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几个规划的诞生

几个规划的诞生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几个规划的诞生理想决定理念,理念决定方向。分歧集中在新规划的起讫时间上,主要有两种意见。这样一个跨世纪的规划对学校来说既可以体现工作的延续性,又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了使规划的编制能够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我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规划》最终以全票通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车重点专业建设上,除了《规划》对汽车专业发展的远景有描述外,我

(二)几个规划的诞生

理想决定理念,理念决定方向。作为校长,我有自己的教育理想。要实现这一理想,就必须有正确的理念挂帅。理念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理想通过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而行动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有理想而不去积极落实,理想就会成为空想;有理想而没有理念指导,行动就没有方向。

整体搬迁后,学校怎么建设、怎么发展,我有自己的想法。呼兰路校区就是一张白纸,我可以尽情挥洒笔墨,画出最美丽的图景,但这需要规划。规划让我们审视自己,脚踏实地做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再通过具体的步骤和措施来实现。一个好的规划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了良好的开端,做事情就会方向明确,方法到位,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998年11月,我在一次校务会议上提出制定新规划的建议,得到了班子成员的支持,但是班子里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分歧集中在新规划的起讫时间上,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现在正是“九五”中期,学校在新华路的时候本来就有一个“九五”规划,制定新规划必须要有延续性,应该把这个新规划定义为一个新的“九五”规划,作为对老规划的一种补充,所以新规划的起讫时间应该从1998年到2000年。另一种意见认为,现有的“九五”规划中的一些比较原则的建设目标,放到呼兰路校区也可以用,不需要再制定新的“九五”规划,关键是1999年和2000年的年度计划要做好;要制定新规划就应该是“十五”规划。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但学校经过搬迁,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九五”规划肯定不能再用了,综合考虑班子的意见和学校今后的发展,我提出制定一个五年规划,起讫时间从1999年到2003年。规划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99—2000年,第二个阶段为2001—2003年。这样一个跨世纪的规划对学校来说既可以体现工作的延续性,又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为了使规划的编制能够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我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对于规划的编制,我向编写小组提了3条建议:一是作为职业院校,规划要充分体现对职业教育理念的准确把握;二是作为企业办学,规划不能脱离为企业、为社会服务的宗旨;三是规划总体目标的确立必须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既有前瞻性,又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编写小组采纳了我的建议,并在广泛听取教职员工意见的基础上,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上海交运(集团)公司教育中心1999—2003年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

《规划》完成后,经校务会议讨论修改多次,于1999年1月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在审议《规划》的过程中,代表们一致认为《规划》指导思想正确,总体目标清晰,体现了发展性和前瞻性,令人鼓舞,分阶段实施目标明确、可操作。同时,代表们也提出了一些疑问,例如:《规划》的创新点在哪里?“总体目标”中提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互接轨”,但现在国家对于高职教育还没有实质性的政策出台,放在《规划》里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规划》中提到要“加强汽车重点专业建设”,但就目前学校的现实情况来看,要实现“构建欧、美、日三大主流车系专业教学体系”是否具备条件?学校打算怎么具体落实?

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问题的提出是尖锐的、深刻的,却恰恰反映了广大教职员工对学校建设发展的高度关注,都很关心学校经过搬迁后到底还有没有发展后劲,这是令人欣喜的变化。我把代表们提出的问题作了整理,并在大会集中表决前就大家关注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规划》最终以全票通过。

《上海交运(集团)公司教育中心1999—2003年发展总体规划》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规划。它以上海建设一流城市、一流教育为契机,以适应交通现代化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深化内部改革为动力,以加快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重点,确立“立足集团,背靠行业、依托社区、面向社会”的办学理念,在自身的定位上,要把学校办成“上海市及交通部一流的现代化交通职业教育特色学校、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基地和适应行业社会需要、服务于行业和社区、具有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充满活力的办学实体”。

《规划》在人才培养、办学渠道、办学规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装备、生活福利、精神文明8个方面确立了总体目标。其创新点有三个:

一是明确了实现总体目标的基本原则是“分步实施、循序推进”,将《规划》的实施分为前二年和后三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9—2000年)着重抓创新、打基础,积极探索各方面工作的发展路子,构筑规模办学的框架;第二阶段(2001—2003年)着重创特色、争一流,以现代化标志性职业技术学校为奋斗目标,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基本实现培养的人才全面适应交通现代化需要。

二是具有前瞻性地提出了“校企合作育人”、“职前职后并举”、“中高职教育接轨”的概念,并将之确立为学校的办学方针。作为职业院校,企业的需要就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了解企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我们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因此校企合作育人是必由之路。作为职业院校,我们不仅要为企业培养未来的员工,还要为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和社会再就业服务,因此职前学历教育和职后培训两者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共赢的关系。作为职业院校,我校1993年经上海市教委批准,创立上海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高职教育试点,是上海最早开展高职教育的学校。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末,上海的高职教育最终并没有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在全市铺开,但办高职教育,我校有实践的基础,实施中高职接轨,我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新生事物,我们有这个机会尝试,我们为什么不做?

三是在专业建设上,按照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设想,学校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汽车专业拟构建欧、美、日三大主流车系的专业教学体系,实施模块式课程教学法,在文科专业实施“二二分段(中专四年)、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在当年的职业教育领域是比较创新的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车重点专业建设上,除了《规划》对汽车专业发展的远景有描述外,我还将关于汽车专业建设的构想转化为学校的《汽车运用工程专业1997—2000年建设规划》,作为对《规划》中汽车专业建设相配套的规划。汽车专业建设规划对该专业的师资、教学装备、实训中心建设等方面的标准作了具体细化,同时也解答了广大教师对汽车重点专业建设发展的一些疑问和担忧。

事实上,做规划容易,要实现那看似简单的一句话的目标,有时甚至非五年十年不能达成。这时候就需要坚持,而这又恰恰是不容易做到的,特别是在形势发生变化,或是大多数人想放弃的时候,你认为是对的,你坚持下来了,你赢了,这就是你的眼光

印象最深刻的是2006年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有人提出《1999—2003年发展规划》中“中高职接轨”的目标不应该再提了,因为市教委在2001年开通了“3+3”培养模式,即初中毕业生升高职直通车,前三年在中专学习,后三年由高校自行组织考试,通过者直接升入高校学习,未通过者留校再读一年取得中专毕业证书。那时我校也积极争取获得了办学资质,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联办“3+3”高职班,招收了2届学生,后来这道门又关上了。加之高职和中职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分属教委不同的部门,学校单方面要实现“中高职接轨”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我始终认为中高职教育应该是一个上下衔接、融合的统一体,它不可能被永远割裂开来,实施中高职接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更何况,从时代进入21世纪后上海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我感觉到了一丝生的气息,无论“3+3”模式是否可行,上级教育部门对于“中高职接轨”的那根线始终没有断。11年后的今天,上海再次开启“中高职贯通”试点,就是最好的证明。

坚持一个正确的理念是必须的,同时理念也是可以发展的。我们在《1999—2003年发展规划》中提出要“背靠行业、依托企业”;在《“十五”规划》中,我们提出“引名企进校园,融专业入社会”的理念;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坚持前两个规划所提出的理念,并进一步提出“立足交通办教育,融入市场求发展”的更高的理念。制定“十五”规划的时候,有人提出“做大中职,做优高职,做强培训,做活校产”的理念,我当时对“做大中职”和“做强培训”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因为上海的中职生源数逐年下降,粥少僧多,想做大没有那个条件。既然这样,中职不是做大,而是要以“做精”为理念和目标,只有精益求精,学校才能保持吸引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要求职业院校具备“社会服务”功能,这一功能的集中表现是广泛开展以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广大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大劳动者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因此,我校的职业培训工作不仅要做强,更要做大,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后来,这一理念修正为“做精中职,做优高职,做大培训,做活校产”。可见,做任何事情,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那个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