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二人转的前世今生

二人转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莲花落。二人转的形成背后有着浓烈东北的地域特征:东北地区独特的农业生产民俗就是夏忙冬闲,用老百姓的话说就叫“猫冬”。正是这个说起来很简单很常见的节气现象对二人转的艺术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观众们说这是二人转“走型了”。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于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三市一盟。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边说边唱,且歌且舞。

二人转在“戏”与“剧”之间更接近于“戏”,而又具有歌舞演故事的特征,是戏曲的一种形式,它综合性强,音乐、舞蹈、滑稽戏、讲唱、杂耍诸因素俱备。其实这种糅合各种艺术成分之后而托生的形态极其类似宋元时期的中国戏曲本身。

二人转的形成背后有着浓烈东北的地域特征:东北地区独特的农业生产民俗就是夏忙冬闲,用老百姓的话说就叫“猫冬”。“猫冬”也是东北地区一个独特的生活民俗现象,与中原地区、南方地区存在根本上的不同,中原和南方的农民一年四季都在劳动,或者说劳动时间是平均的。而东北地区则是农历四月一直到秋季农历十月“霜降”这一节气以前都在耕作,过了这个时段,天寒地冻无法劳动,在每年三九严寒的时间如果没有什么特殊事情人们一般都不会外出。正是这个说起来很简单很常见的节气现象对二人转的艺术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

从艺人的角度来看,在二人转艺人中有“高粱红唱手”和“四季青唱手”的分别。“高粱红唱手”指的是农闲种地、农忙搭班演唱的半职业艺人,他们大多自学自唱,在本乡范围内利用春节、元宵节以后的旺季,白天跑秧歌,晚上唱二人转。他们的表演始终处于半农半艺的状态。这种半农半艺的二人转艺人甚至还成立了半农半艺的戏班,叫做“只地班”。这种班艺农结合,两不耽误,农忙务农,农闲卖艺。人数通常也就是七八个人,这也是为什么二人转小班被称为“八人班”,二人转被称为“半班戏”的原因。

(一)二人转产生的历史背景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自古以来除辽东、辽西有少量汉人外,以白山黑水为中心的广袤地区则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满、蒙等骑射、游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间,清朝实行严厉的“封关”政策,严禁汉人进入关东。康雍乾盛世过后,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国力渐衰加上外敌入侵,“封关”政策名存实亡,导致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带至关外的(《博览群书》2010年第3期作者毕玉才、刘勇)。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

(二)二人转的传统剧目

二人转的传统剧目有300多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蓝桥》、《西厢》、《包公赔情》、《杨八姐游春》等双玩艺儿,有《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镜架》)、《红月娥做梦》、《丁郎寻父》等单出头,还有《回杯记》、《锯大缸》、《寒江》、《拉马》、《二大妈探病》等拉场戏。以后又编演了反映现代生活的曲目,如《给军属拜年》《丰收桥》等等。

(三)二人转艺术家和剧作家

二人转的十位宗师级人物:李青山、王尚仁、李庆云、杨福生、刘士德、阎永福、王悦恒、栾继承、程喜凤、谷柏林。

著名男演员:秦志平、韩子平、董孝芳、李雷、董宝贵、孙文学、尹为民、董连海、佟长江、徐振武、岳春生、李海、阎光明、傅昌发、丁少良、蔡维利等。

著名女演员:郑淑云、董玮、李晓霞、关长荣、闫书平、朱和平、白凤兰、苏文秀、郑桂云、陈树新、王艳春、白玉民、于莲、李丽颖、石桂琴、张建华、杨宏伟、闫学晶、杨金华、孙晓丽、赵晓波等。

二人转表演的民间演员:赵本山、小沈阳、沈春阳、王文轩、白玲、蔡维利、刘桂玉、孙艳芳、赵晓军、小豆豆、王小利、张涛、关小飞、翟波、路小波、关小平、宋小宝、李小宇、董明珠、于小飞、常艳萍、张小波、刘冬梅等。

(四)二人转的传播功臣

韩子平、赵本山、霍然、马福安、徐凯泉、李喜昌、常文广、林越、班延峰、杨文革等。

(五)二人转的繁盛

可以这样说,二人转在目前迎来了发展的最高峰,首先源于二人转演员的繁盛。在电影、电视节目、各地的剧场等等平台上,都不乏二人转演员的身影;其次是二人转中的很多内容开始在向相声、小品、脱口秀等艺术形式进行输送,这证明了二人转的内容已经被很多艺术形式所吸纳;其三就是二人转在剧场中的演出形式开始变得多元化,歌舞、戏曲、杂技、魔术等等艺术元素也逐渐被二人转所吸收并发展。

二人转的繁盛得益于文化市场的开放,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类似吉林省民间艺术团这样的国家财政拨款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现在还在保留,但是二人转因其独特的草根性和乡土性,原本就不需要依存体制。所以,民间艺人涌入大、中城市,一些市(县)二人转团队解体,迫使部分主要演员同民间艺人汇合,充实并加强了民间艺人队伍,进而推动了民间二人转的发展变化。仅东北地区某一大戏院就有200多位演员与之签订合同,他们长期在剧场演出,一年四季只有除夕之夜停演一次,剧场与演员的收入均非常可观。尽管此前演出中间存在一些问题,但现在都已有一定的收敛与改进。

与此同时,在北方城市的一些民营剧场中,大量民间艺人演出的民间二人转,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一时间遍及城乡各地,开创了二人转大普及的生动局面。在发展的初期,二人转市场非常不规范,很多关心二人转的理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二人转演员不再唱本色的二人转。这样一来,使一部分观众大失所望,很不满意,对二人转的继承、发展,也很不利。观众们说这是二人转“走型了”。民间艺人则认为“老的节目不吃香了,二人转有的可添,有的可去”,还说,“改革开放啥都兴唱”。这种做法和看法,实质是丢掉了传统,并不可取。其二,唱通俗歌曲,卖弄杂耍,说笑话等等技艺充满舞台,显示多面手,从而取悦观众,把二人转的演出,变成了单纯的搞笑。这样做未为不可,但乱说“脏口”,表演猥亵动作,唱些污秽的内容,或打情骂俏,进行色情挑逗,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的,这不是演二人转,是糟蹋二人转。其三,好歌歪唱,好戏歪演,信口开河,无拘无束,凡社会上流传的街谈巷议和政治笑话,都可以脱口而出,极其放肆。你说他们这是“要钱不要脸”,他们说:“跳舞的脱,电影电视钻被窝,我们用嘴说说都不行!”面对这种现象,有的人主张可以宽容对待,不宜管得太严。如果去了这些,那还有什么看头呢。

但是正是这种摸索和适应市场,为二人转的正规化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空间与时间。与相声不同,二人转在现代发展过程中,没有过多地向电视媒体靠拢,而是一直保持着自己草根性的“俗”。俗话说,民心不可夺,艺术难禁绝。尤其是在当前,民间二人转出现的问题,也和观众的兴趣与追求分不开。作为农村观众,或城市的老观众,仍旧喜欢本色的二人转。他们甚至认为,好的节目听起来悦耳,看起来娱目,寻思起来动心。而在城市中,特别是年轻的观众,恰恰相反,他们对传统节目很生疏,缺乏欣赏习惯,着力追求的是消遣,是娱乐,是寻求刺激,是娱乐消费,很少有艺术欣赏或审美方面的追求。台下的观众的群体变了,看二人转的目的与追求变了,这就很自然地影响并扭转了台上的演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