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管理的职能和性质

管理的职能和性质

时间:2022-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管理、管理的职能和性质一、管理管理的历史同人类社会一样久远,可以说,只要有共同劳动就有管理活动。管理本身不是目的,管理活动是服从和服务于组织的既定目标的。管理的重要性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人们将更加认识到加强企业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实践充分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学

第一节 管理、管理的职能和性质

一、管理

管理的历史同人类社会一样久远,可以说,只要有共同劳动就有管理活动。共同劳动需要对劳动进行分工、组织和协调,以确保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这种分工、组织和协调就是管理活动。由此可见,管理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那么,究竟什么叫管理呢?

1.管理的概念

古今中外对“管理”一词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派对管理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哈罗德·孔茨)。

管理就是执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亨利·法约尔)。

管理就是使用人力及其他资源去实现目标(路易斯·布恩,戴维·克茨)。

管理就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这里过程的含义是管理者发挥的职能或从事的主要活动,这些职能可以概括地称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斯蒂芬·P.罗宾斯)。

我国管理学家周三多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综上所述观点,我们可以给出管理的概念: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组织对其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特点

根据管理的定义,可以得出管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管理具有明确的目标。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引导集体活动指向预定目标。管理本身不是目的,管理活动是服从和服务于组织的既定目标的。目标不明确,管理就会无的放矢,瞎忙一通,浪费精力和资源。

(2)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和时间等。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实现组织内部各要素的合理配置,把资源转化为成果,将投入转化为产出。有人认为,组织活动的主体是人,尽管管理一般都要涉及人、财、物、信息等方面,但纯粹以财、物、信息为对象的“管理”不是真正的管理,管理是一种人际关系,存在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3)管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管理者在制订活动计划、作出决策后,还要组织计划的实施,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检查和控制计划的执行。各个环节要求相互关联、连续一致,而不能相互脱节和相互矛盾。

(4)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形成了风险。组织是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一方面,要求组织为创造优良的社会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尽责尽力;另一方面,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必须因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随机应变,没有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奏效的、通用的管理模式或方法。审时度势,灵活应变,对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管理的必要性

管理实践的历史虽然久远,但在过去几千年中,管理始终只是一种零散的经验和某种闪光的思想。只是到了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工商企业的发展,管理才得到了系统的研究和普遍的重视。世界性的管理发展热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在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的欧洲和亚洲各国,在迫切地寻找恢复本国经济的有效途径的过程中,发现了美国制造业在战争期间的惊人绩效,认为学习美国企业的管理方法可能复苏本国经济,所以纷纷开始学习美国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十多年时间内这股管理热潮席卷了整个欧洲和日本,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20世纪6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例如巴西、墨西哥、西非、土耳其、伊朗、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也都先后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大力培养本国、本地区的管理人才,加强企业的管理工作,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效。70年代初,世界性的管理热潮因石油危机而冷却了。

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在全国掀起了加强管理的热潮。全国各省、市都纷纷成立了企业管理协会,全国有120多所正规大学先后开设了管理专业,许多省(市)的经济管理部门都组建了专门培训经济管理干部的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或培训中心。1990年10月,全国数十所院校开始试点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

1994年,朱镕基在给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成立十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而又了解中国实情的经济管理人才。1996年,朱镕基又在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成立大会上呼吁“管理教育,兴国之道”。在全国迫切需要管理人才的背景下,1997年全国MBA试点院校增至56所。1998年国家经贸委又制订了对全国国有企业管理干部开展大规模工商管理课程培训的计划,并把通过系统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作为加速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措施。这一切说明最近几十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通过实践更迫切、更深刻地认识到加强管理的重要性,并且近年来确实涌现出了一批管理水平很高、管理手段十分现代化的企业。

管理的重要性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加强企业管理的热潮已经到来,尽管比发达国家迟了许多年,但毕竟已经开始。我国管理热潮的到来,不只是由于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推动,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实践的需要。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人们将更加认识到加强企业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加强企业管理的观点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在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经济发展的桎梏的情况下,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使其最大可能地形成有效的社会生产力,是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应当解决的问题。如果管理不善,不仅经济资源得不到合理使用,社会经济不能迅速发展,甚至可能产生行贿受贿、贪污腐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本国发明的科学技术或引进的科学技术,并不一定都能自动形成很高的生产力。许多科技发明被闲置,许多引进的先进设备也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重复引进、重复布点的项目屡禁不止,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关键问题出在管理上,宏观管理失控,微观管理又缺乏约束机制。实践充分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把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分工的各种人员合理地组织起来,协调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协调他们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协调他们与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都要靠有效的管理。如果管理不善,不仅不能调动积极性或者只能调动部分人的积极性,而且还很可能引起社会或企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导致效率低下,从而阻碍社会或企业的发展。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如何把每个成员千差万别的局部目标引向组织的目标,把无数分力组成一个方向一致的合力,也要依靠有效的管理。如果管理不善,组织就会像一盘散沙,内耗不止,毫无活力。不仅预期目标不可能实现,而且与强手相比距离愈拉愈远,最后可能找不到立足之地而被淘汰。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为基础,各种管理软件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一方面大大推进了我国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使人们亲身感受到现代管理的巨大能量。管理通过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及日常生活方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依赖于管理水平的提高。没有管理工作质的飞跃,就不可能得到现代科技和物质文明所给予的一切,我们就可能重演贫穷、落后、挨打的历史悲剧,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三、管理的性质

(一)管理的二重性

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由此,对生产过程的管理也存在着二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化大生产等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相关联的管理的社会属性。

1.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合理组织生产力,故它也称为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因为管理是一切共同活动所要求的,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发展的要求产生的,是社会协作过程本身的要求。所以,管理的自然属性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和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无关。任何社会,不管其社会制度如何,要有效地分工协调、合理分配资源、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进行科学管理。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管理的内容越复杂,管理的科学化程度就越高。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1)他还说:“凡是有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场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象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这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一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2)由此可见,管理是由人们活动的社会化引起的,是小自一个乐队,大至一个企业、学校、军队得以顺利进行活动所必需的。只要不是劳动者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管理。而且,共同活动的规模越大,活动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管理就越显得重要。

2.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活动要反映生产力的要求,也要反映生产关系的要求。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受一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制约,所以它也称为管理的生产关系属性。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受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并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利益和要求。例如,管理权属于谁?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管理的基本方式是什么?这些归根结底要反映社会制度的性质。因此,管理在不同生产关系下有不同的社会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是实现生产目的的重要手段。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服务的。管理不能不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国家的管理、企业的管理,以至于各种社会组织的管理概莫能外。

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加速发展,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分工更加精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数量都在空前增加,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这在客观上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职业经理伴随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应运而生。许多人成为了企业的股东,使表面上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人大大增加。政府加大了对本国经济的管理力度,许多国家都制订了长期和中期以至年度的经济发展计划,并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促使企业执行政府的计划,使资本主义世界本来就不十分自由的“自由竞争”变得更不自由了。环境保护组织的活动迫使企业管理者不得不认真考虑消费者利益和实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并且,公有制实现形式也正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股份制成为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改革时期企业管理的形式在发生急剧变化,但管理的社会属性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主流看,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及其他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管理的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协调。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管理的社会属性应当体现为任何组织、任何个人在实行管理时都要从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利益出发,并且自觉遵守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基本原则。任何层次的管理者都要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而人民则应当真正成为各种组织的主人。当然,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当处在初级阶段时,由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要在管理实践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也许,这正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管理属性的一个侧面。

(二)学习管理二重性的意义

学习和掌握管理的二重性对学习和理解管理学、认识我国的管理问题、探索管理活动的规律以及运用管理原理来指导管理实践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管理的二重性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把管理仅仅看做生产力或仅仅看做生产关系,都不利于我国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国的管理科学由于种种原因还很不成熟,但已经历经了漫长的探索和积累的过程。因此,认真总结我国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管理的经验教训,遵循管理的自然属性的要求,并在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我国的管理问题,是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科学体系的重要基础。

(2)西方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是人类长期从事生产实践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同生产力的发展一样,具有连续性,是不分国界的。因此,我们要在继承和发展我国过去的科学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论的同时,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根据我国的国情,融会提炼,为我所用。而掌握管理的二重性,使我们能够正确评价资本主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从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研究之后要有选择地在管理实践中采用,并加以改造,使其适合我国的情况,使其成为我国管理科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3)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我们要科学地鉴别管理的社会属性。对待外国的经验、理论,首先要弄清哪些内容与他们的社会制度有关,哪些是纯粹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问题,决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切,要有鉴别、有选择地为我所用,学创结合,使管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强大推动力量。

(4)任何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出现总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即它是同生产力水平及其他一切情况相适应的。因此,在学习和运用某些管理理论、原理、技术和手段时,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实践表明,不存在一个适用于古今中外的普遍模式。

四、管理的职能

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活动内容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管理职能一般是根据管理过程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各职能之间相对独立而又相互紧密联系。确定管理职能对任何组织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但作为合理组织活动的一般职能,究竟应该包括哪些管理职能,管理学者至今仍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最早系统提出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他提出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个职能。在法约尔之后,许多学者根据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对管理的职能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有了许多新的认识。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把管理的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赫伯特·西蒙在解释管理职能时,则突出了决策职能。目前比较常见的提法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计划

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计划职能的主要内容是确定组织的任务和目标,拟订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的行动方案等一系列工作。计划职能是所有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项职能。

2.组织

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组织职能一般包括:设计与建立组织结构、合理分配职权与职责、选拔与配置人员、推进组织的发展与变革等。合理和高效的组织结构是实施管理、实现目标的组织保证。

3.领导

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领导职能一般包括: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运用权威下达命令,激励下级,进行有效沟通等。

4.控制

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控制职能一般包括制定标准、衡量工作、纠正出现的偏差等一系列过程。工作失去控制就要偏离目标,没有控制就很难保证目标的实现。控制是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职能。

各项管理职能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如计划职能通过目标和方案的形式表现出来,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设计和人员配备表现出来,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控制职能通过对计划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和纠正偏差表现出来。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都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又一轮新的管理循环。如此循环往复,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