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菲律宾回中国还要隔离吗

从菲律宾回中国还要隔离吗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性格决定命运”这个论断需要一个桥梁,而这座桥梁就是选择。并且,他的建筑队虽然小有名气,但是相对于那些有规模的建筑商,尤其是国际上那些知名的企业来说,他们只能算是“游击队”。他和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公司,把菲律宾盛产的杧果干和椰汁运到香港和中国大陆销售,赚取差价。1989年,无论是对黄如论,还是对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是极为特殊的一年。

性格决定命运”这个论断需要一个桥梁,而这座桥梁就是选择。究竟该如何做出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除了利益、得失的权衡之外,最重要的是你真正看重的是什么。对于选择,黄如论也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他始终奉行的两大原则“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得到了就应当失去,失去了就会让你得到。”这两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蕴含着黄如论大半生的智慧。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三十而立”的说法,黄如论30岁时,不仅靠搞工程赚了钱,而且还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在当地小有名气。可是,就在外人对黄如论的成功艳羡不已的时候,他却做出了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选择——出国!

前面说过,连江县之所以华侨众多,就是因为当地土地少,人们活不下去,才被迫下南洋,而像黄如论这样“功成名就”之后再到他国流浪的,实属特例。中国的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向来是安土重迁的,“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农民梦寐以求的生活。当时,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黄如论背弃“家有黄金万两,绝不背井离乡”的古训,要在而立之年只身下南洋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路线。封闭了多年的国门被打开,沿海地区一夜之间变得忙碌起来,爱国华侨纷纷回国探亲、寻找商机,许多青年人也相继出国求学经商。虽然改革开放的形势一片大好,可是此时的黄如论对国内形势的判断却并不乐观,“文革”时期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国内的形势也是瞬息万变。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出国,才能安全地实现自己“赚钱”的理想。并且,他的建筑队虽然小有名气,但是相对于那些有规模的建筑商,尤其是国际上那些知名的企业来说,他们只能算是“游击队”。要想让自己的队伍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就必须走出国门,去看看别人怎么做,去学习西方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管理经验。

30岁的黄如论就这样在别人的不解和质疑中,带着仅有的积蓄,孤身一人踏上了开往菲律宾的货轮。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黄如论舍弃了在故乡的优裕生活,舍弃了自己苦苦建立起来的建筑队,甚至舍弃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名望,来到了菲律宾。那么,他得到了什么呢?语言不通、居无定所、没有体面的工作,只能露宿公园,吃不上饱饭,靠在纽扣厂卖苦力、打零工生活。而此时的黄如论依然坚信,“家无流浪子,官从何处出?”,自己既然主动舍去了得到的一些东西,就必然能得到更多的东西。由于黄如论工作认真仔细,又有过自己当老板的经历,他很快便成了纽扣厂的核心人物,两年之内就从一名打工仔升任为纽扣厂的厂长。

就在黄如论的生活出现转机的时候,他又做了一个让人不解的选择——放弃厂长的职位,自己组建公司。他和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公司,把菲律宾盛产的杧果干和椰汁运到香港和中国大陆销售,赚取差价。而成立公司所需要的费用也是他借来的,更确切地说是他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信誉从侨商手中借来的。也正是由于他身为“农民的儿子”的那份质朴,以及“做人要正派,做事要霸气”的准则,黄如论在马尼拉的口碑极好,很快成为菲律宾新移民中的一颗新星。

1989年,黄如论已经在菲律宾待了近10个年头,这些年里,他到菲律宾的三大目的都实现了,既赚了钱,也建立了幸福的家庭,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到了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他的公司已经在菲律宾站稳脚跟,进出口贸易做得风生水起,经历了创业之初的艰辛之后,他应该到了享用胜利果实的时候了。可就在这一年,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回国!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句话,叫“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发达了,却不回自己的故乡,就像是穿着绫罗绸缎在夜间行走一样,是没有人会知道的。所以,许多人功成名就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荣归故里,以证明自己光耀了门楣。然而,黄如论回国原因却不单单在此。虽然在异国他乡经营贸易事业,但是黄如论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行——建筑业。而菲律宾只是一个岛国,也就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大小,即便是首都马尼拉也难以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这就决定了在菲律宾发展房地产业很容易受到限制。与此相比,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必然增加,因而中国才是发展房地产业最好的地方。这些都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则是黄如论始终坚信自己所总结出的、人生与事业的真谛——“得到了就应当失去,失去了就会让你得到”。他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前进方向,不断去挑战一个个陌生的行业,以实现自己更大的人生抱负。从教书育人到组建建筑队,从建筑行业的小有成就到只身独闯菲律宾,从纽扣厂的厂长再到转口贸易……他人生中的这些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

1989年,无论是对黄如论,还是对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是极为特殊的一年。这一年黄如论回到阔别8年的祖国,为回国投身房地产进行实地考察;这一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创;这一年,受国际局势的影响,中国大陆也发生了动荡,不仅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受到影响,东南沿海地区的投资热潮也猝然冷却下来。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许多爱国侨商的态度这时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的投资热情下降,转而持观望态度,韬光养晦,以期局势明朗时再做决定。而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特立独行者,那就是黄如论。就在众人犹疑不前的时候,黄如论带着自己在菲律宾打拼换来的血汗钱回到福州,成立了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

古往今来,那些成就了大事业的前辈先贤,无论他们身在哪个领域、哪种行业,“不走寻常路”可以说是他们共同的选择,也是他们成就事业的最大秘籍。街亭失手之后,面对司马懿的数万大军,只有几百兵士的诸葛亮没有加强防范,而是四开大门,淡然处之,最终凭借空城计使得魏军撤退,保全了西城;毛泽东舍弃了“武装夺取大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历史经验,独辟蹊径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解放了全中国;邓小平突破了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有计划经济的限制,大胆引进市场经济,换来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所有这些,都是“不走寻常路”的结果,而黄如论无疑也秉承着所有优秀人物的这一特质,在选择时,总能独辟蹊径,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从1991年回国到1997年,短短几个年头里,黄如论在福州、南昌等地兴建了一批大的工程,已经在国内房地产行业站稳了脚跟,而永不止步的黄如论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他回国创业,目的就是要做出一番大事业,而要在中国房地产界混出名头,北京是必选之地。1997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逝世,对于中国能否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各方面的意见不一。并且,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井深水大,问题复杂,所以当黄如论在董事会上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自知在省会城市发展房地产已经达到阶段性顶峰的黄如论,已经下定决心要北上开辟新战场,他力排众议,只身北上,在北京进行了8个月的调查研究,而后依然决定——进军北京!

如今,许多人都知道处于北京黄金地段的世纪城和世纪金源大饭店,升值潜力巨大,而当初黄如论刚到北京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地。短短几年的时间,昔日的荒草地就变成了今日的“黄金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黄如论决断的前瞻性。而当年金源集团提出的“我们造城”的口号,也彰显出黄如论要在北京房地产业中大展拳脚的豪情与抱负。从到北京发展,再到“我们造城”口号的提出,再到世纪城的建设完工,黄如论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克服了无数个常人难以想象的难题——有时,因为缺手续,盖好的房子不能出售;有时,因为工程量巨大,自己的资金用完了,工人们却还等着钱回家过年;工地上还发生过数百人集体中毒事件,甚至还惊动了中央纪委的领导……所有这些困难,都被黄如论一一化解,而金源集团也迎来了自己进京以后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黄如论身为“农民的儿子”,首先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渴望,同时还保有农民的淳朴与善良。如果说这一系列的抉择一系列的放弃,让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前进方向,不断地进行自己人生的新定位,那么“做人的正气,做事的霸气”就是促成他完成转向和定位的最大法宝。如果说黄如论的事业决策是一个企业经营者和商战理论家所做出的明智选择,那么他的成功,就是身为一个农民出身的企业家所具有的个人品质为他赢来的丰硕果实。也就是在这一系列的抉择中,黄如论将农民的品质与企业家的责任,将个人的财富与对社会的义务融为一体;也就是在这一系列的抉择中,他实现了人生的理想,也实现了自己灵魂的修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