴旺、充满活力的唯一途径。

死亡是人类无法了结之痛,死亡也是人类永葆青春与和谐相处之途。

死亡也痛苦也快乐

死亡是令人痛苦的事,也是令人高兴的事。

对于青年人,死亡是令人痛苦的。

青年人心中的死亡和对待青年人的死亡,确是一种绝对痛苦。

青年人既没有尽享人生的美好,也没有尽偿人生苦难,更没有历尽人生磨难,所以,死亡之于青年人,是绝对痛苦的事。青年人因此也对死亡的痛苦感觉更强烈,即是父母的寿终正寝,也是如此。这其中的原因是不难理解的,青年人以自身的感觉衡量一切生命,所以,以活着为最幸福,以死亡为最痛苦。至于视青年人的死亡为最痛苦也是必然的,犹如盛开的鲜花,还没有怒放就被摧残致谢了,岂不令人惋惜甚至痛苦?这痛惜不仅源于惜其尚未尽度花样的季节,不仅源于惜其尚未绽放花般的美丽,享受花一样的芬芳,而且也惜其没有经受人生的磨难甚至苦难,惜其没有尽尝人生的酸甜苦辣。所以,痛苦成为绝对的。

老年人和对于老年人的生命,死亡便是必然的归宿。

尽管死亡于生命来说是自然规律,但人还是千方百计延长寿命。在这个过程中,人享受着幸福美好,也经历着痛苦磨难。这成为人的自身的感受,也成为社会的共识。

人追求幸福,驱除痛苦,但岁月磨损了身心,人既不能承受苦痛之重,也无力享受幸福之美,那么,就要放弃,社会也很理解甚至成就这种放弃。所以,人生成为一个追求与放弃的过程,只不过年轻人的追求多于放弃,老年人的放弃多于追求。

老年人经历了来自自然、社会和人的磨难,尽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经历了人生的曲折坎坷,其日益减少的时间承载不了过多的苦难,对人生的美好失去希望,失去信心,失去兴趣,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的老去不仅仅是增加年龄,而且是对社会和他人增加负担。所以,不仅老年人自己选择放弃,理解死亡,接受死亡,甚至向往死亡,而且社会和他人包括亲友也理解并接受老年人的死亡。

人生是必经苦难的

人生是美好的,但人生也是充满艰辛的,坎坎坷坷是每一个人的必经之途,磨难也成为人生难免的际遇。人是要经历三种苦难的:一是要遭遇自然之苦难,包括恶劣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疾病、贫穷饥饿;二是要遭遇社会之苦难,包括个人无法改变的制度弊端、损害、压迫、歧视、不公平、不平等、不自由、不民主;三是要遭遇来自人自身的苦难,包括竞争、倾轧、排挤、诽谤、攻讦、欺凌以及坑蒙拐骗盗,等等。这三种苦难往往交织在一起,而且互为因果,具体的人便改造、改变、抗拒这种环境,但也为此遭遇更严重的苦难。概而言之,这三种苦难就是天灾人祸导致共同的结果,那就是人的身心受损。而且,人生的必然际遇给人以人生的信念: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也都坚信: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所以,人不仅使人遭遇艰难困苦,而且人也要培养人吃苦的精神。这客观的和主观的艰难都是人必须经历的。

在坎坷之中,在艰辛之中,在磨难面前,有些人陷入不能自拔,他人也无能为力,于是,苦难成为终生伴侣,在苦难中度过一生;有些人脱颖而出,出人头地了,终于摆脱了艰难困苦,活得像个人样了。但是,不论什么人,痛苦是不能绝对避免的,人所遭遇的痛苦只有层次不同,而结果并没有性质的不同——都是对身心的损伤。

人生就这样漫度。在追求幸福中漫度,在摆脱痛苦中漫度,在希望中漫度,在失望中漫度,在为经受人生不测而设定的磨练中漫度。不仅经历了自然的不足、社会的不公、人心的险恶、生活的磨难、失意失恋失财失机遇的煎熬……而且经历了身体的病痛,眼见了太多的生老病死、太多的正常与非正常死亡……

苦难令人活得不耐烦。

经历了很多时间,经历了太多的空间,终于老了,终于接近人生的终点了,终于活得不耐烦了,也终于明白了,叫大彻大悟。

于是,视死如归。把死亡视为一种解脱,一种罪孽的终结,一种苦难的终结,一种痛苦的终结,一种对亲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负担和累赘的解除。

老而至于朽了,活着不仅没有意义,而且要遭受更多痛苦,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痛苦,比起这痛苦,死亡真是幸福的归宿了。何况,于更多的人来说,还有对后世的信念,至于是否真有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世界是否真有天堂,至今无法证明,但比之于痛苦的现状与感觉来,怀着希望寿终正寝,即使没有天堂,也是一种积极的精神,也比绝对痛苦地活着要幸福了。

死亡真是对人生意义的最好注解。所以,要正确理解死亡,正确对待死亡,正确对待死亡的人。对于承载了太多苦难的人,与其追求与世长存,倒不如适时死去。活着是受罪,死亡是脱孽。

但活着可能是一个自觉的过程,死亡却是一个自然过程而绝不是一项自觉行动,否则,就会更其令人痛苦了。

死亡成为终极目标

客观决定了主观,客观也符合并满足了主观。

尽管物质不灭,但具体生命的寿命是十分的有限了,所以,自然的神奇也正在于此。如果人的寿命真如南山不老松,那人所经历的磨难所遭受的苦难真是太多了。

自然把人体部件的寿命构造得有限,让整个人生的时间漫长而又短暂,这对人生来说真是恰到好处:享受幸福的时光也好,遭受痛苦的历程也好,都是有限的。这有限对人生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甚至是绝对幸福。如果长生不老,那幸福大于痛苦,还是痛苦大于幸福,都是不定数。也许年轻力壮时幸福大于痛苦,而年老体衰时则痛苦大于幸福了。

除了活着的自然原因而外,人是为自己活着也为他人活着的。只要主宰者不要命,想死也不易;只要寿命到期,想活也难。但总的来说,生活让人活烦了,死亡成为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目标,在总趋势上看,是人不断地接触死亡,了解死亡,认识死亡,直至接受死亡;从个体生命的过程来看,身体的衰落直至死亡既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正符合了主观的指向:死亡成为人生的终极目标。

成年人对死亡的理解不仅是来自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接受,而且来自于对人生艰难的切身感受。人虽然拼命活得滋润一些、潇洒一些,但人都感到为此活得很累:身累,心也累。时间久了,不仅烦,而且有不能承受之重,面对逝去的生命,心情和感情都是无限复杂的。既有对生命意义的体悟,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惋惜;既有对活着的审视,也有对死亡的理解。

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经受过了,一切都很平常了,一切也就都不留恋了,一切都任其自然。

面对艰难的生活,死亡也是一种解脱。死亡既是摆脱不掉的,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