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解放的尺度

解放的尺度

时间:2023-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正是为我们反观人的历史活动提供了一个“解放的尺度”。深入地思考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不仅会使我们更深切地理解人是把现实变成理想的现实的存在,而且会使我们更加切实地理解马克思的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理想,并以坚定的信仰为之奋斗终生。

历史过程的客观性或规律性并不是与历史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相对立的,恰恰相反,“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9]人的“目的”即“理想性要求”规范人的历史活动、校正人的历史活动,从而使人的历史活动成为实现人自己的目的的历史过程。就此而言,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或社会科学理论都不仅承诺着某种引导人们进行历史活动的价值理想,而且这种价值理想又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反观和校正自己的历史活动的根据、标准和尺度。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正是为我们反观人的历史活动提供了一个“解放的尺度”。

人类历史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于,“片面性”是它的“发展形式”,即历史总是以某种“退步”的形式而实现自身的“进步”。历史过程中的任何进步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任何“正面效应”都会伴生相应的“负面效应”,任何“整体利益”的实现都意味着某些“局部利益”的牺牲,任何“长远利益”的追求都意味着某些“暂时利益”的舍弃,由此便造成了人的历史活动的“目的”的自相矛盾,也造成了反观和评价人的历史活动及其“标准”的自相矛盾。这种历史活动的“目的”及其评价“标准”的自相矛盾,最重要的是反观历史的“大尺度”与“小尺度”的矛盾。

所谓历史的“大尺度”,就是以人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的反观历史的尺度;与此相对应,所谓历史的“小尺度”,则是以人的“非根本利益”、“暂时利益”、“局部利益”为出发点的规范人的历史活动的尺度。生活本身告诉我们,当我们离开历史的“小尺度”而仅仅承诺历史的“大尺度”的时候,我们不仅无法实现“大尺度”所承诺的价值理想,而且尤为惨痛的是会使这个“大尺度”所承诺的价值理想变形,把“大尺度”变成某种压抑个人发展的“本质主义的肆虐”;与此相反,当我们离开历史的“大尺度”而仅仅着眼于历史的“小尺度”的时候,我们不仅会失去“大尺度”的价值理想,而且尤为严峻的是使这个“小尺度”所规范的历史活动危及人自身的存在,从而使人们在这种“小尺度”中感受到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的焦虑”。

毫无疑问,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是一种反观人的全部历史活动的“大尺度”;然而,正是在这个“大尺度”中,又蕴含着规范和反观人的历史过程的“小尺度”。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离开这个“大尺度”所蕴含的“小尺度”,不仅造成了极左思潮的泛滥,而且使这个“大尺度”本身失去了自己的感召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种非常值得重视的社会思潮在于,对马克思所承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冷漠”与“淡化”。然而,在人们(每个人)的现实的价值选择中,却总是不可避免地蕴含着某种“大尺度”的制约与规范:其一,个人的价值理想总是某种具有社会内容的价值理想,而不可能是某种超社会性的自我幻想;其二,个人的价值认同总是“认同”某种社会性的价值规范,而不可能是某种超社会性的自我认同;其三,个人的价值取向总是“取向”某种社会的价值导向,而不可能是某种超社会性的自我导向。因此,我们需要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去引导和规范人们的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从而自觉地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塑造和引导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这并不是一个“解放的神话”,而是“解放”的真实内涵、“解放”的现实道路和反观“解放”的人的尺度。深入地思考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不仅会使我们更深切地理解人是把现实变成理想的现实的存在,而且会使我们更加切实地理解马克思的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理想,并以坚定的信仰为之奋斗终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