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要么拆掉重建,要么就是拿生命冒险

要么拆掉重建,要么就是拿生命冒险

时间:2022-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孩子看电视、看电影的时候,总爱问大人一个问题:“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凡此种种,都是虚假两分的例子。表面上看他们是悲观绝望,实际上是陷入了虚假两分的逻辑陷阱之中。通过告知他们第三种可能性,让其认识到人生处处有惊喜,从而带他们走出虚假两分的逻辑陷阱,重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小孩子看电视、看电影的时候,总爱问大人一个问题:“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在孩子的意识里,世界上的人只有两种,要么好人,要么坏人,好人可以接近、可以信任,坏人要与之远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存在第三种人,而实际上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种类繁多,除了好人、坏人之外,还有很多种。也就是说,孩子对人的分类是不正确的,是虚假的分类。

在逻辑学上,虚假分类有一个专有名词,就叫虚假两分,它是一种很常见的逻辑谬误,指的是设法让人认为只有两种选择,然后排除其中之一,于是便剩下似乎是唯一的答案。通常来说,虚假两分并非出于无知和无意,它往往是故意这样分类,以达到自己的诡辩目的。

◎说服的伎俩

在生活中,虚假两分往往是说服者说服他人的伎俩,例如:

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经常对孩子说:“你要么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要么上完高中就去工地做苦力,一辈子过穷日子,你自己选吧!”

妻子为了让丈夫把烟戒了,经常对丈夫说:“你要么把烟戒了,走上健康长寿之路,要么继续吸烟,等着得肺癌,等着英年早逝,你自己考虑清楚吧!”

队员们在开始比赛之前,教练对他们说:“你们要么取得胜利,成为英雄,要么就是失败者,被人们斥责,你们看着办吧!”

凡此种种,都是虚假两分的例子。说话者为了达到劝说的目的,使用虚假两分诡辩术,使听话者从两种选择中排除一种,选择剩下的一种。经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两种选择中,一种是诡辩者希望听话者选择的,另一种选择是诡辩者故意夸大事实,把结局说得特别糟糕,以吓唬听话者的。试问:在对比两种选择之后,哪个听话者不愿意选择诡辩者希望的那个选项呢?

孩子听了父母的话,心想: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做苦力,一辈子过穷日子,这多难受啊,那我还是选择好好学习吧。丈夫听了老婆的话,心想:抽烟会得肺癌,会英年早逝,我可不想早死,还是赶紧戒烟吧。队员们听了教练的话,心想:我可不想成为失败者,被人们斥责,我还是努力比赛吧!于是乎,诡辩者就顺利达到了自己的说服目的。

◎二选一VS多选一

虽说虚假两分是说服的常用伎俩,但这改变不了其诡辩的本质。为什么说它是诡辩呢?这是因为,虚假两分是虚假的,是不真实的。事实上,每一件事都有多种分类,每一件事情都有多个选项,而不仅是两个选项,更不是两个极端化的选项。

一位建筑公司的总经理去学校接自己的孩子,恰好遇见了学校的校长,由于他和校长比较熟,就闲聊了几句。期间,他指着一栋较为陈旧的教学大楼说:“校长啊,你看那栋教学楼,太旧了,看起来就不怎么牢固,万一发生地震,真的扛不住啊。你们要么将它拆了重建,要么就只能继续让学生冒着生命危险上课了。”

校长一听就知道这位建筑公司的总经理在诡辩,目的是想说服他拆除这栋教学楼,以便揽下拆除和重建大楼这个项目。于是校长笑着说:“你不知道吧,那栋大楼刚通过抗震能力测试,至少可以抗6级地震,建筑质量完全没问题。而且我们决定,下学期对那栋教学楼进行外观装修,让它焕然一新。”

这位总经理听了校长的话,知道继续忽悠下去也没机会拿下这个工程,就笑着随便应付几句,告辞了。

建筑公司的总经理说的要么拆掉那栋教学楼重建,要么继续让学生冒着生命危险上课,在这两个选项中,毫无疑问前一选项更好,然而,问题在于:

首先,后一选项是真实的吗?不一定,这完全是那位总经理个人的观点。也许那栋教学楼很陈旧,真的不牢固;也许那栋教学楼只是看起来很陈旧,但实际上很牢固(后来,校长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除了那位总经理提出的两种解决办法,难道不存在其他办法吗?当然不是,校长说了,下学期就会对那栋教学楼的外观进行装修,让它焕然一新。对比一下这种解决办法,显然比拆掉重建少了许多麻烦,又节省许多经费。

事实上,解决教学楼陈旧的问题,办法还有很多,唯独那位总经理说的两个选择最极端。既然是极端的选择,是解决问题的极端办法,也就意味着不是最佳的办法。因此,只要找出比这两种办法更好的办法,就可以驳斥对方的虚假两分诡辩。很显然,校长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提醒我们:驳斥虚假两分谬误的最佳策略是找出其他更好的办法。

◎提醒第三种可能

通过对虚假两分谬误的分析,你会发现:劝说他人最佳的策略不是利用虚假两分诡辩,而是在他人犯了虚假两分谬误时,及时提醒他:“还有第三种可能,而且这种可能是最好的,远远好于你所说的那两种可能。”

有一位年轻的处长在职务竞选中失利了,回到家里,他十分沮丧地说:“竞选副厅长我输了,今后我再也不会有前途了,一切都归零了。”有一个学生在高考中落榜了,认为自己彻底失败了:“我没有考上大学,我这辈子就完蛋了。”有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因为误解男友,结果男友半个月不理她,半个月后男友向她提出分手,她心里非常难过,对爱情也失去了信心:“这辈子,我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男朋友了,我已经不会爱了。”

生活中,这类人并不少见,遇到挫折就会马上产生彻底失败的感觉,随之丧失自信,认为人生一片黑暗,自己没有任何价值。表面上看他们是悲观绝望,实际上是陷入了虚假两分的逻辑陷阱之中。稍一分析就很清楚,他们将人生错误地分为两种极端:一个是正极端,一个是负极端。

正极端:竞选上副厅长,前途一片美好;

负极端:没有竞选上,前途一片渺茫。

正极端:高考中榜,就踏上了人生的坦途。

负极端:高考落榜,这辈子就完蛋了。

正极端:如果不分手,我就是最幸福的人。

负极端:一旦分手,我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男朋友了。

劝说这类陷入虚假两分逻辑陷阱的人,最好的策略就是告诉他们:

“人生并不是只有两种可能,还有无限种可能,每种可能又皆有可能(每种可能都可能成真)。竞选落选,以后还可以竞选,即便不再竞选,也不意味着前途渺茫;高考落榜,还可以选择复读,即便不复读,还可以选择读专科、技校;失恋了之后还可以恋爱,也许还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通过告知他们第三种可能性,让其认识到人生处处有惊喜,从而带他们走出虚假两分的逻辑陷阱,重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