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算啦,算啦。”

“算啦,算啦。”

时间:2023-07-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_和抑郁的自己聊聊吧:33 条负面情绪转化法则5 “算啦,算啦。”常常为这类事烦恼的人,不如试着说一说“算了”这句话。所以呢,我们没必要凡事都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差不多就可以了”为目标,常常对自己说一声“算啦算啦”,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吧。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用“算啦算啦”来给自己的努力画上一个句号吧。

5 “算啦,算啦。”

“交换得到的名片如果不在当天就按照拼音顺序保存到文件夹里,我心里就会一直想着这件事。”

“资料都仔细检查过了,但是如果不再检查一遍就交,我会总挂念着这件事。”

“不把办公桌整理得干干净净再回家,我就会总是挂念着这件事。”

如此种种,具备这种一丝不苟性格的人往往很难在做某件事情时故意省下力气。

一位在设计所工作的30岁出头的男士就是这样的人。他入行10年,已经是设计领域的老手了,却对所有事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才行,就像是得了强迫症。例如,一旦听到有同事说他的设计图中“与整个图像的空间相比,字体是不是有点偏小了”这种话,他就会改到让自己抓狂。即使别人看过都说“这样就行了,已经好很多了”,他也总会觉得有地方还是不太对劲。由于拘泥于细节,他的工作进度总是迟迟没法改善。

由于他的这种性格,赶不上交稿期的情况屡屡发生,他也因此被主管责备。这导致他开始否定自己,意志消沉,最后发展为抑郁症,不得不惨淡离职。

不要以为这样的故事与我们毫不相干。生活中像这位男士一样苛求完美,别人说什么都会非常较真地去改正的人,其实大有人在。

然而如果我们好好想想的话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模棱两可的事情其实占了绝大多数。当然,定义这个事物是不是模棱两可,其实也只不过是根据我们的主观判断。

所以,就算是写一份小小的策划书或提案,如果自认为“这样就行了”,我们就能获到满足感;而如果自认为还有不足,你就始终会觉得不满意。

问题的关键是,在觉得还有不足的时候,越是一丝不苟的人越会拼命给自己找茬,而这种找茬又会转化为重重压力。

常常为这类事烦恼的人,不如试着说一说“算了”这句话。

只要你觉得自己已经做了力所能及的事,不会被人抱怨时,就告诉自己“算了”,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吧。

例如,“老同事说我做的策划书简单易懂、很有说服力。虽然这份策划书的内容写得多了一点,不过算了。把它按参会人数复印出来吧。”

人越是追求尽善尽美,越是想让自己的成果能够被所有人接受,就越容易陷入压力的泥沼。尤其是容易陷入消沉情绪的人,他们往往给自我设定的评价标准过高,更容易被重重的压力压垮。

所以呢,我们没必要凡事都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差不多就可以了”为目标,常常对自己说一声“算啦算啦”,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吧。

玛伊雅的小提示

这可是能够应付很多情况的“咒语”哦。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用“算啦算啦”来给自己的努力画上一个句号吧。配合像我这样懒洋洋的表情说出来,也许效果更好哦!

img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