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黄金搭档”

“黄金搭档”

时间:2022-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黄金搭档”刘伯承、邓小平在1931年相识于江西中央苏区,他们都参加了长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刘伯承、邓小平是军事指挥上的并肩者。两人分手后,刘伯承一直担心邓小平的安全,经常到作战科、机要科查问邓小平是否过了白晋线敌占区。在三卷《邓小平文选》收入的218篇文章中,只有两篇是写人物的,而这两篇写的都是刘伯承。

“黄金搭档”

刘伯承、邓小平在1931年相识于江西中央苏区,他们都参加了长征。二人合作始于1938年,刘伯承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邓小平任政委,开始了“刘邓”二人13年的合作,先后共同领导和指挥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和第二野战军,共同经历过晋冀鲁豫、中原和西南三大战区。正如他们的老部下说:刘邓就是刘邓,这两个字中间,顿点都加不进去。

刘伯承比邓小平大12岁,作为军事首长执掌兵机,精于谋略,年高德劭,平易近人,像一位慈父;邓小平干练果断,敢于批评,要求严格,像一位严师,两人配合默契,互相支持,工作上口径一致,一唱一和,凡是在一二九师师部工作过的同志都知道,师部的工作只要邓政委表过态的,你去问刘师长时,刘师长一定说“按邓政委讲的办”,反之亦然。刘邓曾先后共同领导和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第二野战军,共同经营晋冀鲁豫、中原和西南三大战略区,亲密无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刘伯承、邓小平是军事指挥上的并肩者。而在一个战役接连一个战役,一个战场转到另一个战场这种漫长而频繁的战争过程中,在这种极度消耗脑力和体力的战场生活中,刘伯承、邓小平又互相把挑在对方肩头上的重担换到自己肩头上来,或分成两副担子来分担。从这个意义上说,刘伯承、邓小平又是军事指挥上的换肩者和分担者。即使在大别山因为斗争的需要而分成两个指挥所,部队接到的战略战术指示仍然是出自一个刘邓司令部。历史既然以自己的行程形成了这种情况,也就难以把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艺术和作战谋略完全分割开来了。

在1942年春夏,侵华日军对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两次“扫荡”,而后一次是空前的“大扫荡”。 日寇春季“扫荡”给根据地造成很大损失。为了扭转这个局面,准备应付将来更大的困难,邓小平政委去中条山,刘伯承师长留太行山。当时敌寇修筑了白晋铁路,插进晋东南,把太行区和太岳区分割开,邓小平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三月中旬率一支部队前往太岳区。两人分手后,刘伯承一直担心邓小平的安全,经常到作战科、机要科查问邓小平是否过了白晋线敌占区。3月29日晚,刘收到电报,说邓小平当晚通过白晋线去往太岳。当夜刘伯承一直未睡,坐在作战科替参谋值班等电报。天快亮了,刘伯承到机要科敲门,适逢陈赓来电,他站在译电员身边,译一个字,看一个字,不时猜一个字,猜得还很准,直到确认邓小平已安全通过白晋线到达太岳区后才放心回去睡觉。

自刘邓分开后,司令部向下发的电报仍是署“刘邓”或“刘邓李”(李:李达,第二野战军参谋长)。由于他们对工作如此严肃认真,也由于他们亲密无间地团结一致,以身作则地为人表率,所以用他们二人名义发出的“训令”、“号令”、“预先号令”或者“命令”,部队无不坚决执行。

在长期的配合中,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三卷《邓小平文选》收入的218篇文章中,只有两篇是写人物的,而这两篇写的都是刘伯承。一篇是《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 1942年,适值刘伯承五十大寿。在邓小平的支持下,政治部机关的同志决定给刘师长祝寿,借以号召全体指战员向刘师长学习,并提高和活跃一下部队的情绪。刘伯承不赞成,但在大家的坚持下,作了让步,就有了这篇贺寿词;另一篇是《悼伯承》,刘伯承元帅逝世于1986年10月7日,邓小平率全家去参加追悼会,并依照刘伯承的遗愿主持追悼会。邓小平在《悼伯承》一文中说:“伯承久病,终于不治。我和他长期共事,相知甚深。他的辞世,使我至为悲痛。”“我们一起工作,是1938年在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个师长,一个政治委员,以后在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前后共事十三年,两人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协调。我比他小十多岁,性格爱好也不尽相同,但合作得很好。人们习惯地把‘刘邓’连在一起,在我们两人的心里,也觉得彼此难以分开。同伯承一起共事,一起打仗,我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这种战友情、兄弟谊成为我党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