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献的类型及特点

文献的类型及特点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类文献是党和政府为解决某一公共问题,宣示公共权威机关对于某一问题的态度、立场,明确将要采取的战略计划和具体措施而制定出来的,对于公共管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公共管理研究者应对此类文献多加留心和重视。

10.1 文献的类型及特点

“文献”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1)朱熹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文献”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理解。在以往,就其内容性质而言,常常指某些专门领域的资料;就其载体形式而言,也主要指的是纸张印刷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各种性质的出版物相继出现,在数量上激增,导致“信息爆炸”;另一方面,又出现了诸如视听资料、数字资料等特殊载体形式的出版物。因此,文献的含义范围已逐渐扩大了。广义地说,一切记录有知识或信息的载体,都可称为文献。公共管理的研究文献主要是指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公共管理科学知识的一切纸质和电子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报纸、学术报告、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研简讯科技档案等。

10.1.1 文献的类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管理研究的文献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按照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将公共管理相关的文献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文献的内容性质分类:

(1)指导性文件。指导性文件指党和政府发表的有关决议、指示、报告、政策等文件。这类文献是党和政府为解决某一公共问题,宣示公共权威机关对于某一问题的态度、立场,明确将要采取的战略计划和具体措施而制定出来的,对于公共管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公共管理研究者应对此类文献多加留心和重视。

(2)专著。专著指围绕公共管理学科或本学科中某一主题的系统阐述,主要供读者系统学习和研究。在公共管理研究中,专著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文献类型。专著的特点在于其研究的系统性、深入性和创造性。专著通常是作者经过多年研究积累的产物,是作者对某一特定主题系统思考、深入研究的结果。专著中往往蕴含着作者关于某一主题的较为独特、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观点。

(3)教科书。教科书一般指大学的教学用书,其内容相对稳定,观点比较成熟和定型。与专著相比,教科书多为编著而成,其知识体系较为完备,内容框架相对较为稳定,其中的观点一般是较为成熟,为大多数研究者所公认的。在公共管理领域,教科书在传播公共管理知识、培养公共管理人才、提升大众对公共管理的认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工具书。工具书包括参考性工具书和检索性工具书,主要供人们参考和提供资料线索,一般不作为系统学习的材料。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工具书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像《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这样的工具书,对于研究者更深入认识某一公共管理概念、理论、方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公共管理研究者,有必要学会使用这些工具书。

(5)通俗读物。通俗读物指普及公共管理知识的一般出版物。这些出版物通俗易懂,为广大公众所喜闻乐见,但是从公共管理研究的角度来看,由于其理论层次不高,因而对研究的意义一般不大。

2.按文献的载体形式分类

(1)印刷型文献。印刷型文献是以纸质材料为载体,以印刷为记录手段而形成的文献形式,是目前整个文献中的主体,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献形式。印刷方法有铅印、油印、胶印等,如书籍、小册子、报纸、期刊、系列出版物、图片等。它的特点是不需要特殊设备,可以随身携带,随处随时阅读。但其存储密度小,体积大,占据空间大,不便于保存。

(2)缩微型文献。缩微型文献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照相为记录手段而形成的一种文献形式,包括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缩微卡片等。缩微型文献的优点是体积小、便于收藏和保存、价格便宜等,但阅读需要有较复杂的阅读设备来支持。目前在所有文献中,所占数量较少,在一般的图书馆入藏也较少。

(3)机读型文献。机读型文献也称电子数字型文献,即用计算机阅读的资料,是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数学语言与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磁盘或者光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主要有磁带、磁盘、光盘等形式。这种文献存储容量大,检索快捷、灵活,使用方便。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电子数字型文献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这种文献的阅读依赖于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对于外界条件的要求较高。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数据信息存储的方式也在迅速变化,一些用较为老旧的磁盘等所存储的信息往往成为很难读出的“死信息”。另外,计算机病毒等也对信息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而,做好电子文献的备份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4)视听资料。视听资料也称声像资料,它脱离了文字形式,直接记录声音和图像,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视听唱片、幻灯片、科技电影片等。优点是存取快捷,可闻其声,见其形,易理解。

3.按照对文献内容加工程度的不同分类

(1)零次文献

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报信息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是人们的口头交谈,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非文献型的情报信息;二是未公开于社会,即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的文献,或没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也包括一些内部使用、通过公开正式的订购途径所不能获得的书刊资料。

零次文献一般通过口头交谈、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等途径获取,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价值,而且能弥补一般公开文献从信息的客观形成到公开传播之间费时甚多的弊病。

(2)一次文献

这是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文献,也常被称为原始文献(或称一级文献),其所记载的知识信息比较新颖、具体、详尽。一次文献在整个文献系统中是数量最大、种类最多、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文献,如期刊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会议录、学位论文等。这些文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学术性等明显特征,是科技查新工作中进行文献对比分析的主要依据。

(3)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它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其主要类型有目录、索引和文摘等。二次文献具有明显的汇集性、系统性和可检索性,它汇集的不是一次文献本身,而是某个特定范围的一次文献线索。它的重要性在于使查找一次文献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少。二次文献是查新工作中检索文献所利用的主要工具。

(4)三次文献

三次文献也称三级文献,是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它通常是围绕某个专题,利用二次文献检索搜集大量相关文献,对其内容进行深度加工而成。属于这类文献的有综述、评论、评述、进展、动态等。这些对现有成果加以评论、综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文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查新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反映某一领域研究动态的综述类文献,在短时间内了解其研究历史、发展动态、水平等,以便能更准确地掌握待查项目的技术背景,把握查新点。

4.按出版形式分类

(1)图书

图书大多是对学科研究成果和技术经验的概括论述,常常是作者收集大量资料,经过筛选、鉴别、融会贯通,进行全面归纳总结的产物。书有书号,如ISBN 0-13-165316-4。ISBN是国际标准书号,后面共有十位数字,这十位数字分为四段,各段之间用短横线相连。0为第一段组号,是语言区域代码。13为第二段组号,是出版者代号。165316是第三段组号,又叫书序号或书名号。这里的165316是指第165317种,因为第一种为0。4为第四段组号,又叫检验码或校验号,可用其检查ISBN后面的数字是否有误。

(2)期刊

期刊一般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编辑部,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编辑原则,选登众多作者的文章。有时,也采用增刊和特辑形式刊登某一作者的专著。期刊有刊号:ISSN为国际标准刊号,CN为国内标准刊号。目前,在国内,较为著名的公共管理类期刊有《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等。国外的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等也是权威性很高的公共管理类期刊。

(3)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主要指专利局公布的申请文件和专利说明书。专利有专利号,国家用两个字母代替,US是美国,GB是英国,FR是法国,CH是瑞士,CA是加拿大,中国是CN。

(4)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是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阶段进展情况和最终研究成果报告。在公共管理领域,科技报告主要是公共管理研究者对某一公共管理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的报告。

(5)会议文献

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文献统称为会议文献。它含有大量的最新情报信息,是了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动向、水平和最新成就的主要渠道,是参考价值很高的科技文献。会议文献的出版形式一般有几种:以单卷式出版,以会议名称作为出版物名称,按会议届次编号,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文集;以期刊、图书、科技报告、视听资料等形式出版。会议类型较多,文献出版形式多样,命名方式复杂,以及文献收藏分散等,给文献检索带来困难。

(6)政府出版物

政府出版物系政府所属各部门出版,政府设立或指定的专门机构印刷发行的文件。其内容涉及两大方面:行政性文献,如国会记录、政府法令、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决议指示、调查统计等;科技性文献,如科研报告、科普资料、技术政策等。科技性文献占到30%~40%。其出版形式多样化,有图书、期刊,有印刷品,也有视听资料,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以及公共管理活动和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7)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参加不同学位考试时提交的学术论文,有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学士论文。学位论文是原始研究成果,有一定的独创性,对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除少数在有关期刊上登载全文或摘要,或以书本形式单册发行外,大多数学位论文不对外发行,属非卖品,仅供内部参考。由于学位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未公开发行,难以收集和利用。目前,在我国,中国知网上有近年来的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可供研究者浏览和下载。

(8)标准文献

标准文献是标准化工作的产物。它包括各种标准化期刊、图书专著、标准化组织机构发表的有关手册、通报、汇编以及各种标准及检索工具等。按其使用范围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或部颁标准、企业标准。按其内容分: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按其成熟程度分:正式标准、试行标准、推荐标准。它具有四个特点:严肃性、法律性、时效性、滞后性。目前,关于公共管理的标准文献相对较少,但随着公共管理改革的深入,公共部门更多地向企业学习,可以预见,以后会有更多的公共服务标准出台。

(9)产品资料

厂商为了推销产品而出版发行的一种商业性宣传资料,包括产品目录、产品样本和产品说明书等。产品资料一般都要涉及产品性能、结构、原理、用途、用法和维修、保管等各方面的技术问题,具有技术情报价值。利用产品资料,可以调查了解和分析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发展过程、水平和发展动向等。还可作为引进技术,判断其质量和价值的主要依据。

(10)其他科技文献

其他科技文献主要有科技报纸、科技图书、科技档案、科技电影和数据等。

10.1.2 现代公共管理文献的特点

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革命使得现代社会进入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公共管理文献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文献量激增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世界范围看,出现了“情报爆炸”和文献激增的情况。有人估计,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6世纪大约是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约十年增加一倍;20世纪70年代,每五年增加一倍;目前,每三年左右增加一倍。自然,文献数量也随之增加,据统计,当前世界上每年出现的图书已达60多万种,发表各种论文约500万篇。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各种文献出版发行迅速增长。就公共管理类文献而言,从20世纪80年代重新恢复行政学的研究开始,随着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成熟,公共管理类文献也与日俱增。在卷帙浩繁的相关文献中,检索出研究需要的文献,是对一个公共管理研究者的基本要求。

2.文献时效缩短

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文献,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是也给人们利用文献带来颇多困难。同时与“情报爆炸”和文献激增相伴的另一个问题是知识老化速度加快,文献时效缩短,新陈代谢频繁。在公共管理领域,由于现实公共管理实践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公共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各领风骚,然后又让位于更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与此相伴随的就是相关文献的集中出现,过一段时间后,又集中过时。一方面,知识老化加快,文献使用寿命缩短,反映了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迅速,说明了利用文献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为人们利用文献带来一定难度,要求人们掌握利用文献的方法,准确获悉新文献。

3.文献的交叉性

在公共管理文献中,纯粹的公共管理文献是少数的。大多数的公共管理文献同其他学科的文献存在交叉关系。这种交叉关系是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交叉渗透的表现,“文史哲不分家”正是对这种交叉关系的集中概括。例如,《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也有相当一部分涉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同时,也可以被看成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周易》虽然是一部哲学著作,但是其对政治、文化、历史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阐述,至今仍为人们所重视。正因为社会科学文献的交叉性,所以一篇文献可以隶属于多个学科。这就造成了社会科学文献的散布性,某一学科的文献不仅存在于本学科专业领域,而且分散于相邻学科领域中。从现实来看,图书、报刊等很难有完全明确的专业分工,专业文献往往散布于非该专业的图书和报刊中,形成相互融会的态势。公共管理类的文献同样也是这样。因而,研究者在检索文献时,要特别注意文献的完整性,既要注意检索本学科专业的文献,又要搜索相关的文献,尽可能详尽地占有资料,避免漏检。

4.文献载体的电子化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文献的载体也在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被认为是人类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电子信息存储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步。各种光盘、磁盘和结合网络技术与信息存储技术的网盘、网络数据库等相继出现,并很快投入使用。这些技术的出现、成熟和广泛运用,标志着文献载体的电子化时代已经到来。目前在公共管理研究所需的文献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以电子化的形式出现的。文献载体的电子化为公共管理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