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子路篇第十三

子路篇第十三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子路篇第十三13.1子路问政。译文子路问如何搞政治。子路请求进一步阐述,孔子说:“永远不要懈怠。”李泽厚《论语今读》认为此章仍是“政者正也”的思路,混伦理、政治于一体也。孔子的这番话无论是应用于政治还是今天的社会活动中都有其道理。《论语》这一“名”字和《左传》的“名”字相同。这是孔子为政之道的第一项考虑。孟子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明确表述。

子路篇第十三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注解

①先之:带头干,先于老百姓干。之,百姓,下属。②无倦:不疲倦。

译文

子路问如何搞政治孔子说:“自己带头,大家努力。”子路请求进一步阐述,孔子说:“永远不要懈怠。”

感悟

“劳之”是自己劳还是百姓劳?有不同解说。李泽厚论语今读》认为此章仍是“政者正也”的思路,混伦理、政治于一体也。孔子认为,自己带头,大家努力是为政的基本原则,也正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模范效应的作用。先进模范的力量是很大的,它能给社会或者集体带来正面的推动与促进作用。然而“团结就是力量”也正是在距离孔子的时代几千年以后我们进一步总结出来的精华。所谓的“永远不要懈怠”则是认为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要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孔子的这番话无论是应用于政治还是今天的社会活动(工作、学习、生活等)中都有其道理。

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注解

①有司:官吏,工作人员。赦:赦免,不计较。举:推举,提拔。

译文

冉雍做了季氏部族总管,问孔子如何办政治。孔子:“领头干,给其他工作人员先做楷模,不计较小过错,提拔优秀人才。”冉雍说:“怎样才知道谁是优秀人才而提拔呢?”孔子说:“提拔你所知道的;那你不知道的,别人就会舍弃而不提出吗?”

感悟

“人才难得”,千古同调。只要有好的制度,何愁不出人才。李泽厚《论语今读》认为如果没有完备的制度,只靠“伯乐”识“千里马”和孔子这种办法,对为政者来说那是很危险的事情,以往的执政者大多不能明白这层道理。“赦小过”者,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战争时期,人才易出,大多是因为用人不拘一格。和平年月则反之,于是贤才大能被扼杀、封禁在所谓“德才兼备”、实则以拘小节求全责备的“原则”下抱憾终身者,多矣。

以上总结是从政治层面来看的,同时“伯乐”的作用又是不能忽略的,选贤任能就要有全局意识,能从各方面观察一个人的才能,当一个人有大的才能时,其小缺陷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注解

①卫君:卫出公姬辄。②正名:确定名义、名分。《左传》成公二年载孔子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论语》这一“名”字和《左传》的“名”字相同。孔子对齐景公之问,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正名。③错:同“措”,安置。

译文

子路说:“卫国国君等您去治理国政,您先做哪件事?”孔子说:“那一定是订正各种名分了。”子路说:“真是这样么?您太迂腐了。干什么去订正名分?”孔子说:“真粗鲁呀,子路!君子对于自己所不知道的,就应保持沉默。如果名分不确定,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就干不成事情;干不成事情,礼乐就复兴不起来;礼乐不复兴,刑罚就不会恰当;刑罚不恰当,老百姓就会连手脚都不晓得摆在那里才好。所以,君子订正了名分就一定能够发言施政,说的话就一定能够执行。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不能有一点随便马虎。”

感悟

“必也正名乎!”这是孔子为政之道的第一项考虑。“正名”也可能对为后来法家“以名责实,循名求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孔子曾对齐景公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也就是“正名”的意思。

重视“名分”,认为如果能做到“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那么社会自然稳定和谐,大家各安其位,各尽其责,社会就会稳定,国家就可治理。在今日看来,就是凡事都要有个“准则”,依法办事,才可维护社会秩序。当我们看到政法机关字斟句酌,就会想到孔子的“正名”思想确有道理。

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解

①稼:动词,种植庄稼。②圃(pǔ):种植蔬菜花草的园地。③襁(qiǎng):即小被子,用以包裹小孩。

译文

樊迟请求学种庄稼的学问,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樊迟又请求种菜的学问,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走了出来。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呀!领导者讲求礼制,老百姓就没有不尊敬的;领导者讲求合理适当,老百姓就没有不服从的;领导者讲求信任,老百姓就没有不把情况讲出来的。如果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负小孩来投奔。干吗要去种庄稼?”

感悟

“小人”即老百姓,并非是道德贬义。孔子斥责一心请教农事的樊迟为“小人”,是说他忘了自己是“士”,应当干“士”所应干的事。从春秋起,中国崛起“士”阶层。“学而优则仕”一直是“士”的生活道路。“士”的职责是“致君泽民”,“安邦定国”,管理政事,成为社会结构中的骨架和脊梁。在民主政治和社会官僚体制出现之前,中国文官体制可说是最完备和最有效的,其基本观念可说即来自此处。孟子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明确表述。与此相反,从农家、墨家到毛泽东,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又有废除劳心劳力区分、由生产者直接管理政务的乌托邦观念。樊迟大概也可算作其中的一位。老师不是说要复古么?那么干脆回到帝王亲自耕织的年代去,岂不更好?于是问学稼学圃。但孔子不以为然。

孔子认为,领导者就要讲求礼制、追求合理适当的原则,这样的话老百姓就会顺从。应该是以德服人,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复古,更不是樊迟所理解的亲自耕织了。所以说,领导者要有端正的领导风范,这样才会让人民信服,得到人们的拥护。现如今国家大力倡导“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风建设”等号召,如能将孔子为政思想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中,必定事半功倍。

13.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注解

①专对:指外交场合的应对。春秋时代的使节,接受使命之后,只能随机应变,独立行事,这叫做“受命不受辞”,当时的外交酬酢和谈判,多半采取赋诗言志,所以《诗》是外交人才的必读书。②亦奚以为:又有何用?

译文

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首,交给他的政治任务不会搞;走出国门办外交,不能独立应对。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

感悟

《诗经》当时远非供审美的文艺作品,它有非常重要的实际用途。《诗》常被用来作为外交辞令。然而正如孔子所说,即使能通读群书,但在社会中不能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也是没用的,可见孔子早已经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所以说知识是基础,实践出真知。个人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即使是个理论方面的天才,无法处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亦或有沟通障碍,我们也不能称其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知识与能力要同时进步。

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注解

①其:代词,自己。

译文

孔子说:“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也办得通;自己行为不正当,纵使三令五申也没人听从。”

感悟

此处孔子再次强调了统治者应为政“端正”。从中可以看出,政治清明,做事公正是一个国家国泰民安的重要保证。后来这句话就成了著名成语。

今天,我们仍然时常能听到“身正不怕影子斜”这样的话。这也仍然在讲行为正当的事。公正做事,是不会遭到别人怨言的。为政之道更要如此,办事公正,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如果民心所向的话,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呢?

13.7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注解

①兄弟:这里是比喻,如同兄弟一般。

译文

孔子说:“鲁国的政治和卫国的政治,有如兄弟一般。”

感悟

《四书集注》解此章说:“鲁,周公之后;卫,康叔之后;本兄弟之国,而是时衰乱,政亦相似,故夫子叹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两国是兄弟之国,政治状况现在差不多同样糟糕,真是难兄难弟!这一章有多种解说,朱熹的解释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看法。

13.8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解

①卫公子荆:卫国贤公子,吴季札曾把他列为卫国的君子。②居室:积蓄家业或居家度日之义。③合:足够。

译文

孔子谈到卫国公子荆说:“卫国公子荆会处理家务事。刚有一点财产,便说‘差不多够了’。稍多一点,便说‘差不多齐备了’。更增加时便说‘差不多富丽堂皇了’。”

感悟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子荆的生活态度是“知足常乐”。做人不能过于贪心,懂得知足,懂得感恩。时时能看到美的一面,永远保持一种轻松、自由的心态,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有更多的欢乐。一味追名逐利,只会让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人的一生要将眼光放长远些。

拥有一个好的心态比拥有更多的物质快乐得多,生活也幸福得多。不要因为一味的追求物质,而忽略了精神需求,从而使自己生活在无尽的压力之中。

13.9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解

①仆:动词,驾驭车马。②教之:教化百姓。孔子主张“先富后教”,孟子、荀子也都继续发挥了这一主张。所以孟子说:“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译文

孔子到卫国,冉有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问:“人口够多了,下步该怎么办?”“富裕他们。”“已经富裕了,又怎么办?”“教育他们。”

感悟

孔子主张“富之,教之”,并且是先“富”后“教”。孟子说:“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梁惠王上》)管子也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见古人对经济建设也是很重视的。经济为一切工作的基础,经济基础尚且能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之后,教育必须跟上,去启迪民智,激发人们的创造性,从而使人富而有礼。可是在中国,教育落后的现象曾一度严重存在,直到今日,教育才稍稍有所改观。这不免是一种遗憾。孔子也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精神没有物质条件作基础,那也便是一种虚幻的想象。

13.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注解

①期月:一年。“期”同“朞”(jī)。②有成:有成绩。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用我主持国家政事的人,一年便可以搞得差不多,三年就会很有成绩。”

感悟

从孔夫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也并非完全是谦谦君子,在某些时候也是很自信的。我们今天也是如此,不论做什么事情之前,只有自己给自己以足够的信心,别人才能对你有信心,足够的信心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同样,适当的自我推销,也会让用人单位对自己的价值重新估量。在今天,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良好的表达能力、足够的自信心以及自我鞭策,对于实现设定的目标都是必不可少的。

13.11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注解

①胜:克服。去:去除。

译文

孔子说:“‘善人管理国事一百年,就可以消除各种暴行,去掉死刑。’这话不错呀。”

感悟

从本意可以看出,一切事都要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暴力不能立即消除,死刑更不可立即废除,即使“善人”“圣人”为之,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进步过程。即使是圣人,也做不了一步登天的事,那么,我们在学习工作各方面都要重视当下,做好眼前的事,做事情重在积累,使之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此外,“坚持就是胜利”我们耳熟能详,但这种恒心付之于行动却是一件艰辛之事。而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是的,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不要轻言放弃,认真踏实地走好每一步。那么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13.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注解

①世:三十年为一世。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圣王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使仁政大行。”

感悟

仁是“仁心”还是“仁政”?似应为前者,但均不可一蹴而就。特别是仁政大行,需要持续不断的教化努力,虽有“圣人”,至少也需要三十年。

13.13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注解

①苟:如果。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己,治理国政有什么困难?如果不能够端正自己,又怎么能够端正别人?”

感悟

本章仍然是讲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认为欲使民众对自己服从,必先端正自己的行为态度。自己先做到很好,才有资格要求别人去做得更好。在孔子的时代,他就认识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所以,有“法治”也还需要有“德治”,只有二者很好地结合,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在孔子看来,修身是一个人成才或者成大事所必备的基础性课程。只有自己行为规矩了才有资格要求别人行为端正。正所谓凡事都要有个表率,这里不妨将孔子的行为看成榜样的作用。

13.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注解

①不吾以:与我无关。②与(yù):参与之意。

译文

冉有从朝廷回来,孔子说:“为什么这么晚?”回答说:“有政务。”孔子说:“那不过是事务罢了。如有政务,虽然与我无关,我也会知道的。”

感悟

在这章里,孔子告诫冉有应将事务性工作与真正的政治性工作区分开来。当时大概具体有所指,但今天已经不可知了。但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确相当关心政事,而且面对政治事务,应该说得上是一丝不苟的态度。时至今日,我们在工作或做事上也应该有这种认真求实的态度。并且时刻关心单位事、国家事,做真正的主人翁。

13.15鲁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注解

①有诸:有这种事吗?诸,之乎合音。②几:通“翼”,希望,期待。

译文

鲁定公问:“一句话便可以振兴国家,有这样的事么?”孔子回答说:“不可以这样去期待语言呀。人们说:‘做国君艰难,做臣下也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国君的艰难,不就等于一句话就可以振兴国家么?”“一句话可以丧失国家,有么?”孔子回答说:“不可以这样去期待语言呀。人们说,‘我做国君并不快乐,只是没人敢违抗我讲话罢了。’如果讲得好,没人敢违抗,那不很好么?如果讲得不好,也没人敢违抗,那不就是一句话可以丧失国家么?”

感悟

专制政治一人做主,国君是金口玉言,没人敢违抗。于是一言“丧邦”者,大有人在。“一句顶一万句”,便害死许多人。定公原想走捷径,希望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孔子却说,要知道做君王做臣下都不容易,这回答也只是一句话,很巧妙。所以,无论做任何事都应该有周全考虑,不能只顾自己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联想到今日的政治,“一言”有如此大作用的场合莫过于国与国之间的交涉了,外交官的言辞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应由国家做的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决策,仍有“一言兴邦”的作用。所以,无论是“为政”还是“做人”做决定前务必要三思,顾全大局才对。

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注解

①说:同“悦”,高兴之意。来:投奔。

译文

叶公问政治。孔子说:“境内的人使他高兴,境外的人使他来投奔。”

感悟

孔子的意思是只有自己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安康了,才会对外界产生吸引。那么,如果想让自己的国家更兴旺,就必须大力发展有利于人民的社会工作,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只有人民安居乐业,才会吸引别的国家的百姓投向本国,从而进一步增加本国的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这套理论仍然适用于今天,如果一个地区想招商引资就必须有能拿得出手的产品,去吸引投资商来投资。所以自身建设是基础,必须将自己充实完备才有能力去竞争。

13.17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解

①莒(jǔ)父:鲁国城邑,在今山东高密县东南。

译文

子夏做了莒父地方的长官,问如何搞政治。孔子说:“不要图快,不要顾小利益。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顾小利,便办不成大事情。”

感悟

子夏从政,有急于求成之心,故孔子说了这番话告诫他。不是只有政治是这样,这也是生活经验和智慧。近代中国欲速却不达的惨痛经验已经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所以,今日的急进者都应该时刻反省,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对自己重新审视重新定位(李泽厚《论语今读》)。欲速则不达,占小便宜吃大亏的事件已经不止一次出现过了,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经历过风浪后我们更应该总结经验及教训。迎难而上,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但并非保守固执,而是认真办事。

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解

①证:检举,揭发。②直在其中:孔子伦理哲学的基础就在于“孝”和“慈”,因之说父子相隐,直在其中。

译文

叶公问孔子说:“我们那里有正直的人,他父亲将邻居家走失的羊占为己有,儿子出来揭发。”孔子说:“我们这里正直的人不这样,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也就在其中了。”

感悟

孔子坚持的宗法政治,家为重,“慈孝”居首。故父子犯错,要相互隐瞒,这是人情之常。这不合法,却合乎伦常。另外,孔子这样说,也有故意和叶公斗气的意味。叶公是楚国人,楚国恃强凌弱,鲁也在被侵之列,所以孔子说这番话,言外之意是斥责叶公家乡的人没有孝慈之心,借以贬抑叶公。

13.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注解

①恭:谦恭,谨慎的样子。②之:动词,到。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生活起居庄重谨慎,处理事务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诚信实,即使到野蛮地区也不丢掉、改变。”

感悟

本章意思是说,在平常的居处生活当中要做到谦恭,在做事情时要做到虔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要做到诚信。这些为人处事的原则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应当遵守。孔子很幽默地说,不论你去哪儿,即使你到了没有礼制的夷狄之国,诚信为人的原则都是应当保持的,不能弃之不顾。

边裔地区在古代通常是称作“夷狄”。“中国”与“夷狄”的区分,从孔子起,便是文化概念,而非种族概念。

两千多年来的儒家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正统文化,主要就是因为它一直以“仁”为核心,诚实守信、严肃认真,教人做一个有思想、有操守、有文化的好人。今天,我们常说要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四有新人”,其理论基础也是来自我们的古老文明——儒家文化。

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注解

①斗筲(shāo)之人:斗是古代的量名,筲是古代的饭筐,能容五升。斗筲比喻度量和见识很狭小。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对自己的行为、活动保持羞耻之心,出使外国不辜负国君的使命,这可以叫士了。”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中都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都称赞他尊敬长者。”子贡说:“请问再次一等的。”孔子说:“说话守信用,行为很实在。这是不问是非黑白而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呀!但这也可以算作次一等的。”子贡说:“今天这些搞政治的人怎么样?”孔子说:“咳!这班度量狭小、见识短浅的人,算得上什么?”

感悟

士并非仅仅是有知识而已,更要体现在行为举止上,今日也是如此。只有知识而毫无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拥有博雅的学问但行为卑鄙,那能算知识分子么?儒家学说和孔子思想教人如何做人的启发人性的学问。我们学习,也并不是单单为了获得知识,而是通过学习知识来学会做人,通过知识来指导实践,这才是最重要的。

“言必信,行必果。”在孔子的时代认为这类人可以说是次一等的“士”,因为他的言语信实,行为坚决。就今天的社会而言,这样的人更受公众的认可。首先,要诚实守信,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交朋友,都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其次,行为一定要坚决。不论我们做什么工作或学习时,都要有恒心,要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或学习中提升自己,创造价值。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读书做学问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应用于外交辞令,只有读好《诗》、《书》出使他国才会出口成章,不会给本国丢脸。所以孔子教导自己的儿子时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可见,在孔子的时代,是否是一名合格的士,有很高的要求。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解

①中行:中庸的人。狂狷:狂,狂士,积极进取的人。狷,有一定操守,有所不为的洁者。

译文

孔子说:“得不到与合乎中庸的人在一起,那么就与狂士和洁者吧。狂士积极进取,洁者有所不为。”

感悟

本章体现了孔子的交友之道。孔子品评人物,按其行为表现,将人物分为三等:中行、狂、狷。能够做到的都不是泛泛之辈,这必须以性格配合修养,才能达到这一标准。

首先,“中行”可以看成“中庸”。孔子在颜渊过世时,“哭之恸”,十分伤心,别的弟子提醒老师节哀。孔子曾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彼时已年过七十,应该没有过度伤心之虞。自以为“中节”,别人却未必认同,连孔子也觉得为难。由此可见“中行”之不易。

其次,就“狂者”来说,所谓“进取”是指志向高远,标举极高的理想,但实际行为却未必合乎期许。我们若有这样的朋友,怎么会有乏味之感?而会充满无限的动力。

再次,“狷者”不屑委屈自己,去做那些违心的事。譬如“为五斗米折腰”,或者跟风潮投机取巧,稍获小利,即沾沾自喜。须知人的格调是由“不屑做什么事”开始的。如果条件适合就可以做任何事,则不符狷者的要求了。

于是,我们可以观察到,我们先由狷者做起,有所不为;再升至狂者,有所必为;然后以“中行”为目标,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这就体现了孔子另一个生活原则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13.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注解

①巫医:以禳祷之术替人治疗的人。②不恒其德:不能持久,时作时辍;或指没有操守。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没有恒心,不可做巫医,这句话很好。”“不能坚持,便招羞耻。”孔子说:“让那些没有恒心之人不必去占卜罢了。”

感悟

此章强调恒心和韧性的重要性。医巫古时是世袭职业,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易》卦辞。意思大致是,不坚持下去,便会失败而招来羞辱。“恒”在远古巫术卜辞中有神秘久远意。另外,巫术活动在古代又是无比神圣的活动。所以有恒心把复杂的事情做好,这也是对神灵的尊敬。

孔子在这引入南方的俗语,意在说明恒心的重要性。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半途而废是不会成功的。孔子认为半途而废的做法是可耻的,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做。言外之意就是要么不做,做一定做好!

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注解

①和:和谐。同:雷同。

译文

孔子说:“君子和谐却不同一,小人同一却不和谐。”

感悟

“和”、“同”是两种不同的处事方式。在分辨君子与小人方面,孔子说了许多心得,大部分都是对两者表现的描述,十分简洁有力,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和谐是我们与人相处的必要条件。但作为有责任感、有主见的人,有时也不会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完全等同。如同学术研究,个人要提出自己的合理观点才能被大家认可,如一味赞同别人的说法,无疑没有什么大的价值。

13.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注解

①未可也:不可取。

译文

子贡问道:“满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子贡又问:“全乡的人都厌恶他,怎么办?”孔子说:“不行。不如乡里的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

感悟

这章与“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一章同义。孔子并不喜欢“好好先生”和“乡愿”,但“好好先生”总是生活中的优胜者、幸运儿、富贵人,或高官厚禄,或平稳一生;古今皆然,随处都是,亦可叹也。

“老好人”也许会左右逢源,在社会上名利双收。不过在孔子看来,人还是应该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和坚定立场,在赢得善人尊敬的同时,即便为不善之人所厌恶,也没有关系。说到底,就是提倡我们做正直的人,勇于担当的人。

13.25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解

①易事:容易侍奉。说:通“悦”,使其高兴。②器:才能,能力,这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容易做事,讨他的欢喜却很困难。不用正当方式讨他欢喜,他是不会欢喜的。等他分配任务给人的时候,却按照各人专长来使用。在小人手下做事困难,但讨欢喜却容易,不用正当方式去讨他欢喜,他也会欢喜。但等他分配任务时,便会百般挑剔求全责备。”

感悟

孔子认为,君子“易事而难说”,我们容易当他们的部属,却很难博得他们的喜欢,小人则相反。原因就在于君子讲原则,公事公办,量才使人,而小人做事则常常凭自己的好恶,容易博得他的喜欢却很难与他共事。“难事”就在于他用人时百般挑剔,求全责备。

孔子认为,君子用人“器之”,小人用人“求备焉”。两者大不相同。“器之”是指“因材而用”。孔子“见人之一善而忘之百非”,待人宽厚,君子对自己可以求全责备,否则不足以激发上进的动力;对别人则以欣赏的眼光待之,发掘其优点,因材而用,这就是做好领导工作的要诀。

13.2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注解

①泰:庄严。骄:骄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庄严。”

感悟

这章本意仍然是孔子对于君子与小人在态度上的区别,问题的关键在把握好无过无不及的“度”。这也是孔子的一贯思想。正所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个人如果一旦骄傲起来,必然会落后于人,那么怎能称得上是君子呢?

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坚韧、朴实、寡言,接近于仁了。”

感悟

本章从四个方面阐释了“仁”的精髓。关于“仁”的本质,孔子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阐发。这章指出,作为仁人志士,就应该是公正,坦荡,谦虚,礼让的,儒家的人格理想也正在于此。

13.28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解

①切切偲偲(sī):互相勉励监督。②怡怡:和顺的样子。

译文

子路问道:“怎么样便可以称作士?”孔子说:“相互批评,和睦愉快相处,可以叫士了。朋友之间要互相批评,兄弟之间和睦相处。”

感悟

朋友之间能够做到相互批评又能坦然接受,这样的朋友才算是真正的朋友。兄弟之间如果能一直和睦相处,那么兄弟之间的情谊也会越来越深。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他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家外,都应该会是个幸福的人。

13.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注解

①即戎:去打仗。即,就也。戎,兵戎。

译文

孔子说:“好人教导老百姓用七年,也就可以去应付战争了。”

13.30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注解

①不教民:即“不教之民”。

译文

孔子说:“用未经受过训练的人民去作战,这等于糟蹋生命。”

感悟

这两章都讲练兵习武的必要,但孔子并不是一味强调军事训练,也很注重军事教育。可见孔夫子也并非书呆子,只讲修养、文化之类,与后世偏重文教的儒家远不相同。

从这一章还可以知道早在孔子的时代,就很强调个人的全面发展了。以今天素质教育的眼光来看,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受到很好的启发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