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与下属相处的细节

与下属相处的细节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与下属相处的原则作为管理者与员工进行相处是至关重要的工作环节。取得下属的支持,在领导因素中占70%。如果能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团队整体的凝聚力就会大大增强,核心竞争力必定会得到提升。同时对下属的失职行为要严肃处理,绝对不可姑息养奸。物质的奖励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人心动,才有用。为了减少这种问题的发生,上司要对下属的行为及时做出反馈。

一、与下属相处的原则

作为管理者与员工进行相处是至关重要的工作环节。上司与下属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公司的执行力。而执行力主要取决于上司的领导能力,不仅包括权力影响力以及领导者自身的人品学识等因素,最根本的是能否被下属接纳和信任。取得下属的支持,在领导因素中占70%。一个理想的领导者,能让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工作,以团队的力量和他们的支持来建立自己的事业,实现组织的目标。

(一)接受、欣赏与赞美

美国当代人际关系学家莱斯·布吉林研究发现,受人欢迎的三大秘诀,在于要接受他人(Accept)、欣赏他人(Appreciate)、赞美他人(Admire),即“三A”法则。

想要下属能够愉快地工作,薪酬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满足他的精神需求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明白下属需要的是什么。一般来说下属都会希望被上级和领导赏识和关怀,自己的能力可以得到施展。如果这一愿望可以达成,必定会激发起他的主人翁意识。如果能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团队整体的凝聚力就会大大增强,核心竞争力必定会得到提升。而从细微之处将这份关怀体现出来就会显得自然而然,而不会刻意和做作。如亲切地叫出下属的名字,与他们能热情地打招呼、共同进餐,仔细聆听他们的看法,等等。都可以体现出对他们的关怀与肯定,而让他们倍感鼓舞。

赏识本身就包含着期待,如果这种赏识能被下属清晰地感觉到,下属就会努力实现这种期待。而且可以激发出无限的潜能,让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去投入工作、提高效率。

赞美也是一种鼓励和肯定,而且是不需要成本的手段。没有人不喜欢赞美,更何况是来自上司的赞美。在工作中,下属能否得到领导的赞同以及赞同的程度如何,往往是其衡量自身价值的尺度。获得上司的赞美,下属就会得到一种自我认同感。

(二)适当的距离

上司与下属彼此相处得非常融洽,自然对工作的展开十分有利。但是凡事都要有度,过分融洽的上下级关系有碍工作的正常开展。假如上司与下属过分亲密,就容易被私人情感所左右,不能比较超脱地秉公办事。而如果不能做到公正地地用人、处世,就会影响集体的积极性,团队的凝聚力必然下降,而且容易被下属“牵着鼻子走”。 上司要注意与下属接触的“频率”。作为领导者,不应厚此薄彼影响团体内部团结。在公开场合太亲昵,会给人过于随意和不够稳重的印象。要淡化“私交”,私人关系再好也不应在公共场合展示出来。

(三)恩威并重

想让下属完成工作,首先要给他创造完成工作的条件,如任务明确,给予有力的支持,帮助他事先做准备,提供必要的资源、信息和资料;当下属遇到工作困难时,给予及时的援助。同时对下属的失职行为要严肃处理,绝对不可姑息养奸。 采取企业年终考核,奖惩分明。优秀员工实行加薪、晋升、培训、旅游等嘉奖,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员工采取降级、扣薪、淘汰等惩罚。物质的奖励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人心动,才有用。

二、与下属沟通的技巧

要保证决策能够被真正实施,只有与下属形成良好的沟通才能获得。沟通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如果信息没有被传递到所在单位的每一位员工,或者员工没有正确地理解管理者的意图,沟通就出现了障碍。任何沟通都是“双方”之间的一种交流和联络,包括情感、态度、思想和观念的交流。沟通的目的并不在于说服对方,而在于寻找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法,因此,沟通的方式往往比沟通的内容更为重要。

(一)沟通的分寸

注意保持空间的距离,不要让对方产生空间被侵入的感觉。较近的距离可能有利于双方产生好感,但也可能会导致双方的不自在。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先引起对方的关注和取得对方的信任,避免用命令式语气,也尽量避免用“我”,而要用“我们”来取代,让下属觉得彼此是一体的,为达成共识而努力。在进行沟通的时候,需要体会对方的感受,做到用“心”去沟通。

掌握沟通的时机,要掌握适当的时机进行沟通,不要选在对方忙碌或心烦的时候沟通。如果时机不对,沟通的效果也会不好。

恰当的手势以及肢体语言,在沟通的时候要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是成功沟通的法宝。表情和肢体语言所产生的沟通效果比只用语言进行沟通所达到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及时反馈

沟通的最大障碍在于员工对管理者的意图理解得不准确或者有误解。为了减少这种问题的发生,上司要对下属的行为及时做出反馈。当员工发表自己的见解时,管理者也应当认真地倾听。当管理者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时,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这样会使你漏掉余下的信息。在沟通中,关键是要学会倾听,学会做一个好听众,用心倾听,学习了解别人而不是判断别人。在交换意见时,可以了解对方的意思,而对方也能了解自己的意思,把彼此意见的差距逐渐缩小。积极的倾听应当是接受他人所言,而把自己的意见推迟到说话人说完之后。比如,当你向员工布置了一项任务之后,你可以接着向员工询问:“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同时要求员工把任务复述一遍。或者,你可以观察他们的体态举动,了解他们是否正在接收你的信息。

(三)因人而异

在同一个组织中,不同的员工往往有不同的年龄、教育和文化背景,这就可能使他们对相同的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与下属交流时,应采用针对性的语言。另外,由于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不同的员工都有不同的“行话”和技术用语,而管理者往往意识不到这种差别,以为自己说的话都能被其他人恰当地理解,从而给沟通造成障碍。

(四)注意批评的方式

有时难免要批评下属,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尽可能避免当众训斥式批评,除非形势所迫,并且带来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否则,当众被训斥,带来的只能是反感和排斥,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就事论事或知道事情原委后的批评是能让人接受的,但应避免说粗口。说粗口不是批评,而是人格的污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