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晓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知晓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任务情境导入什么是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的宗旨是为商业银行提供一个可以接受的风险与报酬之间的配置比率。就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发展沿革来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大致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以及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四个发展阶段。

任务情境导入

什么是资产负债管理(ALM)?

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中常用的一种概念。资产负债管理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产负债管理,是指金融机构按一定的策略进行资金配置来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营利性的目标组合。狭义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指在利率波动的环境中,通过策略性改变利率敏感资金的配置状况,来实现金融机构的目标,或者通过调整总体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来维持金融机构正的净值。北美精算协会将ALM定义为:ALM是管理企业的一种活动,用来协调企业对资产与负债所做出的决策;它是在给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约束下,为实现企业财务目标而制订、实施、监督和修订企业资产和负债的有关决策的过程。对任何利用投资来平衡负债的机构来说,ALM都是一种重要且适用的财务管理手段。

资产负债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针对利率风险而发展起来的。美国在利率放松管制前,金融产品或负债的市场价值波动不大,但随着1979年美国对利率管制放松以后,金融资产负债就有了较大的波动,导致投资机构做决策时更多地注意到应同时考虑资产和负债。尽管ALM最初是为了管理利率风险而产生的,但随着ALM方法的发展,非利率风险如市场风险等也被纳入到ALM中来,使ALM成为金融机构管理风险的重要工具之一。目前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监管机构,都对ALM方法的适用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请思考: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资产负债管理指的是商业银行在给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约束条件下,为了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而对其各种资产和负债所涉及的流动性结构、利率结构、汇率结构、期限结构、资金成本和资金收益等进行统一规划、指导和控制的过程。资产负债管理的宗旨是为商业银行提供一个可以接受的风险与报酬之间的配置比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对银行在经营中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资本充足性风险等各种主要金融风险进行量化,进而确定一个可以为其所承受的限度,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扩大银行的净利差,增加其经营收入。就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发展沿革来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大致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以及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四个发展阶段。

活动一 认知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商业银行所奉行的经营管理理论,从时间段上来看,大致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理论认为银行的负债主要来源于被动性的存款,银行无法掌握主动权,所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决策领域是资产而不是负债,即商业银行只能够对谁将获取数量稀缺的贷款以及获取贷款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进行决策。在这种资产管理战略的指导下,商业银行通过仔细管理其资产来满足现金的流动性要求,保证银行获取利润。

资产管理理论包括三种基本理论,即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

一、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理论,也称为自偿性贷款理论。该理论源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商业银行早期的经营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资金来源的高度流动性决定了资金运用的高流动性。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存款,银行的大部分存款均为活期存款。存款人的提存是随机的,因此银行必须保持高度流动性。这就决定了银行发放的贷款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贷款仅能出于为生产流通提供融资的目的;二是提供的贷款能通过商品的出售来实现偿还。这一时期的贷款通常要求用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抵押,以减轻贷款出现问题时的损失。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不宜发放证券贷款、不动产贷款、长期农业贷款。即使发放这些贷款,也应将其限定在银行自有资本和现有储蓄存款水平范围内。

二、资本转换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人莫尔顿于1918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这一理论的发展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有关:由于经济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经济萧条,工商业的资金需求萎缩,而政府的资金需求却激增,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中的票据和短期国债比重迅速增加。当时银行业的危机表明,流动性并不取决于发放贷款的种类,而取决于银行持有资产的可转换性。对商业银行而言:一方面,投资国库券有尺度地保持了资产的流动性,支持了长期贷款资金的使用;另一方面,转化为短期债券的资金部分也保证了营利性。资产转换理论认为:保持流动性以应付随时提存的需要,关键在于保证资产的变现能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中可以用信用级别高、流动性好、期限短的金融工具来实现应对随机的现金流出,以代替持有巨额的不能产生盈利的现金。这样,在需要资金时,银行可以随时在市场上出售金融资产套现。

三、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最早由美国的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恢复带动了贷款的大量需求,工业设备需要更新、消费者需要提供消费贷款。商业银行因此减少了有价证券的投资比重,转向投放贷款。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预期收入理论为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扩张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并极大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预期收入理论指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应该依靠贷款的有计划偿还来支持,而这取决于贷款人的预期收入,所以银行应当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来安排贷款的期限结构,以保证现金流入的规律性。这样,银行除了自偿性商业贷款外,得以开发中长期贷款,比如分期付款住房信贷、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等。

四、资产管理理论的不足或局限

资产管理理论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也存在不足。这是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主要的不足表现在:

第一,没有认识到活期存款余额具有相对稳定性,而将银行贷款过多地集中于短期自偿性的质押贷款上,忽视了贷款需求的多样性。这样就限制了商业银行自身业务的发展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实际上,银行可以将稳定的资金用于发放中长期贷款,在获取较高利息收入的前提下,也能满足部分工商企业对长期资金需求的需要。另外,对于票据质押贷款,尽管票据都有真实的贸易背景,具有自偿性的一面,但是贷款的清偿受制于外部的市场状况。在经济萧条时期,就难以自动清偿。票据质押的自偿性贷款的自偿能力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第二,商业银行投资于如政府的短期债券等金融市场产品,这些产品的变现,最终要取决于银行之外的金融产品市场。如果经济发展状况不行,金融市场需求萎缩,金融产品变现就成了问题,资产流动性就无法保证,银行流动性风险仍然可能爆发。

第三,在预期收入理论的内容中,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预测是银行主观判断的经济参数。随着客观经济条件及经营状况的变化,借款人实际未来收入与银行的主观预测量之间会存在偏差,从而完全依赖预测借款人未来的经济收入来安排贷款仍然面临风险。另外,借款人的收入预测与经济周期有密切关系。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按照预测的趋势运行,如果经济运行进入衰退,则银行的借款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极大提高。因此,根据借款人的收入状况安排贷款的期限结构不一定能保证银行的流动性。

活动二 认知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从时间段上看,持续到80年代,但主要盛行于60年代与70年代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对于贷款的需求超过存款的自然增长,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可贷资金,于是纷纷把寻找资金的新来源作为业务重点,负债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负债管理理论是一种关于银行流动性的理论。它主张商业银行将其经营管理的重心放在负债管理方面,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可以通过负债管理来保证。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在金融市场上的主动性负债,例如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向中央申请借款等方式来扩大资金来源,以便满足客户的提存和增加贷款的需要,保持资金清偿能力和流动性,并获取最大利润。

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三种负债管理理论。

一、存款理论

该理论认为,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其资产业务的基础;银行在吸收存款过程中是被动的,为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银行的资金运用必须以其吸收存款沉淀的余额为限;存款应当支付利息,作为对存款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付出的利息即构成银行的成本。这一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稳健性和保守性,强调应按照存款的流动性来组织贷款,将安全性原则摆在首位,反对盲目存款和贷款,反对冒险谋取利润。

二、资金购买理论

资金购买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核心思想是变被动的存款观念为主动的借款观念。该理论认为,银行对于负债并非总是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它完全能够而且应该主动地到市场上购买资金、争夺资金。该理论认为银行购买资金的主要目的是增强银行的流动性,为了满足日益旺盛的贷款需求,银行完全可以以一定的成本来购买负债,从而减轻存款数额对银行扩大资产规模的限制。此外银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也可以通过负债的安排和负债的创新去实现,而不必完全依赖资产管理。

三、金融产品销售理论

金融产品销售理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应该以客户的需要和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银行是金融产品的制造企业,由于客户的需要是多样化的,所以金融产品也应该多样化。银行应该将资产、负债联系起来,并根据公司或居民的喜好、收入、行业、职业、年龄、区域经济等特征,设计、创造形形色色的金融产品,然后通过广告宣传、公共关系等信息沟通渠道来努力推销这些产品,从而获得银行所需要的资金,并获得相应的效应。

四、负债管理理论的不足或局限

负债管理理论在当今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仍然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但是单纯的负债管理理论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在负债管理存在着不足或局限。主要表现在:

首先,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因为,通过金融市场借款的成本通常高于平均的存款利率。

其次,增加了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商业银行将融资的重心放在金融市场,忽视了社会存款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金融市场资金供给紧张,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将凸显。

最后,不利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来自于金融市场的资金中,通常短期资金占比较高。较高比重的短期资金,使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严重,且当自有资本补充不足时,将面临极大的流动性风险。

活动三 认知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整个80年代得到了全面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西方金融市场利率开始出现大幅上升,从而使负债管理在负债成本提高和经营风险增加等方面的缺陷日益突出。同时,政府要求商业银行控制信贷规模以稳定货币,并通过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管理。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商业银行要实现“三性”的均衡,不能只依靠对资产或负债单方面的管理,必须根据经济环境和商业银行经营情况的变化,应用各种手段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管理,保持总量与结构的平衡,对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管理的基础应该是资金流动性管理,管理的目标是要在股东利益、金融管制等条件约束下,在市场利率频繁波动的情况下,使银行利差最大化、波动幅度最小化,即保持利差高水平的稳定,从而在保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的盈利。因此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利率风险给金融机构带来的资产和负债的不匹配问题。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并不是对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吸收了这两种理论的合理部分,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深化。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迅速扩展,资产负债业务不再是商业银行利润的绝对来源,但是作为商业运营基础,其重要性并未减弱,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至今仍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商业银行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其也存在不足或局限。主要是:

首先,资产负债管理促使竞争更加剧烈。金融管制放松,特别是利率管制的放松,加上金融创新技术的进步,促成新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使得银行业务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尤其是表外业务的迅速发展,增大了监管机构对银行的监管难度。

其次,商业银行在存款利率自由化的前提下激烈竞争,必然使存贷款利率上升,从而加大了实体经济部门的经济负担。

最后,该理论过度强调利率风险,使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关注度降低,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而且,调整资产或者负债结构需要对利率进行预测。如果预测出现较大偏离,则可能使银行面临损失。

活动四 认知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在各国放松金融管制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来自传统存贷业务的利差收入越来越少,银行必须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新的融资工具和业务方式层出不穷,为银行业务范围的拓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于是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悄然而起。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认为,银行应从正统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以外去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和盈利来源,即在存贷业务之外可以大力开拓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并提倡将原来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如将贷款转化给第三者,将存款转售给急需资金的单位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不是对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对它的补充。前者用于管理银行表外业务,后者用于管理银行表内业务。目前,二者都被应用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管理之中。

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商业银行虽然可以多渠道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该理论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首先,增加了金融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加深了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程度,甚至分业经营所设立的防火墙也有可能因为这种合作或代理被跨越。如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的合作,有些金融理财的业务在本质上与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无区别。信托公司的经营风险必然影响到商业银行,从而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风险。

其次,增大了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跨机构的合作使一项业务涉及多种金融机构,业务线条拉长,链接环节增多,监管难度自然增大。特别是我国在实行分业监管的背景下,跨业的监管需要监管机构的联系、沟通与合作,这将进一步增大监管的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