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书福印象

李书福印象

时间:2022-08-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李书福印象文/刘中盛■李书福的“胆”北京,东三环,某个黄昏,红光中的车海疑似凝冻。同年,李书福在吉利内部宣称未来将收购沃尔沃的消息,被汽车界传为“笑谈”。■ 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签约现场。■ 2011年李书福身着中山装出席“两会”。

李书福印象

文/刘中盛



■李书福的“胆”

北京,东三环,某个黄昏,红光中的车海疑似凝冻。你焦急地握着方向盘,正欲摁下长笛,却发现左侧的一辆轿车在几秒钟内,变成了两个轮子的摩托车——然后,绝尘而去。

也许不久的将来,你就能亲身体会到这种在《变形金刚》中才有的情节。“这不是开玩笑。”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

李书福向腾讯财经承认,吉利确实已向政府部门提议研发这种可以“变形”的汽车,但该提议目前仍处于概念阶段。媒体报道称,这种高级车型是一种子母车型,可以实现拆分变形。在堵车时可以变形成为摩托车大小的小车,以应对堵车。

这样敢想敢做的态度,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十几年前刚刚踏入汽车制造业时李书福的那句惊人之语:“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一个发动机,外加两个沙发吗?”

电影《变形金刚》海报

吉利帝豪车型

若干年后,李书福对媒体解释起这句让很多人听后都等着看他出洋相的“名言”来。李书福说,他当时就判断,全球大型工业产品的制造必将进入模块化生产的阶段,“就像小孩子搭积木一样”,先将零件组合成各种模块,再将模块组装成一辆汽车,而且可以组装成各种各样的汽车。“汽车工业一定会像我所说的这样发展。只是,我在10年之前讲这个话,很多人不明白我在讲什么。”

十多年前,他敢用如此轻描淡写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汽车工业的判断;十多年后,他更加坚持这样的判断——汽车能组装,就能拆分。于是,李书福便有了研发“变形金刚”汽车的想法——“这不是开玩笑。”李书福坚定地说。

李书福是个“狂想家”,一个总被怀疑、甚至嘲讽,但又总能让怀疑、嘲讽自己的人目瞪口呆的“狂想家”。

现任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的童志远曾回忆,他第一次见到李书福,是在2001年那个因李书福的另一句“名言”而被人记住的汽车高峰论坛上。当听见李书福说“10年内通用福特将破产”的时候,他和所有嘉宾一起笑了起来。同年,李书福在吉利内部宣称未来将收购沃尔沃的消息,被汽车界传为“笑谈”。

2009年,在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的几个月后,童志远成了李书福从“砍手自救”的福特汽车手中收购沃尔沃的得力干将,并在最近承担起了实施沃尔沃在中国的新战略的责任。而当年嘲笑他的人,再次因为李书福的行动而目瞪口呆。

■李书福的“略”

在能够准确判断大趋势的前提下,李书福敢想、敢说,更重要的是,敢做,并且最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怎么做。

他总是很清楚自己要什么。高中毕业后,李书福从父亲那里借了120元钱,买了个照相机给人拍照。

在将“人肉”流动照相点发展成照相馆后,李书福进入了冰箱制造领域。与兄弟合办的北极花冰箱厂在1989年时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上亿元,利润已有数千万元。但由于随后出现的改革低潮,李书福和当时许多民营企业家一样,最终把工厂捐给了国家。然后,他南下深圳,在深圳大学学习经营管理。李书福知道,自己一定还会重来。

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签约现场。

1993年,李书福决定进入一个大行业——汽车业。然而,当时的汽车产业被国有及外资企业占据,在自己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李书福退而求其次,选择先从摩托车行业下手。

在将摩托车做得风生水起之后,李书福顺势进军汽车产业。虽然在1998年吉利就生产了第一台轿车,但直到2001年它才登上政府发布的汽车公告,获取轿车的“准生证”,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吉利轿车以低廉的价格将轿车拉下了神坛,让轿车走入了更多普通的家庭,同时也成了行业内的“价格杀手”。但李书福深知,恰如当年用照相机作为自己创业的切入点一样,价格战也仅仅是进入汽车行业的切入点而已。

自2007年起,吉利进入了战略转型期,开始摆脱“低端”的产品形象,埋头做自主技术的研发。2008年的北京车展上,李书福一口气拿出了23款新车参展,这是吉利汽车转型向高端汽车进军的一次标志性动作,而这一次的转型又引来了很多争议。

李书福没有太过理会这些“高端低端”的争议,因为他又有了下一个目标——产品国际化。2007年,吉利成立了V项目组。这里的“V”既有沃尔沃的意思,也有胜利的意思。

2010年3月28日,在发表收购沃尔沃宣言的8年后,这个只有十多年历史的中国民营企业正式收购了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世界知名企业,李书福拥抱福特汽车CEO的合影,传遍了整个世界。

■李书福的“谋”

收购沃尔沃初始,李书福曾将此比喻为一个“穷小子”向“公主”的求婚。随后,为了表达与其他海外并购的不同——吉利不需要对沃尔沃进行整合,他又将这种关系比喻成“兄弟”关系。

面对腾讯财经的镜头,显然他已经将修辞整理得更加清晰、合理。他说:“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是兄弟关系:因为是不同的法律主体,有不同的所有权,所以它们是兄弟关系。但是吉利控股集团和沃尔沃汽车以及吉利控股集团和吉利汽车,都是父子关系。”

同时作为吉利集团和吉利汽车的领军者,李书福在面对这样身份的沃尔沃时态度很明确,他一方面尊重沃尔沃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对沃尔沃开拓中国市场也有自己的想法。

如何在坚持沃尔沃安全、低调、高品位的品牌内涵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市场实际情况和中国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开发出适应中国市场竞争的产品?李书福坦诚地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但他同时表示,自己相信沃尔沃的研发人员,以他们的能力、核心的价值理念以及对企业的追求,一定可以做好。而他自己,作为沃尔沃全球董事会的一员,自然会用好自己对中国产品的发言权。

少年时期意气风发的李书福。

2011年李书福身着中山装出席“两会”。

    吉利生产车间

2011年2月,由李书福领衔的沃尔沃中国高管团队披露了沃尔沃未来5年在中国的成长计划,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将在成都和大庆建工厂,以及在2015年达到售出20万辆沃尔沃汽车和占据中国豪华车市场份额20%的目标。

对于两个工厂的选址,李书福解释道:大庆引领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成都则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我们的商业计划一定要和整个国家的大战略、大方针结合起来,不能自搞一套。”

2011年“两会”期间,李书福上交了一个提案——除了车牌限制政策,是否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交通拥堵?他建议政府把燃油税、汽车消费税从中央财政划拨给地方财政,这样地方政府有了收入,便有了改善交通设施的动力,从而不再限制民众的汽车消费。李书福认为离开汽车的社会很难称得上是小康社会

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民营企业利用政府已有的政策发展自己,并且还推动政府出台有助于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政策。这种方式几乎成了所有民营企业的求生之道。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在“摸爬滚打”中创业的李书福,深知这一点。

■李书福的“梦”

可以说,汽车行业向民营企业敞开的大门,是由李书福一手撬开的。

“请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吧!”1999年,李书福向国家提出了请求。“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做轿车梦。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也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代价都由民营企业自己付出,不要国家承担任何风险。请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这段流传甚广的话至今读来仍让人感慨万千。中国的改革既是政策引导的结果,同时也是众多创业者进行市场推动的结果。

当时的李书福已在一年前下线了第一款轿车“吉利豪情”,但由于没有汽车生产牌照而不能扩大生产。为了圆自己的“汽车梦”,李书福向来吉利考察的领导恳切地请求,最终吉利在两年后获得了轿车生产牌照。

这当然不是李书福为了“汽车梦”第一次呼吁。早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前,26岁的李书福就曾来到当时的国家相关部门,请求批准同意生产摩托车,可他却连大门也进不去,只好隔着铁栅栏跟一个在扫地的人对话,结果却被这人一阵奚落,无功而返。

“说什么都可以,我不在乎。”李书福对腾讯财经表示。他在乎的,是实现自己的梦想。

与其说是“汽车梦”,不如将李书福的梦想称为“奇迹梦”。

但李书福深知创造奇迹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所以,在谈到年轻人创业的话题时,他认为年轻人不能局限于自己申请营业执照的创办企业方式,他以当年在生产队放牛的经历举例说,能在一个企业或者机构里面,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也是一种创业。

早在2000年,李书福就创办了吉利大学,一方面为吉利提供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为渴望创业的年轻人和像他一样敢于“创造奇迹”的人提供帮助。此外,他还利用政协委员的身份,建议政府提高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以尊重每一位普通劳动者。

尽管李书福告诫年轻人“创造奇迹”需经历太多苦痛,但很显然,李书福愿意为自己的“奇迹梦”继续付出。“人生何止沃尔沃”,李书福的“汽车梦”“奇迹梦”,都还在路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