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须有一伺短箴规之人
原文
早,未出外。饭后清理文件,见客三次,写季高信一件、胡宫保信一件,改信稿二件。中饭后见客,张凯章久谈。
旋清理文件,内有裁南河各官一案,细看二遍,办理甚为斩截精细。计裁去河督一缺、河厅二十缺、佐杂六十四缺、武员七十六缺,新添总兵一缺。改廿四营为十营,留旧操防兵二千七百余人,以修防改为操防兵五千九百余人。每年省工程银一百三四十万,省廉俸银三万余两。近来大政,此事最有条理。
傍夕与作梅久谈。夜与作梅久谈,言余身旁须有一胸襟恬淡者,时时伺余之短,以相箴规,不使矜心生于不自觉。
读古文《尔雅图赞》、陶渊明《史记赞》,若有所会。(咸丰十年七月二十六日)
评点
曾氏成为湘军统帅之后,他的身边聚集着五湖四海前来投奔的人,其中有两支人脉最为重要,也极受曾氏重用。他一向将来自这两支脉络上的人视为心腹:其一为湘中才俊,其一为京师旧友。陈鼐属于京师旧友一支。
陈鼐字作梅,江苏溧阳人,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曾氏对陈评价甚高。他在咸丰三年十月二十六日给李瀚章的信中说:“丁未馆选后,仆以少荃及筠仙、帅逸斋、陈作梅四人皆伟器,私目为丁未四君子。”曾氏将陈与李鸿章、郭嵩焘等并列,足见陈在曾氏心目中之重。陈还精于堪舆之学,曾氏曾请过陈去湘乡为家族看地。咸丰九年八月初六日,曾氏专门派人前往溧阳迎接陈入军营,并赠银百两作为途费。这年十一月十九日,陈来到宿松老营,开始以亦幕亦友的身份与曾氏共事。
这天夜里,陈与曾氏久谈。曾氏在日记中记下陈所说的几句重要的话,即曾氏身边需要有一个能常常看到其不足之处、随时予以规劝的人。这个人要不以名利官位为追求目标,胸襟恬淡。陈的建议,对眼下的曾氏来说,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曾氏身边,现在围绕的全是一批服从者、执行者、听命者、颂扬者、逢迎者。作为军事统帅和行政长官,曾氏无疑需要很多这样的人。但人非完人,总有犯错之处、考虑不周之处、措置失当之处,其结果不但有损于曾氏本人形象,更重要的是对事业不利,而曾氏身边的人却不能也不会去批评其错误、指出其不足。曾氏应当有意识地在自己身边安置谏员与拾遗补缺者。这个人必须不求名利,否则不能忠于职责。
曾氏认为老友陈鼐此项建议很好,遂郑重写在日记中。日后是不是有了一个这样的专职谏员,笔者不得而知,但曾氏号召别人都来当谏员,却是真的。他为督署亲题的联语,表明了他的这种态度:
虽贤哲难免过错,愿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
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寮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