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爱国爱乡的泰籍华商谢慧如

爱国爱乡的泰籍华商谢慧如

时间:2022-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 爱国爱乡的泰籍华商谢慧如潮州,以方寸之地养育众多巨富,这些富商功成名就之后回馈乡梓,在潮州留下诸多痕迹。泰国皇太后逝世后,在泰华社会中,只有谢慧如被恩准为泰国皇太后举行为期九天的中国式功德活动。这次,谢慧如捐赠100万港元,起到带头作用。为表示谢意,1992年5月30日,中国美术馆举行谢慧如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6. 爱国爱乡的泰籍华商谢慧如

潮州,以方寸之地养育众多巨富,这些富商功成名就之后回馈乡梓,在潮州留下诸多痕迹。例如潮州市韩江东岸,就有一座风光旖旎的慧如公园,还有一座异国情调十足的泰佛殿,市区西马路有一座洁白宁静的慧如图书馆……捐资举办这些社会公益事业的是旅居泰国著名侨领、实业家、大慈善家谢慧如先生。

谢慧如出生于1913年,14岁时,他带着父亲给的一个银元独身奔赴泰国。他先是在一家潮州人开的店里当店员,4年后进了一家做粗杂纱布买卖的许裕合公司,一干就是10年。在这期间,他了解到了泰国稻米的生产情况。28岁时,谢慧如开始独立创业,开办了一家碾米厂。因为诚实讲信用,谢慧如的财产迅速积聚起来。

除了经营大米加工,谢慧如还看中了锡砂的开采。在泰国当时的出口贸易中,大米占第一位,柚木占第二位,而第三位便是锡,每年产量为9000吨。他买了一艘二手的淘锡砂船,连同原来的船长和工人一同雇下,通过经营方针的调整,这艘船很快就变成了谢慧如的一棵摇钱树。

1978年,西方国家爆发石油危机。谢慧如以原料产品为主的泰华集团公司也难逃危机的沉重打击,公司损失巨大。面对突变的形势,谢慧如做出如下调整:调整企业结构、缩小企业规模、回收集中资金、发展重点企业。靠着这种“过冬”式的策略,他相信自己能安然渡过难关。

就在此时,一位旧日老友因亏损严重找上门来,低价把自己工厂的大块土地转让给了谢慧如。消息一出,接二连三有人来卖地给他。虽然谢慧如自己的财务状况也不佳,但他仍然本着帮人的想法,全部接受了他们的土地。也许这就叫好人有好报,谢慧如吃进的这一大片湄公河南岸的土地,在后来竟价格暴涨,单是靠这些地,谢慧如就富可敌国。

有人说,谢氏一生有两个阶段,一是他的商人生涯,这时期较长,差不多五十多年;二是他的社会活动家和大慈善家生涯。谢慧如信奉佛教,为泰国有名的居士。其宗教方面的善举就有为泰国王世皇挽芭茵行宫“天明殿”捐善款;出资向中国佛协购买大乘佛教经书清朝藏本,赠予普门报恩寺;向中国国家领导人请求借佛指舍利到泰国展览等。

佛教在泰国也颇为盛行,故而谢氏在泰国社会享有崇高地位。泰国皇太后逝世后,在泰华社会中,只有谢慧如被恩准为泰国皇太后举行为期九天的中国式功德活动。如此殊荣,足见他在泰国的社会地位。

在泰国,谢慧如先生被称为泰华大慈善家,有“好心过谢慧如”之说。他常对人说,自己并非泰华首富,但总以“取之社会,用之社会”为宗旨。他始终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给社会付出了多少。

有人曾经问过谢慧如先生:“这些年用于造福社会的资金是多少?”先生淡淡地说:“没算过。”“能为祖国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尽点绵力,乃是我多年的心愿。”言谈中透出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

1986年10月,在阔别故国近60年后,谢慧如应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之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在此后的10年,他每次回国,均行善事,各种捐赠累计达1亿元人民币。谢慧如的捐赠对象以家乡为多。例如1991年捐赠1000万港元兴建汕头谢慧如潮剧艺术中心,1992年至1994年两次分别捐赠1400万元人民币和1000万港元在潮州兴建慧如公园。又如为教育基金捐款200万港元,捐款100万元作为潮汕星河奖基金,为汕头市技工学校捐款250万元建大楼,捐资500万元兴建澄海海滨公园,捐款一百万港元重建育智学校,捐助官塘中学一百三十五万港元,捐建潮州市体育馆二百万元,谢慧如图书馆三百万元,奖励模范市民基金会三百万元,潮州日报社五百万元……按当时的货币交换价率折算,他在潮州的捐资总额高达人民币6804万元。

不过,如果据此认为华人捐赠仅限于家乡,这就有失偏颇了。故乡是故国的具体体现,但没有故国的强盛也难有故乡的繁荣。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谢慧如的慈善之花,也在其他地方结果。1987年金秋时节,谢慧如携夫人及子女,应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会长邓颖超的邀请,回国参加相关的国庆活动。他受聘出任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向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捐赠200万元人民币,向中国抗震救灾委员会捐赠300万港元。为此,邓颖超在中南海的西花厅会见了谢慧如一行,并称赞他是第一位国外理事,意义深远。

1991年初夏,我国华东、华中发生百年罕见洪灾,18个省市均遭受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广东潮汕地区也受到强台风的袭击。在这次救灾义捐中,就款项数额而言,泰国华侨华人的捐赠为世界各国华侨华人之最。这次,谢慧如捐赠100万港元,起到带头作用。

谢慧如还十分关注内地文化事业。中国美术馆曾为上世纪50年代末北京的十大建筑之一。为修缮这座展示美术作品的殿堂,谢慧如捐赠300万元人民币。为表示谢意,1992年5月30日,中国美术馆举行谢慧如铜像落成揭幕仪式。随后,谢慧如访问天津时,又向天津市政府捐赠150万港元,其中100万元为天津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活动经费,50万元设立天津戏剧学校奖励基金。此外,1993年6月间,他还捐赠250万元人民币兴建成都市图书馆。

谢慧如的善行让我们看到,原来“我奉献,我快乐”不是一句诳语,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目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氏在生前身后,都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高度评价。

1996年5月,谢慧如去世,中泰两国媒体的悼文沉痛而洽当,足以为这位慈祥的老人做一盖棺定论。泰华报纸刊文:德高望重的泰华大慈善家谢慧如老先生仁厚慈祥、乐善好施、造福社会、惠益人群,名垂海内外。中国国务院侨办主席廖晖通过使馆给谢氏夫人发的唁电中写道:谢老先生长期以来致力于泰国社会公益事业,倾心服务于泰华社会,为促进中泰友好作出了卓越贡献,先生精神将长留中泰两国人民心中。

谢氏有灵,当可欣慰。时光荏苒,到了2008年,他又荣登“改革开放30年华人慈善30人”榜。一个人做了好事,是永远不会被遗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