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活着就要感谢一切

活着就要感谢一切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着于财物,进而不执着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活着,就要感谢”这是稻盛和夫哲学中“六项精进”中的一项。如此看来,只要我们能够健康地活着,就该自然地生出感谢之心。如今,以年轻企业家交流、切磋为目的成立的盛和塾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塾生总数已超过7000名。

“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着于财物,进而不执着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

活着,就要感谢”这是稻盛和夫哲学中“六项精进”中的一项。

我们不可能孤身一人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去,我们的生活中需要空气、水、食物,还需要家庭成员、单位同事,还要有社会环境的支持。如此看来,只要我们能够健康地活着,就该自然地生出感谢之心。这是其一。其二,当我们有了感谢之心并将它表达出来时,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身边的人,便都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当我们在公交车上给别人让座时,人们都会感激地说声“谢谢”,这时,不仅他是快乐的,我们自己也会感到心情愉悦,甚至周围的人都会感觉到惬意和温馨。这种善意在人群中不断地传播开来,不断地循环下去,最终换来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

这就是稻盛和夫为什么把感谢当作是人生中“精进”的理由。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感谢”周围的一切,感谢我们的社会,甚至是感谢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在稻盛和夫看来,常存良善之心,多行布施之举,便是“感谢”的最好方式,也就是他在自传中多次提到的“为世人为社会奉献终生”。

功成名就之后的稻盛和夫开始担任各种不同的社会职务,从行革会的分会议长到商工会的会长,再到文化机构、教育机构的理事、顾问,可以说是各种光环围绕。对他来说,这些头衔并不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知名”,而是意味着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在他担任京都商工会议所副会长时,当时的会长塚本幸一想让他接替会长的职务。稻盛和夫觉得,只有自我表现欲强的人才会热衷于财经界的活动,他也一直认为塚本幸一是喜欢抛头露面才担任会长的,于是便婉言谢绝了。塚本幸一却说:“你难道只关心自己公司、一点儿也不愿意为当地做些贡献吗?”

塚本幸一的话,戳到了稻盛和夫的痛处。他厉声说道:“为社会、为世人鞠躬尽瘁是我的人生态度,做会长只不过是经常抛头露面而已。”塚本幸一却十分镇静地说:“你是这样看的吗?我是牺牲自己,在做贡献。”

稻盛和夫忽然之间意识到,自己错怪了塚本幸一先生。他担任会长,并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在牺牲自己公司的利益,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为京都的经济繁荣贡献力量。与他相比,自己只不过是拿出一点点资金,成立了一个财团而已。

这次谈话对稻盛和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对名利一事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头上顶着什么样的名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做出了相应的贡献,是否对得起这些称号,是否问心无愧。自此之后,稻盛和夫开始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事务,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教育等诸多领域进行活动,并且从国内走向了国际,以求更好地实现自己“为世人、为社会贡献余生”的宏愿。

在学术领域,对自然科学历史等方面的研究,稻盛和夫有求必应,不断地为他们提供援助。如为卡内基协会在智利的拉斯坎培那斯天文台捐建了麦哲伦望远镜,赞助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考证中国长江文明,帮助民族学博物馆购买大英帝国议会文件等。与此同时,他还参与了电影《地球交响曲》的制作,修缮了“国际留学生之家”,赞助京都不死鸟足球队,为鹿儿岛大学捐赠纪念会馆……其中有许多耗资巨大的项目,稻盛和夫都是慷慨解囊,毫不吝啬。

稻盛和夫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便是“谋利有道,散财亦有道”。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追求利益绝不能违背道义,应该抱有正大光明的经营态度,不靠坑蒙拐骗来获取利润,这是“谋利有道”;在获得利润之后,也不能为了一己享受而肆意挥霍,而应当把财富用于社会和世人,必须遵循正确的为人之道,这就是“散财亦有道”。

稻盛和夫的财富观,以及他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都与他佛教的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常说,佛有三施:财施、法施和无畏施。对于这三项布施的含义,宣化上人曾经作过十分精到的论述:

财施,施国、城、妻、子——把我的国家布施给人;这一个城池完全是我的财产,我布施给人;把自己的太太布施给人,你看这个舍,真施真舍!把自己的子女布施给人,这也是真舍!乃至于一切一切的田产、房子、产业,都布施给慈善机构,或布施给有道德的人,这叫财施。

法施,就是说法教化众生,这种布施是最大的布施,所谓“诸布施中,法布施最”,法布施是最要紧的。

无畏施,就是在人惊慌恐怖、将要没有命的时候,你能以现无畏身、行无畏行。譬如有个人在火难中就将要被烧死了,你能在这时候奋不顾身,到火里边去把这个人救出来,这可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这就叫舍生命而救护众生,也就是无畏施。

不只是佛教,其他宗教也强调布施的重要性。对于这一点,哲学家周国平曾这样解释:“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着于财物,进而不执着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

稻盛和夫所行之事,诸如设立“京都奖”、援建纪念馆、赞助足球队,即为佛家通常所讲的“财施”。在施舍财富的过程中,他去除的是自己对于世俗之物的贪鄙之心,得到的是为社会、为世人尽力之后的幸福感与满足感。而他的施舍远不止于此,“法施”才是他对这个世界的最大贡献,只是他所布施的不是佛法,而是经营学中的“稻盛哲学”。

1980年,稻盛和夫在京都青年会议所的青年经营塾做了一次演讲,反响强烈。年轻的经营者纷纷恳请他传授给他们一些经营的诀窍。之后不久,他们便成立了学习会,取名“盛友塾”。其后,大阪、神户、东京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学习会,“盛友塾”也改名为“盛和塾”。每次例会,塾生都会提出自己在经营上遇到的各种问题,诸如“家族企业内部意见不统一应该如何处理”“进军国际市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处理好与员工的关系,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等等,而稻盛和夫则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一一为他们进行答疑。

随着盛和塾的不断扩大,1991年成立了全国性的组织。稻盛和夫在倡议书中写道:“经营的要诀在于经营者的心灵。如果能够领悟到经营的真髓,纯净经营者的心灵,那么经营必将一帆风顺。立志提高自身的品德、实现企业的稳定和兴盛的全国的经营者们,让我们集结起来吧!”

如今,以年轻企业家交流、切磋为目的成立的盛和塾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塾生总数已超过7000名。无数的经营者在“稻盛哲学”的指引下,使经营走上了正轨,甚至有许多家企业已经上市,稻盛和夫为此感到无比欣慰,他在自传中自豪地写道:“我完全处于义务所发起的盛和塾,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我始料未及的。今后只要时间允许,我还会继续畅谈人生和经营。”

1997年9月7日,年逾花甲的稻盛和夫在京都八幡的圆福寺出家为僧,尊临济宗妙心寺派圆福寺的西片担雪法师为师。稻盛和夫自此便过起了化缘、坐禅的苦行僧生活。

“一天傍晚,我正背着沉重的行囊,拖着疲惫不堪的双腿走着,一位正在街旁打扫落叶的妇女靠近我说:‘累了吧,你拿着去买个面包吃吧。’她悄悄地施舍给我100日元。拿着这枚硬币,不知为什么我感到难以言表的幸福,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位妇女看上去并不富裕,但她向我布施的这种美好善良的心灵,是我在过去的人生中从未体验到的,是那么清新和纯洁。幸福感贯穿我全身,我感到这才是神佛的爱。”

这是稻盛和夫在自传中提到的、自己最难忘的一次化缘经历。一个拥有数千亿家产的商人,出家之后却为别人施舍的100日元而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稻盛和夫——一个以“敬天爱人”之心来经营企业、经营人生的智者。

在他出家之前,西片担雪法师就曾对他说过:“你可以削发出家,但从此以后,你必须回到现实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才是你的佛道。”

2010年,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日本航空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意味着一家服务了近60年的航空公司即将消失,5万人面临失业,这无论是对日本航空业还是对日本经济都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为此,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特意邀请稻盛和夫出任日航CEO,他甚至说:“如果能够请动稻盛和夫,日本政府将不必再投入几百亿美元纳税人的钱去激活日航,就可以使日航重新崛起。”

与交通运输业从未打过交道的稻盛和夫,最终决定以零薪水和不带团队的方式出任日航CEO。短短一年的时间,稻盛和夫便让日航起死回生,创下了日航历史上空前的1884亿日元的利润,创下了利润、准点率和服务水平三个世界第一,再一次证明了“稻盛哲学”的价值。

“在波澜万丈的人生中,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和困境,都不能怨恨、叹息、堕落,而是应该积极乐观地接受人生的考验,脚踏实地地付出努力。无论对于何种命运,只要时刻抱有感恩之心,积极进取,人生的大门自然就会敞开。”

“若在世间即有佛,若无世间即无佛。”稻盛和夫一生都在践行着“人生佛教”的理念,以一颗慈悲之心、利他之心来参与世间的事业,通过自己的经营来造福众生,实现自己的佛道。这就是“经营之圣”的“活法”,也应当成为每一位企业家的活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