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本论》中消费研究的两个特点

《资本论》中消费研究的两个特点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消费,确实进入了《资本论》研究的视野,但是,《资本论》中的消费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在《资本论》第1卷中,分析了工人消费。《资本论》中对消费研究的这种处理,与马克思的消费研究观是完全一致的。《资本论》就是在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消费反过来作用于生产这个起点并重新引起整个过程这个限度内,来研究消费的。消费就是在这个限度内进入《资本论》研究范围的。

消费,确实进入了《资本论》研究的视野,但是,《资本论》中的消费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资本论》对消费的分析,没有像对生产、交换和分配的研究那样,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组成部分。

《资本论》第1卷,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集中分析了“生产”这一环节,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规律;第2卷,是“资本的流通过程”,流通,也就是从总体上来看的交换,阐述了资本与商品的流通规律;第3卷,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剩余价值的分配就像一根红线一样贯串着整个第3卷”。[6]对生产、交换和分配的考察,可以说分别构成了《资本论》前三卷的内容和三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组成部分。而对消费,却没有构成一个与生产、交换和分配并列的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组成部分,甚至连一个独立的篇章都没有构成。

第二个特点:《资本论》各卷中对消费的分析,都是从各卷所考察的主题的需要出发并服从于这种需要的。

在《资本论》第1卷中,分析了工人消费。这种分析,并不是去研究工人个人消费过程本身,不是分析工人消费的数量、构成等具体消费问题,而是通过分析工人个人消费即劳动力再生产与资本再生产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工人个人消费的社会性质。这一分析是为进一步揭示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为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这一主题服务的。

《资本论》第2卷在分析商品资本循环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时,马克思都把工人个人消费和资本家个人消费包括进去了。但这也只是把它作为社会总资本在社会再生产中价值实现和物质补偿的一个因素来分析的,是服从于商品资本的循环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这一主题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第二十章“简单再生产”的研究中指出:“资本的运动是起点和终点,这一运动自然也包括消费,因为商品即产品,必须出售。但是,只要商品已经出售,这个商品以后变成什么,对单个资本的运动是没有关系的。相反地,在W'—W运动中,正是要通过说明总产品W'的每一价值部分会变成什么,才能认识社会再生产的条件。在这里,总的再生产过程既包括资本本身的再生产过程,也包括以流通为媒介的消费过程。”[7]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任何社会生产的产品都要进入消费。所以,说资本运动绝对与消费无关是不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包括不包括消费,在什么意义上、什么程度上涉及消费,从哪一种角度来研究消费,都取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主题的需要。单个资本运动的研究中对消费的涉及,就没有对社会资本运动的研究中涉及得多。但这里研究的主题是社会资本运动中如何得以再生产,是在对这个主题研究所必要的限度内涉及消费问题。这具体地体现了马克思关于消费在什么样的限度内属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围的原则。

第3卷中对消费的分析也是如此。

可见,尽管《资本论》各卷在研究中都涉及了消费,但是,在每一卷的哪些地方,从什么样的角度,用怎样的方法来分析消费,都是以各卷所考察的主题为转移的。

《资本论》是以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为对象,以揭示生产关系运动规律为目的。《资本论》通过对资本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的系统分析,透彻地阐明了以资本和雇佣劳动为轴心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和运动规律。如果再像研究生产、交换和分配那样,去专门研究消费,对《资本论》的对象与目的来说,实无必要。那样做,只能是画蛇添足,破坏《资本论》这一完整的艺术整体。

《资本论》中对消费研究的这种处理,与马克思的消费研究观是完全一致的。《资本论》就是在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消费反过来作用于生产这个起点并重新引起整个过程这个限度内,来研究消费的。消费就是在这个限度内进入《资本论》研究范围的。马克思的消费研究观体现在他的《资本论》中。《资本论》也是对马克思消费研究观的最好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