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刘邦张良萧何韩信故事

刘邦张良萧何韩信故事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萧何月下追韩信_人才需求的最好诠释_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21世纪与20世纪有很大的不同,21世纪人们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有更多的人从事脑力工作,人们也能获得更多的平等竞争的机会,全球化使得机遇和挑战并存。韩信多次向项羽出谋划策,项羽均未采纳。后来,萧何成功地追上了韩信并将他带回了军中。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拜韩信为大将。


21世纪与20世纪有很大的不同,21世纪人们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有更多的人从事脑力工作,人们也能获得更多的平等竞争的机会,全球化使得机遇和挑战并存。同样的,21世纪的人才同过去的人才有相当大的改变。在21世纪,最需要7种人才:创新实践者、跨领域的人才、高情商的合作者、高效能的沟通者、热爱工作者、积极主动者和乐观向上者。

——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曾在北京大学演讲)


重温一段历史故事:


秦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出身贫寒的韩信最初追随项梁,一直没有名气。后来项梁兵败,韩信投奔项羽。韩信多次向项羽出谋划策,项羽均未采纳。久不得志的韩信遂离开楚军,转投刘邦,刘邦也不觉得他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才,因此只给他个看粮仓的小官。不过刘邦的左膀右臂萧何曾屡次与韩信交谈,觉得他是个旷世奇才。还没等萧何向刘邦郑重推荐韩信,韩信自己先开了小差。在南郑,韩信见刘邦军心涣散,自己又不得重用,再次逃跑。而萧何听到消息后,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乘着月色亲自前去追赶,以至于刘邦以为他也逃跑了。后来,萧何成功地追上了韩信并将他带回了军中。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拜韩信为大将。此后韩信辅佐刘邦东征西讨,打败项羽,平定天下,建立了西汉政权——这就是人们家喻户晓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历史不能被假设,历史一旦被假设,我们的存在也都是被假设而存在了。但历史可以被讨论。可以断定的是,即使萧何当初没有去追韩信,韩信也不会平庸一世。以韩信之才谋,之大志,决定着他在那个乱世中不可能平庸。无论韩信是否自立为王,可以肯定的是,刘邦一定不会顺利地登上皇位。当然了,假如没有萧何,或者萧何没有追到韩信,那么对于韩信来说也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

从“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历史典故中,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才对于事业成功来说非常重要;识别、留住人才对于事业成功同样重要。在那个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时代,韩信统帅三军,辅佐刘邦成就霸业,无疑是一位顶尖人才。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的重视已上升到了“人才需求经济学”的高度。也因此,各种与人才有关的现代商业领域也史无前例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比如猎头公司、各种培训班,甚至也包括办假证的。

但人才尤其是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既是可遇不可求的,也不是可以简单培养出来的,更不是靠一个小本本烘托出来的。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人才,关键是如何用,这话着实让很多人高兴了一阵子,但高兴归高兴,大多数人根本享受不到人才应有待遇,所以我们必须说实话——人才不是菜市场上的大白菜,人才之所以称为人才,就在于他稀缺,甚至是绝无仅有的,比如韩信,他不仅在当时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战神”级的人物。

不过前面讲过,韩战神刚开始在社会上混得并不好,到第二任老板项羽帐下,也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卫队军官,初投刘邦时也是一名小吏,直到被萧何追回之后,才受到重用,大显身手。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一个人会有这样不同的境遇,有差别如此巨大的不同结果?这就涉及鉴别、留住人才的问题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或者其他领域的领导者,一定要留住人才为我所用,进而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想状态。

留住人才的唯一办法就是爱才。还说韩信,在楚汉之争难分高下之际,韩信的一个谋士曾劝他自立,与刘邦、项羽分庭抗礼。韩信却说:“汉王把自己的衣服给我穿,把自己的饭让我吃,我怎么能忍心背叛他,干出这种违背道义的事情?”

现代社会也不乏爱惜人才的案例。


20世纪20年代的一天,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马达突然坏了,公司所有工程技术人员都无能为力。最后,公司请来了工程技术专家思坦因曼思。思坦因曼思是德国人,因德国经济不景气,他才不远万里来到美国谋生。当时来美国未久的他,还在一家小工厂做技术员。

思坦因曼思来到福特公司后,什么也没做,只是要了一张椅子坐在电机旁,聚精会神地听了三天,然后又要了一架梯子,爬上爬下忙活多时。最后,思坦因曼思在电机的一个部位用粉笔画了一道线,说:“将这里的线圈匝数去掉16圈。”技术人员照做后,电机立即恢复了正常运转。

福特非常高兴,当即给了他一万美元的超高酬金,然后热情地邀请他加盟福特公司。但思坦因曼思却说自己不能离开那家小工厂,因为那家小工厂的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

思坦因曼思走后,包括福特先生在内的很多人都对他的决定感到遗憾。因为当时的福特公司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大公司,人人都以能进福特公司为荣,而思坦因曼思却舍弃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但不久,福特先生做出一个决定:收购思坦因曼思所在的那家小工厂。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家小工厂怎么会进入福特先生的视野?福特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们也不理解,福特先生解释道:“没什么,因为那里有思坦因曼思。”


为了求得一个技术人员加盟,福特不惜收购了他所在的工厂,这种对人才的极致渴求,在于他们懂得,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都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得一士而得天下”的例子古今中外都不鲜见,只有拥有了顶尖的人才,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失一士而失天下”的例子同样不鲜见,失去了顶尖人才的企业,即使不至于立即垮塌,也会因此失去动力。因此,有经济管理学家笑谈:“企”业没有了“人”,就“止”了。

从另一方面来讲,作为人才,也不能被动地指望伯乐的光临。被埋没的人才就不是人才,人才要学会推销自己,是金子而不能让自己发光,那么金子本身的价值是值得怀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