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北海市海产品价格变化及海洋捕捞形势

年北海市海产品价格变化及海洋捕捞形势

时间:2023-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牛品欢据国家统计局北海调查队对北海市海洋捕捞产品生产价格的调查,2015年北部湾海域海洋天气情况较好,渔船出海天数增加,但受物价和渔需物资价格上涨、雇用工人工资攀升等因素的影响,北海市海产品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部分海产品或因质量下降而导致价格走低,海产品生产价格呈两极分化。

牛品欢

据国家统计局北海调查队对北海市海洋捕捞产品生产价格的调查,2015年北部湾海域海洋天气情况较好,渔船出海天数增加,但受物价和渔需物资价格上涨、雇用工人工资攀升等因素的影响,北海市海产品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部分海产品或因质量下降而导致价格走低,海产品生产价格呈两极分化。

一、北海市海洋捕捞产品生产情况及价格变动

(一)海洋捕捞总产量及总产值变化情况

近年来,受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及农业部出台的渔船“双控”政策的影响,2012—2014年北海市海洋捕捞总产量呈“负增长”状态(见图1)。据北海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数据显示,2015年北海市海洋捕捞总产量为42.98万吨,比上年增加0.12万吨,增长0.28%。受供求关系及物价上涨等多因素影响2010—2015年北海市海洋捕捞总产值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见图二),2015年北海市海洋捕捞总产值73.34亿元,比上年增加2.47亿元,增长3.49%。

图1 北海市海洋捕捞总产量

图2 北海市海洋捕捞总产值

(二)海产品生产价格呈两极分化

2015年调查的11个主要种类海产品全年平均价格呈“六升五降”态势。其中价格同比上涨的有:日本对虾平均92.76元/公斤,上涨1.63%;带鱼平均13.96元/公斤,上涨5.4%;其他鲳鱼平均22.41元/公斤,上涨8.7%;海鳗平均14.88元/公斤,上涨9.0%;其他海水捕捞虾平均35.72元/公斤,上涨9.5%;其他海水捕捞蟹平均16.04元/公斤,上涨10.39%。价格同比下降的有:中国对虾平均37.94元/公斤,下降3.39%;鳎鱼平均7.8元/公斤,下降8.24%;鱿鱼平均28.87元/公斤,下降12.75%;蓝圆鲹平均10.08元/公斤,下降13.48%;墨鱼平均28.48元/公斤,下降18.95%。新鲜度高、品质好、规格大的海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价格上涨明显;反之少被选择,价格走势也相径而行。

二、影响海洋捕捞产品价格变动的原因

(一)渔船前往广东卸货,使海产品供应量减少

2015年受部分北海籍渔船前往广东省卸货的影响,北海市海洋捕捞产品供应量减少,推高了海产品价格。北海籍渔船前往广东省卸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2015年北部湾海域靠近广东一带的海况较好,渔民出海在近广东一带捕鱼后就近在广东卸货;二是广东当地的海鲜收购价格普遍高于北海,由于目前通信技术十分发达,渔民在回港前可以提前联系各个码头的收购商,对比各码头的收购价格,选择价格较高的码头卸货;三是广东的海鲜收购商在收购海鲜时均采用现金结算,而北海本地的收购商则经常赊账,渔民在广东卸货可以迅速回笼资金,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海洋捕捞成本上涨快

海洋捕捞的生产成本主要有人工、网具、伙食、柴油、冰块、淡水等费用。据北海市居民消费价格数据显示,2015年构成海洋捕捞生产成本的猪肉价格上涨12.6%,蔬菜价格上涨2.4%,家禽价格上涨1.9%。除此之外,受社会平均工资不断上涨、远洋作业难度大风险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北海市的船员工资也在不断上涨,2015年休渔期结束后普通船员的工资涨到了4500元/月以上,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左右。

(三)休渔期进口量下降,供应不足推高海产品价格

自1995年开始,中国在黄渤海、东海、南海海域都实行了全面的伏季休渔制度,但是越南并不实行休渔制度,在休渔期内从越南进口的水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衡市场供需和稳定海产品价格的作用。近年来为保障食品安全,国家不断强化对疫情疫病的防控力度,加强了对进口水产品的检疫审批以及证书管理。由于互市贸易大部分水产品不是来自对华注册的加工企业,2015年4—5月,东兴市辖区边民互市贸易进口水产品减少为5.75万吨,同比减少10.73%,首次出现负增长。

(四)游客消费和外销需求快速增长

据统计,2015年北海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达到214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1%。吃海鲜是游客在北海的主要消费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对海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形成了巨大的游客消费市场。由于海产品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优质的生猛海鲜还未上市就已被水产商及酒店高价预定。在上半年以及旅游旺季,供求矛盾更为突出,从而拉高了海产品的价格。如2015年2—3月正值春节旅游旺季,但渔船生产时间较少,海鲜的上市量有限,商家收购、外销量大,市场供应趋紧,海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1季度中国对虾价格同比上涨19.34%,鱿鱼价格上涨18.69%,海鳗价格上涨17.76%,带鱼价格上涨10.57%。

(五)受上市量和节假日影响,短期价格波动大

海洋捕捞受天气情况及伏季休渔期的影响较大,台风前渔船集中回港和休渔期后捕捞产量增加等原因都会增加海鲜供应量,使海鲜价格下降。例如南海休渔期为5月16日至8月1日,2015年8月前3天由于休渔期刚结束,出海的渔船还未回港,海鲜供应紧张,活虾姑的价格可高达为64元/公斤,随着渔船陆续回港,海鲜供应量增加,海鲜价格持续下跌,8月下旬活虾姑的价格为43元/公斤,比月初下降32.8%。除此之外,节假日海鲜消费需求旺盛,海鲜价格涨幅明显。如北海市中秋节前花蟹价格平均为76元/公斤,中秋期间涨到96元/公斤,国庆更是涨到了116元/公斤。

三、北海市海洋捕捞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海洋环境问题凸显,资源约束趋紧

近年来,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保护海洋环境,但是长久以来的污水排放、过度捕捞、违规作业、填海造地等行为,已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赤潮在国际上被称为“有害藻华”,是水体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异常生态现象,情况严重时会导致鱼类、虾类、贝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对正常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据统计,近20年间北部湾海域共被确切报道发生过赤潮18次,在2015年1月上旬球形棕藻几乎覆盖了包括北海在内的整个广西海域,海洋环境问题愈发凸显。

(二)渔业生产投入大、招工难问题突出

渔船越走越远,海洋捕捞不断向外海、远洋捕捞延伸,使得出海条件更加艰苦,作业难度不断加大,风险也在增加,投入大、招工难的问题非常突出。据了解,北海市的船员工资每年都会上涨,2015年人均工资比上年增加约150~350元/月,但长时间的高风险海上作业要求工人要懂海情、懂技术、体力好、不晕船,符合条件且愿意出海的工人数量一直以来都难以满足市场的用工需求,招工难问题十分突出。

(三)渔业基础设施不足,渔港建设水平不高

广西区内北部湾沿海共有15个渔港,其中有11个渔港位于北海市,占7成以上,但北海市的渔港整体建设水平不高,每年的伏季休渔期泊位都供不应求。以北海市南澫渔港为例,南澫渔港位于北海市的西南部,渔港正面是1960米的防波堤,没有任何天然屏障。在5月至8月的休渔期内,北部湾沿海西南风浪较多且级数高,风浪会使渔船相互碰撞造成渔船损坏,另外由于这里的护堤太低,10级以上的风浪极易造成渔船倾翻,因此渔民大多不愿意在南澫渔港停泊。

(四)海洋捕捞产品质量下降,导致部分海产品价格下降

海洋捕捞产品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海鲜的鲜度下降。由于渔业资源不断减少,海洋捕捞只能不断地向外海、远洋捕捞延伸,每航次通常为10~20天,由于回港时间较长,海产品鲜度降低;二是海产品的规格变小。据北海保通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的统计员反映,2014年该公司收购的墨鱼身长为23厘米左右,而2015年收购的墨鱼身长只有20厘米左右,由于海鲜的规格和新鲜程度是决定海鲜价格的重要因素,该公司2015年的墨鱼收购均价较上年下降21.18%。

四、对北海市海洋捕捞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管理机制

现行的伏季休制度,只能限制渔船77天不出海生产,对捕捞强度只起到了短期的控制作用,虽然2014年国家对渔业生产渔网规格出台了新的规定,渔网网眼变大,但还不能有效控制在非休渔期的过渡捕捞现象,不能从根本上保护海洋资源。因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渔业基础管理工作,加大渔业资源监测力度,严格控制传统渔业资源捕捞强度,使用多种方式增殖和保护渔业资源,改善鱼类繁殖生长环境,严禁毒、炸、电等严重破坏海洋生物资源的违法行为,确保海洋生物资源不受人为的恶意破坏。

(二)“减船转产”控制捕捞强度

目前的捕捞强度远远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应通过淘汰旧渔船、控制新造船数量来调减海洋捕捞强度,养护海洋生物资源。在控制渔船数量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沿海渔民的长久生计,政府应该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渔民转产转业,促进渔区产业结构调整。例如,通过建立失海弃捕渔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渔民转产,引导渔民发展水产养殖、休闲渔业以及水产品加工、流通、运输及其他非渔产业,为渔民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三)推动传统渔业向集约型、科技型转变

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缓解渔业资源枯竭的压力,应该推动传统渔业向集约型、科技型转变。一方面可以大力推广方格星虫、对虾、青蟹、金鲳鱼、石斑鱼的生态养殖技术;另一方面可以积极扶持生产者、企业加大对远洋渔船的开发改造,引导渔民开发南海外海,逐步形成以大洋为主、过洋为辅的远洋渔业和生态养殖为主的近海养殖新格局。

(四)实行伏季休渔补贴

目前,从事海洋捕捞的渔民享受的惠农政策只有柴油补贴一项,财政部2015年6月25日发《关于调整国内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政策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明确表示“力争到2019年,用5年左右时间,将国内捕捞业油价补贴降至2014年补贴水平的40%”,可以预见该项补贴将逐年减少。草原禁牧期间,国家对牧民给予了草原禁牧补助,海洋伏季休渔与草原禁牧属于同一性质,为切实保障渔民的基本生活,特别是解决困难渔民的生计问题,建议向受伏季休渔期影响的渔民发放休渔补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