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朱子对“静坐”说之理解

朱子对“静坐”说之理解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朱子对“静坐”说之理解但是朱子对延平“静坐”说亦有误解。严格讲,朱子将静坐理解为一种收敛身心的辅助功夫,固然有其道理。上述颇有暧昧处,既承认静坐理会道理之合理性,又觉其终究是有问题。由此,静坐在朱子看来,大有成为空头静坐之危险,则对静坐可以直接体认到天理,便持怀疑态度。由此,朱子批评“静坐”说,并不错,只不过乃是基于自身的误会。

3.朱子对“静坐”说之理解

但是朱子对延平“静坐”说亦有误解。严格讲,朱子将静坐理解为一种收敛身心的辅助功夫,固然有其道理。如其所述,纯依静坐,并不可能做到见体,但是于静坐中可以体认天理,即他并不只是单纯地收拾精神,而是于此中摈斥私欲,体证天理在直感(生活)中之显现。此点朱子总是心存疑虑。

问:先生所做李先生行状云:“终日危坐,以验夫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为如何,而求所谓中者”,与伊川之说若不相似?

曰:这处是旧日下得语太重,今以伊川之语格之,则其下功夫处,亦是有些子偏。只是被李先生静得极了,便自见得是有个觉处不似别人。今终日危坐,是收敛在此,胜如奔驰。若一向如此,又是坐禅入定。img46

或问:近以廖子诲言,“今年见先生,问延平先生静坐之说,先生颇不以为然”。不知如何?

曰:这事难说。静坐理会道理自不妨。只是讨要静坐,则不可。理会得道理明透,自是静。今人都是讨静坐以省事,则不可。img47

上述颇有暧昧处,既承认静坐理会道理之合理性,又觉其终究是有问题。所谓“只是被先生静得极了,便自见得是有个觉处”,不知其确切意旨,乃是为尊者讳?朱子本人虽然颇重视下学上达,并以之为贯穿一生之学问重心。但在此时,其主要兴趣点乃在本体论,这从他对未发—已发、理一分殊等问题之思考中体现出来。他只是领会到“分殊”乃体用之“用”,并未领会到延平于日用中做功夫之主旨。所以他将延平思想并不准确地表述为于喜怒哀乐未发时默坐体验天理。亦即,他也只是将延平思路简单地理解为先察识后涵养,未注意到此察识在延平处只不过是第二义的,尚须以第一义之日用践履为基础。由此,静坐在朱子看来,大有成为空头静坐之危险,则对静坐可以直接体认到天理,便持怀疑态度。img48将静坐仅理解为收敛心神之手段,本也不错,但未领会到它实即如孟子所谓的反身而诚之“思”,且是人觉悟天理因而是天—人合一之关节点,所以对他来说,“静坐”本只是一简单的、不涉人伦义理的打坐。如此,不只朱子本人,即延平亦会反对之。如前文延平讨论夜气等处所体现的,他亦是反对脱离日用践履之空头静坐。前引延平庚辰五月八日书中回忆初从罗从彦静坐时的一段是耐人寻味的:“某曩时从罗先生学问,终日相对静坐,只说文字,未尝及一杂语。”徒然无事静坐,与静坐中讲说文字,不及一杂语,以及于静坐中体验“中体”,其区别是显然易见的。

由于不能领会静坐乃反身而诚之“思”,在朱子处,静坐的地位大大降低了。由此,朱子批评“静坐”说,并不错,只不过乃是基于自身的误会。就这个误会而言,朱子言静坐可以理会道理,却似难以成立。在后来中和旧说中,朱子本人随同伊川,对“思虑”倒是给予重要地位,但他对孟子反身而诚之“思”始终存有隔膜。因而他将心与物之初交(直感)与“思虑萌动”当作一事;大学功夫中讨论诚意甚是细致精密,但实乃对直感能力之培养,甚或有道德训练之嫌。直感固然重要,乃人—天合一之关键,但毕竟通过“思”它才成为自觉,进入主体层面,成为意识形态,成为经籍,成为后来者体会生活、天理之桥梁,亦即此处乃是“后天学习”这一行为成立之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