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胡居仁的主敬

胡居仁的主敬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 胡居仁的主敬胡居仁字叔心,号敬斋,江西余干人。在主敬穷理二者中,胡居仁更注重主敬。在主敬与存理的关系上,胡居仁主张敬义夹持。胡居仁之直内方外,指内以涵养性情,外以整饬体貌。胡居仁的敬包括端庄整齐,他认为所谓圣贤,即内怀戒慎恐惧之心,外有庄敬整肃之貌。主敬是胡居仁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他自名书房曰敬斋,已经表明了他的功夫路向。

二 胡居仁的主敬

胡居仁(1434—1484)字叔心,号敬斋,江西余干人。青年时从学吴与弼,绝意科举,筑室梅溪山中,专意著书讲学。游历江浙、福建等地,参学问道。曾应聘主白鹿洞书院。门弟子很多。主要著作有读书札记《居业录》及身后余佑收集编定的诗文集《胡敬斋集》三卷。

吴与弼之学,专在心念上省察克治,刻刻不忘,勿使稍有走作,其学不免褊狭急迫。胡居仁与吴与弼有两点重要不同:其一,更注重心之未发的涵养;其二,注重对义理的把握。由于这两点不同,胡居仁之学重在以敬涵养心体,同时以义理沃润,诚明两进,敬义夹持。这是典型的朱学门径。他的学术规模总体上说比其师广大。

胡居仁非常赞赏朱熹的主敬穷理,以此为程朱学的基本点和入门功夫,他说:“程朱开圣学门庭,只主敬穷理,便教学者有主处。”(《居业录》卷二)在主敬穷理二者中,胡居仁更注重主敬。他认为,主敬是孔子学说的精髓,孟子的“求放心”入门处太高,使学者无下手处。遵循孔子主敬的方法,求放心自然就在其中了。敬字括尽孔孟全部功夫要领。他说:“孔子只教人去忠信笃敬上做,放心自能收,德性自能养。”(《居业录》卷二)胡居仁推崇周敦颐,认为周敦颐是一代大儒,但认为他“主静”的功夫路向有偏弊。主静说引导学者专意静坐,易流为异学。主静的修养方法偏于静,与孔门健动、生气淋漓的学风不同。且习静是专静气,与以义理涵泳德性不同。故他反对“静”字,易静为敬,敬即程颢的“动亦定,静亦定”。静只定得气,敬则动静兼赅。

胡居仁继承了朱熹“静时涵养,动时省察”的修养方法,认为静与动是体用关系,静是未发,是体;动是已发,是用,体用一源。他说:“静者体,动者用;静者主,动者客,故曰主静,体立而用行也。”(《居业录》卷三)他认为敬包动与静、养性与修心,敬则心不纷乱躁妄,能宰制动静。胡居仁非常注意辨别静与敬,他所认为的静是未发,即“思虑未萌,事物未至”,但虽静不废操存,敬贯乎动静。

在主敬与存理的关系上,胡居仁主张敬义夹持。他继承了程颐、朱熹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主张二者交养互发。敬贯一切时,未致知前先须存养,此存养是为了廓清心中我执我见,更好地认识事物之理。在认识事物之理后,也还需要以敬涵养,此时涵养重在以理润心,养成某种精神境界。所以主敬贯一切时:“致知之功有时,存养之功不息。”(《居业录》卷二)

此外,胡居仁认为,以义理浸润心,可以使心常愉悦。孟子“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正是此意。他认为,主敬是对自己的约束,但如果这种约束是在某种信念的驱使下、某种道理的说服下,就会产生心灵的愉悦。这种愉悦是道德感和美感合一的。他说:“人虽持敬,亦要义理来浸灌,方得此心悦怿,不然,只是硬持守。”(《居业录》卷二)这种愉悦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使人把道德行为作为一种享受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另一方面,由道德行为带来的高尚感、尊严感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愿的活动、审美的活动,不拘迂刻板。道德行为本身是律己的,有时甚至会产生痛苦,但它作为理性对感性的战胜,作为理智对道德行为的意义的觉解,亦会产生美感。胡居仁不同于吴与弼,吴与弼之所得,“多自五更枕上、汗流泪下得来”。吴与弼不大讲穷理,没有穷理的集义便是“硬持守”。胡居仁则以敬恕为主导,以义理为培养,敬义夹持,比吴与弼呈现出更多优游从容、渐进于道的气象。

这里我们接触到了宋儒中程颐、朱熹学派与明代前期宗程朱者的一个不同。程朱非常重视格物穷理,把它作为提高道德境界的必经之途,故主张在下学中求上达,在事物之理上求天理,在“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上求“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德增进同探求事物中的道理不可分。明代前期儒者更多地着眼于道德之高严:道德并非必然与知识相关,道德境界是意志锻炼的成就,必须在严酷的道德抉择、善恶斗争中培养起来。他们认为可以不经由格物致知而直接走诚意正心的途径。他们多缺少优游的气象而显得褊狭急迫。从方孝孺、曹端,尤其是吴与弼的学术面貌上可以看出这个特点。胡居仁虽也持身“严毅清苦,左绳右矩”,属修养途径上的敬畏派,但他自觉地用程朱以义理涵养德性的方法纠正吴与弼的褊狭急迫,故其所得较之乃师为广大宽余。

胡居仁的主敬,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敬的一个作用就是使心精明,所谓精明指心专主于一,避免纷杂昏乱,他说:“心精明是敬之效,才主一则精明,二三则昏乱矣。”(《居业录》卷一)胡居仁反对静坐中观喜怒哀乐气象。他认为,既是未发,就不可观看,可体验到的皆是已发;在已发上看出未发,由已发之和推未发之中。静时只可涵养。他主张用朱熹“静时涵养,动时省察”的方法,动静皆用一敬字照临。他虽反对静坐中观未发气象,但也反对静时不着功夫,认为静时无功夫则流于佛老。涵养即静时功夫。他反对以《易传》“天下何思何虑”为借口,放弃静中功夫。他认为“内直外必方”,天下无有能直内而不能方外者。

胡居仁之直内方外,指内以涵养性情,外以整饬体貌。他说:

容貌辞气上做功夫,便是实学。

端庄整肃,严威俨恪,是敬之入头处。(以上见《居业录》卷二)

其心肃然,天理即在。(《居业录》卷三)

敬的这方面的内容也是继承了程颐、朱熹。朱熹强调道德修养必须从整肃外貌开始,一个人的外貌气质,是他内心修养的表现。同时通过整肃体貌动作,也可使内心恭敬,不敢生忽慢之心。故朱熹有“正衣冠,尊瞻视为先”之训,制定了“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恭……”一系列规矩范式。胡居仁的敬包括端庄整齐,他认为所谓圣贤,即内怀戒慎恐惧之心,外有庄敬整肃之貌。他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虽器物之微,区别精审,没齿不乱”(《明儒学案》第29页)。持敬不可谓不严。

主敬是胡居仁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他自名书房曰敬斋,已经表明了他的功夫路向。他的主敬,主要吸收了程颢的“动亦定,静亦定”,朱熹的诚敬存心之说。朱熹所谓敬,内容十分丰富,其大要在敬畏、收敛、专一、随事检点、内心常惺惺、庄敬整齐等方面。胡居仁论敬,内容超出朱熹者不多,不过随自己的体验而有不同侧重和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