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惩罚是一门家教艺术,惩罚是一门技术

惩罚是一门家教艺术,惩罚是一门技术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如孩子故意损坏东西、屡教不改、乱提不切实际的要求等,这种情况下奖励就不起作用,惩罚却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打孩子显然不是一种可取的惩罚手段。对于无知犯错的孩子来说,比惩罚更重要的是明辨是非。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父母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用钱物或食品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

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教育心理学中的效果律认为:孩子“快乐则接受,痛苦则拒绝”,要使孩子继续或终止某种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做到这一点。事实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通过奖励的办法让孩子满足的。如孩子故意损坏东西、屡教不改、乱提不切实际的要求等,这种情况下奖励就不起作用,惩罚却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通俗地讲,惩罚就是在孩子出现不正当行为时,给予一个厌恶性刺激,以此来减少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惩罚就其本身来说,和赏识一样是一种教育手段,并没有对错之分。但这种手段在使用时需要有更高的艺术,否则就很可能起到不良效果。教育专家海姆·吉诺特博士说:“惩罚并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行为者在犯错误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更有技巧而不被发现。小孩儿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下一次要更小心,而不是要更诚实、更负责。”而阿尔伯特·班杜拉博士说:“惩罚能控制不良行为,但是并不能教孩子如何正确行为,甚至不能减少他们做出不良行为的念头。”错用、滥用惩罚以致不负责任地对孩子的肉体和心灵施暴,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长此以往就会使惩罚失效,最终导致“管不住孩子”;而适当、适时的科学的惩罚却能对孩子起警诫作用,促使孩子改正错误,从而收到以罚助教、以罚代教的效果。

惩罚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上来。对孩子吼叫、严厉的责备及体罚不仅无法让孩子学会正确地为人处世,改掉各种毛病,反而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敌意和报复的心理。

打孩子显然不是一种可取的惩罚手段。父母总觉得打孩子收效大,是因为孩子在被打的时候大多表现出一种害怕的神情,只是一种表面的屈服。但实际上,这些话未必是孩子内心真正的改错愿望,有时只是孩子寻求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还有的父母看见孩子犯错的时候就狠打,打完以后又心疼,又主动去给孩子道歉,这样做,非但不能教育孩子,反而可能助长孩子的不良情绪。

只骂孩子不打孩子,也不是一种可取的办法。父母在气头上,骂孩子大多口无遮拦,想起什么骂什么,什么话狠就骂什么,因此常常会骂孩子一些侮辱性的语言,这样虽然不会给孩子造成肉体上的苦痛,但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极大,会严重地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说,惩罚是一门家教艺术,惩罚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看父母能否使用得当。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去惩罚孩子

如果你没有其他更积极的办法来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且希望尝试惩罚性策略的结果,那必须是你孩子的表现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如:看见别的孩子拿着自己的玩具,于是很生气地跑过去,打了那个孩子并夺过玩具;看到想要的东西,赖着不肯走,还大哭大叫;踩到或撞到别人,不说对不起,反而骂别人;随便摘公园里的花,折断树苗,践踏草坪。

如果父母确定必须采用惩罚的方式教育孩子,那么请务必注意:

(一)让孩子坐下来,告诉他正视你的眼睛。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认真的,谈话是平等的,促使孩子严肃起来,认真听你讲的内容。

(二)开始训斥之前,告诉他“我只说一次”。这样做能强迫孩子集中注意力,让他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如果你事先不声明,那么孩子不会选择用心听。

(三)你使用的语气应该是平和的,甚至比平时说话声音更低。因为温和的方式更有助于孩子理解你说的内容,而且从生理角度讲,对于较低的声音更全神贯注。

(四)可以选择沉默的方式。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错,那么他一定也做好了受罚的准备,你的训斥只是按照他的意愿发生了,却起不了任何教育作用。所以,适时地采用沉默,反而会让孩子紧张起来,而你又不费吹灰之力地夺回了“发球权”。

最后,告诉孩子,你会定期验收效果,以此长期督促孩子。在验收时间的选择上也是有技巧的,一开始的验收频率可以略高,让孩子知道不可以放松警惕,而越到后期间隔的时间应该越长,这样做是为了使行为习惯成自然,同时也让孩子知道你并未忘记此事。

二、如何让惩罚有效?

(一)父母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

在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切勿惩罚孩子。因为这个时候父母很难控制自己的怒火,孩子的注意力也完全放在怎样逃避父母的怒气之上,而不是反省自己的行为。如果孩子犯了错误,父母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保持冷静,并且了解事实真相。保持镇定,认真倾听。设法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全部经过和所有细节是什么。然后,你可以分析和估计孩子这么干的原因:他是受了朋友的蛊惑吗?是他对别人感到忌妒吗?他是否因为没有朋友而失落?

你可以用下面一些问话从孩子那里了解事实:

“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

“你在这么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你为什么那么做?”

如果你感觉不能保持平静,那么最好过一会儿再与孩子谈话。不要轻易地指责孩子撒谎,除非你已有充分的证据。首先要查清事实,才能不冤枉他,让他心服口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中国文化中对惩罚有这样的原则:“有心为善,其善不赏;无心为恶,其恶不罚。”意思是说,成心做好事,不必去表扬,无知犯错误,不必去惩罚,而明知故犯者,一定要严惩。对于无知犯错的孩子来说,比惩罚更重要的是明辨是非。

父母双方要保持态度一致,措施果断,让其真正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父母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用钱物或食品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二)及时惩罚莫迟疑

惩罚的效果部分是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优秀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就会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会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使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他们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孩子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三)讽刺挖苦要不得

父母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这种窘迫只会导致孩子认为你卑鄙或者是不公平,就会使家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孩子也会上行下效,造成不良影响。惩罚要以温情做基础,在惩罚时怀有同情心,这样的结果会比较积极,一旦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会很容易理解惩罚背后的鼓励。

(四)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是依据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大小做出适当的处理。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变好,那么惩罚的程度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作。大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对孩子进行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惩罚,要比苛刻的惩罚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五)让孩子知道受罚的原因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做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所以在惩罚孩子时,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要使孩子清楚地懂得自己做错事情的原因,让他们吸取教训。如果父母没有经过这一阶段,直接对孩子做错的事数落不休,或者体罚,孩子可能不清楚因果之间的联系,就不能让孩子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和敌意。先问问孩子:“你这样是对还是错?”不要一开始就亮出你自己的观点,而是尽可能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你再心平气和地让孩子知道你的观点以及原因。

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孩子的是非观念通常有些薄弱,父母可以让孩子从更深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考虑自己行为的影响、对他人的伤害等。不要对孩子讲大道理,要从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出发解释问题。最好指出孩子的行为对别人带来的影响,比如“看看,你把她弄哭了”,或者强调受害者的感情,如“你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他现在不高兴了”。这样做能促进孩子的道德成长和增强他亲近社会的行为。让孩子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对很年幼的孩子,可以用一种“演戏”的方法,通过心理换位思考问他的感觉是什么;对于大些的孩子,则可以跟他深入谈谈,和他分析别人的感情。

(六)鼓励孩子改正错误

孩子不仅要认识到自己错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该做些什么来改正错误。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问题,只要和孩子讲清道理就可以了。但如果孩子的行为已经带来伤害,就应该鼓励孩子采取措施进行补偿。这样,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清楚地理解“责任”的意义。

可以先让孩子冷静思考一下自己的行为,想想怎样改正。让孩子写封信,说明自己做错的事,以及准备做些什么改正。或让孩子写信、打电话,或者当面向受害者赔礼道歉,如果需要,陪孩子一起去。也可以让孩子用零花钱赔偿弄坏的东西,或者将拿走的东西送回去。另外,可以让孩子说几件本来可以做的事取代错误行为。

(七)“餐桌教子”不可取

由于工作繁忙,很多父母没有时间管教孩子。于是餐桌往往成了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时机,美其名曰“餐桌教子”。但这种方法并不可取。餐厅是全家团圆、感情汇聚的欢乐地。父母若将进餐时间当作教孩子的课堂,将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吃饭时训子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和吸收,甚至让孩子得胃病。孩子受到训斥后,边吃边哭,很容易在抽泣时将食物吞咽到气管里去,引起强烈的呛咳,甚至呼吸受阻,危及生命;此外还会造成孩子心理压抑、情绪低落,使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八)避免在公共场合教训孩子

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教育是一种唤醒,唤醒人身上的潜能。在惩罚一个人时,最重要的是唤醒人的自尊自信:我是真正的人,优秀的人,错了应该受惩罚,接受惩罚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一句话:“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愈会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到了打击,设法维护别人对自己好评的心思也就愈淡薄。”因此,公然教训孩子是不可取的。

(九)让孩子自己选择受罚方式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可以给孩子自己选择受罚方式的机会。让孩子有选择的自由,个性强的孩子会试试看他是否真的有选择的余地,家长在这时不可以干涉孩子的决定。让他自己把事情搞砸了,他就会知道什么叫负责,即自己承担事情的后果。从小就让他学会负责,通过自己“受难”了解责任的重要性,比家长仅仅口头告诉他要来得更为深刻有效。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长大后也不知道该如何对事情负责。

总之,惩罚也是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手段,只要运用得当就会收到极好的效果,既可以帮助孩子改掉错误的行为,又不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三、可供借鉴的惩罚案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是一名校长。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在那里等他了。陶行知先生明白教育小男孩的契机来了,他掏出一颗糖给这个同学,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陶校长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摸了摸头,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行知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陶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打他。”陶校长于是又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说:“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男孩拿着四块糖果,带着感动离开了校长办公室。

正确地教育孩子,他可能成为一个有纯正品质的人,如果方法不当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人。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让小男孩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气。

面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批评是必要的。但有时宽容的效果更佳。

在古代,有一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弟子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然听到墙外一阵响动。随后,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院落。这时,小和尚才发觉,刚才他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这事不小,顿时令小和尚惊慌失措,瞠目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候师父的责备和处罚。老禅师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师父并没有厉声地责备小和尚。一句平静话语,让小和尚顿悟,内心成长了许多。从这之后,小和尚再也没有偷偷出去玩,从此专心致志学习佛家经典著作,领悟人生道理。家教也是如此,家长要善于运用宽容的力量,让孩子内心深处受到触动,获得前进的力量。宽容的力量,往往会带来一个圆满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