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管理研究引入协同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管理研究引入协同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 管理协同基本概念一、协同现象及协同概念(一)协同现象大千世界尽管千差万别、气象万千,但协同现象普遍存在。与自然协同现象相比较,社会协同现象包括了人为设定的方案,把人类活动行为的目的及其结果囊括到其中。对协同现象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协同规律,进而研究管理协同,并为在企业实施有效的管理协同奠定基础。

第三章 管理协同基本概念

一、协同现象及协同概念

(一)协同现象

大千世界尽管千差万别、气象万千,但协同现象普遍存在。不论是从无生命自然界到有生命自然界,还是从夸克、基本粒子到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从原始单细胞生物、原生动物到人、人类社会以及各种生物构成的生态大系统,都存在协同现象。正如哈肯所指出的那样,无论是原子、分子、细胞,还是动物、人类,都是集体行为,一方面通过竞争,另一方面通过协同而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协同现象从宏观层面可以分为自然协同现象和社会协同现象两大类。但考虑到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组织特别是企业组织,为研究需要把企业协同现象从宏观的社会协同现象分离出来进行说明。

1.自然协同现象

自然协同现象随处可见,主要表现为自然界中的各种协同行为,如在水、土壤、阳光的协同作用下产生的各种植物生态群落,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共生现象,地衣、珊瑚和其他藻类、植物根系与真菌的菌根联系;由于生存需要形成的动物群落、聚集区的存在;蚂蚁的筑巢和群体觅食行为;宇宙演化、各星系的形成和运动、大气湍流现象、大脑的“整块思维”以及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动植物残骸、矿物质、菌类及空气等相互聚合反应,形成的石油、天然气等各类矿产资源等等,这些现象都是自然协同现象。

2.社会协同现象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本身就是协同发展的过程。与自然协同现象相比较,社会协同现象包括了人为设定的方案,把人类活动行为的目的及其结果囊括到其中。如家庭、部落、企业、军队、教会、学校、政府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等就是人们基于行为活动的目的而协同组建的结果。从社会协同的时空纬度来分析,社会协同现象可分为横向、纵向两种协同模式。横向协同现象是一种最古老、最简单的协同方案,指众多个体共同完成某项工程的协同行为。通过这种协同,人们可以完成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大规模的工程,也可以由多人分割完成一项工程的各个部分,并由此而达到简化工作复杂度,进而增加其工作效率的目的。如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世界人文奇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和都江堰等巨大工程的建造,就是典型的横向协同现象。纵向协同是指一项研究或工程的成果可以协助或实际上有助于以后完成另外某项工程的现象。例如,社会文化积淀研究与社会文化传播、企业产品研发水平与产品生产、销售和企业获利能力、社会体制建构与社会良性发展、项目管理中上道工序完成情况与下道工序进展之间的关系等,都是典型的纵向协同现象。从社会协同的方式来分析,社会协同现象又分为单向和双向协同两种模式。单向协同现象,是指只为协同参与者的某一方的目的而进行的协同活动。单向协同有协同方和被协同方两部分,协同方是协同的策划和受益者,被协同方则相对协同方而言是执行者。如社会统治阶级都有自己的任务和目标,要实现任务和目标,就需要各种机构和人员来执行他们的意志,在这一过程中,上层统治阶级是协同方,各种执行机构和人员在广义上来说也属于统治阶层,但相对而言是被协同方,目的是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单向协同现象。与单向协同相对应的就是双向协同,双向协同是指参与者部分或全部地为自己获益而进行的协同活动。这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协同方式,如组织间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就属于这种形式。

3.企业协同现象

在企业管理中,协同现象也比较常见,如企业为实现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降低和资源充分利用而在各主要行业内部进行的收购兼并,为达到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而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接成一个整体功能网链结构模式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管理),为实现企业群的共同目标或远景而组成的公司蛛网,为获取互补性资源、达成目标产品阶段性目标和提升竞争优势而结成的企业联盟,以及为提升以地区为基础的企业生产率和促进企业创新而形成的产业集聚和商业生态圈等。另外,还有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计划(MPRⅡ)、准时制生产制(JIT)、成组单元(GTC)、柔性制造单元(FMC)、并行工程(CE)、智能制造系统(IMS)等这些协同现象都属于企业管理协同现象。

对协同现象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协同规律,进而研究管理协同,并为在企业实施有效的管理协同奠定基础。

(二)管理中的协同研究

1.经典的协同概念

值得说明的是此处的研究回顾,仅指从管理角度考虑的协同,协同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哈肯选择这个词,是要说明系统在发生相变时,由于大量子系统的协调一致引起了宏观结构的质变,产生新的结构和功能。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亚当·斯密在18世纪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之后,马克思进一步发展其理论。在他们的理论中提到有关协同的思想,如马克思认为协作“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1]但真正从管理学意义上研究协同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Henri Fail),以他为代表的一批管理学家从一般管理理论的角度研究管理学中的协调问题,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协同思想。他在1925年出版的《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一书中,提出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职能,即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和管理职能。其中在管理职能中提出协调职能的思想,他认为协调就是协调企业各部门及各个员工的活动,指导他们走向一个共同的目标。[2]当然,法约尔在管理职能中提到的协调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协同有一定的差异,他认为“协调就是指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力量”。[3]也就是说,他的协调概念主要指企业内部要同心协力,相互配合,协调是一种单独的管理职能。另外,在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厄威克(Lyndall F.Urwick)、古利克(L.Gulick)和梅奥等管理学者也都提出了协调的概念,但含义基本上没有超越法约尔的理解。到现代管理理论阶段,随着新的管理理论、思想和方法的不断涌现,从而出现了各个学派,管理学领域形成了“管理丛林”。这个阶段比较有影响的学派有以H.孔茨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系统学派等,他们秉承法约尔的思想,也对协调进行了研究,使其蕴涵的协同思想更为丰富。

总的来说,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对协同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征:①都是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认为协同就是协调,协调亦即协同,二者之间无区别;②协同研究的立足点是狭隘的,研究基础和前提均不同于现代协同;③研究中具有丰富的协同思想,但缺乏系统的管理协同理论。

2.安索夫关于协同的概念

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企业多角化发展的研究,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安索夫从战略的角度确立了协同的经济学含义,即为什么企业整体的价值有可能大于各部分价值的总和。他借用投资收益率来分析协同的含义:[4]假设一种产品可带来S元的年销售收入,为生产这种产品而发生的人工、材料、日常费用、管理费用和折旧等方面的费用成本为O元,而在产品开发、工具、设备、厂房和存货等方面的投资为I元。于是,产品P1的年投资收益率ROI就可以用公式表达:

这样,对其他产品P1,P2,…,Pn也可以得到相同的表达式。如果各种产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那么公司的整体销售就可以描述为:

同样,整体运营成本和投资可以表达为:

这样,公司的整体投资收益率就为:

上述公式有一个约束条件,即只有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运营成本和投资之间互不相关,此种关系才能成立,其各自总体的数值可以通过简单加总的方式求得。但是,大多数公司中都存在着规模效益。如对一个销售收入与若干个企业总和相同的大公司,其运营成本可能会低于这些小企业运营成本的总和,或者其总投资小于这些小企业的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达:

我们有:

其中,下标S代表公司整体,下标T代表一个由若干独立的小企业组成的集合体。通过公式表达可以看出,当销售收入相同时,公司整体的投资收益率高于独立企业集合体的投资收益率,即:

当两者投资总额相当时,可以得出: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得出这样的含义:在一定的投资总额下,一个产品系列齐全的公司可以比那些只生产系列产品中的个别产品的公司,在单一产品上实现较高的销售收入或较低的运营成本。这就是公司整体的价值可能大于各部分价值总和的原因所在,即协同的含义。在对协同含义解释之后,按照投资收益率公式中的元素,安索夫又将协同划分为销售协同、运营协同、投资协同、管理协同等几种类型,并分别对之进行了研究。

3.伊丹广之关于协同的概念

在安索夫研究基础之上,日本战略专家伊丹广之对协同进行了比较严格的界定,[5]他把安索夫的协同概念分解成“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两部分。“互补效应”是通过提高实体资产使用效率来节约成本或是增加销售的方式。最普遍的现象就是用一种资源来服务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之所以服务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或许是因为资源的全部效能不能在一个市场中得到充分利用,或者是因为资源在不同时间的使用强度不同,也可能是因为单一市场对资源的需求波动不定,其实质是通过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来实现的。“协同效应”就是“搭便车”,主要是通过对隐形资产的使用来实现的。隐形资产是一种无形资源,它既可以是商标、顾客认知或是技术专长,也可能是一种激发员工强烈认同感的企业文化。在伊丹广之的眼中,协同是一种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方法。他把资源分为实体资源和隐形资源两种,认为互补效应主要来自于实体资源,协同效应来自于隐形资源。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都有可能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但由于实体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互补效应的有限性,企业只有成功地使用隐形资源才能为公司的竞争优势创造不竭的动力,因为它是公司所独有的,不容易为别人模仿,而且在市场中不可能买到,还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为公司的所有企业服务。伊丹广之认为隐形资产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具有信息的三个方面的特征:使用的同时性、多重使用时的无磨损性以及合成性,即把若干信息合成起来可以产生更多新信息的特性。正是隐形资产这种其他资源所不具有的特性为“搭便车”提供了可能性,使隐形资产在企业协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韦斯顿在对企业兼并进行研究时提出了自己的协同理论,认为企业兼并对整个社会是有益的,它主要是通过协同效应体现在效率的改进上。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管理协同效应和营运协同效应两个方面。他提出的管理协同效应是指当两个企业的管理效率不同,在高管理效率企业兼并另一个企业之后,低效率企业的管理效率得以提高。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与其他管理学界的权威一样,波特也非常重视协同这个概念,他认为企业的协同就是企业各项业务行为之间的关联,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来源于企业各种业务行为的关联,利用价值链可以抓住这种协同的机会。

古典战略理论和战略业务单元理论对协同研究的主要特点是:①基于战略角度研究协同,形成了战略协同理论;②强调协同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并从经济学意义上探究了实现协同效应的方式;③已经具有企业协同理论的雏形,但探讨不是建立在哈肯协同论的基础上。

(三)协同的定义

不论是古典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出发对协同思想的研究,还是古典战略理论和战略业务单元理论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对协同思想的研究,它们对协同的研究都是比较零散和模糊的,认为协同就是协调、合作、同步,但对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进行协同的动机、协同的机理、协同的条件是什么等方面的研究不足。

目前,关于企业协同的研究还没有突破安索夫和波特等人基于企业“资源论”和“能力论”的研究框架,更多地关注企业之间的宏观协同,特别是对企业兼并和动态联盟协同的探讨与分析之上,对企业内部的协同研究极少,即使涉足企业内部协同的研究,也只是论述组织要素如何进行合理配置,而没有使其纳入“自组织”理论研究的范畴进行考察。所以,直到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企业界在企业管理领域还未能有一整套比较完整、全面的有关协同理论的体系,只是从管理的角度对其进行一定的探讨而已。

哈肯基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结构耗散论等理论基础之上建立的协同学,为人们研究不同领域的协同理论开辟了新的视野。正如哈肯教授所说:“在协同学意义上,会从很多个别事实中——像图画拼板玩具那样——得出一个崭新的图景来。”[6]

按照协同学的思想,协同的实质在于强调事物或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其内部各要素或各子系统之间保持合作性、集体性的状态和趋势,它强调整合、协作的一致性或和谐性,以及在某种模式的支配下事物或系统产生不同于原来状态的质变过程。简单地说,协同就是指系统中诸要素或各子系统间在操作、运行过程中的合作、协调和同步。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事物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二是指事物或系统从一种序状态到另一种序状态的转化过程中,其内部要素的相对独立性而产生的无规则运动变为各要素之间的相干作用,从而产生新质的过程。协同有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和有序,能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放大系统功能,创造出局部所没有的整体功能。协同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能以自组织方式形成宏观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协同学对协同的界定从深层上揭示了其真正内涵,为研究企业管理中的协同问题扩大了视野范围,进而为从更深层面研究企业管理协同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管理研究引入协同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引入协同论的可能性

1.协同论具有普适性特征

协同论属于自组织理论的范畴,其使命并不仅仅是发现自然界中的一般规律,而且还在无生命自然界与有生命自然界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可见,协同学试图把无生命自然界和有生命自然界统一起来,发现它们存在的共同本质规律。这一理想已经被两个发现证明成为可能:其一是在有生命的自然界中,所有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其二是在系统演化的过程中,究竟哪种结构得以实现,取决于各个集体运动形式。由此可见,协同论所揭示的结构形成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不仅为我们研究自然现象,而且为我们研究生命起源、生物进化、人体功能乃至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这样一些复杂性事物的演化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原则和方法。协同论对揭示无生命界和生命界的演化发展具有普适性意义。

另外,从协同论的应用范围来看,它正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系统的自组织现象的分析、建模、预测以及决策等过程中。如物理学领域中流体动力学模型的形成,大气湍流等问题;化学领域中的各种化学波和螺线的形成,化学钟的振荡及其他化学宏观模式;经济学领域中如城市发展、经济繁荣与衰退,技术革新和经济事态发展等方面的各种协同效应问题;社会学领域中的舆论形成模型,大众传媒的作用,社会体制以及社会革命等问题。由此可见,协同论作为一门研究完全不同学科中共同存在的本质特征为目的的系统理论,其广泛的适用性或普适性是显而易见的。正是它的这种普适性,管理研究引入协同论,必将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对解决管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启迪意义,也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视角。

2.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协同论的自组织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如果本身处于孤立或封闭状态,无论其初始状态如何,最终系统内任何有序结构都将被破坏,呈现出一片“死寂”的景象。系统只有与外界通过不断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才能维持其生命,使系统向有序化方向发展。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性的开放系统,说它具有复杂性是因为管理系统一般由人、组织和环境三大要素组成,而每个要素又嵌套多个次级要素,其内部呈现非线性特征。而它又是开放系统,是因为它通过不断地接受各种信息,并经过加工整理后,将管理对象所需的信息输出。管理系统就是在不断地接收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向有序化方向完善和发展。没有这种信息的接收和输出,就没有管理系统的发展。

(二)引入协同论的必要性

1.协同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协同论告诉我们,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组分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就好。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人、组织、环境等各子系统内部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能产生协同效应。反之,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相互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就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内耗增加,系统内各子系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致使整个系统陷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现代管理面临着一个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竞争激烈的环境,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激烈纷呈;高新技术的出现和更迭越来越快,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消费者导向的时代已经到来,消费趋向多样化、个性化,给企业的生产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市场环境变化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企业的生产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除了协同好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之外,还需协同一切可以协同的力量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协同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管理学必须并且是长期研究的课题。

2.序参量是现代管理发展的主导因素

序参量是协同论的核心概念,是指在系统演化过程中从无到有的变化,影响着系统各要素由一种相变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相变状态的集体协同行为,并能指示出新结构形成的序参量。因此,在现代管理中,尽管影响管理系统的因素很多,但只要能够区分本质因素与非本质因素、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找出从中起决定作用的序参量,就能把握整个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序参量概念为现代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解释了系统如何在临界点上发生相变以及序参量如何主导系统产生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结构。序参量的特征决定了它是管理系统发展演化的主导因素,管理者只要在管理过程中审时度势,创造条件,通过控制管理系统外部序参量和加强内部协同,强化和凸显我们所期望的序参量,就能使管理系统有序、稳定地运行。

3.自组织是管理系统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

协同论的自组织原理旨在解释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系统内部进行自组织的过程,协同是自组织的形式和手段。由此可以认为,现代管理系统要想从无序的不稳定状态向有序的稳定状态发展,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自组织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根本途径。当然,管理系统要实现自组织过程,就必须具备自组织实现的条件。首先,管理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确保系统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活力;其次,管理系统必须具有非线性相干性,内部各子系统必须协调合作,减少内耗,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效应。

三、管理协同

(一)管理协同的内涵、基本要素与特征

1.管理协同的内涵

管理协同是运用协同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研究管理对象的协同规律并实施管理的一种理论体系。其目的是更加有效地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效应。对企业组织而言,企业管理协同就是指用协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一系列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总称。主要体现在通过对企业组织系统的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组织目的、组织环境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子系统进行协同,实现它们之间形成优化组合与配置,进而产生一个在结构、功能等方面远远超越原有组织系统的、具有新的生命体的组织系统,达到协同效应之目的。

与传统企业管理理论相比,管理协同在理论和思想、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对待问题的视角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传统管理的理论和思想是建立在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和僵化的科层式组织基础上,强调分工的重要性而对整体重视不足,而管理协同则突出强调要素间协同、配合的思想;传统的企业管理注重企业所需资源或要素的寻求,认为企业只要拥有了资源优势,就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往往忽略了企业环境变化,而管理协同不仅注重企业的自身资源优势,而且还关注企业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即把企业与环境协同起来;传统的企业管理强调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企业经营、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界限比较明显,而管理协同则重视系统协同的思想,如研发、生产、营销以及服务过程的协同,把企业的各项活动作为“价值链”来研究;传统的企业管理强调企业内部诸如人、财、物、技术等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研究范围更多关注企业内部,而管理协同不仅重视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而且重视企业外部资源的充分利用,重视把企业的内外资源结合起来纳入协同范畴,虚拟企业的组织形式是典型例证;传统企业管理的适应能力是一种无“自组织”的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而管理协同的适应能力是有“自组织”的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传统企业管理的市场条件相对稳定,可以预测,而管理协同的市场条件是快速多变难以预测的;传统企业管理的组织特点是僵化的职能界限,有计划地学习,而管理协同的组织特点是“自组织”、“自学习”和“自协调”。

追求管理组织的要素集合效果的最大化,更多需要探讨的是特定环境下部分要素的投入或局部调整所实现的整体效果:当其他要素或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系统已经积聚了一定的能量,需要因势利导地发挥作用时,管理协同在此发挥作用,选择适当的要素投入而完成整体系统的“质变”。

当然,在探讨管理协同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事物的发展方向,有时协同的倍增效应不是组织所期望的,因为协同效应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分,正协同效应才是管理协同所追求的结果。如项目执行过程中,个别工序的延迟导致整个工序的延误的放大效应,如何抑制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使其向有利方向转变也是管理协同所研究的问题。

为进一步理解管理协同的含义,在这里还需对管理协同和协同管理两个概念进行辨析。正如前所述,管理协同是运用协同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研究管理对象的协同规律并实施管理的一种理论体系。因此,管理协同主要研究管理对象的协同规律,研究的领域仅限于管理领域。而协同管理则强调管理体系本身的协同,管理体系则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本身的运作方式,也包括管理对象的协同研究。

2.管理协同的基本要素

把管理和协同结合起来形成管理协同理论,首先要确定管理协同要素。众所周知,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组织是由组织环境、组织目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四大基本要素组成,当然每个要素又包括很多次级要素,自然它们也是管理的要素。

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7]它可以是单个管理者,也可以是由管理者群体组成的管理机构。管理主体在管理行为中居主导地位,并通过对管理客体的控制来确立和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没有管理者,被管理者就会无所适从,组织目标便无法实现。

管理客体也可称为被管理对象,是指能够被一定管理主体影响和控制的客观事物。管理客体的系统主要包括人与人的系统、人与物的系统、物与物的系统。组织目的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努力方向,是管理活动要达成的效果。

组织目的是决定任何行动的先决条件,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过程中,渗透于各项具体的组织活动中,也是衡量管理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志和尺度。它在管理行为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主要表现在组织目的是建立组织系统的前提、组织目的是管理运动的出发点和管理运动的归宿。组织目的在管理中的作用在于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任何组织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不仅是组织系统建立的客观基础,而且是它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组织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具体表现就是人、财、物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组织和环境进行的这种交换不断地改变组织本身,从而影响到管理行为的改变。组织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的管理活动提供条件,又对组织的管理活动起到制约作用。广义上管理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物质环境不外乎归结为人、财、物和信息,可以把它囊括到组织系统中管理客体的内部进行研究,而文化环境作为组织的内部文化对创造管理的“协同效应”有着重要的作用。组织环境的研究可以提高管理决策的正确性、及时性和稳定性,有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组织的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外部环境为组织提供了微观组织生存的条件,人、财、物的输入与输出保证了组织系统的运行;从更大范围来看,外部环境就是一个由大量同类型的经济实体和不同类型供应、消费者等构成的复杂系统,协同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作为大系统的一个分子,只有与整体的发展保持一致,才能够事半功倍地达到目标。

3.管理协同的特征

从上述对管理协同内涵的描述和与传统企业管理思想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管理协同是以协同的观点、原理、思想等作为指导思想的新的管理理念。它具有如下特征:

(1)目的性。管理协同追求的中心目标是“2+ 2>4”的协同效应,其本质要求是实现系统要素的优势互补,聚合放大和功能倍增,而实现这一目标则要求管理协同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协同方式相互作用、协调、同步,产生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从而支配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使系统的整体功能最强,产生协同效应。

(2)整体性。从管理协同内涵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实现管理协同要对各种管理要素进行整合,并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手段促使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发挥适当的作用,相互合作和协调而实现一致和互补。这本身包含着整体优化的思想,而且经过对不同方法、手段的应用,以一种能充分发挥各个管理要素的优势最终实现整体优势、整体优化的目的。

(3)非线性。管理协同要实现协同效应,组织系统各要素之间要有较强的相互联系,它不是协同各要素功能的简单加和,而是通过各要素之间协同运作、整体功能发挥作用的结果。组织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复杂的,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性和交叉的因果性。例如,生产系统与采购系统、销售系统、售后服务系统等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生产系统内部的人员、机器设备、原材料之间的多维联系和作用等,都体现了这种层次性、多维性和互为因果性。

(4)互动性。管理协同的目的是实现管理协同效应,而实现管理协同效应只靠单个的要素难以实现,而是需要各种管理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作用的互动而加强要素的效果而导致整体的发展。这种互动性显然能产生系统的波动和系统状态新的变化从而实现协同效应。组织中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企业品牌与市场的信任等常常表现出这种互动作用。

(5)支配性。管理协同的支配性特征表现为,管理要素之间协同运作产生管理序参量,管理序参量又支配整个系统的发展,促使其他管理要素整齐划一地参与到系统统一的整体行为之中,进而使系统走向一种新的序状态。

(6)同步性。管理协同的同步性强调协同过程中要素的配合在时空上是同步的。时间上的同步性要求协同要素要紧密衔接,遵循共同的时间参考。如准时生产制中要求前后相邻工序在时间上要平行同步进行,并且前后相邻工序的生产率要相等或接近。如果前后相邻工序没有同步进行,无论它们开始的时间多么一致,也难以实现工序间的步调一致性。空间上的同步性要求协同要素之间协调配合,就好比交响乐队,必须有弦乐、管乐和打击乐等不同部分协调演奏,才能产生美妙的乐章,达到预期效果。管理协同的同步性克服了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不协调,使系统形成协调一致的整体运动,从无序走向有序。

(二)管理协同的作用

1.协调的作用

管理的假设前提之一是资源的有限性,对任何组织而言它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何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应,就必须通过管理活动使其实现最优的结果。如果一个组织的资源是无限的,想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想用什么资源就用什么资源,就不会存在对资源进行管理的问题,也就不存在管理。要提高组织的效率,就需要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措施对组织内部的要素进行协调,以便达到优化配置,使组织要素发挥最大的作用。通过实施管理协同恰恰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因为管理协同是基于管理对象的协同规律,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措施,使企业系统产生整体功能和结果的系统管理方法,能够促使组织内部要素之间更好地协调。否则,不能实现组织内部要素协调合作共同发挥作用的管理协同是没有意义的。

2.协同的效果

协同具有有助于整个系统稳定和有序的特性,它能创造出局部所没有的整体功能,能使系统内部结构得到优化。如果系统中的要素为X={x1,x2,…,xn},系统的功能为F(X),协同效应的结果为F(X)>x1+ x2+…+ xn,也就是通俗表达的“2+2>4”效应。这里造成的差值S= F(X)-(x1+ x2+…+ xn)是协同的效果。由于这种协同作用,从而也造成了系统产生功能倍增或涌现的效应。对企业而言,如果将目标企业系统纳入到环境系统运作时,又是这种功能的增加能够起到更大的协同效应和效益。

所以,如何把协同论中协同的思想与管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管理理论体系,对研究整个企业组织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管理协同的提出,为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组织的效率开启了新的管理思考方式。

3.管理协同的功能倍增

管理协同倍增主要强调系统实现整体性协同后,由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同向合作、相互配合,克服或明显减少在非协同状态下出现的一系列负面效果,从而减少或避免内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相关要素和相关系统在协同工作中的工作效能产生互补效应而使系统功能放大,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实现协同学意义上的协同效应。也就是“系统的整体性功能是由各子系统功能耦合而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这种耦合能使系统整体功能生成倍增,因此远远超出各子系统功能之和”。[8]

由于协同,解决了各方面的矛盾,求得了整体的同一性,不仅减少或避免了内耗和外耗,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而且使各方面产生了互补效应,从而把系统整体功能放大,使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如在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结构和职能方面,管理系统行使着决策、执行、控制与反馈等职能,如果这些部门的职能不健全、作用不到位就会影响系统职能的正常发挥,这种要素间的相互离散、摩擦、掣肘造成的内耗,不仅使子系统发挥不出其应有的功能,而且还会使整个系统陷入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造成整个系统功能的缩小效应。而加强结构和职能的协同,就是改变管理系统机构重叠、层次过多、部门脱节、人浮于事等负向协同现象,合理地配置系统诸要素的位置,使它们围绕组织目标进行积极地协调和配合,促使系统发挥整体最优效应。另外,企业间的动态联盟或企业购并也是制造协同效应的典型。尽管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失败率很大(如现实中很多购并行为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应,甚至成为购并企业的拖累),但从成功企业实例来看,企业通过管理协同的确使企业实现了原有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效果,且结果也远远大于单个企业所获结果相加之和,出现倍增现象,达到了管理协同效应的目的,使企业效益获得了提升。

四、管理协同的维度界定

管理领域涉及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影响因素也很多,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时间上的也有空间上的,即使对现实的企业而言,其环境条件也在迅速地变化,如网络经济迅速发展,各种虚拟企业随之出现,企业实体的边界日益模糊和淡化。因此,管理协同的领域也随之不断变化发展。为了对企业管理协同的类型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把握,本书依据空间维、时间维和力度维进行分类。

(一)空间维度

对于企业组织中的管理问题,各种业务由于存在空间上的偏析,以及作业形式上的不同,造成有些工作具有紧密联系而更容易相互影响,而另外一些工作的相互影响相对较弱,由此造成了协同在空间上的群类性,即用空间维度去衡量时客观上存在不同的协同类型。因此,管理协同在空间维度上可以分为企业与环境协同、企业目标协同、结构及组织协同、生产与运作协同、技术与方法协同、文化协同等类型。

1.企业与环境协同

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需要与环境要素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有学者称之为环境激励),进而促使系统远离平衡态,发生非平衡相变,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序走向高序。因此,企业不可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企业与环境的协同显得尤为重要。如企业的运营过程需要从外部环境中获得顾客需求、竞争状况、技术动态、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状况等有关信息,需要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和运行条件,以及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也是通过市场来提供给顾客的。

众所周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它的变化既可能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威胁。所以,企业与环境的协同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之中,企业只有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结构和功能,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继续生存下去。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协同重点在于适应性,即企业必须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或者相匹配。适应性可分为被动适应和主动适应两种。被动适应是指企业在环境变化的巨大压力下,被迫作出的反应和行为。被动适应是在没有准备条件下的应变行为,如果企业不能采取相应的协同对策化解面临的危机,企业将会深陷衰败困境。我国每年倒闭停产的企业案例已经证明了这一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无法维持其生命。主动适应是指企业始终把生存和发展与环境变化协同起来连为一体,事先积极预测环境变化趋势及其威胁,并通过谋划部署,运用内部资源、能力的合理配置来掌握主动的适应性行动。虽然被动适应也是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行为,但与主动适应相比,其面临的风险性较高,“临时抱佛脚”带来的协同成本也较高。主动适应性则相反,它不但有助于企业沉着冷静地选择协同之路应对环境变化,而且还有助于节约协同成本,真正把企业与环境协同起来。

企业的外部环境也是一个更大的系统,这个环境系统也由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国际化、战争与和平等波动和变化,从而产生新的状态和需求。如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能够将企业真正看成这个外部系统的一部分,随着环境系统的协同作用而采取适当的经营方式或战略,适时地吸收和调整系统要素和结构,则企业会取得极大的发展。

2.企业目标协同

目标协同是指从组织系统整体性目标出发认识管理协同的作用,把握各管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使各种要素在运动方向上保持一致性。管理目标作为一切管理活动的中心,对整个管理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它促使各种要素围绕其相互作用、协调与合作。对企业系统而言,不同子系统具有不同的目标,如生产子系统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销售子系统的目标是销售更多的产品,财务子系统的目标是提高资金周转率。如果各个子系统只强调各自的目标,对生产子系统来说只保证生产足够的产品进库储存,这样销售的时候才可能没有后顾之忧,但对财务子系统而言多生产储存的产品会占用资金,不利于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同时,对销售子系统来说虽然库存是保证销售不会出现断货现象,但生产的产品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产品不一定满足消费者的品味,致使销售更多产品的目标难以实现。结果库存增加了,资金占用了,销售水平也平平,整个企业效率低下,获利能力不足。因此,整合各个子系统的目标,使它们围绕整体目标协同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3.结构及组织协同

(1)结构协同。所谓结构协同是指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在规模、层次、方式、排列次序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默契。具体包括管理主体协同、管理客体协同、管理目标协同、管理方式协同、管理环境协同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管理主体指管理活动的发出者,它可能是单个的管理者,也可能是各种管理机构。管理主体协同要求管理主体以管理目标为导向而进行的相互合作与协调。管理客体协同在传统管理上主要指人、财、物之间的相互协作与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知识、技术、信息都被纳入管理客体的范畴。管理客体的协同是一个动态意义上的协同。管理方式协同是管理活动主体利用一定的内容作用于管理客体的中介,是管理主体、管理客体交互作用的关键点,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管理活动的效果。排列次序的协同主要指在项目管理或生产管理中工序之间的衔接、交接等方面的协同。

(2)组织协同。在分工体系下,传统组织理论把各组织部门限定在从事专门业务活动的特定单元中,各单元间的联系和沟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其产生的后果是各组织部门“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从表面上看这种分工条件下的各组织部门在各自的业务单元中是合理而高效的,但事实上一个完整的组织被若干职能部门分割得支离破碎,使得整个组织存在着较低的效率。相反,组织协同强调组织的整体性。就企业内部而言,把人、设备、班组、车间、部门和企业相互关联起来,突出整体性的特征,共同形成组织。对企业外部而言,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动态战略联盟、并购、协作以及企业与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使企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相互结合而成为一个网络型的协同组织。

4.生产与运作协同

生产运作是由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所有活动组成的。其职能不仅存在于产品导向的制造和装配运作方面,而且还存在于服务导向的医疗、饮食、娱乐、银行、酒店管理、零售、教育、运输及政府等方面。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运作只能是其核心。一个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创造正是通过运作过程来完成的。

企业生产运作管理在所有的企业组织中居核心地位,而不论这些企业经营什么,企业要完成产品或服务的创造,就要涉及要素的投入和转换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考虑生产品种、生产量的计划、生产能力的估计、日常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原材料的供应、库存保障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另外,这一过程与运作管理有关,如顾客服务、质量保证、生产计划与控制、进度安排、工作设计、库存管理等;另外企业组织所有其他方面的活动,如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后勤供应、营销、采购等都与运作管理活动相互联系。因此多要素的协同、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与配合则显得更有必要。

5.技术与方法协同

同传统的管理技术与方法相比,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突破了传统管理技术与方法针对单一、具体管理内容所采取的单一的管理方法,它强调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协同。这一变化的原因是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协同化发展。如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决策支持、开发研究、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ERP将库存管理技术、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能力管理、生产控制技术等协同,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的效率。

组织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各个子系统组成,即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组织目的、组织环境等子系统,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通过管理从动态上构成了现实的管理活动。那么它们之间如何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才能产生管理协同效应的结果呢?作者认为需要通过研究管理协同的原理、管理协同的机制、管理协同的条件等来认识。

6.文化协同

由于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等属性的差异,将会引起工作的不和谐,这将有损于公司目标的有效实现。造就和谐的公司文化,改善组织员工与企业目标的关系,形成文化协同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通过企业文化协同,能够有效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1)文化减少了企业内个人的信息处理要求。文化协同中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相应的符号的共识,可以使员工的活动集中于特定的任务和规范范围之中,更好地把注意力集中于他们日常的工作当中。

(2)它补充了正式的控制制度,减少了企业中监督个人的成本。那些在价值观上依附企业文化的员工将会调整他们个人的目标和行为,使之符合企业的目标与行为。企业文化的协同强调的是它能被大多数员工坚定地信奉,因此在控制员工方面,它就会比正式控制的方式更为有效。主动的自我控制、员工间的非正式监督和不涉及具体细节的组织准则结合在一起,意味着员工会比在正式制度下更可能服从。

(3)文化影响了企业中个人的偏好,使他们趋向共同的目标。协同文化促进合作并减少讨价还价的成本。米勒认为,[9]合作文化(文化协同)能修正个人的预期和偏好,并使参与者期望组织中其他人的合作行为。但如果文化的内涵是非合作的,他将不会有这种功能。拥有这种相互加强的贯穿企业的价值和规范,可以让企业解决在市场中不可能解决的代理人问题。

(二)时间维度

时间是构成社会和组织活动过程的重要部分。由于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具有时间性质,因此常常在描述各种组织、管理问题时把这当成了不言而喻的内容,管理理论之中许多对管理的描述都是基于同时性的假设,只有特别需要指出事物构成中时间上的不一致时才会单独列出来考察。对管理协同而言,时间问题是值得重点说明的。因为许多在功能上具有可造成协同作用的要素,由于时间上的偏差而不能引起协同作用或者达不到协同效果,因此管理协同更强调协同过程中要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配合,即时间同步性。从协同效应的时间维度,可以分为先后协同和同步协同两大类情况。

1.先后协同

先后协同指协同要素发挥作用过程中的时间衔接和能量积累。时间衔接强调协同过程的连续性。如项目管理中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之间的交接,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流水线作业系统等。能量积累是指协同要素在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现出效果,而要等到相当一段时间后才能发挥作用。如资源的提前组织(购买矿山、人力资源储备等)、产品生产与市场的配合、企业品牌宣传与企业效益的产生、企业文化的培育等活动在较短的时间内不能彰显出效果,但在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中将会表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国家的教育质量、教育储备情况同样在近期短时间内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加快发展步伐的效果不太明显,但从长期来看有着巨大影响和深远意义。同样,改革过程中的宣传和教育对社会的长治久安、稳定发展,以及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等方面也在当前或近期不能显现,但未来的效果是明显的。能量集聚是协同过程中的量变阶段,当集聚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亦即实现所追求的协同效应。

2.同步协同

对于结构性功能较强的要素的协同作用,则同步显得极其重要,如生产过程强调同步和在时间上的紧密衔接。JIT和技术创新管理是同步协同的典型体现。其中在空间上,JIT强调把全面质量管理、小批量生产、机器设备的合理布置、生产作业管理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等多种同步对象的管理功能协同起来。时间上,在实施准时生产制中,要求前后相邻工序的生产率接近或非常相似,以及前后相邻工序在时间上平行地同步进行。另外,技术创新管理也强调把市场调研和预测、产品开发与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多个部门的管理协同起来纳入技术创新管理功能的范畴。同步协同要求协同要素之间具有高度的协调一致性、吻合性、适应性和共存性。因此,同步协同既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进行系统管理和实现管理协同目标的选择。

(三)力度维度

组织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除了空间、时间上的协同以外,不同要素之间的协同程度还存在差异,因此,协同的程度也是需要考虑的方面。协同程度方面可以用协同关联度衡量,本书将协同关联度定义为“组织系统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协同程度”。协同关联度的高低会影响管理协同的稳定程度和效果的发挥,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协同关联度越高,则意味着它们之间的协同程度越高,进而使系统产生的有序化程度也越高,同时,有序化程度越高,则管理协同也越具有稳定性,便于实现管理协同目标。反之,则不利于管理协同的稳定性和协同效果。

如企业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取决于产品的性质,同属一类的产品则品牌、供应商、用户等相对关联度高,则发挥品牌效应、低成本原材料采购等易于产生协同;而产品生产过程中同种品种的大规模生产发挥成本的协同效应、生产过程的上下游的供应需求关系也强烈地需要发挥协同作用;企业的知识协同,按其协同程度来分,可以分为知识转移与知识创造。知识转移是指企业知识的协同仅表现为知识在双方之间的流动,其协同效应就体现在对知识的共享上。它是一种最低层次的协同,协同关联度低,协同的稳定性也较低。而知识创造是指企业知识的协同是在对现有知识整合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创造出新的知识。其协同效应就体现在对新知识的创造上,它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协同。显然,知识创造的协同关联度比知识转移要高,协同的稳定性较强,便于企业实现协同目标,使其核心能力增强。

五、管理协同的哲理分析

(一)管理的主要特征

由于管理领域的不同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加之人们研究管理的层次、侧重点各不相同等,从而在管理领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理论和管理方法。但无论怎么定义和选择不同的方法,管理本身有些特征是共同的,这些特征反映了管理的本质。

1.管理的目的

企业组织成员的组合不是简单的堆砌,正如詹姆斯·H.唐纳利(美)谈到管理活动时强调:“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我们的组织中需要消耗各种各样的资源,但对我们来说许多资源是有限的,正是这种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了对管理的需要。就企业组织而言,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获取经济利益是企业组织的目标,而人、财、物是组成企业组织的资源。因此,利用环境的机会和资源,把企业组织中能够调动的人(包括人的精神)、财、物等进行配置和协调,并加以运用,从而实现企业组织的目标。这里强调管理就是要收到更大的效果,这才是管理的目的。

2.管理的组织要素

人类社会中组织形式普遍存在,每一个组织都是由多个人所组成的,人是组织中最主要的组成要素。虽然每个人的个人愿望不一样,但作为组织,他们都有一个特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组织中各个人愿望的合成,注意这个合成不是简单的线性加法,而是不同的人占有不同的权重的合成。同时他们也发育出一个系统性的结构,这种结构实质上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安排。“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有效的协作需要有组织结构,需要在组织中实施管理。社会生活中各种组织的具体形式虽因其社会功能的不同而会有差异,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

在组织内部,一般包括五个要素:人——包括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物和技术——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机构——实质反映管理的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信息——管理的媒介、依据,同时也是管理的客体;目的或宗旨——表明为什么要有这个组织,它的含义比目标更广泛。上述要素通过已形成的规则进行组合结构,并按特定的管理规则执行。

3.管理的管理者

管理者是指具有一定管理能力,拥有相应的权威和责任,从事现实管理活动的人。所谓管理能力,就是一种能够根据组织目标发现组织内外部机会的能力,推动、激励、组织、引导和控制被管理者去实现目标的能力,它是一个人的知识、才智、素质、性格、品德等在管理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具有管理能力的人并不一定是管理者,要使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成为管理主体就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威和责任。

具有一定管理能力,拥有一定权威和责任,这只是管理者的必要条件,或者说只具备这些条件的人还只是一个潜在的管理者。要使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成为现实的管理主体,还必须亲自从事管理活动。只有在对象性的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能力和权威才能现实地显现出来,才能与被管理者发生实际的对象性关系,从而使管理主体的地位能够得到现实的确立。

管理能力、权威和责任、现实的管理活动,这是成为管理主体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因素和条件。这三者又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其中参与管理活动是基础,管理能力和权威责任只有在管理活动中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它们也只有在管理活动中才得以生成和发展。作为管理者就是要能够发现协同机会并加以利用。

4.管理的协调本质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由于每个人的主观愿望、身体条件和行为方式存在差异,同时当人们需要组成群体来实现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时,要想实现人的共同行动,必须要协调人的行动,此时管理工作就成为协调个体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

协调人际关系是管理的核心。组织中的任何事都是由人来传达和处理的,所以管理者既管人又管事,而管事实际上也是通过他人完成的,管理者只有说服他人或有效地鼓励他人完成既定任务,组织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其实管理活动自始至终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是与人打交道的,因此说管理的核心是处理组织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包括主管人员与下属之间的关系,这是各种人际关系的主导与核心。另外,组织内的一般成员之间的关系在组织中也大量存在,它直接体现为组织的社会气氛。

(二)两种协同类型分析

协同就是系统中内部各要素或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的整体状态和趋势。协同强调整合、协作的一致性或和谐性,以及在某种模式的支配下,事物或系统产生不同于原来状态的质变过程。从要素的整合层面上把协同分为同质要素协同和异质要素协同两大类。

一类协同是同质要素的共同运动构成了整体新的发展和新的状态。在管理中同质要素产生的配合体现在规模的效果或集聚效应上。如对于一个人完成不了的事情多个人可以完成,一块大石头一个人搬不动,但多个人共同出力时,石头就搬动了,这就是合力的作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很小时体现不出效益,但规模达到特定的程度时将发挥规模效应,如钢铁企业的规模效益1000万吨/年以上,汽车生产的规模效益为30万辆/年,都是同质效益的发挥。另外,市场经营中的“扎堆效应”、社会流行或社会意识的形成也体现了同质协同的作用。

另一类协同是不同种要素构成的整体新的发展和新的功能。不同质要素的配合产生协同体现在整合效应上。这类协同发生在不同种要素的结合上,它常常表现在新的系统结构上。正如汽车行驶需要引擎、方向盘、电路、汽油等要素的相互配合;一台计算机需要CPU、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要素的相互配合才能产生特有的功能等。

但无论是哪种协同,他们的共同机制仍然是不同要素中个别属性的配合。管理协同的本质也是由两类方式发挥协同作用:一类是管理中同质要素的聚合产生协同效应,另一类是管理中不同质要素配合产生协同效应。

(三)管理协同的哲理思考

管理协同的中心目标是实现协同效应,其本质是各协同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和同步,产生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支配系统向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进而使系统整体功能发生倍增或放大,即实现“2+ 2>4”的协同效应。因此,对协同效应也可以理解为是系统产生功能倍增或放大效应的表现形式。如果把这一问题继续深究,就会形成这样一个“追问链条”:既然协同效应是系统整体功能倍增或放大效应的表现形式,那么系统的这种整体功能效应从何而来?它背后隐含的真实情况或背靠基础是什么?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探究系统产生功能倍增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1.系统论的解释

系统论通过对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的分析,研究系统结构与功能之关系,探讨了系统功能增加或最优化问题。因此,有必要回顾系统论关于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以及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之关系的研究,以便为进一步探究系统功能增加的本质研究奠定基础。[10]

(1)系统结构。系统的结构是指各要素关联的“序”。可以表达为:

式中: S表示结构,E表示要素,I表示信息。

系统结构具有层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三大特征。结构的层次性特征是指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和组合之间的组合关系不仅是多元的,而且通常是多层次的。结构的稳定性特征是指结构有赖于要素的组成,但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制约要素,甚至决定要素,而且在要素简单变化或更换时保持不变。结构的可变性特征是指系统的结构并不是亘古不变的,当系统演变到一个关节点的时候,结构就要发生变化。结构的变化与要素的变化有本质的不同,要素的变化是系统局部的渐变,属于量变,而结构的变化是系统全局的突变,属于质变。正是结构的可变性,才决定了系统的可演化性、进化性。由此,整个世界才不仅有量的守恒性,更有质的多样性。

(2)系统功能。系统功能是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它是系统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总体或集合,是系统整体活动所表现出的能力,无序或单个要素不能形成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功能用数学方式也可以表达为:

式中: F表示功能,A表示活动关系,I表示信息。

每一个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与结构相应,在复杂系统中,要素之间的活动关系和活动之间的活动关系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多层次的。

我们说功能是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但系统功能只有在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对系统功能的理解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系统功能是系统内部各种活动关系的总体,即各要素在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效能总体。如汽车之所以能够行驶,是汽车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电路系统等所有系统的活动关系产生的总体效能。其二,系统功能也是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的秩序和能力,体现了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交换关系,包括改变被作用对象或环境的秩序。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吸收外界的阳光、水和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废热,制造出葡萄糖,只有经过这种过程才能实现这一功能。在这个意义上说,系统输入输出时同外部介质的相互作用就是系统的功能。系统功能同时也是为实现系统目标所具有的能力。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图3-1所示:

图3-1 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作用关系

系统论认为,系统功能依赖于要素活动,各要素的活动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的互相依赖性。一旦系统的整体功能形成,要素的活动就会受制于整个系统功能。

(3)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的关系。在探讨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的关系问题上,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可以将系统表达为:

式中: SYS代表系统,S代表结构,F代表功能,E、A、I分别代表要素、活动关系和信息。

从表达式可以看出,系统是结构与功能关系的集合。但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系统论认为,它们二者之间是辩证关系。

辩证关系一:结构决定功能。系统有什么的结构,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功能,各种系统中功能取决于结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机械结构决定机械功能,细胞结构决定生理功能,社会结构决定社会功能。系统结构是系统保持整体性并具有一定功能的内在根据。

辩证关系二:功能对结构具有反作用力。功能的实现是结构稳定的条件,系统结构是在不断实现功能的动态过程中维持的,如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系统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千变万化,一种结构可以有多种功能,即同构异功。例如,同是三个人组成的组织系统,虽然在结构上相同,但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和尚没水喝”。同样,一种功能也可以根据完全不同的结构,即同功异构。如一切机器制造,从杠杆到计算机,都是模拟人的某些功能来解放人的劳动,但它们与人却有着不同的结构。

(4)解释思路。从系统论对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以及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系统论对系统产生整体功能的解释思路是:系统整体功能发挥程度既受到系统结构的制约,也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制约。系统结构是系统功能的内在基础,系统功能是系统结构的外在表现。但系统整体功能的产生归根到底来源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关系。

这种解释思路的合理性在于:在要素给定的条件下和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系统论对系统产生整体功能效应的解释思路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于复杂的人类社会系统、企业系统来说并不是这么简单。不论是结构还是功能,都必须以一定的要素为基础,那么要素的属性必然对系统功能产生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要素属性特征以及要素属性之间的匹配性、互补性和适应性关系,才是系统结构和功能背后隐含的真实背靠。因此,对要素属性特征的进一步认识有助于从更深层面上探讨系统功能增长的本质。

2.协同功能倍增的本质

(1)协同功能增长的分析。系统的特征在于通过要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功能。系统能够获得功能上的增长,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各要素特定属性之间相互配合而形成了新的功能和效果。这种能够形成新的功能和效果仅仅是从技术层面来观察,如导体与电流的结合产生热和光,引擎、车轮、方向盘等构成了可以行驶的汽车等,它们能够创造功能和能力上的新的突破。但是,这种新的功能和作用效果不是要素机械、简单的堆砌,而是要素特定属性之间的协同作用,即要素属性之间的匹配性或互补性产生的结果。这种匹配性或互补性使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紧密联系进而形成了系统特定的有序结构,导致系统产生了新的功能和效果。

由此可见,系统功能增长的本质关键在于要素属性之间的组织性。与孤立要素的属性不同,组合关系中的要素属性之间具有不可忽略的“强相互作用”或“非常重要”的相互作用,而且它们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和作用。正是这种“强相互关系”或“非常重要”的相互作用,使要素间形成特定的排列组合关系,进而形成了特定的结构,这种特定的结构最终实现了系统整体功能的放大或增长。当然,环境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这里之所以没有对环境变化进行讨论,这与本书的假设前提有很大关系。本书已经假设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其实环境本身就在不断变化,它的不断变化首先影响到系统功能,而功能变化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系统结构的变化。结构的变化又来自于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而排列组合的本质是要素属性不同形式的配合、互补关系。所以,系统整体功能增长归根到底在于要素属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关系。

在分析系统功能增长的本质特征时,为防止重蹈经典科学机械论原子性原则的解释怪圈,对要素属性的分析不是将其分解为可分离的因果链而分析单个要素的属性特征,而是在遵循系统整体性原则下对同质要素或异质要素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相互作用进行微观层面上的分析,以求认识系统功能增长本质的深层原因。为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中国的两个俗语加以分析。

第一,系统功能的非线性增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果从职业要素属性本身来分析,三个臭皮匠还是三个臭皮匠,本质没有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即“1+ 1+ 1= 3”,这是典型的线性关系(符合累加性特征),看不出整体效应的增加。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此时说的是皮匠的智慧属性,而且不是智慧本身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智慧增值效应过程,从而达到“诸葛亮”的智慧程度。其实质在于他们发挥了每个人的智慧属性,进而使他们的整体智慧(智慧属性)大于个人智慧之和。这个俗语形象地解释了系统功能增长的本质是要素属性之间相互配合、互补进而产生强相互关系的结果。也许三个臭皮匠还有其他属性,如懒惰、贪睡、自私等属性特征,但当他们发挥了各自的智慧属性,并把这些智慧属性特征协同起来,最终产生了大于单个人智慧相加的整体智慧。假设整体智慧为W,个人智慧分别为P1、P2和P3,用数学表达式可以表述为:

第二,系统功能的非线性减少。“三个和尚没水喝”中,同样是三个人,但产生的功能与“三个臭皮匠”却相反,功能是0。虽然他们之间也是一种非线性关系,但却是内耗极大的系统。其原因在于,三个和尚不像三个臭皮匠那样,发挥出了他们的积极属性(如主动、积极等)并使其相互配合、互补而形成合理的结构,而是发挥了他们懒惰、依赖、相互推诿等非协作属性,结果所形成的结构不具有特定的有序性,由此导致整体功能等于0。假设整体功能为F,三个和尚的功能分别为f1、f2、f3,用数学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2)要素的多重属性特征。众所周知,系统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即具有集合性。而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常常是由特定的载体所携带或构成的。如计算机系统的计算单元CPU,它是由硅片电路等构成的。企业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是由自然人所携带的,冶金设备是由高炉、转炉、轧钢机等作为基本载体的。冶金生产的铁原料是由矿石所携带的。当分析每一个特定的要素时,人们常常把要素和要素特性相混淆。如人力资源和自然人,计算机的运算器和CPU芯片,铁原料和矿石,事实上他们不是同一个东西,而是要素本身及其所具有的属性。对要素而言,它本身具有多重属性特征。如在人才市场上寻求人才时,当找到了某特定专业或能力的特定某一个人并加以聘用,此时是需要他的专业和能力,但别忘了如果聘用了他,也就联系上了这个人的其他方面,如仪表、品质、嗜好、工作习惯等。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组织中,每一个要素都具有多种属性,在这些属性中不仅有其中所期望的属性,其他的附带的属性也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就如同CPU芯片还存在体积、重量、发热等特性。当矿业公司出售了铁矿石时,也许仅仅是卖掉了铁矿石本身,但购买者(钢铁公司)除了买到了铁元素,也许同时买到了硫(S)、钛(Ti)、铜(Cu)等其他元素,如果没有很好地处理这些不需要的物质,则还得付出治污费,但有的将其变为其他产品,钛合金、水泥等则获得了新的经济增长,构建了新的企业生产能力;也许某位古董收藏家在旧货市场上买回一个唐代瓷碗,对旧货市场上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太有用的器皿工具,但古董商却发现了其中的商业收藏价值,这就是具体要素的多重属性的作用。

要素的多重属性,有的属性是有用的,而有的则变得有害。在构造系统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期望利用要素中有利的属性,而减少不利属性的发挥。这是人们利用要素的真正目的所在。正是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特定结构才具有有序性,它的功能也才能得到优化。值得注意的是,孤立探讨要素的属性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探讨要素的属性特征才显得有意义。

3.哲理分析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的启示是:系统功能增加不是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更确切地说是要素属性之间的匹配性或互补性产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强相互关系,使要素的排列组合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系统的结构,结构又决定了系统的功能。由此也可以说,系统要素属性在管理协同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是实施管理协同的着力点。正如“三个臭皮匠”发挥并缔结了他们的智慧属性,相互配合而产生的整体智慧超越了诸葛亮的个人智慧。这是系统功能增长的秘密所在。

因此,在管理协同过程中,需要在遵循系统整体性原则条件下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要素的属性层面上,在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施加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激发出有利的要素的属性,限制或抑制不利属性,并把要素之间有利属性协同起来,使其之间产生强相互关系,形成特定有序的系统结构,进而使系统整体功能增加或放大,最终实现管理协同效应。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2页。

[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3]H.法约尔:《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4]安德鲁·坎贝尔:《战略协同》(第二版),任通海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1页。

[5]安德鲁·坎贝尔:《战略协同》(第二版),任通海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64~70页。

[6]H.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成功的奥秘》,戴鸣钟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7]韩庆祥:《管理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8]李忱、田杨萌:《科学技术与管理的协同关联机制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5期,第57~62页。

[9][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李柱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38页。

[10]部分内容引自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5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