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个打车软件的故事

一个打车软件的故事

时间:2023-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出租车是不少人都会选择的一种交通出行方式,但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这个行业正慢慢变得饱和。吕传伟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不惜支付了美国房子的违约金,辞掉了工作回到中国,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使用快的打车软件上车并用支付宝进行支付的人,每个单子都能获得十一元的返现。也就是说两个使用打车软件进行喊车服务的人中,就有一个使用的是快的打车。

出租车是不少人都会选择的一种交通出行方式,但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这个行业正慢慢变得饱和。此时继续投资出租车领域似乎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但是一个行业的饱和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都已经趋于完善,找到并抓住这些零散的点,你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吕传伟在出国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自己最后还是会回到祖国发展,因为那时候的他还在SK电讯的硅谷分公司负责其中的无线产品,这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职业,高额的薪水加上各种福利,并且吕传伟也在这个行业当中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点成就。他甚至还在美国置办起了房产并交付了定金。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他经常要在几个国家之间穿梭来回,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发现了一个将影响他人生的重要软件——Hailo。这是一款在英国很受欢迎的打车软件,拥有手机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想要打车的话只要打开它发送消息就能立马获得贴心服务。这对于当时的吕传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震撼,但是最让他吃惊的是,与此同时在海洋另一头的祖国,这个软件并没有得到重视,只有一小部分人准备尝试性地投入看看。

吕传伟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不惜支付了美国房子的违约金,辞掉了工作回到中国,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这时他发现了快的打车,当时的快的打车和很多其他的软件服务一样,都是处于一个尝试性阶段,吕传伟加入进来不仅仅是看中了这个平台快速发展的可能性,也同样是因为这个平台肯让他在这里大放异彩,吕传伟作为快的打车的CEO立马上任了。

进入这个行业后,他发现叫车软件在中国之所以还没有兴起,原因其实有很多方面,要知道移动APP想要火爆首先要解决的一点就是知名度问题。另外这种打车软件还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和APP相对应的出租车实体行业要跟上配套,不然就会出现用了打车软件但依然打不到车的情况。而这个问题恰恰是最复杂的,因为在中国出租车的种类有着太多太多的细分,他们隶属于不同的出租车公司,归不同地方的不同机构管辖。要让他们和自己的程序接轨,这绝对是一个天方夜谭似的想法。

吕传伟却一下就将这两个问题一起解决了。因为他想到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异曲同工的,如果先说服每一个司机使用快的打车,然后再去做宣传,无疑会造成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的双重浪费,其实只要做一步就可以了,那就是让乘客和司机在这里同时获得收益。

支付宝的加入是吕传伟这场狂欢的一个必要筹码,当他和支付宝的项目负责人探讨合作意向时,对方表现得十分欢迎。毕竟阿里巴巴集团很早就关注到了这个空白市场的动向,如今总算有人谈起这个事情是在他们意料之中的。而后来的效果也的确如同他们所设想的那样,并且比他们想的更加“疯狂”。

在2014年的2月17号这一天,快的打车和支付宝一起宣布了一个重要战略:对补贴事宜的增强。使用快的打车软件上车并用支付宝进行支付的人,每个单子都能获得十一元的返现。要知道,那时候上海的打车起步费也只有十三元,这个补贴绝对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而北京、合肥和杭州这三个城市对于司机的奖励更让人想不到:司机只要是第一次使用快的打车软件,都能获得五十元的奖励。一时间整个中国的出租车似乎都不够用了。

那些平时因为省钱而坐公车上班的人也开始将出租车当成班车一样使用,而出租车司机更是开始争相更换了拥有4G功能的手机,因为这样他们就能在路上行驶的时候更快承揽到乘客。要知道,当时只要比别人晚一步,客人就有可能被另一个使用快的打车的司机载走。快的打车的普及率开始疯狂增长。

在那时,快的打车已经覆盖了全国的300多个城市,用户超过了惊人的6000万,而司机的使用人数也超过了100万,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50%。也就是说两个使用打车软件进行喊车服务的人中,就有一个使用的是快的打车。

吕传伟知道,在火爆之后迎来的必定是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快的打车优惠幅度的提高,另一家主要竞争对手——滴滴打车,也开始和他一起进行了赛马式的比拼。对方总是先观察双方的价格,然后再抛出一个更高的补贴。快的打车一开始也和对方不断地进行着竞争,但是这里面的问题其实是一目了然的。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虽然顾客在这场争斗中看似获得了很大的利益,但是整个市场却因此陷入了混乱,而且混乱的漩涡只要不停止,快的就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盈利状态。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而这种竞争只需其中有一方保持冷静就能避免事态的继续发展,快的打车选择了退让。他们将原有的补贴降低了,有人会说这样一来不是单方面宣告快的打车败退吗?但是吕传伟明白,自己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那就是拓宽了市场。至于拓宽的市场究竟由谁来一起分享,这应该由顾客们选择,而不是仅仅靠打压对方就能得出结果。创新可以疯狂,但是经营必须冷静。

如今的快的打车仍然是这个行业的一部分,吕传伟也将继续在疯狂与冷静之中握紧他手上那个前行的方向盘。

创业启示

一个行业的饱和并不意味着它就完全失去了开拓的可能性,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一个饱和的行业才更需要去开拓和创新,这种创新可以是疯狂和大胆的,与此同时,在创新的道路上走下去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人会和你“分享”这胜利的果实,这个时候,你应该用一颗沉着的心去应对接下来的挑战,这是一个守业的过程,也是创业者必须要学的一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