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为什么要学习

人为什么要学习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超时空教授:孔夫子和苏格拉底先生,在后世被并称为人类导师。中国人称孔夫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这两个词若用西方语言翻译,用来称呼苏格拉底先生,想来也没什么问题。超时空教授看来,两位导师在这一点上再次达成了高度共识。

超时空教授:孔夫子和苏格拉底先生,在后世被并称为人类导师。他们生命中最大的贡献之一,便在于教育。中国人称孔夫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这两个词若用西方语言翻译,用来称呼苏格拉底先生,想来也没什么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请两位导师,谈一谈教育这项他们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事业。

超时空教授

要谈教育,首先应该讲的,是学习的必要性,这也是教育之所以存在和至关重要的原因。我们知道,两位导师都非常重视人的学习。

苏格拉底

良种马在幼年时往往是桀骜不驯、脾气暴烈的,如果在那时进行合理的训练,它就能成为了不起的千里马,派上大用场;但如果放纵它的脾气不加驯养,那便始终不过是无法驾驭、没有用的劣马。善于捕猎的猎犬同样如此。(《回忆苏格拉底》第四卷,一—3)

超时空教授

哦,我想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连马和狗都这样,更何况是人呢!

苏格拉底

是的。那些天赋出众、精力过人、最可能取得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学会应当怎么做,就能成为最出色而有用的人才,做出许多伟大的贡献。但如果没有受到教育、不学无术,因而不知道应该做什么,那他们会成为最糟糕的人,甚至由于天赋的出色、脾气的倔强、精力的旺盛,反而可能做出很严重的坏事,反而于社会有害。(《回忆苏格拉 底》第四卷,一—4)

超时空教授

您说得太好了!我记得孔夫子似乎也说过类似的话。

孔子

君子对各种文献广博地学习,又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超时空教授

我想您这里所说的“君子”,和苏格拉底先生所言“天赋出众、精力过人、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所指的差不多就是同样的意思,都是天生各方面条件较出色的人。越是这样的人,越是需要学习以使自己走上正途,否则造成的危害也会更大。

孔子

是的。另外,学习和思考是不能分开的。只学习而不自己思考,就会迷惑昏乱,甚至被欺骗;只顾自己思考,却不去学习,那就更是危险的事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超时空教授

也就是说,“向外”的学习,和“向内”的思考,同等重要。我想您说的很有道理。您和苏格拉底先生都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而我们的时代虽然没有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但人们发表言论更加便利,因而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理论和说法。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只是从外界接受信息、碰到什么学什么的话,那显然有很大的概率会学到错误乃至荒谬、危险的东西。但同时,如果他只是埋头瞎想,却不去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了解准确的信息,那也很有可能钻进牛角尖而不自知。事实上,社会上有一些恶性案件,我觉得凶手就是因为如此,才误入歧途,犯下严重的罪行。

苏格拉底

只有愚蠢的人才会以为自己可以不用学习,就能分辨什么是有益的事情、什么是有害的事情。也只有愚蠢的人才会以为,尽管不懂得这些,只依靠财富,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回忆苏格拉底》第四卷,一—5)

孔子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只顾着思考,结果却没有任何益处,不如去学习。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超时空教授

那,会不会有生来就明白、不用学习的人呢?

孔子

也许会有的吧。一定要分类的话,我们可以假设生来就知道的自然是最上等,学习然后知道的略次一等,碰到困难再去学习,是再次一等。但是碰到困难还不去学习,那是最下等的了。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超时空教授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般人也许没有“生而知之”的天赋,但能够预先去学习,就能够免除很多困境。退一步说,遇到麻烦了再去学,由此能够解决麻烦,那也还是好的。但如果碰到麻烦还不去学习解决的办法,那显然只能碰运气,或者自甘沉沦,显然这是很糟糕的行为和心理模式。

苏格拉底

人和人的天赋是不同的,有的人生来体魄更强壮,有的人生来灵魂更坚强。在所有其他方面,人和人之间也都同样天生就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勤奋努力而得到很多改进。因此,很显然,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或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回忆苏格拉底》第三卷,九—1~3)

超时空教授

就像您说的,得“勤”学“苦”练,学习毕竟也是辛苦的事情。

孔子

可并不是只有辛苦,更多的是收获和快乐。学习到知识和本领,然后在合适的时间练习实践,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苏格拉底

是呀。学习高尚和美好的事情,研究那些能让人保持身体健康、家庭和谐,有益于朋友和国家,还有制服敌人的本领……这些不仅有益,而且能让人获得最大的快乐。(《回忆苏格拉底》第四卷,五—10)

超时空教授

不过,确实有很多人,他们不愿意花功夫去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只是想假装自己知道,从而骗取别人的尊敬,或者谋取某些利益。

孔子

大概是有不懂装懂、胡乱作为的人,我没有这种毛病。增广自己的见闻,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见世面然后记在心里。这样的知,也就仅次于“生而知之”了。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

苏格拉底

一个人如果本来不会吹笛子,却要假装擅长于此,因而穿上华美的衣服,找许多人来给他捧场喝彩,然而他终究不能够真的演奏,否则把戏就会被戳穿。这样,在花了很多钱财之后,他不仅一无所获,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耻辱,把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更严重的,如果一个人本来没有相关的知识,却硬要去给船只做领航员,或是给一支军队去做将领,那么后果便更加严重,非但会给他自己带来不幸,还会给他身边的人造成灾难。(《回忆苏格拉底》第一卷,七-3)

孔子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超时空教授

看来,两位导师在这一点上再次达成了高度共识。想来也是,装模作样,或许骗得了别人一时,却骗不了一世,更骗不了自己;而若是在承担某些重要任务时虚报了自己的能力,还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承认自己有不会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去学习这些东西,这才是对自身真正的提高,而不是一戳就破的虚幻泡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