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声誉的天平

声誉的天平

时间:2022-08-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洋河“霸王营销”惹非议“不做中国白酒第一品牌,要成为中国白酒第一销量。”但难以估量的假酒数量,必然要影响洋河的形象。在连云港等地,针对VIP合作单位,洋河给予20%左右的馈赠返还。这些行为意味着洋河在日常市场行为中,裹挟着易为外人所指责的涉嫌单位行贿政府行为。在2010年10月,就曝出洋河针对省内主要竞争对手某知名白酒签订恶性竞争合同。

洋河“霸王营销”惹非议

“不做中国白酒第一品牌,要成为中国白酒第一销量。”这是洋河的志向。随着近几年特别是2009年上市以来,它在酒类市场的纵横捭阖、高歌猛进,逐渐形成“茅五洋”的格局,股价直逼茅台,销售赶超五粮液,搅得传统白酒豪强阵营人仰马翻,大有洋河出产地宿迁古英雄楚霸王项羽在战场上摧枯拉朽、攻城略地的风采。然而其“特殊营销”手段也饱受诟病,不断被舆论质疑。

2011年8月11日北京《法治周末》以“洋河酒业的‘特殊营销’秘笈”为题报道——

在宿迁,洋河早已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和财政支柱;在整个江苏,洋河也是毫无争议的酒类老大。

前些年,在江苏警方的一次打击制售假洋河酒的行动后,江苏一些媒体本来想做报道。但是,经过洋河“打招呼”之后,本想宣传自己工作成绩的公安部门,最终放弃了对媒体公布打假成果。

对于政府部门,打假成果可以看作工作业绩。但难以估量的假酒数量,必然要影响洋河的形象。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即便洋河本身就是最大受害者,

口才甚佳的今世缘董事长周素明在公司产品活动上即兴演讲。

但它依然对此讳莫如深。从这一事例,就可以看出洋河在江苏本土的影响力。

不过,洋河也有表现得非常“谦逊”的时候。刚开始打市场时,仅在连云港市,洋河一年举办的品鉴会就多达700次。洋河规定,在连云港每个月用于品鉴会的餐费开支不能低于50万元。

这种品鉴会不是随便请些消费者来品尝,而是专门吸引官员。请政府官员吃饭,少则一桌,多则不限。只要是来参加的客人,饭后每个人送四瓶酒。逢处级以上的官员,不管家里办什么事,用酒一律免费赠送。

对于品鉴会,洋河会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档次,选择不同用酒。诸多官员不仅能在品鉴会上免费大快朵颐,餐后还能获得价值不菲的赠品。像当时零售价588元的梦之蓝,一般饭后每人送两瓶,同时还会有别的赠品,譬如价值五六百元的军用飞机模型或加油卡等。

仅仅是品鉴会以及赠品,洋河在连云港一个地级市的投入,2010年就不低于3000万元。当然,这些不是白白投入,换来的效益更惊人,洋河当年在连云港销售高达1.6亿元。

洋河做团购的负责人,手头都有详细的客户资料档案。不仅是主要领导,还包括领导的家人、亲戚和朋友等。只要涉及这些人的生日、结婚纪念日,他们都会打电话询问对方,在哪里办宴会,宴会的规格如何等,然后再送去免费酒水,可谓事无巨细。

而能够享受到这样赔本服务的,要么是官员,要么是国企的负责人。在打好了这张感情牌后,领导及他周围的人,能不用你的酒?当然,普通老百姓肯定享受不到这种待遇,因为老百姓不是优质客户。

正是有着这样的“贴心服务”,连云港市发电厂、港务局这些国有大企业都成为洋河的忠实客户。据了解,这些客户购买的一般都是高档酒,用于福利或招待,每年用酒都超过千件。

洋河将核心消费者分为A、B、C三类,给予每月赠酒、定期赠酒、不定期赠酒三种不同的待遇。在某地市场,对某政府领导赠酒曾长达两年。

逢年过节,洋河更是少不了送礼,根据不同的人和级别,送出去的购物卡一般在1000~3000元,对象多为该单位的办公室主任。

扬州市某局一位副局长吃饭,以前喝的都是当地另一品牌酒。为了使该局成为自己的团购对象,洋河首先买通了该局的仓库管理员,当该局办公室主任找他拿某品牌酒时,他说没有了,库里只有天之蓝。紧接着洋河再做办公室主任的工作,当副局长喝酒时,问怎么不是某酒啊,主任便说仓库没有某酒了,现在流行的是喝天之蓝,通过这种诱导,再把局领导拉下洋河,洋河自然就成了该单位的招待用酒了。

在连云港等地,针对VIP合作单位,洋河给予20%左右的馈赠返还。此前,曾向河南铁路局一次赠送40万元左右的产品,并分配到每个领导干部人头。在江苏镇江京口区进行的一次大手笔“公关”,一次性向某单位赠送酒40箱,价值20多万元。这些行为意味着洋河在日常市场行为中,裹挟着易为外人所指责的涉嫌单位行贿政府行为。

在洋河酒没有完全主导市场时,比如某单位没有喝天之蓝时,洋河会做到,你不喝我也送,哪怕堆在那里我仍然照送不误。这样送了一次、两次……终究你会喝这个酒,认为这个酒也不错嘛,直到它成了该单位的专用酒。当普通消费者看到官员们喝的都是洋河后,请客吃饭,第一要买的酒就是洋河,认为喝这个酒有面子。洋河在优质客户上可谓煞费苦心。

在零售终端方面,洋河有先抑后扬的销售手段。2009年,在未占领市场时,洋河天之蓝每瓶售价238元,最低时快跌至200元。在基本占领市场后,2010年下半年提价一次,2011年上半年提价三次。在不惜重金占领了市场后,再大规模提价。最终,对官员付出的“成本”,还是由消费者来埋单。

经销商最开始与洋河合作时,条件非常好,返点的折扣差不多有20%。一打电话,立刻送货上门。随着洋河销量越来越大,脾气也大了。

在2010年10月,就曝出洋河针对省内主要竞争对手某知名白酒签订恶性竞争合同。在扬州、连云港、盐城、镇江、苏州等多个地区,洋河给零售商施以压力,要求其签订“霸王协议”。合同条款上明确注明“货架禁止陈列和销售竞品当地某某品牌酒”、“只能销售洋河系列、双沟系列、苏酒系列,不得销售其他白酒(茅台、五粮液除外)”、“协议期内某某酒新品系列不得陈列销售”。这种现象在江苏省内普遍存在。

随着收购双沟后,洋河在省内只剩下一个竞争对手——今世缘。洋河2010年的销售额74亿元,其中60%来自省内市场;而今世缘在江苏也有20多亿元的销售额。两者重心都在省内,争夺势必激烈。

经销商如果不听话,洋河就会扣掉返利,甚至直接断货。毕竟洋河的销路已经打开了,他们不敢不听。

给洋河做团购的人,很多都是现任的官员或者官员家属,有刚退休的副市级领导。连这些人都替洋河干活,像一般经销商,哪还有跟洋河对抗的能力?

姜堰是江苏泰州下面的一个县级市,一年招待用酒是1200万元,洋河一家就占了800万元。

尽管政府招待用酒是需要招投标的,但实际上,一般招标前,内定好的酒厂都会给政府送去价值三五十万元的白酒,既是联络感情,也是个很好的宣传。

有时洋河的业务员直接拿钱买断酒店,有5000元、1万元、2万元的,这叫进场费。规定在吧台只能陈列洋河,而不能出现某某酒。并签订一式两份的协议,如果发现了某某酒,就会撤场、断货。

洋河在江苏省内各地市场和安徽、河南等地,针对竞争对手,通过不同形式采取渠道封锁手段。其做法表现为采用高投入买断酒店、给予经济回报的方式,与其经销单位签订合同禁止销售竞品。这一行为严重影响到竞争对手各种类型渠道的正常经销。

扬州60余家品牌店里,凡和洋河签订的协议中,都规定不准卖江苏当地某某知名品牌白酒。这种协议主要内容为三个方面:一是禁止某某酒新品上架陈列销售;二是给他们提供团购单位名单,由酒厂免费送酒;三是禁止品牌店跨区域销售。

由于2010年和商家签约让洋河尝到了甜头,2011年洋河继续拿出400万~500万元收买扬州200个门店,以期在扬州的白酒终端商户中一家独大。

对于洋河的做法,业内怨声载道,认为洋河太过霸道,是想让大家都“吃不上饭”。

洋河指向如此明显的竞争策略,让相关白酒品牌企业如坐针毡,却又一时难以奈何。市场不断被洋河蚕食,一些白酒企业不能视而不见,不断向有关部门投诉。

洋河的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办法(修正)》等相关法律规定。

2009年洋河在南通市如东县涉嫌白酒销售不正当竞争,曾受到当地工商管理部门查处。但这种分散性的投诉和抗争,根本扼制不了洋河的扩张。在2010年,一些白酒企业就向有关部门反映洋河的不正当竞争,但一直没有收到政府方面的反馈。没有哪个部门出来对这种行为予以制止。

洋河选择深度营销模式,他们将伊利蒙牛、汇源等快速消费品销售模式引入白酒业,销售员由洋河而不是经销商派遣,由此直接控制终端。经销商只在物流、资金周转上起作用。

深度营销原本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但洋河“过分营销”却扰乱了行业的秩序。高利润激励下的营销模式,会产生行贿式营销的风险。长此以往,白酒销售员就越来越像医药代表了。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这句由雨果的名言稍加改动而来的蓝色经典广告语,大气,有冲击力,洋河奉为圭臬,不知“蛊惑”了多少人?说明洋河懂得一些普世的核心价值观。这位“法兰西的良心”的作品无不洋溢着对人类的无限爱意、宽容和大度。但标榜归标榜,实际却奉行彻底的市侩主义,我们对得起“思想巨人”的话吗?

全兴水井坊MBO曲折历程

杨肇基是全兴“教父”。在短短几年里,从一个二线白酒品牌中打造出一个高端白酒新贵,开启水井坊时代。但全兴是国有独资企业,在当时杨肇基及其团队显然不满足于一辈子为国企打工。

2007年5月11日,《法人》杂志专题调查文章“水井坊MBO悬疑”深入解开了谜底:

水井坊的管理层在经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运作之后,对这家国有企业成功实施了MBO(即Management Buy-Out,管理层收购)。

MBO须具备几个条件:控股股东不能对公司进行管理;或母公司与企业业务联系松散,无力组织管理团队进行管理;或企业经营遇到困难,难以公开筹措资金,需通过管理层来筹集;或现有管理层没有获得充分经营权,不能有效实施发展战略,不能为股东争取最大收益。

水井坊并不符合上这几条。全兴集团主要管理层就是原全兴酒厂管理层,与后来全兴股份是同一批人马,他们是合格的经营者;集团将全兴酒业100%股权转让给上市公司,经营的还是酿酒,集团与上市公司业务联系紧密;2002年财务报表显示,公司处于盈利状态;2002年6月4日成都市财政局将全兴股份国家股全部划转给全兴集团,全兴管理层获得了所有的国有资产经营权;水井坊具有非常好的盈利能力。全兴没有任何理由实施MBO。

2003年,业绩一向稳步上升的水井坊突然巨亏。2003年半年报显示,全兴股份上半年净利润为-7775万元,其中酒业主营业务收入1.13亿元,比2002年同期减少56.47%。而营业费用却出现了164%的增长,达到9687万元,比2002年同期多6000多万元,第二季度比一季度暴增近8000万元。第二季度恰好非典时期,很多商业活动几乎停止,全兴营业费用出奇地不减反增。

金融专家巴曙松指出了其中的奥妙: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着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层可能先做亏公司、做小净资产,然后以低廉价格收购。如果政府不同意,则继续操纵利润扩大账面亏损直至上市公司被ST、PT后再以更低的价格收购。一旦MBO完成,高管人员再通过调账等方式使隐藏的利润合法地出现,从而实现年底大量现金分红,以缓解管理层融资收购带来的巨大财务压力。

水井坊在2003年亏损之后,2004年起经营业绩又有了大规模反弹。

在水井坊MBO中,深圳市矢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997年成都市政府批准以全兴酒厂为主体,经剥离、重组、改制成立了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同年10月通过收购股权、资产置换等对四川制药实施资产重组,逐步将全兴酒业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更名为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全兴集团持有48.44%的全兴股份。

2002年9月24日,由成都盈盛投资公司、深圳矢量、全兴股份工会三家同时与成都市财政局签订了全兴集团国有股权转让协议书

盈盛投资出资约4.126亿元受让全兴集团67.7%的股权,深圳矢量出资约1.22亿元受让全兴集团20%股权,全兴股份工会出资约0.75亿元受让其12.3%的股权。自此,全兴集团由国有独资转化成民营企业,杨肇基等高管团队成为全兴集团的控制人。

盈盛投资公司由包括全兴集团董事长杨肇基在内的18名全兴集团高管牵头成立。它为水井坊MBO提供了一个实施主体,但其并没有足够资金用于收购全兴集团67.7%的股权。

4.126亿元股权款除自筹1.4亿元外,其余2.7亿元系通过信托方式筹集。

2002年12月23日,衡平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成立的目的就是为18位高层提供融资。

2003年1月16日,在衡平信托的运作下,专为水井坊MBO募集资金的信托产品向社会公开发行。其融资全部用于全兴集团18位高管收购全兴集团部分国有股份。全兴集团管理层按三年时间分期偿还,第一年期满偿还本金的25%,第二年期满偿还本金的35%,第三年期满偿还本金的40%。该信托项目是以由全兴集团管理层信托融资和其他方式所筹集资金通过其持股公司盈盛投资购买的全兴集团67.7%的股权和相应的受益权作为贷款项目的质押担保。

在深圳矢量和衡平信托的大股东名单里,都有迪康集团的身影。迪康是成都一家以制药为主业的民营企业,是上市公司。近年来,迪康频频搞兼并与收购,将几家国有企业收入囊中,其中还不乏业绩很好的上市公司。

从表面上看,盈盛投资与迪康集团没有任何关联,但据称杨肇基本人与迪康高层很熟悉。这样看来,双方各取所需:杨能获取收购的资金,迪康图谋通过深圳矢量,借全兴集团MBO,达到扩张迪康系的目的。

2003年2月17日,成都市国有资产重组及股份制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国有资本从全兴集团退出。国有净资产由集团管理层、内部职工、战略投资者共同收购,鼓励管理层持大股。全兴集团由国有独资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水井坊MBO改制基本成功。

全兴集团净资产估价为4.1亿元。而公司注册时资本就高达47188万元,仅1996年公司销售收入就突破10亿元,税利近3.2亿元,净资产达到3.06亿元,固定资产超过2.78亿元。截至2001年底,集团总资产已达39亿元。

在盈盛投资公司5780万元的注册资本中,全兴集团董事长杨肇基出资1156万元是第一大股东;黄建勇、陈可、卢忠捷、多增强、唐兴东等5人各出资578万元;邓禄银等6人各出资173.4万元;全兴股份董秘张宗俊等6人各出资115.6万元。

以杨肇基为例,MBO前他的基本年薪不超过10万,即便加上各种福利、分红,总收入也不会超过20万元,那他1156万元的出资从何而来?

“包括杨和其他高层的出资,大多是来自全兴集团多年积累的企业小金库。”原全兴集团一位财务人员说出了秘密,“他们操作手法与伊利前任高层违规操作MBO大同小异。”不同的是,伊利的郑俊怀因此获刑入狱。

成都市财政局、成都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作为大股东管理的衡平信托公司掏自己的钱给私人买自己的财产,他们的利益何在?

在衡平信托的资本结构中,成都市财政局、成都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分别为其第二、第三大股东,从表面上看,有国家掏腰包为杨肇基的盈盛投资公司埋单的嫌疑,但实际并非如此。

盈盛投资委托衡平信托面向社会发售信托产品,然后衡平信托将募集来的资金交由盈盛投资用于收购原全兴集团资产。由于是从社会募集而非自筹,所以衡平信托没有资金链压力。

这其中衡平信托要收取相应的佣金。假定盈盛投资能按时还款,由于该项目期限是3年,依照双方约定的按年分期偿还,第一年期满偿还本金的25%,第二年期满偿还本金的35%,第三年期满偿还本金的40%,单是其中的利息,衡平信托每年都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假定盈盛投资不能按时还款,按当初约定,盈盛投资购买的全兴集团67.7%的股权和相应受益权将收为衡平信托所有。

这是一块很肥的肉,这也是成都市财政局、成都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肯为盈盛投资埋单的最主要原因。

由衡平信托向社会融资,投资者或被融资者既是信托资金的委托人又是信托资金的受益人,衡平信托成为信托资金的受托人,对融资拥有名义上的所有权,而全兴集团管理层通过盈盛投资取得贷款并实施MBO。

这种信托产品虽然符合《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信托公司可以以贷款的方式运用信托财产,但在投资限制上却遇到了阻碍——《贷款通则》规定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以及《公司法》规定的盈盛投资对外投资不得超过其净资产50%,实际上盈盛的投资总额4.1亿元已是其净资产好几倍。这种操作方式存在着明显的法律“硬伤”。

即使这样,杨肇基团队的MBO过程仍然很顺利,操作中的瑕疵已不重要了。如果企业MBO没法通过,势必造成四川首个国有大型企业MBO试点夭折,这是政府不愿看到的。

2006年盈盛投资又受让了矢量投资和全兴股份工会所持全兴集团的20%和6.3%的股权,持股比例达到94%,由此杨肇基等高管完全掌控全兴集团。其MBO借贷资金缺口再次放大。虽然通过全兴股份分红等清偿了部分信托借款,但仅是杯水车薪。此时帝亚吉欧欲收购全兴集团股份,杨肇基团队求之不得。

2006年12月11日,盈盛投资与帝亚吉欧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所持全兴集团43%的股权转让给后者,由此套现5.17亿元。此时距杨肇基团队MBO计划获批尚不到1年。

2008年7月10日,帝亚吉欧再次出手,以1.4亿元人民币代价,从水井坊工会处购得全兴集团6%的股权。自此,帝亚吉欧拥有了全兴集团49%的股权。

2003年,在国家《外商投资指导目录》中,把黄酒和中国名优白酒列为限制外商投资行业。外商要进入,必须通过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的审批。2007年商务部修改了《外商投资指导目录》,规定黄酒和名优白酒生产须由中方控股。

全兴大曲列于限制名录中,但水井坊为新兴品牌不受此限。

于是,全兴集团忍痛割爱出售全兴酒业55%的股权,接手的则是一家与酒毫无关联的服装企业成都金瑞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这样,外资控股全兴集团不再有障碍。2010年3月1日,帝亚吉欧即以1.42亿元代价收购4%全兴集团股份,从而以53%的股权控股全兴集团,并间接控股水井坊。

国家产业政策是保护名优白酒,但名酒却被剥离以吸引外资。国家产业政策被轻易规避,杨肇基团队得以套现股份。

好比火箭送卫星上天,将卫星——水井坊——卖了个好价钱,当然水井坊管理层还继续在打工拿高薪,那掉下来的火箭壳——明日黄花“全兴”品牌——竟然还能出手换线,真是天外飞仙!

2010年12月29日,全兴集团将剩余的全兴酒业40%股权,以4715万元转让给上海糖烟集团;2011年6月后者又从金瑞通收购部分股权,合计持股67%,成功控股全兴酒业。

2012年3月20日,帝亚吉欧对水井坊的收购要约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

西凤酒上市的里里外外

西凤酒管理层分为两派:以董事长喻德鱼、总裁张锁祥等人为首的“本地派”,以及以总经理徐可强为首的“五粮液派”。徐可强2011年才由西凤酒的控股方之一中信产业基金请来空降至西凤酒,在西凤酒占股15%的后者显然也想通过徐可强来增强其在西凤酒的控制力,争夺话语权。

此前喻德鱼“2012年底将西凤酒上市”的壮志豪言,尤显得操之过急。而被曝光的业绩造假、隐瞒真实业绩、虚报利润等行为与其迫切的上市愿望密不可分。

1952年,西凤和茅台、汾酒、泸州老窖被国家评为四大名酒。但西凤酒业绩与此地位远不相称,也无力将产品推广到全国。其2009年收入为13.7亿元;省外市场销售2004年时仅4000多万元,到2009年方超过3亿元。而茅台销售收入百亿级、市值千亿级,其他名酒也有着几百、上千亿的市值。相比之下,西凤酒仿佛沦落为二流酒。

2009年,茅台、五粮液等股价如日中天,而未上市的名酒企业屈指可数。无数资金都在寻求优质但未上市的企业进行投资。

此时,西凤酒和宝鸡市政府广发英雄帖,希望引进外部资本。然而去酒厂看过的私募基金中,不乏主动放弃的。2007年前西凤酒一直是亏损的,2009年收入为13.7亿元,2008年、2009年的利润也就一两千万元。西凤酒业绩一般,要价却颇高。

西凤公开宣称,计划2012年末上市,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它希望募资10亿元,愿意出让25%的股份,即估值40亿元。这意味着投资者的入股市盈率超过200倍,毫无疑问是天价。

陕西省有不少知名企业在西凤酒批量定制酒,用于宴请和送礼,价格仅为出厂价或略加成。这说明西凤酒的销售没做好。

西凤还有更深的问题:公司上游提供基酒、包装材料的供应商以及下游经销商,都是西凤酒的关联公司。西凤从上游高价进货,低价销售,利润就从这两端漏了出去。

西凤有近100个包销买断的品牌酒,这些是子品牌,比如红西凤就是由西凤低价卖给经销商,利润的大头被经销商拿走。这些供应商和经销商跟西凤的管理层和地方政府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

2010年9月4日,西凤被曝出巨亏4.2亿元。造成这一结果主要是补税、补计提存货、坏账损失等。西凤2007年前一直亏损,亏损包括包装材料和废料,但这些并未在报表中反映。而且白酒包装存储后不一定是越陈越好,有的卖不出去就计提了。关于存货损失有一种可能是,这部分白酒只存在于账面,实际上却不在了。

这亏损是过去很多年累积形成的,以前基本没有计提应收账款和存货损失。2010年多家外部投资者进去后,一次性补计提,为将来的上市扫清障碍。

这是西凤“丢车保帅”的做法:一次性处理历史上的亏空。它的改制成功与否,关键是公司未来上市后的利益,能大得过利益相关者在西凤“体外”赚的钱吗?

2010年下半年,由中信产业基金拔得头筹,投资3.6亿元换来6000万股,占15%;光大金控两家公司投资1.356亿元,占股5.4%;老股东盈信集团亦跟投部分资金,保持持股比例不变。西凤如愿募资10亿元,企业估值24亿元。这一估值,较西凤2009年的业绩是2倍市销率、超过100倍的市盈率。

战略投资者进来后,另外成立了一家公司,给管理层做股权激励。那家公司的股权原是西凤工会代工人持有的部分,是西凤酒子公司,股权也归在西凤酒的名下。

中信产业基金等战略投资者的做法,大多是想尽力为西凤酒搭建一个完备的现代企业制度。如果西凤未来在A股主板上市,则至少要等到2014年,方有三年盈利的业绩。

茅台公关进教材备受争议

鉴于国酒茅台在国内外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经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总课题组研究并组织有关专家审定,“国酒茅台的故事”编入全国中学高中二年级《德育》实验教材。内容如下——

15课:国酒茅台的故事

【读一读】

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1915年2月20日至12月4日,美国在旧金山举办了集世界各国精品参展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贵州茅台酒作为中国名优产品参加了展出。或许是因为当时中国四分五裂、积弱积贫,在世界上没有地位;或许是因为包装得简陋、“土气”未引起重视,作为中国历代朝廷贡品的茅台酒一直未引起组委会的重视。最后时刻,中国代表急中生智,拿起一瓶茅台酒佯装失手,掷于地下。这一掷,瓶破天惊,奇迹出现了,浓郁芬芳的酒香立即飘满大厅,博览会的参观者们纷纷寻香而来,展馆里一时人头攒涌、热闹非凡。经过品尝,评委们一致认为茅台酒是参展白酒中的顶尖好酒,直接授予荣誉勋章金奖。茅台酒第一次在国际展台亮相,就跻身世界三大名酒行列,奠定了中国名酒在国际上的地位,为中国人争了光。从此,茅台酒走出了国门,香飘四海、名播五洲,造就了中华民族产品史无前例的荣耀,由此开始了中国百年历史中的一段品牌传奇。新中国成立后,茅台酒14次荣获国际金奖并蝉联历次“国家名酒”评比之冠,被誉为“玉液之冠”、“祖国之光”。

走近国酒茅台悠久厚重的历史

茅台酒产自我国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酒以镇而得名,镇因产酒而闻名。

茅台酒历史悠久,有史可查的当追述于西汉前。据史料记载,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番阳令唐蒙出使南越绕道鳛部(今贵州仁怀一带),饮“蒟酱”酒觉味极鲜美。归至长安,取献汉武帝,获汉武帝“甘美之”的赞叹。因此,前人曾赋诗“汉家蒟酱知何物,赚得唐蒙鰼部来”。

清《遵义府志》载:“茅台酒”,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清朝著名文人郑珍写下“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的诗句,反映了茅台酒与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共生共荣、相得益彰的繁荣景象。乾隆六年,鄂尔泰著《贵州通志》记载:按黔省所产之酒,以仁怀茅台最佳。及清道光年间,茅台酒已极负盛名。

1935年3月16、17日,中国工农红军在仁怀茅台三渡赤水河,和当地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美酒传递着鱼水深情。红军专门发布告保护工商业者、保护茅台酒,老百姓以茅台美酒慰问红军,红军战士用酒消毒疗伤、止痛解乏。周恩来曾说:“红军长征的胜利,也有茅台酒的一大功劳。”

从遵义会议到开国大典、从抗美援朝到南疆保卫战、从重返联合国到港澳回归、从中苏结盟到中美建交、从烽火硝烟到盛世庆典,国酒茅台凝聚了无数巨人的握手,见证了许多划时代的历史事件……

1949年9月26日,开国大典在即,毛泽东、周恩来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举行午宴,用茅台酒邀请黄炎培、何香凝、司徒美堂、马寅初和沈钧儒等23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商定国号。

1949年10月1日晚7时,开国大典之后的开国第一宴在北京饭店举行,从厨师选择到菜单酒品都是经总理周恩来直接审定,主酒为茅台。开国领袖毛泽东不善饮酒,但却与茅台酒情深意厚。1949年12月,新中国刚成立才一个多月,毛泽东就带着茅台酒赴莫斯科为斯大林祝寿。1950年9月,新生的共和国第二个国庆节即将来临,周恩来用茅台酒招待国际友人、全国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和知名人士。从此,茅台酒就成了国宴和其他重要宴会的必用酒,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馈赠外宾的珍贵礼品。

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展示了大国外交的风采,取得了外交战线的巨大胜利。他感慨地说:“在日内瓦国际和平会议上帮助我们成功的有‘两台’:一台是茅台酒,一台是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把茅台酒带进了中美两国的历史,融化了中美之间长达22年的坚冰,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在全球掀起了“茅台旋风”。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为香港回归铺平了道路,邓小平用茅台酒宴请“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以示庆贺。1997年在香港回归时,带着对祖国和平统一、繁荣昌盛美好祝愿的1997瓶特制茅台酒送往香港;1999年澳门回归,国酒人又特制了1999瓶庆回归茅台酒用作国人收藏纪念。

2000年,茅台酒作为历史见证与文化象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60年来中共与国民党的首次会谈。当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南海瀛台用茅台酒宴请连战主席,从茅台酒提起话题,胡锦涛总书记特别提到他当年在贵州工作时,特别推广茅台酒。

在国人心目中,茅台酒是国事酒、外交酒、庆功酒、壮行酒、礼品酒!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茅台酒在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舞台上一直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以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特殊魅力独享崇高的荣誉和辉煌。

【议一议】

1.茅台酒在中国历史特别是在中国现当代史中产生过哪些积极的政治影响?

2.为什么茅台酒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中国国酒?

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用茅台酒宴请世界著名的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卓别林称赞:“茅台酒,真正男子汉的酒。”

感受国酒茅台的神秘独特

茅台酒是我国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因具有酱香突出、酒体醇厚、优雅细腻、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而冠盖群芳;还是我国目前酒类唯一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于一身的纯天然发酵食品。其卓越的品质来源于优质的水源、精心挑选的生产原料、独特的生产环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工艺。

1. 国酒茅台的生产环境

茅台酒的生产是开放式自然发酵过程,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很强,离开了茅台镇生产不出茅台酒。茅台地区的长期酿酒生产工艺对当地微生物的自然驯化、筛选及特殊的地理环境作用,为茅台酒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微生物资源。茅台酒产地依山傍水,为亚热带气候,海拔高度420~550米,地理位置在东经105°、北纬27°;地处低凹河谷地带,风速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小气候环境;加之赤水河从中缓缓流过,为茅台酒提供了发酵所需的适宜温度和相对湿度。

2.国酒茅台的生产用水

茅台地处川南黔北交界的山区,远离大中城市,至今未受工业化污染。茅台地层由形成时间在7000万年以上的侏罗垩系紫色砂页岩、砾岩组成,广泛发育着酸碱适度的紫色土壤,砂质和砾石,具有良好的渗水性,甘洌的泉水汇入赤水河中,为茅台酒酿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水源。197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在茅台河上游一百公里范围内不能建工厂,特别是化工厂。”赤水河是一条自然生态保护比较完好的河流,曾被国际饮水资源保护组织授予“爱一滴水就是爱全世界”水资源保护杰出贡献奖。

3.国酒茅台的生产原料

茅台酒生产过程中精选赤水河沿岸种植的糯性高粱作为重要原料。赤水河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紫色、石灰和黄色土壌为主,肥力适中。茅台河沿岸种植出来的糯性高粱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单宁和支链淀粉含量高,适宜茅台酒多轮次蒸馏发酵的工艺要求。目前,茅台集团在赤水河沿岸已建立了50多万亩原料基地,种植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化肥和农药,保证了茅台酒生产的有机原料供应。

4.国酒茅台独特的生产工艺

茅台酒的生产工艺古老而独特,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和发酵原理基础上,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微生物群落完美结合,形成的独特传统工艺。茅台酒生产工艺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秘密而得到有效保护,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季节性强:茅台酒生产工艺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规律相适应,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两次投料、七次取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可谓世界上少有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典范。

(2)生产周期长:茅台酒整个生产过程至少需要5年,其中贮藏时间3年以上。在贮藏过程中,酒体不断老熟,风格愈加醇厚丰满。

(3)发酵温度高:高温发酵是茅台酒的经典工艺,其中高温堆积发酵是茅台酒生产区别于其他白酒的独特工艺,具有筛选功能菌株、驯化耐高温微生物、优化发酵微生态的作用;适宜的高温刺激还可使酿酒酵母细胞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有利于人体健康。

(4)精心勾兑:茅台酒生产基酒由七个轮次的酱香、醇甜香、窖底香三种典型体构成,发酵轮次多,基酒种类较多,微量成分种类高达1400多种,是世界上成分最丰富的蒸馏白酒,富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茅台酒在勾兑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非自身发酵的物质,全凭心灵手巧的勾酒师与现代分析手段相结合,勾兑出风格独特的茅台酒。

【想一想】

1.茅台酒具有哪些个性化的工艺特色?

2.是什么造就了国酒茅台酒的独特神秘?

【小资料】

世界最大的酒文化博物馆

在一个飘满酒香的小镇,在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公司,有一组风格独特、美轮美奂的建筑群,它就是1999年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授予“规模最大的酒文化博物馆”——国酒文化城。

国酒文化城是贵州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占地3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有汉、唐、宋、元、明、清及现代七个展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收藏有匾、屏、书画、酒具、器皿、文物等作品5000余件,系统介绍了中国历代酒业的发展过程及中国历史上与酒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典故,展示了酒类生产发展的沿革和酿酒工艺。国酒文化城是中华酒文化的一个缩影,每年都有大批的中小学生前往参观。

大凡融入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感情的象征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积淀升华成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牢牢扎根于国人心中的文化符号。比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还包括中医中药、武术、书法、国画、京剧等文化国粹,也包括身为国酒的茅台,这些文化国粹都是被亿万海内外中国人和不同肤色的人们公认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精华。茅台酒是中国数十万白酒品牌中唯一升华为文化国粹境界的品牌。今天的茅台酒已销往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茅台酒以国宴用酒、外交用酒、国礼用酒的身份随同国外政要和国际友人、各界名流传扬到世界各地,在日本、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茅台酒已进入上流社会高档名酒消费场合,成为国际上认可的中国名酒和中国国酒,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并且享誉全球,成为彰显中华文化魅力的鲜活载体,堪称“中国的名片”。

【调查活动】

现代茅台酒的生产制作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更多地注入了“有机茅台,人文茅台,科技茅台”的时尚元素。请同学们通过上网、访谈等方式调查研究目前的茅台酒的生产是如何贯彻“有机茅台,人文茅台,科技茅台”这一追求的?他们具有哪些差异化的做法?请把调查结果撰写成文在全班进行交流。(茅台集团网址:www.china-moutai.com)

这篇长文洋洋洒洒,其实通篇就讲了“为什么茅台酒是国酒?”

2005年7月,经过层层推荐和专家评审,“国酒茅台的故事”最终入选《德育》教材。这是继国酒茅台载入大学中文系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况》后再次入编全国教材。

该文由全国首席德育专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起草人之一詹万生和全国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小学生手册》、《中学生手册》起草人孙学策等一批专家学者担纲撰写。

国酒文章进教材,茅台的公关眼光独到,公关手法了得!但是对学生进行充满商业意味的公关宣传合适吗?茅台真是具有超前意识,对高二、大学这些即将和正在成年的学生“下手”,培育未来的消费者,符合商业伦理吗?

茅台“国酒”称号未稳,先做学生工作。这跟一些政客动歪脑筋否定历史、歪曲历史,修改教科书想到一块去了!尽管一个是政治目的,一个是商业考虑。

台湾教育界规定,教育应本中立原則,学校不得为特定政治团体或宗教信仰从事宣传;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也不是“爱国酒主义”教育啊!即便想通过“爱国酒”来“爱国”,等他们走向社会了也不迟。刚进幼儿园就发避孕套,未免早了点。

茅台酒是运用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酒文化是传统文化,但中国文化中有许多“文化”并不确切、可靠,酒文化更是充满道听途说、牵强附会。让中文系学生接受此类并不高级的“文化”,还是少点为妙。

看了大半天,我不知上面“茅台的故事”蕴涵了怎样丰富的德育资源?通过茅台进行德育教育,要得到何德?即使是酒风、酒德,等学生们完全长大了再说。更何况,可说酒是一个好东西,也可说酒不是一个好东西。

茅台的这种攻进教科书体系的公关是成功的公关,也注定是备受非议的公关。

茅台酒就是政治酒

茅台最有可能成为中国酒类中的奢侈品,它具有奢侈品一切属性:优良的品质、稀缺性和独特性、悠久的历史传统、传奇的品牌故事以及身份的象征。

“懂经的人”分析,茅台年份酒的营销策略就是专供领导。比如八十年陈酿茅台就是给××级别领导喝的,五十年给××级别,三十年给××级别,十五年给××级别……某种意义上说,茅台年份酒就是级别的象征。

茅台就是面子。特别是一些私密高级场合,只有茅台酒才能进场。

事实上,在一些重大场合往往能见到茅台老总的身影——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嫦娥二号”庆功晚宴、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式、中国海军核潜艇部队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活动、中瑞建交六十周年庆祝晚宴、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启航仪式以及国庆六十周年阅兵仪式。“港澳回归十周年纪念酒”使茅台酒在政治舞台再添风采。

2009年6月底,正值新中国成立60年以及香港回归12周年,茅台在香港举办了庆祝活动。

这场以国歌开幕的盛宴上,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彭清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吕新华、中联办副主任周俊明、驻港部队副政委张志国少将及多国驻港领事等悉数到场。香港茅台之友协会会长计佑铭当场发言说:今后将更好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以酒会友。

2009年在香港,当季克良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吕新华共同举杯时,杯子里盛的是“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专供酒”。同一年的澳门,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卢树民对季克良说:希望与茅台合作——“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专用酒”。他鼓励道,茅台应进一步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做出贡献。

茅台担任着一瓶酒的政治角色。2008年11月4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台北宴请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后者向前者赠送礼物茅台酒。

每年参观考察茅台酒厂的人不计其数,通常到访的人一般有两件事要做:第一,聆听茅台在中国政治、经济、外交工作中发挥的重大作用;第二,参观酒库,那里封存着一些官方单位、大企业的藏酒。

在茅台全部销售渠道中,70%~80%的产量用于特供、团购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经销商的供应,仅有20%~30%的供应量通过专卖店等渠道到达终端市场。

茅台董事长袁仁国被吊销不合法记者证

2012年11月8日是记者节,而11月7日一条与记者有关的报道铺天盖地。“最牛记者”茅台董事长袁仁国记者证被媒体曝光。人们惊呼:一位知名企业的老总,怎么会有记者证?

受牵连的《消费日报》解释,多年前袁仁国作为特约记者曾给报社供稿。其记者证发证时间是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都做了年检。

根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领取记者证必须符合:第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第二,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并获得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新闻采编从业资格;第三,在新闻机构编制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人员,或者经新闻机构正式聘用从事新闻采编岗位工作且具有一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的人员。

条例强调:经新闻机构正式聘用,是指新闻采编人员与其所在新闻机构签有劳动合同。按照这个标准,袁仁国领取记者证显然不合规定。

新闻记者要想取得新闻证件,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和考核程序。记者证就是新闻工作者进行新闻采访时的身份证明,它代表着你的采访权。企业家如果真的喜欢从事记者职业,那么就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然后进入到新闻单位编制内来从事记者这个职业。

企业家和记者的社会分工不同。不管什么原因,既想当董事长又想当记者,是不合适的。报社乱发记者证,哪怕是发给一个国企老板,都是不合法的。

12月3日中国记者网公布:经核实,《消费日报》社通过报送虚假材料,违规为企业人员袁仁国申领新闻记者证,并连续多年违规为其办理年检手续。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责令《消费日报》社注销了包括袁仁国在内的10人违规持有的新闻记者证,并对该报社立案调查,依法做出处罚。

因为关系好,报社为一个人办一张记者证“白相相”,肯定不会当真派多少用场。这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不犯大错。一桩小事,搁在茅台董事长身上,却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当事人定是始料未及,心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要那没用的“劳什子”作甚?这好比一个生得标致的儿子,五官端正眉目清秀的脸上不意留下一块刀疤,让家长心痛不已。

茅台身上无小事。每个企业只要你经营一天、存在一天,都会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遇到某种公关危机,但是知名企业更脆弱、更易遭受危机的袭击,无名之辈谁去管?

大企业的公共关系或危机公关,不必在自吹自擂、涂脂抹粉、莺歌燕舞上多下工夫,要有一个公关审视的机制,在企业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聚焦,像雷达一样,提出警告,始终走在问题爆发之前。谦虚,不自大。而这对一些“成功企业家”来说又谈何容易?

各大名酒“公关”进军营

在中国有一种说法,就是“军人能喝酒”。大家知道,凡是在部队待过的人,喝酒豪爽、能喝,酒风过硬,办事干脆利落。看来这是有传统的!现在的影视剧中每每表现古代将士出征、凯旋庆功、合纵连横等都少不了满爵豪饮的镜头。

当今,各大酒厂深谙军队的饮酒文化,均觊觎将部队作为重点市场来开拓。

“军民鱼水情”,在我国是有这样的定位和光荣传统的。“美酒献英雄”,在拥军和为国防事业做贡献的美丽旗帜下,为了获得部队官兵对自己的酒的“高度认可”,一些名酒纷纷走进军营。

仅在2010年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这20多天里,五粮液就由企业各高层带队,密集走访部队——

7月19日,由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和五粮液总裁唐桥带领的五粮液拥军慰问团先后对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成都空军进行慰问;

7月22日,五粮液副总经理刘友金率领五粮液拥军慰问团第二分团慰问南京军区,拜访了刚刚晋升上将的南京军区司令员赵克石,并向赵克石司令员赠送了五粮液美酒;

7月23日,刘友金率领五粮液拥军慰问团对武警上海市总队进行慰问;

7月25日,在刘友金副总经理率领下,五粮液拥军慰问团来到上海警备区慰问;

7月26日,五粮液总裁唐桥率领五粮液八一慰问团来到京西宾馆,对总参谋部进行慰问;

7月27日,五粮液拥军慰问团在五粮液总裁唐桥、五粮液股份副总经理刘中国的带领下,来到军委办公厅慰问,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亲切接见;

7月28日,五粮液拥军慰问团在唐桥、刘中国带领下,来到北京军区慰问,北京军区司令员房峰辉上将、政委刘福连中将接见了慰问团;

7月28日,五粮液拥军慰问团在五粮液股份副总经理朱中玉带领下,来到重庆警备区进行慰问;

在第83个建军节到来之际,朱中玉一行慰问驻渝13集团军,受到全体指战员热烈欢迎;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3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朱中玉率领五粮液拥军慰问团慰问兰州军区和兰州空军部队;

7月29日,五粮液拥军慰问团在唐桥、刘中国带领下慰问第二炮兵;

7月29日,五粮液拥军慰问团在唐桥、刘中国率领下,来到总政治部进行慰问,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出席了慰问活动;

8月7日,在唐桥、刘中国率领下,五粮液拥军慰问团来到湛江,慰问南海舰队;

8月10日和11日,五粮液拥军慰问团在唐桥、刘中国带领下,分别对驻澳门、香港部队进行了慰问。

五粮液2010年建军节前后的送酒到部队,非常集中,派出几路人马,天南海北都有。在汶川地震过后,五粮液同曾赴四川抗震救灾的多支部队均保持着联系,经常走访慰问,这种做法获得部队认可。

洋河慰问部队活动也不少——

2010年7月19日,苏酒实业党委书记高学飞到南京军区慰问,带去64万元产品;

2011年分别有:

7月19日上午,洋河拥军慰问团在总裁张雨柏带领下前往江苏省军区慰问;

7月29日下午,苏酒集团党委书记赵凤琦一行到武警江苏总队慰问;

8月5日上午,洋河总裁兼苏酒实业董事长、总经理张雨柏一行到北京武警总部慰问;

9月25日,张雨柏一行到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进行慰问,受到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乙晓光少将、副参谋长刘敬权少将的热情接待;

2012年6月9日,南京军区政委陈国令莅临洋河视察,张雨柏等热情接待并陪同参观了包装物流中心、酿酒车间、地下酒窖等;

同年7月19日,作为回访,张雨柏来到南京军区慰问,受到政委陈国令等热情欢迎;

同一天,苏酒集团纪委书记、苏酒实业党委书记高学飞到中央军委办公厅慰问;

7月24日,张雨柏专程赴江苏省军区慰问,受到司令员孙心良、政委李笃信等热烈欢迎;

12月21日,就在中央军委“禁酒令”公布前夕,张雨柏还赴京慰问总后勤部,受到总后勤部部长赵克石上将等接见。

其他名酒企业对部队的慰问活动也络绎不绝,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但是,军民“鱼水情”,也不能仅仅剩下军民“酒肉情”啊!

2012年12月23日,中央军委出台《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要求接待中不安排豪华宴请、不喝酒、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组织官兵列队迎送等讲排场的活动。

特别是其中的“禁酒令”,令白酒股市再度集体暴跌。12月24日,白酒股全线大幅下挫,其中茅台大跌5.55%居首,仅一天蒸发市值125亿元,洋河跌4.97%,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等也跌逾3%。

中国人婚丧嫁娶、节日团聚、朋友会面、洽谈生意等少不了酒,饮酒是一种“礼”了。把酒言欢,“无酒不成席”。但小酌怡情,过量伤身。酒能乱性。兴致一来,不加节制,忘乎所以,成何体统?

如果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人民军队内饮酒成风,官兵整天喝得酩酊大醉、醉意朦胧,人民怎么期待他们能有良好的战斗力?

此次中央军委规定,正是认识到了它的危害性。禁酒只是表象,重在整肃军风军纪,从严治军。

假如心思不是花在提高业务素质,而是喝酒交际上,投机取巧,上行下效,那么这就是一种不正之风,败坏军风,还极大地浪费军费开支,同时对官兵身体危害也极大。

清朝时,军队中一些官员有了钱就抽鸦片,军队抽鸦片成风。大烟消磨意志,销蚀身体,消灭战斗力。

甲午战争前,满清海军先进的铁甲舰队访问日本,日本人正是从辫子兵闲散腐败的作风中看到了打败它的希望。

甲午海战时,有些官兵得先抽了大烟、过足了烟瘾之后再打仗。号称世界八强的北洋海军,虽然船坚炮利,却在日本海军面前不堪一击。

嗜物丧志,历史教训犹可取!

茅台头戴“国酒”光环,是中国政府、军队宴请当仁不让的主要用酒。如果政府、军队、国企等力图勤俭节约,“三公消费”治理继续从紧,酒类消费限制蔓延,毫无疑问对市场的影响比塑化剂更大。

2013年五粮液的元旦献词最后说到:广大员工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五粮液集团公司领导集体身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献身于我们共同的宏伟事业,为抒(原文如此)写五粮液人不朽的历史新篇章发挥我们最大的能量、尽到我们最大的责任。

我们中国人只知道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五粮液还有个因地制宜的叫法——“紧密团结在五粮液集团公司领导集体身边”,讲得滴水不漏,一点不错!

只是一个立志成为“世界名牌”的中国龙头酒企,连公关文告都鹦鹉学舌,那么你的创新创意、实事求是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