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忍人所不能忍,始成人所不能成之事

忍人所不能忍,始成人所不能成之事

时间:2022-08-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不可避免地要同其他个体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司马懿虽然谨慎小心,但仍被曹操所深深猜忌。当别人对此表示不解时,他表白自己,说是不能让皇帝认为他是用国库的衣物为自己收买人心。无计可施的满朝文武见司马懿亲征边关,深信定可退敌,所以人心振奋,为司马懿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前后不足1个月,司马懿就解了边关之危。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不可避免地要同其他个体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事物总是相互制约的,人在社会上同样不能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大到参政议政,小到柴米油盐的芝麻小事,要想“顺风顺水”一些,都离不开一个“忍”字。而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就更要能够吃常人不能吃之苦,流常人不愿流之汗。这就好比体育竞技中的世界冠军,没有平时的吃苦忍耐,哪来冠盖群雄的风采?因此,要想成功,一定要能忍。

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司马懿在河内郡被举为上计掾。此时他年仅23岁,但已是声名远播。当时曹操在汉献帝朝廷中担任司空,极需网罗人才为其效力。他听说司马懿是个青年才俊,很想请他出山,授以要职。但司马懿对此时的曹操并不看重,所以不愿过早地将自己的命运交付给曹氏,而只想等待观望,看准可投之主。

为了不开罪于曹操而招致杀身之祸,司马懿使出韬晦手段,推辞说自己身患风痹,不能起居。曹操乃老谋深算之辈,他秘密派刺客假装行刺,以探察司马懿生病的真情。当夜深人静之际,刺客偷偷潜入司马懿的内房,手持利剑,装出要行刺司马懿的姿势。机警的司马懿很快觉察到这是曹操派来探听虚实的探子,因而他仍然直挺挺地躺着,根本不加反抗。刺客由此认定司马懿真的患了严重的风痹病,便收起利剑,回去向曹操如实禀报了。曹操一时被蒙骗过去,而司马懿得以逃避了曹操的第一次征用。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担任了献帝的丞相,他四处物色贤士,又决定请司马懿担任文学掾,并严厉地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还是推三阻四,再耍花招,就把他绑来见我!”此时曹氏已今非昔比,他独揽汉室大权已成事实,即便逐鹿中原也稳操胜券,所以中原许多大族名士均已投靠曹操,并视其为实际君主,认为曹氏代汉只是时间问题了。

看清了形势的司马懿应召前往。曹操对司马懿的应召固然十分高兴,但他一向认为此人城府很深,不容易被人探知其内心活动,所以对他既使用又疑忌。司马懿虽然谨慎小心,但仍被曹操所深深猜忌。

一天晚上,曹操梦见3匹马共食一槽。因“槽”与“曹”同音,曹操遂产生了“马”吃“曹”的联想,认为司马氏终有一天会侵蚀曹氏的权柄,所以心里更加不快。

司马懿对自己的处境当然明了。为了消除曹操的猜疑,他假装对权势地位无所用心,只是勤勤恳恳、恪尽职守,埋头于日常公务,为人也注意谦恭抑损,这才逐渐淡化了曹操的敌视态度。

曹丕即位后,虽然司马懿与曹丕关系不错,得到曹丕的重用,地位日益显赫,但他的防范心理并没有因此懈怠。在征辽东公孙渊凯旋而归时,一些士兵因天气寒冷,乞求司马懿赏给襦衣。这本来不算过分的要求,但他却未答应。当别人对此表示不解时,他表白自己,说是不能让皇帝认为他是用国库的衣物为自己收买人心。可见他为人十分精细。

20余年后,到了魏明帝曹睿的儿子曹芳登位时,司马懿已官至太尉,与宗室曹爽同为顾命大臣,辅助魏王曹芳。2人实际共同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

当时,曹爽门下有清客500人,其中毕轨、何晏、邓扬、丁谧等常在曹爽周围,为他出谋划策。他们不断向曹爽进言,认为司马懿有一定野心,而且在社会上有很高声望,对皇室是潜在的威胁,不可对他推诚信任。

曹爽遂于景初三年(239年)2月使魏帝下诏使司马懿从太尉升为太傅。这一明升暗降的办法,使司马懿的兵权被剥夺,实际权势被架空。

司马懿为曹家天下立过汗马功劳,德高望重,此次被架空实权,虽然大为不满,但他深知曹爽重权在握,自己难以抗衡,所以只好暗中组织人马,以待机行事。为防不测,他称病居家,对朝政不闻不问,并告诫二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安分守己,不可争强斗胜。

时隔不久,传来边境告急的军情。东吴军队分兵两路进攻六安和淮南,边境请求朝中发兵边关救急。一时间曹爽急得不知所措,赶紧召集众臣商议对策。可退兵之计还未落实,又有人传来急报,说樊城又遭东吴攻击,连连告退。这时曹爽已如同火上浇油,无计可施之下,他只好以皇帝的名义派人去请司马懿来朝议事。

司马懿老谋深算,对战局了如指掌,同时也料定曹爽必来相请。他认为借此时机出战,一来可以打击曹爽的气焰,二来可以树立自己的威望,所以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司马懿来到朝中后,决定亲自带兵出征。无计可施的满朝文武见司马懿亲征边关,深信定可退敌,所以人心振奋,为司马懿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曹爽亲自将他送出津阳门外。司马懿率军直奔樊城,对东吴部队采取出其不意的突袭,很快打败了围城的吴军。然后他又转战六安,解了重围。前后不足1个月,司马懿就解了边关之危。班师回朝后,他的声望更是大增。

曹爽为了夺取皇位,进一步独专朝政,排斥异己,并在军机要地安置亲信。朝中大臣对曹爽的专横和野心看得清楚,但却敢怒不敢言。曹爽唯一的顾忌就是司马懿。于是,他命心腹河南尹李胜出任荆州刺史,并借向司马懿辞行之机前去探听虚实。

自上次边关出征得胜回朝后,司马懿兵权又被曹爽剥夺,他一直采取忍耐退让的策略,称病居家,不问政事。得知李胜来访,深知其实质用意的他作了一番苦心安排。

当李胜被引到司马懿的卧室时,只见司马懿病容满面,头发散乱地躺在床上,并由2名侍女服侍着。李胜说:“好久没来拜望,不知您病得这么严重。现在我被任命为荆州刺史,特来向您辞行。”司马懿假装听错了,说道:“并州是近境要地,一定要抓好防务。”李胜忙说:“是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还是装作听不明白。这时,2个侍女给他喂药,他吞得很艰难,汤水还从口中流出。他装作有气无力地说:“我已命在旦夕,我死之后,请你转告大将军,一定要多多照顾我的孩子们。”

李胜回去向曹爽做了汇报,曹爽喜不自胜,说道:“只要这老头一死,我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不久,魏少帝曹芳前往洛阳南山拜谒魏明帝高平陵,曹爽以及他的弟弟曹义、曹彦和心腹亲信一同随行。

司马懿见时机已到,就以太后的名义传布诏令闭锁城门,发动了兵变。他派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统领数千禁军占领城中要害部位,解除了曹爽和其亲信的兵权。控制城中以后,他又亲自出城劝降曹爽,并向曹爽保证只要投降,绝不伤害他的性命。曹爽部将力劝曹爽调兵平叛司马懿,曹爽犹豫再三,终究投降。曹爽自以为免除官职后也可当个富家翁,坐享清福。然而事与愿违,时过不久,司马懿便以曹爽大逆不道、图谋篡位的罪名将其连同亲信党羽全部诛杀了。

这场为期长达数年的争权,最终以曹爽惨败而告终。曹爽失败的致命错误是紧要关头缺乏冷静,过于轻信司马懿的计谋。但司马懿以忍为退的策略也巧妙地迷惑了曹爽,使其解除戒心,疏于防范,从而为自己赢得了时间。而不失时机地断然起事,则是他制胜的关键所在。

人生在世,谁都会有不顺遂的时候,但身处逆境正是促使自己身心成熟、准备大展宏图的机会。

身处逆境中最忌讳的反应是:第一意志萧条;第二焦躁不安;第三惊慌失措,盲目挣扎。若是犯了这3项大忌中的任何1项,则不仅无法自逆境中脱困,反而会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

而最关键的是要沉着地等待时机。就像《菜根谭》中所讲的那样,“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长久潜伏林中的鸟一旦展翅高飞,必然一飞冲天;迫不及待绽开的花朵,必然早早凋谢。了解了这个道理,就会知道凡事焦躁是无用的,身处横逆之中,只要能储备精力,重展身手的机会一定会来临,所以能够使自己的力量持久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抱着这种信念,才会安全跑完人生这段漫长的旅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