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怯场绝不是你的专利

怯场绝不是你的专利

时间:2023-08-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害怕当众讲话,没有谁会是特例。在卡耐基的成人演讲训练班里,经调查得出80%~90%的学员在上课之初会感到上台的恐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社会性的普遍难题。其实,人人都会出现说话胆怯的情况,怯场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日本有位专家认为,人类用以视觉为首的五官来感知外界的动态,随即采取相应的行动。是不是自己说话缺乏自信才遭致别人笑话呢?

害怕当众讲话,没有谁会是特例。在卡耐基的成人演讲训练班里,经调查得出80%~90%的学员在上课之初会感到上台的恐惧。许多职业演讲者都向卡耐基坦白过,他们从来没有完全消除登台的紧张情绪。在他们发言之前,总是会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在演讲开始阶段一直持续着。

俗话说:“树要皮,人要脸。”所谓“要脸”,就是特别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每个人都有一种理想的自我形象,总是希望别人都以赞许的目光看待自己;每个人还都有一种社会的自我形象,总是希望在群众中和社交中大家都能喜欢自己;每个人都有一种性别上、年龄上、职业上、家庭上,以及经济上的自我形象,总是希望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能融入社会,对经验很少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十分自然而强烈的。年轻人总有一些从未体验过的欲望和不便公之于众的弱点和心愿。于是,自信与自卑、开朗与烦恼、大胆与怯懦、立志和消沉等互相矛盾的心理在他们身上往往混合存在,交替出现,因而他们也就特别关心自我形象在别人心目中会是什么样子,对周围的一切也就特别敏感。

由于害怕丢面子,被人议论,所以胆怯、腼腆、惊慌和恐惧便涌上心头。这种胆怯心理,不是少数人的问题,而在大多数人身上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其比例数字还相当高:在青少年中大约占80%以上,而在已经工作多年、有一定阅历的人当中差不多也占5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社会性的普遍难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人都可能在说话前后或说话过程中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者如此;天性活泼、思想活跃者如此;即便演说专家、能言善辩者也不例外。每当我们打开电视机时,往往会被一些潇洒大方、表达自如的节目主持人所折服;每当我们拧开收音机时,也往往会被一些口若悬河、音色优美的播音员所倾倒。其实,他们也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在说话时无忧无虑,应付自如。他们也一样常常怯场。据闻,日本某演员临近自己拍片的时候就想上厕所,甚至一去就是10分钟。美国某播音员,起初每临播音,都要先到浴池去洗一次澡,不这样,播音时就不能镇定自若。如果碰到外出进行现场直播,他便不得不提前到达目的地,并在直播现场寻找浴室。

纵览古今中外,很多政治家、演说家最初都有过怯场的经历。就拿丘吉尔来说,他当年在演讲台上窘迫不已,恐惧得甚至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直到被轰下台去。但他并未就此消沉下去,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勤讲多练,绝不放过每一次讲话机会,演讲水平日益提高。后来他的就职演讲被誉为最精彩的首相就职演讲之一。

又如美国著名的总统演讲家林肯,在最初走上演讲台时,尽管经过周密细致的思索,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仍然遭到了失败。极度的恐惧让他语无伦次,别人不知他在说什么。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日益衍演,人类的语言也渐趋复杂化、技巧化。同时,由于有些人天生性格内向、性情孤僻,致使他们产生了对说话的胆怯心理。

“我总是不敢在人面前讲话、发言,那会使我心跳加快,脑中一片空白……”有人坦然地承认自己说话的胆怯,而且对此颇为苦恼。

然而,往往每一个说话胆怯的人都会误以为自己是个例,他们总是会想:“为什么自己会这样呢?要是能像别人一样谈吐流畅该多好啊!”其实,人人都会出现说话胆怯的情况,怯场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日本有位专家认为,人类用以视觉为首的五官来感知外界的动态,随即采取相应的行动。所谓“怯场”一事,乃人体器官正常动作的一种先兆,这种动作是当见到大庭广众,或见到意想不到的陌生面孔等之后,五官感受到了,并对之做出反应,明显症状是脸红、心“扑通、扑通”地跳、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等。如果此刻说话者想到:“怯场啦!怎么办呀!”他就会因慌张而说不出话来。但是,如果他当时想到的是:“换了任何一个人遇此情景,都有可能怯场!”那他心里就会踏实多了,并随之镇静下来,很快恢复正常。所以,正确地对待怯场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把平时生活中关于怯场之类的事反复地思量一下,清醒一下自己的头脑,正确对待怯场这件事。

问问自己为什么怕人笑呢?自己说的话真的值得被人取笑吗?怎样才能避免被人笑话呢?是不是自己说话缺乏自信才遭致别人笑话呢?究竟怎样才能克服胆怯,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呢?如果说话者能够真正地把这些问题分析清楚了,查出了症结所在,一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说话怕羞的人甚至可以这样想:如果你被一个人取笑,不等于所有人都会取笑你;如果你的话可笑,那并不代表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让人取笑;如果你的话可笑,那别人笑的只是那句话,而不是你本人;何况,谁都被人笑过,这是很平常的事。而且,如果那个笑你的人是一个以取笑别人为乐的人,那么错不在你身上,而在取笑你的那个人身上。况且,古今中外那么多名人都有过怯场的经历,你只是一个普通人,紧张是在所难免的。

当你真正认识到说话怯场的真实状况,就不再那么担心会“丢脸”,心情放松下来,你的谈吐自然会随之舒畅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