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赣北稻田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赣北稻田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赣北稻田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余昌喜 陈齐信 邱惠芳[摘 要]近年来,稻田病虫害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发生面积扩大,为害程度加重,发生频率提高,通过对稻田病虫发生特点的观察,分析其原因,探索出有效的防控对策。[关键词]赣北;稻田;病虫;发生特点;防控对策江西省九江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20万公顷左右。

赣北稻田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余昌喜 陈齐信 邱惠芳

(江西省九江市植保植检站 江西,九江332000)

[摘 要]近年来,稻田病虫害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发生面积扩大,为害程度加重,发生频率提高,通过对稻田病虫发生特点的观察,分析其原因,探索出有效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赣北;稻田;病虫;发生特点;防控对策

江西省九江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20万公顷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广应用发展较快,如在水稻生产中,耕作制度进一步改变、品种不断改良、水稻抛秧、直播和机器收割的面积日益扩大,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业丰产丰收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改变了稻田的生态环境,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使得稻田病虫害的消长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有效控制变化下的稻田病虫灾害,根据近年来稻田病虫的观察与调查,总结了近两年田间病虫发生特点,分析了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1稻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1二、三化螟发生下降,为害进一步减轻

二化螟是九江市稻田主要害虫之一,第一代常年都达偏重发生程度,2004年特大发生,枯鞘株率一般为40%~70%,高的达100%,枯心率一般为0.5%~4%,高的达7.8%,典型田块达30%。之后开始逐渐下降,2007年枯鞘株率一般为5.4%~21.6%,高的达61.5%,枯心率一般为0.25%~1.7%,高的达3.2%,典型田块达5.5%,基本恢复到常年发生程度。

三化螟在20世纪60、70年代重发后,20世纪80、90年代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但到21世纪初全市各县稻区又开始回升,并逐年加重,尤以第三代在一季稻田发生突出,一晚白穗率一般为1.3%~7.8%,高的达12.5%,典型田块高达34.6%。但自2005年后,发生面积及为害程度又开始下降,2007年一季稻白穗率一般为0.3%~1.5%,高的达11.5%,大部分县基本得到控制,未造成为害。

1.2稻飞虱发生期早且量大,但总体为害较前两年轻

稻飞虱在九江市为间歇性暴发害虫,2005年特大发生,是十八年来发生最重的一年。百丛虫量一般为2000~6000只,高的达2~3万只,最高十几万只,造成大面积水稻“穿顶”倒伏,部分田块绝收。2006年和2007年田间虫量仍维持较高,但为害呈下降态势,这两年,9月5日前的各时段虫与2005年相似,但9月5日后的虫量下降较快,二晚后期发生为害较轻。

1.3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大、为害重,是近十年来所罕见

稻纵卷叶螟前期主要靠外迁虫源,一般年份为害轻、损失小。2007年从第一代开始就发生较重,尤以二、三代为重,自6月下旬开始,田间蛾子不断,世代重叠严重。亩蛾量一般为3500~6600只,高的达30000只,亩残存基数一般为12000~31000条,高的达83000条,严重田块达20万条。卷叶率一般为20%~40%,高的达75.9%,部分田块高达90%以上。发生量之大、为害之重,是近十年来所罕见。

1.4流行性与常发性病害平稳,为害接近常年

稻瘟病、细条病、白叶枯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的发生较为平稳,为害损失仍维持在常年水平。

1.5次要病虫的发生变幅小,为害稳定在常发水平

一、二晚后期叶尖枯、稻粒黑粉病等穗期综合征和稻蓟马等相似于去年和常年,发生变幅较小,为害也稳定在常年水平。

2病虫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

2.1基数仍维持较高,为其发生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二化螟冬后每667平方米残存活虫量一般在6000~7000条,高的年份达10000多条,最高的达70000条;三化螟残存虫量一般为3000~8000条,高的年份达9000多条,最高达122400条。据有关资料报道,二化螟冬后基数667平方米达3000条,三化螟667平方米达300条均是大发生年,因此,九江市每年二化螟基数是大发生年的2倍以上,三化螟基数是大发生年10倍以上,为螟虫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2.2气候因素是影响其变化的关键

近年冬季气温偏高,降水等恶劣天气较少,加之早春气温回升快,导致病虫的越冬死亡率低,有利越冬螟虫过冬,十分有利于早春病虫害的发生。2005年台风低气压影响频繁,先后有4个台风减弱的低压影响九江市,不断造成局部或全市性的暴雨到大暴雨以及特大暴雨天气。2006年台风活动频繁,入境台风也有4个,有利稻飞虱迁入和细条病的发生,加上8月底至9月初出现偏北下沉气流,有利安徽等省稻飞虱回迁我地,在9月9日~9月15出现全市低温天气,达到寒露风标准,对稻飞虱的发生受到很大的抑制作用,并迫使部分成虫迁出。但2007年4月下旬正是二化螟化蛹羽化高峰时,遇上雨日多,雨量大,旬降水84毫升,距平多44.2毫升,且多次出现暴雨过程,不利越冬代螟虫的顺利羽化、交尾和产卵。5月有多次降雨过程,有利迁飞性害虫的迁入。7月上旬中、后期,“副高”开始稳定控制九江市,但7月13~14日以及7月22~23日全市大部地区出现了中~大雨、局部暴雨的降水过程,既有利稻纵卷叶螟的迁入,又有利其产卵及卵的孵化,加上前期残存的本地虫源,致使稻纵卷叶螟暴发成灾。8月份全市大部地区旬日照时数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1~2成,特别是9月上旬全市大部地区旬日照时数不足30小时,阴雨日数达5~6天,而有利稻曲病的发生。

2.3耕作制度和品种特性有利病虫害的生长、繁殖与蔓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中、晚稻混作,一季稻面积扩大,至目前基本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推行板田油菜、板田小麦,翻耕春沤时间推迟;近两年机割留高茬面积又日渐扩大,这些耕作制度的变化,既有利螟虫越冬和越冬虫源的顺利羽化,又有利二、三化螟的顺利过渡,是螟虫残存基数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但修水武宁等一季稻播插期提前,7月25日基本齐穗,避开了卵孵高峰,也是近两年螟害减轻的主要原因之一。

杂交稻的大面积种植,其茎秆粗壮,营养丰富,有利多种害虫的取食和生长繁殖,也有利于病菌的繁衍生息。加之各地的当家品种种植时间长,有的达十多年,其抗病性减弱,也是部分地区稻瘟发生重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尚无抗纹枯病的优良品种,致使纹枯病年年重发。

2.4害虫世代重叠严重,防治适期难掌握

近年田间害虫世代重叠严重,峰次多。二化螟每代发生期长,并有多个卵孵高峰;三化螟由于近年从5~8月都有水稻的栽插,各种插花田多,食料条件不同,致使田间蛾量自7~10月不断;稻纵卷叶螟更是如此,自6月份后田间蛾子不断,各种虫态均有存在;稻飞虱迁入时间早、峰次多、虫量大,其卵、若虫、成虫均有,打了前面的虫,后面的又孵化出来了,防治适期难掌握。因此,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易错过次峰后防治,致使田间虫量偏高,为害重。

2.5害虫抗药性增强,防治方法不对路

同一农药品种使用时间长,害虫对很多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使用量逐年加大,尤其是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抗药性极强,暂无很好的防治药剂。在防治病虫时对水量少,很多农民一亩田用一喷雾器水,药液很难接触到害虫,更谈不上打匀打透,特别是对在稻丛基部为害的病虫(稻飞虱、纹枯病等)根本起不了作用。而稻田种植面积相对较大(100亩以上)的农户,因珍惜成本,打一次药的工时较长,而不愿打或少打2~3次药。尤其是农民对病害的预防意识淡薄,很多都是看到为害才防治,或看到别人打药而跟从防治的盲目打药,那谈得上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这也是造成病虫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2.6迁入时间早,田间建立种群也早

2007年稻飞虱4月16日在灯下始见,比2006年早6天,5月26日在都昌等地调查,田间百丛虫量就达100~200头,高的达600多头。稻纵卷叶螟修水县5月13日始见,比2006年早3天;瑞昌市5月4日始见,比2006年早4天,在5月21日出现第一高峰。

2.7防治力度大,有效控制了各种病虫的危害

2007年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都非常重视病虫防治工作,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精心组织,及时下发防治文件或命令,平均每县下发文件或命令3~4个,并组织病虫防治督查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防治。农民在近两年来深受病虫害之苦,损失大,教训足,有“谈虫色变”之感,因此,在2008年的病虫防治中,防治意识强,工作主动。如在稻飞虱防治上,吸取了近两年防治的教训,及早采用扑虱灵、吡虫啉等长效药预防,其他病虫也是采取“混合用药保穗”的措施预防,因而“压前控后”效果好,从而达到了稻飞虱大发生轻危害和螟虫高基数轻损害的目的。

2.8病虫害孳生消长的变化规律

有害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消长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猖獗为害期或低谷平稳持续期后,随着外界条件的发生变化,这些有害生物群体必然会发生变化,由猖獗为害缓慢下降或由低谷平稳过渡变化为再猖獗。这是有害生均发生变化的宏观控制因素,它的改变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很难在2~3年的时间内实现,同时也与其他因素相关联。

3病虫灾害的主要防控对策

为切实有效的控制好稻田病虫灾害的发生,必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健全植保网络,建立病虫灾害预警系统,做好稻田病虫害的监测,指导广大农民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因地制宜选用物理机械防治措施,适时合理开展化学防治。

3.1健全植保网络,建立预警监测系统

加强有害生物的监测,目的是掌握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动态,是指导农民治理病虫灾害的基础。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病虫灾害监测的投入,建立病虫灾害预警系统,做到县有测报站,乡有植保员,村有查虫员,健全县、乡、村三级测报网络,加强网络的建设,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改善监测的条件和手段,及时掌握田间病虫发生动态,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率,科学、及时指导大田的防治。另一方面植保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病虫灾害监测的研究,努力提高预测预报技术和应对重大病虫灾害预警防控能力。

3.2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

3.2.1合理调整作物布局

结合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在同一生态区域内,要实行集中连片种植,尽量避免单双稻混栽,不种或少种插花田,切断辗转危害“桥梁田”。在螟害较重的一季稻区,可适当提前播种,一般在4月10日左右播种,较常年提前20~25天,错开螟害高峰期、稻飞虱回迁高峰期和破口抽穗期的阴雨天气,以减轻螟虫、穗瘟和稻曲病的危害。

3.2.2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有较好的抗虫性、丰产性和耐病性的优良品种,淘汰种植时间长、感病性强的品种,如金优402、禾盛10号、中优752、金优752、粤优938、红莲优6号等感稻瘟和稻曲病品种。

3.2.3及早耕沤冬闲田

螟虫在九江市发生较重,在其化蛹高峰时,及时耕沤或灌水浸泡,可杀灭大量有效虫源,以减轻对早稻的危害。九江市最迟在4月15日前要对冬闲田耕沤完毕,以埋杀稻蔸内大量越冬虫蛹。

3.2.4搞好种子处理

抓好播前种子药剂处理,既可集中消灭病菌源,减轻大田危害,又可省工省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种子在药剂处理之前,先抢晴晒种2~3天,以提高种子的活力,再进行水选,打捞秕种,以提高种子净度及减少带病种子。其次采用25%咪鲜安类(如保鲜克、使百克、先安)药剂浸种:按用药2毫升兑水8公斤浸稻种6公斤的比例进行,处理前无须预浸种子,浸后也不必清洗就可直接摧芽或播种,浸种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

3.2.5加强田间管理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氮、磷、钾搭配合理,可促使水稻正常生长,抽穗整齐,提早成熟,增强稻株抗病性和自身补偿性。适时晒田,降低田间湿度,改善其通风透光条件;干旱发生时,要及时灌水抗旱,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

3.3因地制宜采用物理机械防治

灯光诱杀成虫。利用害虫对灯光的趋性,在盛蛾期内,可选用黑光灯、双波灯、高压汞灯等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减少田间害虫基数。

3.4适时开展化学防治

3.4.1抓住关键技术

第一,秧田超级送嫁药预防分蘖期病虫技术。即在秧苗移栽前2~3天,倍量喷施防治螟虫、稻瘟病的对路农药,三天后秧苗带药移栽,以避免、推迟或减轻上述病虫在大田的发生危害。第二,破口抽穗初期混合用药保穗技术。即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将预防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等的农药混合一次喷施,达到一次施药预防多种病虫的目的。

3.4.2科学选用农药

科学选用农药的关键在于选用对路农药品种。当前市场上供应的农药品种很多,但全部都是针对一种病虫或几种病虫有效,对不属于其防治对象的病虫种类是无效的,现在还没有一种农药对什么病虫都有效。所以必须要向植保人员咨询,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的种类选择高效低毒对路药剂,切不可盲目乱用农药。

3.4.3合理使用农药

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并提倡与化学农药混合使用,尽量避免单剂与复配制剂以及复配制剂之间的混用,不同农药品种间要现配现用,同时要做到交替轮换使用,同一农药品种每代只用1次,全年不得超过3次。为了提高农药的田间防治效果,施药必须做到如下几点基本要求。

喷雾对水量要足,喷洒要均匀。目前棉农为了省工,每亩田通常只喷1~2桶药水,会导致喷洒药液不均匀,甚至漏喷,从而降低防效,特别是一些内吸性不强的杀虫剂和杀菌剂,病虫没有直接接触到药液,防效很差。另一方面,由于用水量过少,药液浓度太高,也容易造成施药人员中毒、作物产生药害。

喷药部位要准,时间要及时。各种害虫都有特定的生活习性,病菌有最佳侵入部位,对栖息和为害作物的部位都有一定的选择性。尤其是在稻丛基部为害的病虫,防治时应把喷头对准基部喷药。掌握这些规律,对准害虫主要为害部位喷药,可有效地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施药天气要好,时期要掌握。九江市7~8月份的高温时段,烈日下气温可高达40℃~50℃,此时喷出的药液极易挥发降解,损失药效,而且施药人员不可避免地要吸入大量的农药气体,非常容易发生中毒事故。因此,高温季节的上午l1时后至下午14时前不宜施药。在高温的情况下,作物表皮的气孔大多张开,如在此时施药,最容易产生药害。最佳的施药时间为晴天下午4时至天黑前,这段时间植物的叶片吸水力最强,尤其是对有内吸作用的农药,提高防效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