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习定价的方法

学习定价的方法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成本导向定价法成本导向定价,成本是农产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是定价的下限,客观上要求通过产品的销售得到补偿。以成本为依据,加上预期利润来确定价格的这种成本导向定价法是营销者最常用、最基本的定价方法。成本导向定价法包括以下几种。按认知价格定价的前提条件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能准确估计购买者的价值,以及能采取措施提高购买者对产品价值的认可程度。

(一)成本导向定价法

成本导向定价,成本是农产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是定价的下限,客观上要求通过产品的销售得到补偿。以成本为依据,加上预期利润来确定价格的这种成本导向定价法是营销者最常用、最基本的定价方法。成本导向定价法包括以下几种。

1.目标利润定价法 这种定价方法是把所有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耗费均计入成本,计算出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合理分摊相应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预期利润率来决定价格。

例如,某养殖场养殖大闸蟹总固定成本300万元,每只大闸蟹的变动成本4元,预计销售量50万只,平均每只重约150克,销售利润率为20%,其加成价格计算过程如下:

该养殖场将每只大闸蟹定价为12.5元售给批发商,每只盈利2.5元。这种加成的大小是随产品的不同而不同的。一般地,季节性强的农产品加成往往较高,以补偿当季无法完全售出的风险。特殊品、周转慢的产品、储存和搬运费用高的产品、价低零星的产品、易腐易损的产品,也常需有较高的加成。常用品的加成则较低。此外,同一产品在不同流通环节上的加成也不相同,越接近最终消费者,加成越高。这是由于产品越接近最终消费者,该产品销售单位的销售额就越小,同时需要对购买者提供更多的个人服务或给予更多的注意力,要有较高的加成才能补偿。例如,生猪饲养者的加成一般为10%~15%,收购屠宰批发者的加成为15%~20%,猪肉零售的加成为25%~30%。

2.成本加成定价法 这种定价法是在成本之上加一个以成本百分率计算的加成来制定价格,适用于那些只经营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定价上。

(二)需求导向定价

1.价值认知法 价值认知法是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感受和需求强度来确定产品的价格,不是根据产品的成本来定价。其核心是消费者对产品认知价值,即寻求消费者在观念上认同的价值。确定认知价值的方法是通过与同类产品功能的比较来确定,或在成本价格上附加产品使用期结束后的收入来确定。按认知价格定价的前提条件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能准确估计购买者的价值,以及能采取措施提高购买者对产品价值的认可程度。采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正确地估计消费者的认知价值,如果估计过高,就会导致定价过高,影响产品的销售;如果估计过低,就会导致定价过低,减少了应有的收益。例如在一些超市货架上摆放着某公司生产的武昌鱼成品,开包即食,每袋装一条鱼,重约400克,但标价达11.90元。据超市营业员介绍,这种鱼自进到店里以来,摆在货架上已有一月余,但没有售出几袋,因为这种鱼在市场上的鲜活价格每千克仅6~7元。很显然,生产加工这种鱼的公司过高地估计了消费者的认知价值。又如,市面上出售的金华地区生产的火腿,拆零包装每袋均600克,但标价高达24.80元,购者稀少。

2.需求区分法 需求较强定价可定高些,需求较弱,则定价低些。有下面几种具体形式:

(1)针对不同的顾客群制定不同档次的价格。

(2)针对同一产品制定不同档次的价格。

(3)针对不同的地点采用不同的价格。

(4)针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日期、不同的时间段制定不同的价格。

案例

蒙玛时装公司在意大利以“无积压商品”而闻名,其秘诀之一就是对服装分多段定价。它规定新时装上市,以3天为一轮,凡一套时装以定价卖出,每隔一轮按原价削10%,以此类推,那么到一个月后,其时装价格就削到只剩35%左右的成本价了。这时公司就以成本出售。因为时装上市仅一个月,价格就已跌到1/3,所以买者如织,一卖即空。公司最后结算,赚钱比其他公司多,又没有积压的损失。

(三)竞争导向定价

竞争导向定价法就是依据竞争者的价格来定价,视其产品质量和需求情况,或与主要竞争者价格相同,或高于、低于竞争者的价格。其特点是只考虑竞争者价格的高低,而不考虑产品成本和需求的变化,使产品价格保持在一个与竞争者价格相应的水平上。

这种方法主要有两种定价方式。

1.随行就市定价 随行就市定价又称通行价格定价,即按照目标市场上的市场价格水平来定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销售某些同类产品的公司在定价时,实际上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只能按照行业的现行价格订价。如粮、棉、油等初级产品,在质量、交货期等非价格因素相关不大的情况下,如果把价格定得高于市场价,产品就难以销售出去;如果把价格定得低于市价,又会招致竞相削价,不仅伤害了同行,而且也伤害了自己。因此,为了获得稳定、合理的收益,宁愿少担风险,与同行业保持同一价格水平,以求和平共处,也不愿招致对同行对自身都不利的价格竞争。事实上,由市场机制而形成的市场价格,往往是比较合理的价格,它使销售者有利可图,消费者也能接受。

2.差别定价法 与随行就市定价法相反,产品差别定价是通过不同的营销努力,使同种同质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的产品形象,进而根据自身特点,选取低于或高于竞争者的价格作为自己产品的价格。这种方法的运用首先要求营销者具备一定的实力,在某一行业或某一区域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消费者能够将其产品质量、功效与自身的实力联系起来。其次,在质量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实行差别定价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于定位为“质优价高”形象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来说,需要支付高昂的广告包装等费用。因此,从长远来看,只有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使之成为本产品的忠实消费者。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为其产品定出基本价格后,在营销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市场的供求状况、交易条件、竞争对手情况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产品的价格,以掌握营销的主动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