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世纪西欧文化

中世纪西欧文化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 中世纪西欧文化1.教会与大学大学,一词由拉丁语Universitas而来,而Universitas本意为“综合体”,它是由介词Versu与名词Unum构成,意义为“朝向统一”。而大学的产生却和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对于当时西欧的学术界和文化界是一场大的革新。中世纪哲学具有强烈的基督教的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基督教文化的一部分。

第七节 中世纪西欧文化

1.教会与大学

大学(University),一词由拉丁语Universitas而来,而Universitas本意为“综合体”,它是由介词Versu(s往,朝向)与名词Unum(统一,单独)构成,意义为“朝向统一”。这种产生于欧洲的教育设置,如今已经广泛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地方;大学制度,也被世界上各种文化所认同,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的产生却和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教会在中世纪垄断了教育,即使后来的大学也没有真正割断与教会的思想联系。

公元4世纪,随着罗马帝国对基督徒迫害的停止,并进而确定基督教为国教,教会就拥有了国家的教育大权。开始的时候,各地教会在教堂或者主教堂傍设立学校,一方面培养教会的神职人员,一方面教导民众识字和算术。6世纪时著名学者波埃修提出了知识分子所必须掌握的“七艺”,包括涉及学问形式的“语法”、“修辞”和“辩论”,以及涉及学问内容的“算术”、“音乐”、“几何”和“天文”。后来这“七艺”成为最早的巴黎大学的共同必修课程。在整个“黑暗时期”罗马基督教会成了欧洲古代文化的承担者和传播者,开启了后来大学教育的先声。“十字军东征”是一场对近东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使地中海东部各国的经济和文化造成严重破坏,给西欧各国人民也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客观上也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进而为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铺平了道路。1095年11月,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的克列芝召开宗教会议,为“征讨异教徒”进行蛊惑性的总动员,以此为标志,开始了长达200年的十字军东征。战争的结果,客观上也使欧洲人接触到了高水平的拜占廷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带回了许多学术典籍。在阿拉伯人占领的比利牛斯半岛和诺曼人占领的意大利南部,许多学者将流失到阿拉伯人中间的希腊古典文献和阿拉伯文献用希腊文和阿拉伯文译为拉丁文。由此,中世纪的欧洲开始更为全面地了解到古典文化的面貌,另外,一些伊斯兰文化的杰出成就,如阿维森纳的医学和哲学著作,阿维罗伊的哲学著作,以及各种代数学、化学、天文学、医学方面的知识也都传入欧洲。这对于当时西欧的学术界和文化界是一场大的革新。文化交流的结果使得原有的知识体系扩大,除了原来的文艺学科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发展外,新的学科,特别是神学、法学和医学也开始确立,后来又形成了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学科,从而为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大学准备了条件,可见多学科、综合性是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的题中应有之义。

到了12世纪,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城市和行业组织的形式也影响到教育领域。由于知识体系的扩展和学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名师,他们广收门徒,仿效当时的同业行会,组成师生行会。对于如何管理学校,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方式,既有以最早兴起的意大利波洛尼亚(Bologna)大学为代表的,以学生管理为主的“学生大学”,也有以教师管理为主,以法国巴黎大学为代表的“先生大学”。总的来说,这些师生行会的目的是为了对学校进行自我管理,维持教学秩序,加强学校的行政效率,使得教育工作更有规律。因此大学在它诞生之初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师傅(Magis-ter)与学徒(Discipulus)的关系。既然是行会性质,因此它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机构,完全实行自治。它既不受任何上级的管辖,也不受所在地方的限制。如果学校与市政当局发生矛盾,或者对所在地的条件及环境感到不满意,便会全校搬到其他地方继续办学。在办学过程中,大学还争取到其他一些特权,如免纳捐税,平时免受兵役,甚至不受普通司法机关管辖等。因此大学在开办之初就相对独立于市政当局,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今天我们所强调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理念在这里都能找到源头。

在欧洲,最早的几所大学包括以医学闻名的撒利诺(Salerno)大学、以法学见长的波洛尼亚大学和以神学著名的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巴黎大学是其中的佼佼者,声名显赫,人才鼎盛,学校分为四个学院:文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和医学院。每个学生必须完成文学院的课程,才能晋升到其他学院修习各种专门知识。在文学院学生必须接受前面提到的“七艺”的训练,达到一定的水准,作为进行专门知识学习的基础。尽管每所大学的特色不同,但是在这一点上,大家的要求都是一致的。这也许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素质教育最早的表现吧。

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使得国民教育的职能逐渐从教会分离出来,大学逐渐取代教会成为专门的教育机构。这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启蒙运动提供了重要阵地。更具有意义的是,尽管世界各国、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发展出了各种较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如希腊雅典的学院和中国的书院等,但是,西欧中世纪形成的大学所提供的办学理念、组织原则、教学体系、学位等级制度等,却是近现代世界高等教育制度的直接先驱。

2.中世纪哲学——理性与信仰

西方文明贯穿着希伯莱人的宗教精神、希腊人的哲学精神和罗马人的法律精神。这三种精神的融合开始于中世纪,中世纪哲学正是基督教义、希腊哲学和罗马法的一种全面整合,它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初始状况,是我们理解西方文化的全貌和特征的历史基础。

中世纪哲学具有强烈的基督教的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基督教文化的一部分。它以圣·奥古斯丁和波埃修为先声,13世纪进入其黄金时期,在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体系中登峰造极,在邓·司各脱和奥康的威廉之后走向没落,15世纪中叶为文艺复兴学者所取代。

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仍然是左右中世纪哲学的两大传统,中世纪哲学延续了古希腊哲学理性思维的传统,在神学的框架下研究了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一般与个别、神与人、天国与世俗、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等一系列哲学问题,深化了人们的认识。奥古斯丁、阿奎那两大哲学体系至今在西方仍有很大影响。

中世纪哲学在形而上学、自然哲学、知识论、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学说等方面都作出了深入的探索。比如,中世纪对亚里士多德“存在”概念意义的辨析演化为关于实体、本质和实在的不同学说,实在论和唯名论的争论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共相的不同理解发展为本体论和认识论领域两条路线的分歧,关于质料与形式关系的研究导致了物质实体观,对理智抽象作用的讨论触及感性与理性、思想与现实、个人意识与类意识关系这样一些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至于中世纪对意志自由、美与恶、自然律等伦理问题的系统研究与希腊哲学中有关的零星论述相比,更显出其独创性。

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发展历史看,基督教从排斥理性到容纳理性、向理性主义回归,又给自身埋下了不安定的种子。首先,信仰的问题更多的是靠信仰者的自由意志和自身的情感体验、静观祈祷等宗教实践完成的,烦琐的逻辑论证只会使信仰走入困境,令人反感。因此,理性运动展开的同时,基督教哲学内部产生了分裂,原教旨主义和神秘主义用古斯丁的神秘光照论来反对理性,强调个体经验应成为宗教生活的主旋律。其次,理性与信仰的背离早就酝酿于经院哲学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争论之中。唯名论和唯实论是经院哲学内部,围绕着共相问题的争论而形成的两个对立的派别,其实质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源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由宇宙论向本体论的过渡)。自从公元3世纪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在《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导论》中提出共相问题,经过波爱修的介绍,概括出关于这个问题上的两种哲学观点以后,由于他的逻辑学著作在中世纪广泛传播,便埋下了在共相问题上争论的种子。11世纪开始孕育的经院哲学,在运用理性的推理和证明等逻辑手段来论证神学教义的过程中,涉及最重要的哲学问题就是“共相”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几乎伴随了经院哲学的发展,形成了经院哲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安瑟尔谟与洛色林的争论构成了唯名论与唯实论的第一次较量。经院哲学后期,其实并不否定上帝的存在,而是反对用理性来思维。著名唯名论者司各脱从经院哲学的内部对自然神学的倾向提出质疑,他提出“白板说”,认为一切观念来自感觉经验;“意志高于理性”,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上帝和人,而意志又是自由的,它不受理性必然性的制约。人无法通过理性来认识自由意志的上帝,至少这一条路是有问题的。而奥康则用著名的“剃刀”(思想经济原则)对经院哲学的烦琐论证进行抨击,指出上帝只是信仰的对象,与理性、知识无关,逻辑论证和专题分析应成为哲学方法。理性与信仰的分裂,导致经院哲学的衰落。

没有信仰与没有理性都不能称其为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在神学的框架下研究了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一般与个别等一系列哲学问题,深化了人们的认识,在浓厚的宗教精神下,以曲折、艰难的方式延续了人类理性思维的传统,并且成为西方近代哲学的直接先驱。近代哲学从经院哲学中分离出来,以求真、求知为自己的本分,并以求知涵盖求德,这一功能是由理性来保证的。宗教改革以来“因信得救”的价值功能已经被视为蒙昧主义。理性反省宗教,为人类带来了解放,而理性这种工具、手段的功能,逐渐变为目的,这种理性的自足自救代替了神正论、救赎论,斯宾诺萨和黑格尔的体系正体现了理性可以使人心安理得获得精神的完满的功能。因此,中世纪的哲学在本质上是为信仰服务的,但它却是理性的活动。它从科学的兴趣出发,鼓励和赞许自由的研究精神。它给世界引入一种与旧教会的原则不同的原则——独立思考的精神的原则。中世纪哲学—神学家把基督教带进理性之海,塑造了西方人说理论辩的思维习惯,成为西方文化不朽的传统。

经院哲学体系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理性基础,哥白尼以独特的视角昭示了以人的理性解释世界现象的近代理性主义的诞生,理性与科学成为西方文化的主导精神正是在中世纪特殊文化土壤中孕育成长起来的。西方哲学充分发展的理性和信仰双重品格的存在,其渊源也都是从中世纪直接继承过来的。中世纪虽然是一个基督教信仰的时代,但却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反理性的时代,中世纪的哲学家们充分利用了精练的逻辑工具和推理方法,增强了思想的明晰性,培养了辩论的艺术性,使逻辑学、伦理学和形而上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准确性。基督教哲学把理性引入信仰,运用理性工具论证信仰,实现神学与哲学的结合,正是经院哲学的典型特征。而当中世纪晚期的经院哲学家努力将理性和信仰分离,从神学排除哲学时,经院哲学体系也就走向了终结,所以,中世纪的哲学是以信仰为目的、为核心、为主导的前提下,理性与信仰的结合。

如果没有经院哲学家们那种推论辨析的思维训练活动,也就难以想象近代以来西方人擅长的逻辑思维方式;如果没有经过中世纪理智训练的准备,也就难以想象用宇宙理性或人类智力去探索自然秩序的现代科学的诞生;没有中世纪理性的觉醒,也就不会有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时代理性精神对人类价值世界的彻底关照,就不会产生近代的理性主义精神。不仅如此,中世纪经院哲学体系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理性基础,唯名论的变迁为近代实验思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理性的科学精神,对未知领域勇往直前,对外部世界控制主宰的力量,鼓舞着一代一代西方人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立了繁荣的物质文明;宗教人文精神对西方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社会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西方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源泉。

3.骑士文学与哥特式建筑

(1)骑士文学

①骑士文学与骑士精神

贵族与骑士是欧洲中世纪的一个重要阶层,他们构成了中世纪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人们一般以封号、出身、权势、职业、土地财富等作为判定贵族的标准。中世纪的贵族主要是在原罗马帝国的元老贵族和日耳曼世家大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尤其在封建制确立过程中,大批封建贵族应运而生。贵族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骑士,即职业战斗人员,它源于日耳曼时代伴随王(或部落首领)周围,以战斗为生的军事侍从。世纪末在封建关系作用下,为领主看守城堡的骑士阶层才悄然兴起。他们纵横驰骋于疆场,热衷于比武,在贵族淑女面前又是风度翩翩的谦谦君子,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许多浪漫的遐想。成为一个骑士,也是中世纪一个男人的最大梦想和最高荣耀。

骑士文学盛行于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以出身而言,最早的骑士来自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他们替大封建主打仗,从后者获得土地和其他报酬。骑士有了土地,住在堡垒里,剥削农奴,成为小封建主,思想上是支持封建等级制的。后来骑士土地成为世袭,于是形成了固定的骑士阶层。十一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十字军东侵,提高了骑士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接触到东方生活和文化,骑士精神逐渐形成了。爱情在他们生活中占主要地位,表现为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并为她们服务。他们常常为了爱情而去冒险。在他们看来,能取得贵妇人的欢心,能在历险中取得胜利,便是骑士的最高荣誉。由于他们处在封建统治阶级的低层,他们中间有些人也有锄强扶弱的一面。他们并不反对基督教,正相反,他们有时也为宗教去冒险,因为基督教对他们是有利的。但他们往往不顾基督教的出世思想和禁欲主义而要求享受生活,从东方回来的骑士把东方文化带到了当时还处于野蛮状态的西欧国家。他们之中产生了一些诗人和歌手。他们的诗作歌唱现世生活和爱情,歌唱骑士的冒险,同时也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弥漫宗教神秘思想,并且往往掺杂着一些怪异故事。十二、十三世纪是骑士文学的繁荣时期,以法国为最盛。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着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如对个人的人格的爱护和尊重;为被压迫者和被迫者牺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的慷慨勇敢精神;把女子作为爱和美在尘世上的代表及作为和谐、和平与安慰的光辉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崇拜,等等,西方学者指出:从选择品德的倾向来说,传统在欧洲占上风。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现代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它构成了西欧民族中所谓的“绅士精神”,形成了现代欧洲人对于个人身份和荣誉的注重,对于风度、礼节和外表举止的讲究;对于崇尚精神理想和尊崇妇女的浪漫气质的向往;以及恪守公开竞赛、公平竞争的精神品质。总之,它使现代欧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优雅的贵族气质成分,又兼具信守诺言、乐于助人,为理想和荣誉牺牲的豪爽武人品格。

②骑士抒情诗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普罗旺斯民族自法兰克王国瓦解以后,政治独立,商业发达,贵族文化也趋于繁荣。普罗旺斯诗人多数是封建主和骑士,也有少数手工艺人和农民。他们的名字流传下来的有数百之多,但作品留存的很少。他们的诗歌一般咏唱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其中以“破晓歌”最为著名。“破晓歌”叙述骑士和贵妇人在破晓时候分离的情景。恩格斯指出,在中世纪统治阶级中,婚姻是包办的,是一种政治行为,是封建主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他又指出,骑士爱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个人之爱,其作用是破坏了封建主夫妇之间的忠诚,并且说普罗旺斯爱情诗的精华是“破晓歌”。这种诗歌在当时很受欢迎,他们的诗格律谨严,技巧复杂。十三世纪初北方贵族在教皇策动下镇压了南方“异端”运动,许多普罗旺斯诗人逃亡国外,把抒情诗传统带到意大利,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抒情诗歌的发展。

德国这时也产生过大量的骑士抒情诗人,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瓦尔特·封·弗格尔瓦德(1170-1227)。他出身于一个贫穷的骑士家庭,1198年后在各地漫游了二十多年,熟悉人民的疾苦,他的作品超出了一般骑士抒情诗的范围,如有名的抒情诗《菩提树下》不是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而是写普通青年男女的淳朴爱情,音调和谐,语言简练,有民歌风味。更有意义的是他的政治诗和格言诗,主要反映当时教皇和王权的斗争。作者态度鲜明地维护王权,揭露教皇分裂德国的阴谋,谴责教皇的虚伪,表现了爱国精神。

③骑士传奇

骑士传奇的中心是法国北方。骑士传奇的主题大都是骑士为了爱情、荣誉或宗教,表现出一种冒险游侠的精神。骑士传奇不同于英雄史诗,它没有历史事实根据,而是出自诗人的虚构,有的取自民间传说,有的模仿古希腊、罗马的作品。

骑士传奇反映的生活面狭窄,虚构成分较多。它往往以一两个骑士为中心人物,把他们的冒险经历组织成一个长篇故事,在人物外形、内心活动、生活细节等方面都有细致的描写,对话生动活泼。这些艺术特点使骑士传奇初步具备了近代长篇小说的规模。

④骑士小说

西班牙15、16世纪流行描写游侠骑士的小说,它是在西班牙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中世纪西班牙人民在反抗摩尔人统治的解放斗争中涌现出了一个骑士小贵族的特殊集团,成为光复运动的主力军。以后西班牙复兴,称霸欧美,这种骑士就成为西班牙人理想中的英雄。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是骑士小说盛行。骑士小说的主题反映封建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即为捍卫爱情、荣誉或宗教而显示出的冒险的游侠精神。西班牙的民族自信心,十字军的冒险精神,虔诚的宗教信念,在骑士小说中均有突出的反映。

骑士小说行文冗长,叙事繁复,语言拖沓,人物的性格和外貌雷同,中心思想与内容大同小异,艺术价值不高。随着骑士制度的衰落,骑士小说也就逐渐销声匿迹。

(2)哥特式建筑

欧洲中世纪艺术是为神学服务的,与基督教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最有代表性的是罗马式艺术和哥特式艺术,主要体现在教堂建筑中。

罗马式教堂建筑兴起于10至12世纪,十字军东征、宗教的狂热以及经济的发展,促使新的教堂和修道院大量涌现。罗马式教堂建筑是在融合罗马建筑、拜占廷建筑和早期基督教建筑的风格、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罗马式教堂在主体设计上曾受到早期基督教的“巴西里卡”教堂形式的影响,并把后者的丁字形会堂布局发展成为拉丁十字形,扩大了教堂的容量;同时还模仿古罗马的凯旋门、城堡等建筑式样,采用了古罗马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因此而得名。与封建割据状态相适应,罗马式教堂也类似封建城堡,其特点是半圆形官形的拱顶,厚重坚实的石墙,巨大的支柱,窄小的离地面较高的窗户,并配有碉堡似的高大塔楼。它以其坚实、敦厚、巨大的形体来显示教会的威力。而教堂内部黯淡的光线,又给人一种神秘、幽远的感觉。从总体上看,这类建筑蕴含着强烈的宗教精神。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1063)和米兰的圣安布罗斯教堂(1098),法国卡昂的圣艾蒂安教堂(1070)和图卢兹的圣沙宁教堂(1080),英国的达拉姆大教堂(1133)和德国的沃姆斯大教堂(1110)等,都是罗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

12至13世纪,随着财富的增长,文化的进步,城市的繁荣兴旺,哥特式教堂建筑逐渐取代罗马式教堂建筑。这类建筑最早出现于法国,1140至1144年,巴黎北部法兰西岛上圣丹尼修道院院长苏热尔主持该修道院教堂的重建工作,他率先提出教堂建筑要表现出光线、高度等理想。建筑师按此要求在教堂中采用向高处延伸、增大窗户和改变比例等成功尝试,首创了哥特式建筑风格。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夏特尔大教堂、亚眠大教堂、兰斯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等。哥持式教堂建筑采用尖形的拱门、交叉的肋状拱顶和飞拱。这就大大减轻了建筑的负荷,并大大增加了建筑的体积和高度。其中德国的乌尔姆教堂(1377)的尖顶高达16l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这类教堂往往还有许多高耸的尖顶,如1386年兴建的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整个建筑竞有135个小尖塔,而且每个尖塔顶上都立着一尊雕像。另外,这类建筑用巨大的花格窗和彩色玻璃镶嵌画替代了墙壁。总之,哥特式教堂建筑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的垂直上升的运动感为特征,体现教会的弃绝尘世、飞向天国的宗教世界;同时,透过彩色玻璃窗的色彩斑斓夺目的光线,又造成一种“非人间”的境界,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然而,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大量出现不仅体现了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气氛,而且也是人们追求世俗享受倾向的表现,是这两者的奇妙结合。高大豪华、凌驾于普通建筑之上的教堂建筑,既是教会权力至上的象征,也是富贵和气派的标志。当时的大教堂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城市世俗生活的中心。有些大教堂面积巨大,竟能容纳其所在市镇的全部居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