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货币起源的争论

货币起源的争论

时间:2022-06-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 论货币第一节 货币起源的争论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从研究货币起源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点,无疑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相反,货币名目论在论述货币本质这个问题上要走得更远。货币名目论认为货币只是计量商品价值的一种符号,否认货币必须是具有内在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从而认为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无关。

第三章 论货币

第一节 货币起源的争论

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在货币的起源问题上,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如中国古代的先王制币说、交换起源说;西方国家的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等等。这里重点讨论两种有着典型代表意义的学说:

货币名目论和马克思的货币学说。货币名目论主要从主观的、制度的角度去解释货币起源的,它认为货币是人们思考、协议或国家政权的结果和产物;认为货币只是计量商品价值的一种符号,否认货币必须是具有内在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从而认为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无关。

马克思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研究货币起源的,马克思认为千差万别的商品之所以能够发生交换,说明它们中有着某种共同的东西,它就是商品价值。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这种共同的东西经历了四种价值形式的发展,即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的发展,最后集中体现在金银上。金银的出现不但使得所有商品价值在质上相同,而且还使得它们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于是这种贵金属就成为了货币。可见,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或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根源在于从所有商品中逐渐分离出某一特定商品来表现凝结在这些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笔者认为,无论是货币名目论还是马克思货币学说都有其合理性。从研究货币起源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点,无疑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而且他对四种价值形式发展的论述颇有说服力,明确阐述了货币是在不断计量或试图计量商品价值量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单从解释货币起源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学说要合理些。但是,马克思受到所处时代的限制,他那个时代纸币还没有成为法定通行货币,更谈不上有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等虚拟货币了。他根本无法研究金银等贵金属货币为何能发展成为毫无价值的纸币甚至是虚拟货币的问题。因此就论述货币本质这个问题上,便具有了某种无法避免的历史局限。相反,货币名目论在论述货币本质这个问题上要走得更远。货币名目论认为货币只是计量商品价值的一种符号,否认货币必须是具有内在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从而认为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无关。因此,从论述货币本质角度上看,货币名目论似乎要合理些。但它忽略了国家担保在当代货币中的前提性作用,所以也具有某些缺陷。

货币是如何产生的呢?货币的产生必须要有两个前提:一是私有制的出现;二是人类分工的发展。

在原始社会初期,虽然有了一定形式的分工,如狩猎和采集等等,但没有私有制,所有的猎物和野果都上缴或是平均分配,这样也就没有货币产生的前提条件了。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的出现特别是劳动归个人所有后,公有分配制度就会被要求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希望按照个人私有劳动来分配总产品。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若再产生了剥削制度,如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度的话,总产品中将有一部分属于制度租金。

私有制与剥削制度不是一回事情,尽管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在劳动归个人所有的劳动私有制度下,若总产品完全按照个人提供的劳动进行交换分配,则不存在制度性租金,即不存在剥削。

但是在原始社会直接实现按劳分配是不现实的,因为每个人提供的劳动无法准确地计量,于是市场交换制度就诞生了。在市场交换制度下,劳动归个人所有,而且劳动资源可自由流动,即每个人有选择职业的自由,市场也实行自由交换。这时每个人只需选择任一职业,从事任一专业形式的劳动,就可以从市场交换中享受到所有其他专业劳动所提供的不同种类的消费品了。每个人能享受到的最终消费品集合的丰富程度受到当时社会分工程度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分工越广泛,每个人的消费集合包含不同种类的消费品就越多,人们生活水平就越好。

假设市场有5个分工,分别是生产面包、酒、衣服、房子和马车,市场上有5个人分别依次选择上述职业。每个人消费集合所包含消费品种类是一样的,且都为相应数量的X(面包、酒、衣服、房子和马车),其中X为消费集合。因为每个人的基本需要是一样的,他们的消费集合在消费数量上可能不同,但在种类上是一致的。

为什么上述5个人只能分别从事一项专业劳动,而不是同时从事五项专业劳动呢?如果他们同时从事五项专业劳动的话,那么他们将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也不用那么麻烦地进行市场交换分配,这难道不更好吗?

实际上一个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他往往不能同时从事多种专业形式的劳动,即便他拥有这个能力,也远远比不上专业化生产效率来得高,这也就是社会化生产是专业化生产的根本原因。然而,在专业化生产的前提下,尽管总产品较之以前大大增加了,但是每个人仅靠自己生产的这一种产品是无法满足他的需要的,甚至无法满足他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因此社会必须进行再次交换分配,直到每个人都获得满意的消费集合为止。

在商品劳动量无法直接精确计量的前提下,社会是通过市场交换来间接实现这种分配的。只要条件具备,这种通过市场交换来间接实现分配的结果,与在商品劳动量能够精确计量的前提下进行的直接分配是一样的,即每个人从事专业生产耗费的劳动量等于其最佳消费集合中包含的所有消费品含有的劳动量之和,这样整个生产和交换分配市场才能均衡。

因此,每个人的分配所得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他的最佳偏好,另一个是他提供的专业劳动量的多少,即他拥有的劳动量预算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市场交换的本质:市场交换本质上不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而是在不同专业劳动之间的交换过程中使得每个人的最佳消费集合得以实现。

每个人的基本生理需要是相同的,因此每个人的最佳消费集合具有高度相似性。市场交换是一种间接分配方式,通过人们对不同职业的自由选择、劳动资源的自由流动,交换能够使市场达到一种均衡或稳定状态,在这种均衡稳定状态下,劳动资源将不再流动并实现了等价交换;在这种均衡稳定状态下,每个人的最佳消费集合得以实现,社会分配最终圆满完成。

与市场间接分配方式不同的社会直接分配,是指在实现对所有人员提供劳动因子数以及所有商品包含劳动因子数都能够准确计量,且社会最佳偏好已知的前提下,按照每个人提供的实际劳动因子数直接分配商品,这时交换市场将消失,货币也随之消失。货币的出现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市场交换分配的本质要求。

要使上述市场交换分配过程得以完成,有两个关键问题必须解决:一个是不同专业形式或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如何实现互相比较的问题;另一个是各个专业形式劳动是否为构成市场最佳偏好或为市场真正所需的问题。为解决第一个问题,就必须要找到一个公共的交换媒介,这个交换媒介不但能与任何形式的专业劳动进行交换,而且通过它还能比较出任何专业形式劳动量的大小。也就是说这个交换媒介拥有本质上把劳动的具体形式转化为一般形式和比较这种一般形式劳动量大小的职能。为解决第二个问题,就必须存在一个社会公认的、权威的、大家广泛接受和认同的交易媒介,一旦任何形式的具体劳动能够被交换为这种媒介后,就意味着这种具体形式的劳动为大家普遍接受和认同,同时也意味着这种具体形式的私人劳动转换成为了社会所需的一般劳动了。

可见货币的产生完全是市场交换的本质要求,货币作为能充分体现市场交换的本质要求的一种交换媒介只须满足两点即可:一是要有公信力,即为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二是要有一定的计量单位且能够比较不同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如果某种交换媒介缺乏第一点,则没人愿意把自己的劳动交换成这种媒介,持有这种交换媒介的人也买不到任何的商品,甚至引起投机诈骗行为盛行,那么就更谈不上把具体形式的私人劳动转换成为了社会所需的一般劳动了;如果某种交换媒介缺乏第二点,那各个专业劳动之间就无法准确比较大小了,市场交换分配功能也就无法正常实现了,这种媒介也就不能成为货币了。可见,作为货币只须满足上面两个条件就行,它就能满足市场交换分配的实现。货币不一定非得是有价值的商品,具有公信力的货币本身可以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某种符号形式。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货币的具体形式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几个阶段。实物货币是以自然界存在的物品或人们生产的物品充当货币材料的货币形式。

中外历史上实物货币种类很多,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实物货币有贝币、谷帛等。但是许多实物货币都形体不一,不易分割、保存,不便携带,且价值不稳定,因此不是理想的交易媒介。

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后,实物货币随着生产技术和商品交换的发展逐渐退出了货币历史舞台。根本原因在于实物货币具有难以消除的缺陷。它们或体积笨重、不便携带;或质地不匀、难以分割;或容易腐烂、不易储存;或大小不一,难于比较;或不被民众广泛接受、缺乏必要的公信力。

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与发展,金属货币被广泛的使用。金属货币是以铜、银、金等金属作为货币材料的货币,其中以贵金属黄金作为货币材料是金属货币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金属货币有两种形式:一是称量货币,二是铸币。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易于储藏的优势,其中铸币经国家统一发行后,有着更强的公信力。

但金属货币仍然有携带不方便的特点,它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本身的生产就受到当时的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制约,因此,以这种特殊商品内含的一定劳动量为一整体单位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量时就会常常处于相对变动当中。金属货币计量单位也就成为了一种相对可变的单位标准。

后来一些国家出于某些私心,发行成色不足的金属货币。他们惊喜地发现,只要有国家公信力的强制保证,发行的金属货币成色再不足,都不会影响市场正常的生产交换。换回来的是货币发行费用的大大降低。于是信用货币也就随之普及了。信用货币的产生,也使得金属货币的相对计量标准转化成为了绝对计量标准。

信用货币实际上是产生于金属货币流通时期。早期的商业票据、纸币、银行券都是信用货币。为保障其公信力,信用货币最初都可以兑现为金属货币,到后来由政府实行强制信用保证,才逐渐过渡到部分兑现和不能兑现。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纷纷放弃金属货币本位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遂独占了货币历史舞台。信用货币纸币最初是由国家强制发行的纸质货币符号,是以国家公信力为保证的;后来纸币逐步发展到商人发行的兑换券和银行发行的纸质信用货币——银行券,这些纸币是以商人和企业的公信力为保证的。

目前各国流通中使用的现钞,绝大部分是国家授权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又称法定货币或现钞,它不以金、银作为发行保证,是纯粹的信用货币。现阶段出现的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也都是信用货币形式,都是现代经济高度发展和金融业技术创新的结果。在经历了实物、金属具体形式后,现在货币发展到了信用形式——它的最高级形式,未来货币再怎样发展,都只能在信用形式框架内发展,一直到货币消亡。

当人类社会具备了直接分配社会总产品的条件后,市场交换分配制度将被取消,货币也将随之消亡。到那时,每个人从事社会化大生产时消耗的劳动因子数将被“中央系统”直接计量,每一件社会产品所需要消耗的总劳动因子数也将同时被“中央系统”直接计量,“中央系统”将根据上述计量结果并结合最佳社会偏好,直接实施生产计划指令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在实现按劳分配的同时也实现了按需分配,所有过程自动实现,根本不需要货币作为交换媒介。

第二节 货币新论

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新论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呢?不同的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见解。然而,把货币看成是交易媒介这一观点几乎为所有经济学家所赞同。但仅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一种交换媒介,仅认为货币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事物则未免显得过于肤浅。要清楚货币的本质,首先要清楚什么是货币。实物、金属甚至是某种商品都可以成为货币,但是货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市场中的交换媒介,其本身并不是商品或财富,更不是一般等价物。它是这样一种“道具”,即这种“道具”的存在,使得市场交换分配行为得以成功实现。为此,这种“道具”必须要有单位,能够比较和计量所有商品价值量的大小;而且还要有市场广泛认同的公信力以便在市场上流通。

货币必须成功、有效地保障市场交换分配制度的运行,比如在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下,货币承担的职能会有所不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运行要反映公平分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货币运行要实现制度性租金。因此要理解货币的本质,必须要从制度上去把握。货币本质上是制度安排或运行下的产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确保市场交换分配的实现,并在一定程度上要保障相应社会分配制度的运行。货币将随着市场交换制度的变迁而消失,货币只是制度安排下的产物。

现在给出货币的准确定义。货币是具备一定公信力的、能够比较和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交换媒介,它是市场交换分配制度下的产物,它维护并实现社会的基本分配制度。

在理想社会制度和等价交换条件下,货币就是计量商品劳动因子数收入和支付的、并反映社会分配关系的公信力凭证。对买方而言,支付货币就意味着支付劳动因子,货币也就成为了劳动因子数的支付凭证了;对卖方而言,货币收入就等同于劳动因子收入,货币也就成为了劳动因子数收入凭证了。

货币是计量商品劳动因子数的并反映社会分配关系的公信力凭证这一概念有三种含义:一它是对商品价值量——劳动因子数的计量;二它是一种为社会所接受的、客观存在的凭证;三它要实现并维护按劳分配制度。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假设允许劳动和资本在市场上自由流动,即允许一个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的出现,货币不再仅仅是针对商品价值量的计量了,它要计量的是商品的生产价格。此时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商品的价值发生了转型。

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货币本质上还要计量一定的资本主义制度分配关系。资本租金必须要借助货币工具来实现。

现在来研究原本由工人创造的资本租金是如何通过货币媒介实现向资本家分配的。在市场交换经济的前提下,货币对商品价值量的衡量是市场间接衡量方式,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仍然成立,只不过由于资本家要获得租金,这种计量方式是一种“打折”的计量方式。资本家向工人支付的是货币工资,对每个劳动因子资本家所支付的货币数量是一样的。因为各个劳动因子都没有差别,它们所要求得到的实物分配是一样的,否则,劳动资源就会流动,直到一个新的符合上述条件的平衡状态为止。所以即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货币最初还是对劳动因子数和商品价值量的“折价”计量,只不过作为反映制度分配的工具货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更要实现对商品生产价格的衡量。[1]至于资本家最初所支付的每个劳动因子的工资货币金额单位则无关紧要,无论每个劳动因子支付1人民币还是10美元,只要每个劳动因子所支付工资的货币金额单位确定,工人的货币工资也就确定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参照标准也就确定了,即工人所能分配到的部分社会总产品的参照标准也就确定了。由于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资本家掌控商品生产价格的制定权,他们一般都要在支付给工人工资总额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利润加成来制定产品的生产价格,这个利润率在市场处在均衡状态时是一样的,否则资本就会流动,以重新达到符合上述条件的均衡状态。结果社会总产品最终是以生产价格来衡量的,工人得到的货币工资总额也只是总生产价格的一部分,尽管社会总产品是完全由工人创造的,但是工人只能买回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剩下的就是资本家无偿获得的租金。这样货币作为一个重要的分配工具,也就成就了制度性租金的实现。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实现特定制度下的市场交换分配,为实现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还必须具备某些不可缺少的功能。首先是要有计量功能,在理想社会主义制度下,它要计量的是劳动因子,尽管是一种间接计量方式,它最终要做到等劳动因子等量货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先计量的是“打折”的劳动因子,后通过利润加成货币计量的是商品的生产价格,所以我们不能笼统地说货币仅仅是价值的尺度。尽管如此,等量劳动因子仍然是等量货币计量。因此,在两种社会制度下,货币的计量功能一是抽象化各种具体的劳动形式,并使它们能够在同一货币单位的基础上进行交换;二是等量劳动因子等量货币,从而使得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之间有了精确的交换比例。其次是货币要有极为重要的流通功能。货币的流通需要实实在在的货币,需要具备相应公信力的货币。

有些经济学家提出货币具有贮藏职能,如果把货币等同于商品,认为货币是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一类特殊形式的商品,那么,货币就可以像贮藏商品一样贮藏起来,等需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比如说金银,它们是有价值的,贮藏起来也非常方便,不用担心其被损坏,人们想贮藏多少时间就多少时间,想什么时候拿出来用就什么时候拿出来用。如果把货币仅仅停留在商品的概念上,那么货币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甚至作为一种财富是可以被贮藏的,只要这种“商品”不会损坏。但是货币本质上不是商品,它是市场交换下的产物,是为实现市场交换分配功能而必备的一种计量和流通工具,其本身并没有价值,所以从本质上说,货币不具备贮藏职能。可能有人就会说了,纸币也可以贮藏,我们想贮藏多少时间就多少时间,想什么时候拿出来用就什么时候拿出来用。由于各个生产单元存在着货币收入和支付时间差,它们往往保留着一定数量的库存资金,暂时有一部分货币资金闲置不用,但这并不能因此就说货币具有贮藏职能。因为这些对某些生产单元来说是闲置的资金,但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充分利用,对其他生产单元来说就变成了维持其正常生产所必需的流通货币。

二、货币流通规律新论

货币流通在本质上不是像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仅仅实现了物物交换,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说货币流通就是为了实现物物交换,更不能仅依据物物交换过程来研究货币流通的规律。

例如有这样次序的商品等价交换:1公斤铁交换10块亚麻布,交换5块毛料,交换10个面包;要实现上述所有的交换假设需要一年的时间;再假设它们的价格都是100元。古典经济学家们就会认为存在这样的货币流通规律:M×V=P×Y,其中M为流通的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商品价格,Y为商品数量。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社会需要的货币数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速度。按照上例,每个商品价格为100元,商品总价格为400元。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是一年周转2次,一年可以促成两次商品之间的交换,那么一年内需要流通的货币数量就是400/2=200元。这就是说在商品总价格为400元时,由于存在一个总是大于1的货币流通速度,货币需求数量总是小于它衡量的商品总价格。我们暂且不评价不同形式实物商品加总的悖论问题,除非古典经济学家也提出一个类似的劳动因子理论。

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由于古典经济学家们不理解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分配的本质,因此也就无法掌握货币流通的真正规律,实际上货币流通速度反映的是商品生产周期,而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货币数量论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即商品生产周期,商品是不断被生产和消费的,其本身就是循环的产物,商品生产和商品消费本身具有周期性。

仍按照上例一个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商品总价格为400元,但是一年商品生产周转了2次,这样一年内需要货币计量的商品总价格就为800元了,算出来的货币需求量仍为400元。货币的流通速度为2,实际上就是商品生产周转次数为一年2次。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古典经济学家们计算出的货币流通速度只不过是商品的流通速度或商品的周转次数罢了,货币只是商品价值量的计量工具。货币的流通只是现象,它反映着商品生产流通的本质。在一个生产周期内,货币需求量总是取决于它要计量商品的价值量。

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租金因素,我们可以把最终消费品还原成为按照特定生产技术组成的生产单元,及其相互衔接的,成一定技术比例的劳动因子数之和。

例如,假设生产一个铁杯子有三个生产单元,分别是铁厂、机床厂和铁杯加工厂[2],这三个生产单元是按照特定生产技术衔接起来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假设L1、L2、L3分别是为生产一定数量铁杯时的铁厂、机床厂、铁杯加工厂的人工劳动因子数[3],再假设1劳动因子支付货币工资为1元,不考虑制度性租金,不考虑铁矿的租金。于是,最终消费品铁杯的社会化生产结构体系就被抽象成如下等式:L1+L2+L3=N个铁杯。若以此类推到整个社会最终消费品,整个社会化生产结构体系就被抽象成一个相对简单的市场模型了。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就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货币流通规律。假设这三个生产单元分别为独立形式的产权单位,在等式L1+L2+L3=N个铁杯中,L1是铁厂生产的铁还原成的劳动,即铁对应的活劳动是L1;L2是机床厂生产的机床还原成的劳动,即机床对应的活劳动是L2。若把L1和L2换成各自相对应的实物,则上面的等式就变为:铁+机床+L3=N个铁杯,这正好是铁杯加工厂的生产过程,即用原材料、固定资产和人工生产出铁杯。

在社会化大生产体系中,铁、机床等实物分别从铁矿厂和机床厂流向铁杯加工厂,并最终完成生产所形成的实物流,实际上是靠相对应的货币流实现的。货币流是现象,实物流才是本质,前者反映并计量后者。实物流和货币流的流动方向正好相反,铁、机床等实物分别从铁厂和机床厂流向铁杯加工厂。这个实物流程对铁杯加工厂来说属于实物流入过程,我们暂且把它称之为实物生产流;与此流动方向正好相反,货币流出过程则属于货币支付过程。尽管在市场模型中抽象掉了具体劳动、抽象掉了实物形态,但是货币流通实现了市场中相互衔接的各个生产单元的实物连接,实现了其他生产单元的“共同劳动”在最后一个生产单元的整合。

现在我们再来考虑一下另一种相反方向的实物流,即实物分配流。假设最终生产出来的铁杯按照各个生产单元消耗的实际劳动因子数进行分配[4],那么铁厂分配到的铁杯数为N×L1/(L1+L2+L3),机床厂分配到的铁杯数为N×L2/(L1+L2+L3),铁杯加工厂分配到的铁杯数为N×L3/(L1+L2+L3)。这样就有一个实物分配流,即最终消费品铁杯要从最后一个生产单元分别向各个生产单元分配(销售)。但它仍然要靠货币反向流动来实现,即在实物分配流中,各个生产单元要把在上一个实物生产流中得到的货币如数返还给最后一个生产单元,对铁杯加工厂来说属于货币回收过程。因此,在三个生产单元之间存在着实物生产流、实物分配流和它们相对应的货币流。

若不考虑库存,并假设实物流和货币流运行时间为零,那么铁杯加工厂一支付铁厂和机床厂所耗费劳动应得的货币工资,它们就把相应的实物产品送到了铁杯加工厂;铁厂和机床厂一用货币工资购买铁杯加工厂生产的铁杯,铁杯就马上就发到他们手中。

现在来看看生产周期。传统上理解的生产周期是从铁厂生产铁开始直到铁杯加工厂生产出来铁杯为止,但后面即将要定义的生产周期将与之完全不同。由于不考虑库存,不考虑实物流通时间和与之相对应的货币流通时间,因此任何一个生产单元在保持不间断的循环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铁厂、机床厂还是铁杯加工厂,它们生产相应技术比例的产品和投入相应技术比例的劳动量所耗时间长度必须是一样的[5],否则各个生产单元的实物生产流供应就不平衡了,也就没办法保持一定技术比例生产了。这就如同产业链所有相互衔接的生产单元进行准时化、零库存、流水线式生产一样。为什么说各个生产单元要保持不间断地循环生产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6],才能实现最有效率地生产。

每个生产单元在相同的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和生产出来的实物产品是要成一定技术比例的。如果铁厂生产一定数量铁的时间长些而机床厂生产相应数量比例的机床时间短些,那么最后一个生产单元——铁杯加工厂——就会加快对机床的需求速度,同时减慢对铁的需求速度,一直到它们的生产时间相一致为止。如果各个生产单元的生产时间不一致,在仍然要求保持流水线运作的前提下,各个生产单元可以通过不断调整自身相应的生产规模,来实现各个生产单元的生产时间相一致,最终实现各个生产单元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节奏的一致。

如果本例中的三个生产单元不具备产权独立的形式,比如说它们同属于一个企业,它们只不过是一个企业中的三个生产阶段,那么“各个生产单元可以通过不断调整相应的生产规模来实现各个生产单元的生产时间相一致”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这时候也不再需要货币了,只需要直接用行政命令就能有计划地、高效率地实现各个生产单元合理的实物生产和分配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生产单元由于被分割为不同的产权主体形式,因此它们之间必须要靠货币来实现生产和分配的连接。

在理想化条件下,生产单元分割为不同的产权主体形式与否均不会影响最佳社会生产效率,但在现实的资本主义产权私有制度下,这种产权分割制度会明显阻碍社会化大生产的最佳分工,会降低社会化大生产的运行效率,其分配的不公平性也会扭曲市场偏好,从而降低整个市场运行和配置资源的效率。这就是资本主义产权私有制度下的制度成本的主要体现。

为保持流水线运作,各个生产单元的生产时间必须同步,所以各个生产单元的生产周期是一致的。结果只需要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最终消费品就能被生产出来,而不需要所有生产单元的生产周期的累加,因为最终产品是各个生产单元在同一周期内共同生产的。

现在来重点考察最终消费品的生产单元,即最后一个生产单元的生产周期问题。

我们现在定义生产周期概念,所谓生产周期,是指为维持高效率的不间断循环生产,最后一个生产单元(本例中就是铁杯加工厂)生产最少数量的一批产品所耗费的时间[7]。至于这一批产品的最少数量为多少,最后一个生产单元规模有多大,这些都最终取决于产品的消费周期,取决于一定数量的产品的消费时间。也就是说,一个生产周期内商品的生产批量是由该商品的消费速度决定的。

那么该批商品的生产时间和生产周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该商品的特定生产技术特点和条件决定的。

例如电视机和香水的生产周期是由它们各自的生产特点和相应的技术条件决定的。只要生产技术条件不变,生产周期就不变。

假设不考虑库存,不考虑实物和货币流通时间,不考虑货币换算单位,不考虑对自然资源的计价,那么上例中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呢?正好是L1+L2+L3。一个生产周期需要L1+L2+L3,两个生产周期也只需要L1+L2+L3,十个生产周期同样也只需要L1+L2 +L3…因为货币和实物一样是不断循环周转的。也就是说在不用考虑实物生产流的条件下,只需要一个生产周期的货币数量就能实现各个生产单元的实物分配流的成功运转,就能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正常运行。只是如果一定时期内经历的生产周期个数不同,商品生产的周转次数不一样,那么商品的总价格就会不同,投入的总劳动量也会不同。比如说一年经历了两个生产周期,一个生产周期内生产批量的价值总额为L1+L2+L3,那么一年的商品总价格就是2 (L1+L2+L3),一年中投入的总劳动量也是2(L1+L2+L3)。

然而在现实中必须要考虑货币流通和实物流通的时间,必须要考虑到实物生产流的实现问题,于是各个生产单元就必须保留合理库存起到相应的缓冲和调节作用。比如说,铁杯加工厂生产完一批产品,它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固定资产就必须准确到位,以实现它不间断的生产需要。但是这些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的交易和运送是需要时间的,一定的库存正是起到了缓冲和调节作用,从而实现不间断地周期性生产。

只要各个生产单元的库存保持合理稳定,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奇妙的现象,即在同一生产周期内各个生产单元投入的劳动量尽管是处在不同的空间,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处在不同空间的生产单元内的劳动给它“拿”出来放在最后一个生产单元里,只不过从其他各个生产单元里“拿”出来的劳动,在最后一个生产单元里变成了相应的实物产品,它们或是原材料,或是固定资产。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认为最后一个单元最终消费品的生产,等同于或可以分解成为各个生产单元按照特定技术比例投入的劳动,在同空间同时间的生产。按照特定生产技术逆程序彻底还原最终社会产品这一方法的重大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现在来研究考虑了库存后的货币需要量。假设本例中三个生产单元为实现实物生产流需要货币总量为L0,如果各个生产单元的库存稳定不变,且仅仅作为一种起到缓冲调节货币和实物流通时间的作用来维持整个社会化大生产体系的运行,那么最终所需要的货币流通数量为L1+L2+L3+L0(L0一般等于三个生产单元实际库存总金额)。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设定:每一个生产单元都要有来自其上一个生产单元的原材料库存和流向下一个生产单元的产品库存。那么原材料库存和产品库存为多少才能确保社会化大生产不间断循环地进行呢?这就要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各个相互衔接的生产单元之间的实物流通时间了。合理设定的原材料库存量(包括已支付货款而尚在运输途中的存货)应符合这样一个条件:即生产单元消耗该原材料库存总量所需的时间,等于或数倍于一个生产周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个生产单元同周期不间断地循环生产。当然如果生产单元消耗该库存量的时间恰好等于一个生产周期的话,那么库存资金占用程度是最低的了。但是由于各个生产单元的运输距离和运输费用不同,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每个生产单元的合理库存的消耗时间折算成的生产周期个数必然不同。尽管如此,各个生产单元库存总量的消耗时间必须是生产周期的倍数。只有这样,当该生产单元刚刚消耗完一批原材料时,又一批新的相同数量的原材料就会重新进入生产状态,于是生产就能一直不间断地持续下去了。

为寻求简便,我们现在不考虑各个生产单元的产成品库存,只考虑各个生产单元的原材料库存。因为上一个生产单元的产成品库存就相当于本生产单元的原材料库存,下一个生产单元的原材料库存就相当于本生产单元的产成品库存,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第一个生产单元没有原材料库存。这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分析;二是最后一个生产单元应该有一个最终消费品库存。对于这一点可以假设商品销售不用时间,后面再把它考虑进去。

因为实现实物生产流要有一笔固定的资金支持,即库存资金,库存资金要考虑最终消费品库存这个因素。每一个生产单元都有货币支出流,即向上一个生产单元购买原材料;也有货币收入流,即向下一个生产单元销售产成品。每一个生产周期都会有一部分货币,即货币收入流与货币支出流的差额停留在各个生产单元,这个货币差额就是每个生产单元的货币工资。把所有生产单元货币工资加起来,即所有生产单元人工工资总额,就是该批最终消费品的商品总价格。特定批量的商品生产周期等于特定批量的商品消费周期,就是指在这一批消费品生产出来以后,上一批消费品必须被完全被消费掉。也就是说,生产特定批量的商品所耗的时间等于消费特定批量商品所耗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一个生产周期。否则,如果生产特定批量的商品所耗的时间大于消费特定批量商品所耗的时间的话,消费品就会积压,最后一个生产单元的销售存货就会增加,最后一个生产单元将被迫调整生产批量,其他的生产单元也随之调整,直到一个平衡状态,即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商品生产的数量等于该时期内商品的消费数量,商品的生产速度等于商品的消费速度为止。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由于消费偏好和消费需求等原因的变化会影响到消费速度变化,生产速度就会为适应变化了的消费速度而进行调整,最后一个生产单元一个生产周期内生产的批量和生产规模也就要进行相应调整,整个产业链的生产规模和库存状况也会因此调整,结果会引起经济短期的或周期的波动,这很可能就是“基钦周期”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最终消费品生产过程中,货币要以支付工资的形式进入各个生产单元,在最终消费品分配过程中,货币要以回收货款的形式流入最后一个生产单元,如此循环下去。一定数量商品生产周期等于相同数量商品消费周期,当这个特定的数量保持稳定时,各个生产单元的原材料存货也将保持稳定。所以在均衡稳定条件下,本例中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就至少需要L1+L2+L3的货币以实现最终消费品的生产消费循环。也可以说,为了实现实物分配流所需要的货币金额为L1+L2+L3

除此之外,每一个生产单元(理论上除第一个以外)还要向上一个生产单元购买原材料,这一部分实物流也需要相应的货币。至于这一部分需要多少货币,各个生产单元要视它们的具体条件而定。例如生产单元之间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条件不同,有的生产单元因其运输距离远和其运输条件差等原因,为购买相应的原材料存货需要隔一段较长的时间,并一次性支付较大金额的货币;而有的生产单元甚至实现准时化生产和零库存生产,这时它们根本无须支付货币。

正因为生产单元之间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条件属于客观因素,所以每个生产单元为购买原材料而支付的货币是一个固定的金额。把所有生产单元为购买原材料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的固定金额的货币加起来,就是为实现实物生产流运行所需要的货币总量L0。尽管时期可能不一样,但只要简单加总就行,不用统一各个生产单元的支付时期来进行加总。L0一般要等于各个生产单元加总的原材料库存金额(包括前述最后一个生产单元的最终消费品存货),因为每个生产单元的货币收入都是它下一个生产单元的货币支出;每个生产单元的货币支出都是它上一个生产单元的货币收入。货币只是按照一定的途径在生产单元之间周转,而各个生产单元的原材料存货需要用相等计量标准的货币金额来购买。但是如果某个生产单元有保险库存量时,那么就会出现该生产单元原材料库存量大于实际购买金额,大于部分就是起预防作用的保险库存量。这样的话为实现实物生产流运行所需要的货币总量L0,一般要小于各个生产单元加总的原材料库存金额。

由于现实中存在信用付款,即生产单元之间的实物生产流的实现不一定需要货币支付,因此实现实物生产流运行所需要的货币总量L0,还要再考虑这一部分因素的存在。另外,每个生产单元可能还留有一部分货币备用或起预防作用。

考虑到上述因素以后,为实现实物生产流运行所需要的货币总量L0可以调整为:各个生产单元加总的原材料库存金额,减去保险库存金额减去生产单元之间的信用付款部分,再加上生产单元的备用货币金额。一般来说调整后的为实现实物生产流运行所需要的货币总量L0,要小于调整前的库存总金额。但是无论怎样调整,只要特定条件不变,为实现实物生产流运行所需要的货币总量L0就是一个稳定量。

这样一来,本例中为实现实物生产流和实物分配流所需要的货币金额为:L1+L2+L3+L0。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生产周期生产出来的这批商品价格总额为L1+L2+L3。假设在一定时期内生产n次,铁杯在该时期的生产周转次数是n次,那么该时期的商品价格总额是n(L1+L2+L3),但是货币需求量仍为L1+L2+L3+L0

假设不考虑L0,一个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商品价格即L1+L2+L3为100元,一年中商品总价格为400元;假设商品周转速度是一年周转4次,该商品生产周期为3个月;那么一年内需要流通的货币数量就是M=PY/V=400/4=100元。若要考虑L0,假设是80元,则一年内需要流通的货币数量就是M+L0=100+80=180元。因此前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来的货币流通数量规律要被修正为:M=PY/V+G0。其中M为需要流通的货币数量,V为一定时期商品周转速度,P为该商品的价格,Y为一定时期生产消费的总商品数量,G0为实现商品正常生产所需的一固定不变的货币数量。V即一定时期商品的周转次数,它是由该商品特定的生产技术条件决定的。在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V在是一个稳定的量。即使经济处在不断增长当中,V仍然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量。Y为一定时期生产消费的总商品数量,Y/V实际上就是一个生产周期生产出来的商品批量。这个生产批量取决于对该商品的消费速度。G0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前提下是一个稳定的量,当生产规模增长时,G0会随之增长。如果仅把G0看成是各个生产单元的库存总量,那么G0增长的幅度就等于生产规模增长的幅度。因为生产规模扩大使得各个生产单元一个生产周期内生产出来的最少批量数等幅度增加,而各个生产单元的原材料库存又是它一个生产周期内所消耗的原材料数量的一个倍数。因此从理论上说,库存总量G0会随着生产规模或经济等比例变动。但是现实当中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保险库存量和信用付款等等,这样经过修正的G0就不会与经济等比例变动了,市场所需的G0的增长要低于经济的增长。

在上例中,假设只有一个最终消费品铁杯,现在放宽这个假设条件,也就是说市场上的最终消费品有多个。这时候实物生产流不变,它仍然只局限于生产同一消费品的各个生产单元中;但实物分配流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每一个工人都要消费该种消费品,那么实物分配流就要遍布到市场上所有的生产单元,无论这些生产单元归属于哪些最终消费品。由于每个工人提供的专业劳动换算成的劳动因子总数,等于他所分配到的其他工人提供的专业劳动换算成的劳动因子总数,并且这个过程是靠货币去实现的,因此维持或实现各个最终消费品生产的实物分配流所需要的货币,仍然以各个生产单元所消耗的劳动量为准。若某种最终消费品有n个生产单元,每个生产单元中投入的劳动因子数分别为L1,L2,…Ln,那么实现该最终消费品实物分配流所需要的货币为L1+L2+…+Ln,再乘以一个货币计量标准P。假设实现该最终消费品实物生产流所需要的货币为G0,那么该最终消费品生产体系中所需要的总货币仍为P(L1+L2+…+Ln)+G0。假设市场上总共有m件最终消费品,那么市场总的货币供应量应为多少呢?在确定了货币与劳动因子计量标准P的前提下,我们就可以对每一种最终消费品按照公式M=PY/V+G0进行计算。其中M为生产该种最终消费品需要流通的货币数量,V为一定时期该种商品的周转速度,P为货币与劳动因子计量标准,Y/V为一个生产周期内生产出来的该种商品批量的价值量,即L1+L2+…+Ln,G0为在均衡生产下为实现该商品正常生产所需的一固定不变的货币数量。在求出了为生产每一种最终消费品市场所需求的货币量以后,通过直接对m种最终消费品所需求的货币量加总,就可以精确地求出市场总货币供应量了。

任何一个生产单,元无论在实物生产流还是在实物分配流过程中,其货币的收支总存在一个时间差,这样它就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留一部分货币数量,即库存资金。比如说每个生产单元在销售产成品时获得的资金不会或不能立刻用它支付工资和购买原材料,工人得到工资后不会立刻购买相应的消费品。这就是说,每个生产单元在一定时间内都存在相当数量的闲置资金。而这部分闲置资金完全可以加以利用。

现在假设每个生产单元把这部分闲置资金都存在一个中介机构,这样在这个中介机构中,无论何时都有一个较为稳定的货币额,那么它完全可以对这部分资金加以利用。比如说把这部分资金投向新的生产领域,而不用因此再次增发货币。

从理论上说,中介机构如果能足够充分地利用好这部分资金,其产生的效果等同于各个生产单元的库存资金为零。就仿佛任何一个生产单元,无论在实物生产流还是在实物分配流过程中,其货币的收支不存在一个时间差一样。市场上货币的周转速度将会比以前快很多。这个中介机构就是银行,银行的根本职能就在于此。

在公式M=PY/V+G0中,若把Y看成是一定时期内市场投入的总劳动量或总价值量,把V看成是市场所有商品平均周转速度,把G0看成是市场所需的一固定不变的总货币数量,M和P仍然同上面所述,那么我们也可做一个简单的总量分析。当经济的增长使得商品平均周转速度变化时,比如说,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或消费结构的升级,耐用品的比重逐步扩大,这时,商品平均周转速度就会降低,因此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量供应增长率就要相应地逐步提高。再比如由于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使得G0有可能大大降低。因此在研究货币总供应量的同时,必须要考虑这一部分因素。

货币流通是现象,商品流通是才是本质。商品的生产流通主要是有特定的生产技术条件和特定的市场消费需求结构等客观条件决定的,因此商品的生产流通有其客观规律性。

作为正确反映和计量各个生产单元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的货币,货币流通同样有着其客观规律性。一定数量的货币计量着一定数量的劳动因子,当劳动因子数给定,货币对劳动因子的计量标准给定,这时需要的总流通货币数量也就确定了。

例如,为实现实物生产流,各个生产单元必须保存一部分库存,对于这部分“库存劳动因子”就必须有相应数量标准的货币G0以之相对应;为实现实物分配流,必须有相应数量标准的货币,计量各个生产单元在一定时期投入的劳动因子数。随着商品生产分配的不断循环周转,计量它的一定数量标准的货币同样以之对应地不断循环周转。一定数量的劳动因子总是被相应数量的货币计量着。

三、新货币理论对政府货币政策的若干建议

如果不考虑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商品生产周期变化,又假设G0仅仅为各个生产单元的库存总量,从理论上说,货币的供应量增长率要与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否则,如果货币数量发行过多,就会打破原有的货币对劳动因子的计量标准,使得物价相应地提高。

上例中是1元货币计量1个劳动因子。例如经济年增长率一直维持在8%,但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却保持在12%,假设生产技术条件一直保持不变,由于货币仅仅是劳动因子的计量工具,一定数量的货币计量一定数量的劳动因子,当货币发行量的速度超过它应计量的劳动因子增长速度时,会引起工资和物价逐步上扬。假设第一年a元货币计量一个劳动因子,那么n年后就是a(1+12%)n/(1+ 8%)n计量一个劳动因子了。

若不考虑制度性租金,货币就是劳动因子收入和支付的凭证。当经济增长时,越来越多的劳动因子投入到原有的生产市场当中。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这时候需要增加相应计量标准数量的货币才能继续维持扩大了的生产市场的正常运行。如果货币的增长率跟不上它所计量的劳动因子增长率,那么货币会升值,从而会引起通货紧缩,影响经济正常的运行;如果货币的增长率超过它所计量的劳动因子增长率,那么必然会打破原有的货币对劳动因子的计量标准,使得货币不断贬值。

货币是一种中性的、客观存在的计量工具,当局通过控制货币流通数量来实施所谓的货币政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对经济实施不必要的干扰,也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目标。例如,当局为了鼓励投资,实现经济增长,大量发行货币,以期降低利率。[8]现在暂不考虑制度性租金,不考虑利率因素,而仅仅研究当流通的货币数量突然增加会对整个市场运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当流通货币总量增加而劳动因子总量保持不变时,因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计量一定数量的劳动因子,当大家都用增加了的总量货币去购买相对保持不变的总量劳动因子时,各个生产单元的工资和存货商品价格都会上涨。这时如果人们能够合理预期到这只是货币对劳动因子的换算比例发生变化的结果而已,那么他们就不会为之做出任何的反应。

但是如果当各个生产单元的工资增加时,人们还是认同原有的货币对劳动因子的换算比例;当各个生产单元的工资上涨时,人们以为由于货币对劳动因子的换算比例保持不变,因此可以买到更多的消费品(购买到更多的其他专业形式的劳动因子数量)。这样一来,他们就有了一个幻觉,即认为自己耗费的劳动因子数将小于他们所能交换到的劳动因子数,于是就可以得到“正租金”。

在能够获取“正租金”的激励下,各个生产单元将加大劳动投入,这时如果市场上有大量闲置的劳动(如在净劳动增长率和失业率都比较高的中国),且闲置的劳动经过了相应的技术教育和培训,它们不受专业技术条件的限制能够比例性地投入于各个生产单元,那么增加货币供应量能够使得市场吸收更多呈比例的劳动,从而重新达到一个均衡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但是如果市场上没有或没有大量闲置的劳动,比如说美国拥有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个国家市场几乎接近充分就业,这个国家净劳动增长率也较低,其自然失业率也主要源于闲置的劳动受到专业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够比例性地投入于各个生产单元。这样一来,就没有更多的工人加入到各个生产单元中,而只能是在“正租金”的激励下,各个生产单元原来的工人将加大原有劳动的投入,比如说日夜加班加点,这在短期内会出现经济增长的假象。

但是现实中并没有什么“正租金”,这只是人们没有准确预期到货币对劳动因子换算标准而产生的幻觉,货币对劳动因子的计量是间接的,是通过市场资源重新流动来完成的。“正租金”的幻觉激励各个生产单元加大投入劳动,原有的市场均衡被打破。然而市场资源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会逐渐恢复理性,即市场找到了货币换算劳动因子的正确标准。由于商品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结果实际上又产生了“负租金”,结果各个生产单元将降低劳动的投入,一直回到原来的市场均衡状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发行更多的货币不会拉动经济增长,市场运行的最终结果只会纠正原有的货币换算劳动因子标准。

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常用的货币政策,笔者认为应谨慎使用它,货币的供应量应该基本与经济增长持平。若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以期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其结果往往是对经济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尽管在市场中存在大量闲置的劳动的情况下,改变货币的供应量完全可能扩大就业、拉动经济的增长。但这会引起物价的同步增长,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使市场吸收社会闲置劳动从而扩大就业的政策有很多选项,比如用于扩大内需的政府投资、政府购买、减税甚至是完善个人信用支付制度(在美国很普遍)。这些都要比货币政策有效,这些制度成本相对来说要更低。

【注释】

[1]包含了利润的商品生产价格是对商品价值量的“总价”计量。

[2]为研究方便,这里不对机床厂作进一步的还原,并假设机床厂只有人工劳动,否则仍然要按照特定生产技术程序把它彻底还原成为劳动和自然资源。

[3]实际上L1、L2、L3就像里昂茨夫投入产出系数一样是呈一定技术比例的。

[4]这里假设最终消费品只有铁杯,后面将放宽这个假设。

[5]当然如果考虑库存且各个生产单元的库存数量保持稳定也可以实现此条件。

[6]本例中是假设固定资产机床在一个生产周期内被消耗,因此不考虑固定资产存量。由于现实中存在固定资产存量,存在自然的腐蚀、风化等影响,因此只有保持不间断地循环生产才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7]假设产品是一批一批循环生产出来的,所谓最少数量就是说生产技术要求不能低于这个数量,低于就无法完全利用生产能力,该生产单元的生产能力也就会出现闲置情况,高于则该生产单元就必须分批生产了,结果反而会出现低效率的情况。

[8]实质上降低的只是预期利率,实际利率是由一些客观条件决定的,是相对稳定不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