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理论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等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理论[6]。若每年工作收入为22500元,则此人的终身收入=YL·WL=22500×40=900000(元)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假定,预期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巨大并远远大于当年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按照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一个社会的人口年龄分布决定该社会的总储蓄和总消费。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等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理论[6]。该理论假说的核心观点是:消费者的一生中收入发生变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退休;消费者是理性的,他追求的是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总效用最大化;绝大多数人愿意选择稳定的生活方式,能以合理的方式均衡使用自己的收入;消费者可以通过储蓄把一生中收入高的时期的收入转移到收入低的时期,以烫平生命全程中的消费波动。因此,每个家庭都是根据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与财富而不只是根据现期的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支出。通常,年轻人家庭收入偏低,消费可能会超过收入。随着他们进人壮年和中年,收入会逐渐增加,这时收入会大于消费,不但可能偿还青年时代欠下的债务,而且还可以储蓄一些钱以备养老。等到年老退休,消费来自于工作年份所积累的储蓄、政府和子女的转移支付,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形成负储蓄状态。

如果某人从20岁开始工作,计划到60岁退休,预期寿命为80岁,这样,工作的时期(用WL表示)为40年(=60-20)。生活年数(用NL表示)为60年(=80-20),从1岁到20岁为父母抚养他的时期不计入NL。若每年工作收入(用YL表示)为22500元,则此人的终身收入=YL·WL=22500×40=900000(元)

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假定,预期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巨大并远远大于当年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人们都希望的自己一生能比较平稳安定地生活,从而他们会计划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均匀地消费这900000元的预期收入,因而此人每年的消费将是:

在上述例子中,该人在工作时间内每年工作收入的用于消费,这也是他工作时间(40年)占一生(60年)的比例,用于储蓄,每年储蓄额是7500=22500-15000,退休时共积累的储蓄额是300000=7500×40,到预期寿命结束时正好用完。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例子中有一系列的假定条件:工作期间收入保持不变,没有不确定因素,个人开始时没有积累,每年的储蓄没有利息等增值,不留遗产给后代等。但是,即使抛开这些假定,同时还考虑其他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基本结论依然成立,这种结论可以用下列回归方程表示:

式中,WR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掉的财富的比例;YL为工作收入;b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掉工作收入的比例,式(3.15)说明消费既取决于工作收入又取决于实际财富。对该式进行整理,可得

等式左边即为平均消费倾向。等式右边,短期内实际财富不变,平均消费倾向随工作收入的增加而下降;长期内随着储蓄的增加,实际财富会相应增加,平均消费倾向不随工作收入的增加而下降。这就解释了“凯恩斯消费之迷”。

按照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一个社会的人口年龄分布决定该社会的总储蓄和总消费。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社会上中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下降。同时,还有一系列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和储蓄。例如,当有更多人想及时行乐的话,社会总储蓄就会减少;当社会建立起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增加社会保障基金使得更多人更好地享受养老金待遇时,社会总储蓄也会减少;当资本市场发育更完善,借贷成本更低时,社会总储蓄会减少;当社会上有更多人想留一笔遗产给后代时,社会总储蓄就会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