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郊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市民化

城郊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市民化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近郊在20世纪还处于城市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的时期,近郊居民还一直保持着农耕或种植与城市生活相关的经济作物的生产形态。城郊社区居民特殊的身份烙印和来源的复杂性,使社区这一生活共同体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成为一种必需。城郊社区的集中居住、小区实行物业管理等是城市化

城市近郊在20世纪还处于城市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的时期,近郊居民还一直保持着农耕或种植与城市生活相关的经济作物的生产形态。尽管从生产方式上看农民依托于土地生存,但由于与中心城市存在地缘上的交通关系,因而在生活方式上早已濡染了市民的习惯和心理。随着中心城市空间的扩展、城市改造进程的加快,通过征用土地、修建道路设施、开发新项目、改变土地用途,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户在签订了一系列的补偿合同之后,身份也就从农民转变为了城镇居民。这是宁波城郊农民市民化具有普遍性的方式。

在中心城区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城区周边的村庄被整体征用,农民失去土地后往往被集中安置。这些被市场剥夺了农民身份的人们,成了最早被市民化了的“新市民”。尽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城乡间体制的长期壁垒和政策上的缺陷,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完善,加上农民自身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等方面的不适应,他们仍将保留他们长久以来所固有的这样那样的生活方式,但毫无疑问,城郊农民是最早融入现代城市文明、享受现代城市生活的人。

在城郊社区建立最初的那段时间里,特别是在就地拆迁安置的社区,血缘和亲缘关系仍然是一种主要的人际纽带,宗族观念还具有相当的市场。血缘、地缘、业缘各种关系交互混杂,社会关系中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核心的初级关系还没有完全改变。但随着一些老业主不断迁出,一些新业主、新市民甚至外来务工人员便渐次涌入,传统的亲缘关系被逐步打破,宗族观念受到强烈冲击,这给社区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气象。

在城郊农村转化为城市社区过程中,一部分土地收益被作为股权分配给原土地所有人,使他们在成为新市民后能享有稳定的集体收益。而且,城市化虽让他们失去了土地,但住房补偿、稳定的集体收益和多种其他收益,却让他们中的很多人一时间成为城市的富有阶层:他们不仅富有财富,而且富有闲暇;也有一些人则开始了他们新的创业历程。

刚刚脱下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民身份“三件衣服”的城郊社区居民,现代城市生活仍然没能让他们完全抛弃农民生活的一些习性。他们虽已身处城市社区,但依然固守熟人社会的封闭和促狭,在诸如绿地保护、宠物养护等问题上,经常与城市公共规则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虽然物质富有、闲暇富有,但却往往少了一种精神、缺了一股动力。

城郊社区居民特殊的身份烙印和来源的复杂性,使社区这一生活共同体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成为一种必需。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理念,既是居民个体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社区居民乃至整个社会融为一体的精神纽带。只有从培养城郊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理念入手,才能逐步实现城郊社区居民的精神富有。

社区价值认同是形成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理念的目标。价值观念形成的基础是人的需要及利益,其实质是人的需要及利益的内化。所谓价值认同就是指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等方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在社区居民的个体生活中,表现为寻求社区共同生活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在社区居民的群体生活中,表现为对社区活动方式的信赖、价值追求的遵循和道德规范的践行。价值认同是社区内部凝聚力的源泉。社区价值认同的形成,可以为完成和谐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提供稳定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城郊社区居民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居民个体的生活、风俗、喜好、行为习惯的差异性;而丰富多彩的多元社会价值取向,又给居民的这种差异性增添了更为复杂的背景。因此,采取简单的一味排斥或一味包容的方法都不行。要善于引导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们求大同存小异,要善于调动有着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社区之所以被称为社区,首先是因为由居而聚的人们具有相同的利益。如相同的休憩环境、相同的安全保障、相同的物业服务等。尽管在很多情况下,社区居民个人的利益会与其他居民的利益不一致,甚至有时会有冲突和矛盾,但归根到底共同利益是主要的、主流的。利益认同就是指人的物质、精神利益需求方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凝聚社区利益认同就是要把社区共同利益认同作为起点,既尊重、关心居民个体的利益需求,对正当合理的需要加以引导和满足,并注意从根本上帮助其实现好自身的利益;又要引导社区居民认识和体悟到社区共同利益其实就是自己的根本利益,并能体会和认识到不同主体利益之间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关系。同时,还要让所有社区居民明确,居民个体利益的实现一定要以不损害其他居民正当的共同利益为前提。社区利益认同是社区居民共同价值理念形成的基础。

社区道德共同体建设是打造社区居民共同价值理念的最高价值目标。社区居民对于社区道德共同体而言,有共同的价值信念与价值认同,而社区共同体本身的特殊性的价值信念与价值认同,又与整个社会伦理的普遍价值信念与价值认同相统一。因此,城郊社区在构筑道德共同体的过程中,一方面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指导思想,另一方面还有赖于社区居民个体的道德水平来维系。对于社区管理者来说,重要的是将社区道德共同体的主观性要求化为客观的实践活动,建立社区生活的共同行为准则。这种共同行为准则是居民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有约束力的,谁违犯了准则都要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只有个人自觉地意识到了义务的必要性,义务才能从他律转化为自律。在城市社区这一伦理实体中,居民之间的相互承认与尊重、平等与友爱是关键性的品行要求,有了这样一些德行,才使社区中的人们能够履行这种共同的、有普遍必然性的伦理要求。

从城郊社区居民转变为城市社区居民,这仅仅是新市民的外在身份的转变,而要真正融入城市,就必须以文化适应为基础。这里的文化适应主要指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适应。

社区适应就是要不断适应城市社区的生活。实现城郊社区居民的社区适应,一是要不断加快社区重构。经常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娱乐活动,增进社区居民的联系,促进社区居民的社区适应。二是要不断引导由邻里团结走向群体团结。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与更多外来租户的嵌入,邻里关系的初级社会群体感情淡化,小区也由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由原来的机械团结变成有机团结。三是要不断适应社区规则。城郊社区的集中居住、小区实行物业管理等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新制度,这种新的制度和规则与村庄规则不同,必然会更多地制约刚刚脱农入居的新市民的各种行为。

生活适应就是要逐步适应城市生活的内容和节奏。帮助城郊社区居民实现生活适应,一是要不断引导市民化行为方式。城郊农民在村改居后,有劳动能力的人大多在私营、外资企业里工作或者自己创业,职业已经向非农化转移,他们的乡土文化与城市文明不断整合,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市民为参照样本,不断调适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二是要不断引导社会交往方式。随着日常生活世界的日趋复杂,居民的日常生活由原来单一平面型向网络立体型转变,人际交往方式向开放式、多样式发展,社会活动网络明显扩大、内容更加丰富。三是要不断引导闲暇生活方式。在闲暇时间里,许多人会读书看报、看电视看电影、打麻将打牌、逛街旅游等,闲暇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

观念适应就是要尽快树立城市生活观念。帮助城郊社区居民实现观念适应,一是要充分利用地处郊区的区位优势,不断克服小农意识,增强居民的市场意识、法律意识、民主观念等现代意识,增长他们的社会心理的现代性。二是要充分培育权利意识,特别是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崛起的个体业主群体,他们本身有很强的权利观念,为扩大自身利益,积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不断克服一些居民向市民转换的积极性不高、市民意识比较淡薄的倾向。三是要不断强化以法治构建新型邻里关系的基础。陌生人社会里的邻里关系,需要法律规范来约束。如《物业管理条例》对物业和业主承担的权利、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噪音也有明文规定,饲养宠物要遵守相关的法规等。

心理适应就是要具有健康的城市生活心理。帮助城郊社区居民实现心理适应,一是要正确认识因收入差距和阶层分化带来的心理落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力和机遇的不同使得人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呈现较大的差异,因此出现的收入过分悬殊、阶层分化是很正常的现象。二是要主动关心、帮助那些因环境变化而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的居民,运用专业社工和专业知识,引导他们减少并渡过内心的焦虑期。应当看到,一些居民出现心理不适是正常的,这是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在其内心的折射,关键是正确地认识并正确对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