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助软件企业健康成长的“白衣天使”

助软件企业健康成长的“白衣天使”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适应市场的巨大需求,2006年主动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2012年年初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软件测试和提高软件质量成长转折:企业转制带来规模效益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成立于2001年7月,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下的计算机软件、硬件与网络质量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

为了适应市场的巨大需求,2006年主动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2012年年初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软件测试和提高软件质量

成长转折:企业转制带来规模效益

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成立于2001年7月,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下的计算机软件、硬件与网络质量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为了适应市场的巨大需求,2006年主动转制,成立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有限公司,按照市场化运营。

改制后,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加快了发展步伐,一方面承担政府下达的落实软件产业政策、制订上海软件产业的软件规范和保障重要领域信息化建设等任务,另一方面,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专业软件测试服务,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2006年营业额达到了240多万元,之后每年的营收状况按翻两番的速度增长,并在2012年创造了3356万元的营业收入。

通过积极地建设不同领域测试服务公共平台,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投资近千万元购置国际领先的专业软硬件测试、监控、分析工具,建设了6个符合国际ISO/IEC17025标准的测试实验室,能够搭建复杂的技术环境。各个测试小组配置了性能测试移动设备,能够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现场测试服务。在掌握国际领先的测试技术、规范的测试方法和流程的基础上,严格按国际标准运作,是经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的软件检测实验室,出具的测试报告具有国际互认性。

截至目前,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已为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几千家企业提供过专业服务,在电子政务、金融、工业、卫生、教育、电子商务、物流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测试经验。出色地完成了一系列重大信息系统的评测工作,仅2011年就服务了900多家,其中产品登记测试1530项,著作权代理800项,成果鉴定和专项资金验收215项。

企业规划部的吴薇向记者介绍,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围绕测试、评审、评估、评价四大业务板块,主要开展计算机软件、硬件与网络测试、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评审、信息化成果评估、软件产品评价和质量管理咨询、外包测试等服务。如同医生诊治病人一样,他们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及早发现软件缺陷并提供有效建议和补救措施。

服务特色:构建爱测公共服务平台

吴薇表示,随着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开始面向网络,随之产生的问题就是网上应用系统频频受到黑客威胁,而且很多是隐形攻击。因此,保障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通过软件漏洞扫描测试,可以及时加强软件程序自身的安全性,有效防止黑客攻击。

与此同时,软件项目规模越大、复杂程度越高,越会使得其产品开发过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木控制难度加大。然而,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的生存问题,并不愿意在产品质量检测上花费资金,认为做出产品是首要的,往往是开发后出了问题,才进行补救或想到找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测试。

对此,吴薇举了曾服务过的一家企业的例子。该公司为申报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测试机构对该企业的软件进行软件测试,出具该项目软件的成果鉴定验收测试报告以作为项目评审的重要条件。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对其软件从软件文档、功能性、使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符合性测试,其测试结果证明软件的质量完全符合技术合同书或技术报告以及相应的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要求。此测试报告成了项目评审的重要依据,最终此企业通过了评审,获得了150万元的项目资助。

为了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减少企业软件测试基础投入,降低企业在研发和质量保证方面的资金风险和技术门槛,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构建了爱测公共服务平台。吴薇表示,爱测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软件产业政策解答、双软认定、软件成果鉴定、专项资金验收、工业软件测试、第三方质量保障服务、平台资源等服务;同时,提供满足软件生命周期过程的软件测试技术与方法、标准与规范、工具与环境等公共服务资源,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推动企业提升软件的品质。

下一步,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计划更多的进行爱测公共服务平台的公益性宣传,让更多中小企业享受到爱测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

品牌建设:品牌认知还需加强

为了成为上海软件质量和现代服务业质量保障服务方案的顶尖提供商,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从2011年开始积极拓展外包业务和第三方质量保障服务:2012年为上汽提供外包服务,主做项目的度量分析、配置管理、产品质量保证和协助项目管理等工作,帮助客户项目成功上线,为上汽CMMI3级评估和进一步推进CMMI4级模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提供了功能测试、集成测试、UAT测试及性能测试等工作。此外,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也为通用、商飞、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等大型企业客户提供第三方质量保障服务,开展项目品质监测和管理工作。

在产品服务创新方面,吴薇告诉记者,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根据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领域。开发出国产基础软硬件测试验证实验室、上海市软件度量基准数据库公共服务平台、工业软件公共测试与验证平台、游戏软件测试与验证平台,下一步围绕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与更多机构合作,开发云计算测试与验证平台。

随着国内IT行业的发展和软件市场的成熟,人们对软件作用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软件的质量、性能、可靠性等方面也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几乎每个中大型IT企业的产品在发布前都需要大量的质量控制、测试和文档工作。目前,中国软件产业在产品功能和性能测试领域都存在着严重不足,中国软件企业已开始认识到,软件测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中国软件企业的前途命运。

很多中小软件企业面临如何生存的问题,因此不注重软件质量的企业消失的很多,没有充分利用好现有公共服务平台。对此吴薇认为,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需要更好地加强自身宣传、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和树立企业信誉,让更多软件企业意识到,软件产品的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

当前需求:人才与新领域测试拓展

吴薇告诉记者,一般的常规测试企业可以自己做,但随着互联网产品新领域的兴起,企业也在不断提出新的需求,需要测试机构不断研发和购买新的测试设备,不断升级服务平台的工具技术。目前中心已通过申请项目资助获得了一些支持来搭建相配套的环境,为新领域提供测试服务。

作为技术导向型企业,吴薇表示由于专注于软件测试,公司规模的扩大很容易受到制约,很难获得足够的重视和资源支持。公司一直在努力加强服务品牌宣传和园区政策宣讲,争取引入更多高端测试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支持新领域测试工具和技术的研发工作。

未来,吴薇也期待中小企业办等机构可以搭台,召集更多软件供应商和服务机构促进交流,甚至可以尝试“打擂台”的形式,让企业更直观地感受到其服务内容和质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加以利用。

专家评析

改制,使企业有了市场经济的力量

马海氵勇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是专业的计算机软件、硬件与网络质量检测机构。改制后,企业焕发市场活力,业务快速增长。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的华丽转身,有三个特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是人力资源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是企业的最大资源。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拥有一支以硕士、学士为主的专业背景厚实的技术和管理团队,人才职称结构合理。公司把国际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ISTQB)纳入技术人员考核标准,大幅提升了中心技术团队的综合实力。

二是业务领域的市场化拓展。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的业务从原有的金融、卫生、教育、物流等传统领域向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云计算等信息化新兴领域拓展,出色地完成了一系列重大信息系统的评测工作,确立了自身在业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它承担了上海世博会信息化系统评测工作:制定《世博信息化质量控制管理规范》;建立联合测试实验室;开展测试与验证服务等,保证了大量的、差异性很大的软件在世博会顺利运行和运用,实现不同软件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三是成为了具有公信力的市场服务平台。上海市软件评测中心不仅为更多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软件产业政策解答、双软认定、系统集成资质评审、软件成果鉴定测试、专项资金验收测试和第三方软件质量保障等服务,还提供基于满足软件生命周期的软件测试技术与方法、标准与规范、工具与环境等公共服务资源。这减少了企业软件测试基础投入,降低了企业研发和质量保证方面的资金风险和技术门槛,解决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改制,使企业有了市场经济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我希望更多中小软件企业能抓住市场机遇,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新的业务领域,逐步提升企业的品牌公信度。这样,我们中国的软件产品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2013年3月1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