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天元为本”的宇宙观

“天元为本”的宇宙观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董仲舒以“天”为其最高、最初、最本的哲学范畴,而建立了自己的儒学思想体系。然而,他又讲“元”为“万物之始”、“万物之本”,并以“天元本、天元命”而将“天元”共称,以此构建了他的宇宙观。董仲舒所讲的“天”,亦有自然之天的意义,这是从宇宙构成模式和自然运行的具体规律意义上讲的。故人虽生天气及奉天气者,不得与天元本、天元命而共违其所为也。

第一节 “天元为本”的宇宙

董仲舒以“天”为其最高、最初、最本的哲学范畴,而建立了自己的儒学思想体系。然而,他又讲“元”为“万物之始”、“万物之本”,并以“天元本、天元命”而将“天元”共称,以此构建了他的宇宙观。

“天”在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体系中,意义明确而内容广泛,既为本原之天、主宰之天、神灵之天,又为义理之天、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由此使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体系,存在着内在逻辑的矛盾和混乱。

关于本原之天、主宰之天、神灵之天,董仲舒说:

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4]

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5]

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6]

天地者,万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广大无极,其德昭明。历年众多,永永无疆。天出至明,众知类也,其伏无不炤也。地出至晦,星日为明,不敢暗。[7]

董仲舒这些论述,中心思想十分明确。就是说,“天”是人和万物的产生者和所以然者,不论“天”是“群物之祖”、“万物之祖”、“万物之本”,还是“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都是说“天”是人和万物的本原、本根、祖宗,所以说这个“天”,便是本原之天。由于天是广大无限的,无所不包含、无所不普照,并且永恒存在,永永无疆,有如此法力之天,当然具有神灵、主宰之义了。

据此,董仲舒在论述本原之天的同时,又论述了神灵之天、主宰之天。他说:

天者,百神之大君也,事天不备,虽百神犹无益也。[8]

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以最尊天之故。[9]

“天”不仅是“神”,而且是神上之神,百神之大君,所以人人都应当尊天、崇天、事天。尤其是“天子”、“王者”,更应当尊天、崇天、事天,因为他们是天的儿子,是天授予他们天子、王者之位,令他们代天管理天下万民、天下万物的。董仲舒说: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10]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11]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事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12]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仁,通以己受之于天也。王者受命而王。[13]

这些论述都是说,“天”是有意识、有意志、有目的的人格神,故能主宰一切。“天”受命天子、受命王者,所以他们应当像尊崇、事奉父亲一样对待上天,以尽孝道,并以仁道治理天下。

董仲舒的“受命”说,既含有人格神的最高命令之义,又含有先天道德禀赋的义理属性之义,故使“天”成为义理之天、道德之天。他说:

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是故人之受命天之尊,父兄子弟之亲,有忠信慈惠之心,有礼义廉让之行,有是非顺逆之治。[14]

上奉天施而下正人,然后可以为王也云尔。今善善恶恶,好荣憎辱,非人能自生,此天施之在人者也。[15]

天有和有德,有平有威,有相受之意,有为政之理,不可不审也。春者,天之和也;夏者,天之德也;秋者,天之平也;冬者,天之威也。……能常若是者,谓之天德;行天德者,谓之圣人。[16]

因为天有仁义、忠信、慈惠、廉让、是非、善恶、好憎、荣辱等道德意识、思想感情,所以天所生的人,也同样具有这些道德意识、思想感情,能效法、遵行者,便是行天德的圣人。

董仲舒所讲的“天”,亦有自然之天的意义,这是从宇宙构成模式和自然运行的具体规律意义上讲的。这种意义,也是清楚而明确的。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篇说:

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也。故数者至十而止,出者以十为终,皆取之此。圣人何其贵者?起于天至于人而毕。毕之外谓之物,物者投所贵之端,而不在其中。以此见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篇说:

天有十端,十端而止已。天为一端,地为一端,阴为一端,阳为一端,火为一端,金为一端,木为一端,水为一端,土为一端,人为一端,凡十端而毕,天之数也。

天有十端,为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人,天之数于十,起于天,毕于人,十者之外谓之物,物不在十者之中,当然亦不在天之内,“物者投所贵之端,而不在其中”。这里的“天”,既为构成宇宙的十端之一,又是包括其自己在内的宇宙总称,“十端”为“天有十端”,“十端而毕,天之数也”。分而言之,天是构成宇宙的“十端”之一;总而言之,“十端”则为“天之数也”。说来说去,“天”还是宇宙的总体、中心、主宰,为包含万物,广大无限,无始无终的永恒者、最高者,为人和天地万物之本、之祖、之源了。

董仲舒在论述“天”为宇宙的最高本体、本根,为人和万物之本、之祖的同时,又提出“元”这个范畴,其本质属性和重要功能与“天”是相同、相类的。对于“元”的涵义、功能、作用,有人认为“作为万物或宇宙本原的‘元’,就是指元气”。如果仔细而全面地认识、分析董仲舒的“元”,并非尽然如此。

董仲舒在自己的一系列论述中,已明确地标明了“元”的意义、作用。《春秋繁露·玉英》篇云:“谓一元者,大始也。”清代学者凌曙注曰:“王弼曰:‘一者,数之始也,物之极也。’《尔雅》:‘元,始也。’《春秋元命苞》曰:‘孔子曰:某作《春秋》始于元,终于麟,王道成也。’”《春秋繁露·王道》篇云:“元者,始也。”凌曙注曰:“隐元年《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由此可见,“元”为“始”、“大始”,即纪元之始,君主即位的始年、第一年。“一”为“数之始也”,“元”为“君之始年也”。这就是董仲舒的“一元者,大始也”的意义。

不仅仅如此,董仲舒的“元”,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涵义、作用。他说:

臣谨案《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春秋》深探其本,而反自贵者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17]

是以《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其义以随天地终始也。……故元者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故人虽生天气及奉天气者,不得与天元本、天元命而共违其所为也。[18]

是故《春秋》之道,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竟内之治,五者俱正而化大行。[19]

由此可见,“元”不仅仅是“始”之义,而有根本、本原之义,与“天”同义,故有“天元本、天元命”之说和“元者为万物之本”之论;并由此引申出人君为天下之本,人君正则天下,“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依次使人君正、朝廷正、百官正、万民正、诸侯正,而天下正、大化行。所以说董仲舒的“元”具有多义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