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积极开拓商业银行创新业务

积极开拓商业银行创新业务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有金融股结构条件下,商业银行不能继续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而是拓宽商业银行业务,积极开展创新业务,从而降低风险确保银行安全。因此,大力发展银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对于推动上海金融中心商业银行创新业务,降低银行风险,保持上海金融中心的安全性、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

在现有金融股结构条件下,商业银行不能继续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而是拓宽商业银行业务,积极开展创新业务,从而降低风险确保银行安全。

1.供应链金融 (Supply Chain Finance)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为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产品。这项业务最大的作用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商业银行扩大客户和融资规模提供了重要渠道。

(1)国际发展概况

供应链金融在国际上早已成规模,近几年被称为全球银行业的“新增长点”。供应链金融不仅是小银行的主要业务,而且也成为大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据统计,2008年,全球前50名商业银行中,有46家是从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业遭到沉重打击,唯有供应链金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增长迅速。由于供应链金融以真实交易为基础,近十多年在国际上获得了迅速发展。根据国外研究机构Demica的统计数据,2011—2013年,国际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年增长率约为30%—40%,到2020年之前,供应链金融年增长率将不会低于10%[14]

这一事实说明,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的创新业务,对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力,拓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2)供应链金融的作用

供应链金融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它既拓宽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又成为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延伸。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①供应链金融破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并巩固了供应链商业信用

供应链金融的原理是,商品的供应链是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商业链条。在这个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账期等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提出苛刻条件,给配套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上下游配套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结果最后造成资金链紧张,甚至导致整个供应链断裂。

而“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供应链中最大的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贷款给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资金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供应链也增强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商业信用,巩固了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长期的战略协作关系,提升了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因此供应链金融利用核心企业的担保作用,解决了小企业长期未能解决的融资风险和困难。

②商业银行扩大了业务规模,提高了资金流动性和使用效率

供应链金融作为融资的新渠道,不仅提供了一个切入和稳定高端客户的新渠道,核心企业被“绑定”在提供服务的银行,而且通过上下游企业引入融资便利,进一步扩大了贷款规模和客户,扩大和强化了与客户的关系。实践证明,供应链金融比传统业务的利润更丰厚,因此对国际银行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③降低了银行资产的风险,增强了贷款的安全性

由于供应链金融使银行不仅跟单一的企业打交道,还跟整个供应链打交道,掌握的信息比较完整、及时,银行信贷风险也少得多。首先,供应链金融利用核心企业的担保作用为小企业融资,贷款风险大为下降。其次,是在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下,银行更关注整个供应链的贸易风险,将更多中小企业纳入银行的贸易风险评估服务范围。即便单个企业达不到银行的某些风险控制标准,但只要这个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稳定,银行就可以不只针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风险评估,而是对这笔业务进行授信,并促成整个交易的实现。

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供应链金融融资和风险控制手段的创新,使得中小企业融资的收益成本比得以改善,规模经济效益明显。通过供应链金融方案改善了收款方式、盘活了库存和减少了延期支付,据统计,2005年,美国最大的1000家企业因此减少了72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需求,2007年,欧洲最大的1000家上市公司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三个账户中盘活了460亿欧元的资金。

(3)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概况

我国的供应链金融起始于2001年,最早引进该项业务的是深圳发展银行。

2001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广州和佛山两家分行开始试点存活融资业务(全称为“动产及货权质押授信业务”),年底授信余额高达20亿元人民币。之后,深圳发展银行从试点推广到全系统,从自偿性贸易融资、“1+N”供应链融资,发展到系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2006年,该行在国内银行业率先推出“供应链金融”业务。供应金融推出以后,受到中小企业的强烈反响和欢迎,2007年,深圳发展银行客户迅速增加了3000多家,增长率为52.2%,相反,不良贷款的比率仅为1%。

供应链金融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风险控制效果,极大吸引了许多商业银行介入。国内多家商业银行纷纷效仿和发展“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物流融资”等类似服务。四大国家控股银行、交行、招行、兴行、浦发、民生银行在内的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推出了各自特色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包括在我国的渣打、汇丰等外资银行也纷纷加入此项业务的竞争市场。

次贷危机爆发后,严峻的经济形势导致企业经营环境和业绩不断恶化,商业银行普遍出现信贷规模急剧缩小,但供应链融资却呈现出逆势而上的态势。根据2009年一季报数据,六家上市银行(工行、交行、招行、兴业、浦发和民生)新增贴现4558.25亿元,较去年底增长66.4%,充分显示出供应链金融的反危机和抗风险能力。

(4)上海金融中心大力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对策

供应链金融的潜在市场巨大,根据国际权威机构UPS的估计,全球市场中应收账款的存量约为13000亿美元,应付账款贴现和资产支持性贷款(包括存活融资)的市场潜力则分别达到1000亿美元和3400亿美元。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规模将达到14.98万亿元。

因此,大力发展银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对于推动上海金融中心商业银行创新业务,降低银行风险,保持上海金融中心的安全性、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继续加强的对策和措施如下:

①大力宣传和推广供应链金融业务

供应链金融作为银行业的创新业务,在我国还刚刚开始。大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并不了解。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原因之一是金融意识陈旧,把传统的银行贷款作为唯一的融资渠道。事实上,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在银行贷款业务以外已经出现大量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这些方式不仅融资速度快,而且成本低下。因此,上海政府的金融相关部门有必要通过各种渠道,如行业协会、会展等宣传供应链金融,帮助企业了解并迅速运用此项创新业务。

②积极发展网上供应链金融等创新业务

目前,供应链金融呈现的新趋势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趋势。这一创新业务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极大扩大了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范围。不少商业银行已开始尝试自建或与电商合作开展互联网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上海商业银行信息化程度高,电商平台众多,发展供应链金融条件优越,有条件大力推广和发展这一创新业务。

③加强对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监管

供应链金融虽然有众多优越性,但也存在潜在风险。由于供应链涉及较多上下游客户,一旦某一环节企业出现经营亏损倒闭,不仅影响整个供应生产系统正常运行,同样也影响到银行资金安全,而且其风险波及面更为广泛,因此,政府有关部门需要从厂商供应链和银行供应链两方面进行监管。

2.集合票据业务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指2个(含)以上、10个(含)以下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统一产品设计、统一券种冠名、统一信用增进、统一发行注册方式共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1)集合票据的特点和相关规定

2009年11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业务指引》,成为我国开始开展集合票据融资业务的标志。

根据我国相关文件的规定,发行集合票据的条件是,要求企业在注册三年以上;具有三年审计报告;企业资信等级BB+以上;企业融资额必须低于资产的40%,任一企业集合票据募集资金额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单支集合票据注册金额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集合票据发行期为短期融资不超过1年,中期融资不超过3年。

(2)集合票据的优势

集合票据业务的开展受到了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欢迎,2010年,申请等待的集合票据高达100多个。这是因为该项业务有多方面的优势;第一,各类性质的企业均可发行,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第二,发行人数量、规模、担保等可灵活掌握;第三,集合票据所募集的资金用途不受限制,可用于投资、还贷以及运营等;第四,可免去固定资产项目审批手续,使很多小型企业因此受益;第五,由于集合票据综合了多个企业的实力,因此可享受大型企业同等利率待遇等。

可见,集合票据业务的开展,最大的作用是把分散的实力相对薄弱的小企业联合起来从事融资活动,既克服了单个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又消除了银行为小企业担保的顾虑,确保了银行资产的相对安全。

(3)上海地区集合票据业务发展概况

上海地区是开展集合票据最早的地区,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2010年,杨浦区发行了第一期小企业集合票据,筹集资金达3.35亿元;同年,嘉定区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1亿元,2011年,上海第一笔集合票据业务是由浦东发展银行发行,为第一期张江科技型集合票据,这一票据由10家科技型企业联合发行,覆盖面大,筹集资金7亿元,期限3年,票据利率5.99%,信用等级AA级。尤其是这一票据由上海市再担保公司担保,以及张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反担保。同年,浦东新区又发行第二期集合票据,筹集资金高达12亿元。此外,奉贤区和松江区分别提出了发行申请。

近几年,上海地区集合票据的新动向是,本地区的商业银行开始为外省市企业发行集合票据。2013年,上海银行主承销的浙江省杭州市当年第一期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非公开定向票据顺利发行。这也是全国首只采用非公开定向方式发行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该期集合票据融资金额2.5亿元,融资期限3年,发行利率低于同期中小企业融资利率。此次采用的区域集优模式联合发行债券,是上海地区银行向地区外辐射创新业务的有益尝试,对提高上海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和扩散作用具有很强的积极作用。

(4)推动集合票据业务发展的对策

上海金融中心要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和稳定经营规模秩序,其中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大力发展和支持集合票据的业务开展。主要对策、措施如下:

一是大力宣传、组织和鼓励小企业开展集合票据融资。如前所述,大量中小企业融资观念滞后,除了传统银行贷款,不了解还有更多融资渠道。其次,集合票据的发行需要条件相似的多个企业协同,而企业之间往往缺乏了解信任,靠企业自发集合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而政府有关部门如各级政府金融办公室和银行等掌握的信息比较全面。因此,政府部门的组织引导就成为发展集合票据的关键。可有针对性地在严格掌握标准的前提下,把相关企业组织起来发行集合票据。

二是上海各级政府应明确支持集合票据发展,给以各种政策措施的扶植。因为完全依靠企业自主发行集合票据,企业很可能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这样的融资与普通的发债和银行贷款在成本方面并无很大差别。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政策力度,从各方面支持集合票据融资。如财政贴息、项目补助优先支持、税收优惠、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等,这样才能推动上海地区集合票据融资有较大规模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