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政治预言家

政治预言家

时间:2022-08-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政治预言家中国自古就有许多政治预言家。因此,中国在政治预测方面的智慧是相当发达的。但这种政治预测又无一定之规,总是根据具体的世事变化而变化。在这个意义上讲,那就不仅是政治预言家,还是政治活动家了。今天看来,这场在政治预测方面的交战犹自惊心动魄。下令催促销毁六国的王印。由此可见,汉朝的兴亡成败,有一大部分是捏在张良这位政治预测家的手里的。

政治预言家

中国自古就有许多政治预言家。

这些人,好像能上知一千年,下知五百年似的,实际上,他们也是平凡普通的,只不过善于根据社会形势、人事去分析得失成败以及各种力量的对比发展罢了。

中国是一个历史极其悠久的国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改朝换代和你争我夺是经常发生的事,所以,高瞻远瞩就成了统治者必不可少的素质,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中国在政治预测方面的智慧是相当发达的。但这种政治预测又无一定之规,总是根据具体的世事变化而变化。总的来看,不外乎从社会发展、形势变迁、人事转化三个方面入手。

在《三国志》中有一篇著名的“隆中对”,是诸葛亮在隆中回答刘备有关天下大势的咨询,在这席冠绝千古的谈话中,诸葛亮未出隆中就三分天下,而其后的形势也正是根据他的预测发展的,诸葛亮可谓是一位“国际形势预言家”了。但细看这篇“隆中对”,就可看出,诸葛亮并无什么特异之术,他绝非靠能掐会算来预测出天下大势,而是完全依据于对现实形势、人事的准确全面的了解和细致周密的分析而作出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一旦出了隆中,就尽心尽力地辅佐刘备,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靠了他的努力,刘备才得以与曹操、孙权抗衡而三分天下。看来,要想做一个政治预测家,不能以隔岸观火的悠闲态度来对待世事,有时还需要积极地参预和投入,才能实现自己的预测。在这个意义上讲,那就不仅是政治预言家,还是政治活动家了。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曾被困在荥阳,他为了争取各方的支持,让郦食其为他出谋划策,计谋一出,立刻遭到了张良的坚决反对,他就是从社会发展、形势变迁和人事转化三方面来分析和确定当时的策略的。可以说,刘邦之所以能够胜利,全在于张良的这一分析和预测,否则,必败于项羽之手。今天看来,这场在政治预测方面的交战犹自惊心动魄。

张良身体经常有病,从来没有单独带领军队,而是作为出谋划策的大臣,经常随从汉王。公元前204年(汉高祖三年),项王把汉王重重包围在荥阳城里,汉王忧心如焚又很恐慌,与郦食其商议怎样去削弱楚国的力量。郦食其说:“过去商汤讨伐夏桀时,封夏桀的后代于杞;周武王诛杀殷纣王时,封殷纣王的后代于宋。现今秦朝残虐无道,用杀伐灭亡了六国,使六国后代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陛下您如果重新拥立六国的后代为王,这些人必然会争着拥戴陛下您的大德大义,情愿做为您的臣子和姬妾。大德大义风行于各诸侯王那里,您就可以西南称霸,楚国也必定整肃衣冠,毕恭毕敬来朝谒您。”汉王说:“很好。赶快催促刻六国王印,先生出发分封时就可以带印前往了。”

郦食其的这番话,即使在现代读者看来,似乎也觉得合情合理,但经张良一分析,我们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如果按郦食其的话去做,那就大势去矣!且看张良的理论:郦食其还没有走,张良从外边来谒见汉王。汉王正在吃饭,说:“门客中有人给我献上一个削弱楚国力量的计策。”详细具体地把郦食其的计策告诉了张良说:“子房,你看怎样?”

张良说:“是谁给陛下出这样的计策?陛下的事业完了。”汉王说:“为什么呢?”张良说:“我请借您面前的筷子,为您指画形势。过去商汤和武王讨伐夏桀王、殷纣王而封他们的后代,是有把握制桀王、纣王于死命,现在陛下您有把握制项羽于死命吗?这是不能采用这个计谋的第一个原因。周武王进入殷朝,标榜商容的里门,到箕子门前抚车轼示敬意,修封比干的坟墓,现在陛下您能做到吗?这是不能采用这个计谋的第二个原因。把殷纣王积粟之仓钜挢里的粮食都发散出去,把殷纣王储财之所鹿台的财物都分发出去,用以接济贫穷的人,现今陛下您能吗?这是不能采用这个计策的第三个原因。在殷朝的战事一结束,就停罢军用的车辆改作乘人之用,把刀枪剑戟都倒着装载,表示不再用了,现今陛下您能这样做吗?这是不能采用这个计策的第四个原因。把军马散放在华山的南边,表示没有什么用处了,如今陛下您能这样吗?这是不能采用这个计策的第五个原因。把运输军需用的牛马都放牧在桃林塞的原野上,表示天下不再有运输与积聚,现在陛下您能这样做吗?这是不能采用这个计策的第六个原因。而且天下的游说之士,离开自己的父母,抛弃了祖坟边的热土,离开有交谊的老朋友,跟从陛下您,只是日夜盼望能得到很小一块土地。今天去拥立六国的后代,没有土地去封有功劳的人,游说之士各自回去给自己的主公干事去了,跟自己的家人团聚,与老朋友会面,谁还跟陛下您去夺取天下呀?这是不能采用这个计策的第七个原因。楚国不强还倒罢了,强则六国必屈服跟从楚国了,陛下您去哪里寻找在您面前称臣的六国后代呢?这是不能采用这个计策的第八个原因。如果您用这个计谋。陛下的事业就完了。”

汉王停止吃饭,把嘴里的饭也吐了出来,骂道:“这小子,差点坏了我的事业。”下令催促销毁六国的王印。

张良的这番话实在是太厉害了,前半部分还倒罢了,后半部分尤为震聋发聩,幸亏刘邦能及时醒悟,如果不听张良之言或是晚听张良之言,别说打败项羽,建立汉朝,恐怕自己也已死无葬身之地了。

张良的政治预测可谓是极其正确的,就在他说了这番话不久,占据齐地的韩信就派使者来见刘邦,要求封他为齐地的假王,刘邦一听,勃然大怒,觉得韩信不赶快来救援自己,还趁火打劫,要挟封王。但后来听了张良的劝说,竟封他为真齐王,从而稳住了韩信,打败了项羽。如果按郦食其的计策封了齐国的后代,那韩信早就背叛刘邦。由此可见,汉朝的兴亡成败,有一大部分是捏在张良这位政治预测家的手里的。

上面的这个例子,是把政治预测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的,通过努力来实施自己的预测,最终达到预测的结局。这是一种主动性极强的预测,能够进行这种预测的人,一般来说都能取得成功。

还有一种预测,仅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但因对事情的发展无能为力,便只能眼看着事情往坏的一面发展。“召公谏厉王止谤”就是这样的例子:

厉王实行暴虐的统治,奢侈骄傲,国都的民众都议论他的过失。召公劝诫说:“民众都忍受不住您的政令了。”厉王发怒,找到一个卫国来的巫师,叫他监视议论的人,巫师报告谁议论,就杀掉谁。于是,议论的人少了,诸侯也不来朝见。

厉王三十四年,他统治更加严厉,国都的民众再不敢说话,路上相遇,也只是互相以眼色示意。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议论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不过是堵塞民众讲话罢了。堵住民众的嘴巴,比堵塞河流的后果还要严重。河水堵塞起来,一旦决口,伤害的人一定很多,民众也是一样。所以治水的人要疏通河道。使水流通畅;治理民众的人,要开导他们,让他们讲话。所以天子办理政务,让大臣和普通官吏献上议论朝政的诗篇,乐官进献反映民意的歌曲,史官进献可供借鉴的史书,乐师进献有劝诫作用的箴言,然后由盲人朗诵和宣读,百官可以进谏,普通民众的议论也可以间接地传给天子,左右侍从要尽规谏的责任,同族大臣要监察和弥补天子的过失,乐师和史官要用乐曲和史实开导天子,老臣把一切汇集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这样,政事才能办理好,不违背情理。民众有嘴巴,正像大地有山河,人类的财富用度都从这里产生出;又好象大地有高低干湿等各种类型的田土,人类的衣服食物都从这里产生。放任民众讲话,政事的好坏得失都可以反映出来。好事加以推行,坏事加以防备,正像大地出产财富衣食一样。民众想在心里,说在嘴上,成熟的意见便於推行。若是堵住他们的嘴巴,那么支持你的人能有几个呢?”历王不听。于是国都没有人敢说话。

三年以后,大家都串联起来造反,袭击厉王。厉王在国都居住不下去了,只好逃到了彘地。

周厉王的败亡在于他压制舆论,箝住人口。其实,谁都知道压制舆论是一种愚蠢的做法,但人一旦得势,又往往肆逞己欲,不愿接受舆论的监督,就终于一天天地失去了人心。召公可谓是一位明白人,预见到周厉王如此下去必无好下场,只是他只能说说,却无力改变一天天腐败下去的情况,只能眼看着国家局势往他预见的坏的方向发展。

还有一种政治预测,不是为某一具体的事物考虑,而是高瞻远瞩,为未来作好准备。也许,这种准备一时还看不出效果,甚至会有负面反映,但对将来,却意义重大,试看雄才大略的清世宗皇太极是怎样收拢汉族人才的:

皇太极打算留下洪承畴为己效力,便派范文程去劝洪承畴投降。洪承畴当时正在跺脚大骂,范文程心平气和地与他交谈,内容涉及古今之事。房梁上的尘土偶然落下,沾到了洪承畴的衣服上,他用手掸去了灰尘。范文程回去将此情告诉了皇太极,他说:“洪承畴肯定不会求死,连衣服尚且那么珍惜,更何况他的性命呢?”皇太极亲自去看望洪承畴,解下了自己身穿的貂皮大衣给洪承畴穿上说:“先生是否觉得不那么冷了?”洪承畴瞠目而视许久,叹息道:“这真是老天选定的明主啊!”于是叩头请求接受他投降。皇太极非常高兴,当天赏赐不计其数,而且还设置酒宴,摆上戏台,将领们有的对此很不高兴,说:“皇上待洪承畴也太好了!”皇太极劝他们说:“我们这些人栉风淋雨几十年,是为了什么呢?”将领们答道:“那谁不知,是为了入主中原!”皇太极听后笑道:“这就譬如行路,我们都是盲人,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向导,我怎能不高兴呢?”

皇太极此论可谓高明之极矣!范文程是汉族的大学者。是一位极有见识之人,洪承畴更是明朝的大官,总督蓟辽军略,学识也有过人之处。这两人为清人入关,尤其在制订统治方略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可以说,满清政府若无像范文程这样的一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帮助制订策略,用皇太极的话说,就是没有“领路人”,想长期立足中原,是很难想象的。

相对来讲,政治预测要比军事预测复杂得多,政治预测是包括了军事因素、经济因素、政治文化和人事因素等诸种社会因素的一种综合预测,其内容包罗万象,其关系错综纠葛,若有一处考虑不到,就会产生重大的失误。因而,政治预测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种大智慧。能够做出成功的政治预测的人,已不是一般的政治家了,而是预言家、先知先觉者!

政治预测虽难,在中国历史上,却多有成功的政治预测,多有大贤大智之人能透析世事,洞烛幽微,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政治预测的成功经验。有大志者,必定要知往昔、察现实、测未来,历史经验,是不可轻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