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管理信息系统的未来

管理信息系统的未来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未来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无数技术发明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企业管理的模式。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发明的速度越来越快,管理信息系统同样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下面我们从“后PC时代”和“云计算时代”两个方面来探讨信息技术的重大变化,然后再探讨知识工作者,最后指出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变化方向。后PC时代的变化主要包括四大中心转移和四大游戏规则改变。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未来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无数技术发明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企业管理的模式。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发明的速度越来越快,管理信息系统同样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如果要探讨管理信息系统的未来,首先就要探讨信息技术的未来。下面我们从“后PC时代”和“云计算时代”两个方面来探讨信息技术的重大变化,然后再探讨知识工作者,最后指出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变化方向。

一、后PC时代

如果以公元2000年作为科技史的一个分水岭,那么公元2000年之前可以称为“PC(Personal Computer)时代”;而公元2000年之后则被称为“后PC(Post-Personal Computer)时代”。

后PC时代是指将计算机、通信和消费产品的技术结合起来,以3C产品的形式(因为以上三者的英文都是以“C”字母开头的)通过Internet进入家庭。后PC时代以网路应用为主,各种电子设备也将具备上网功能。后PC时代的网路通信的两大特色为“无限”与“无线”。“无限”指的是上网的工具与应用将无所限制,“无线”代表的是人们将慢慢远离有线传输。

在后PC时代,网络将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网络使用者不一定要通过个人电脑上网,STB(Set-top-box,视讯解码器)、掌上型电脑、移动电话等电子产品亦可以提供上网功能,这是个人电脑功能被取代的例证之一。无线传输的方式,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上网并传输资料。

如今,对于网络产品和专用设备如CE、手持计算机、网络计算机(NC)、专用计算机等,其易用性和可靠性深得用户的好评,不仅适合文档处理、玩游戏、上网浏览或接发电子邮件,也适合商务活动的要求。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计算机网络的成熟发展,人们开始考虑如何将客户终端设备变得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从而使得改进后的客户终端设备轻巧便利、易于控制或具有某些特定的功能。为了实现人们在后PC时代对客户终端设备提出的新要求,嵌入式技术(Embedded Technology)提供了一种灵活、高效和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伴随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嵌入式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军事技术以及文艺商业等方面,成为后PC时代IT领域发展的主力军。

后PC时代的变化主要包括四大中心转移和四大游戏规则改变。

1.四大中心转移

①从产业上讲,“后PC时代”是从以PC为中心过渡到以网络为中心。“后PC时代”最大的标志就是“PC日心说”的破灭。过去,PC成为产业至高无上的中心。但随着互联网的爆发,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转向,PC不再是媒体、资本和市场的新焦点。

②从应用来看,“后PC时代”是从以计算为中心转向以信息消费为中心。过去,产业改变了我们的工作。而今,产业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多样化的信息家电将成为主流。

③从模式上看,就是从以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而今,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需求成为新的发展动力。也就是说,“后PC时代”是一个还消费者以主权的时代,是一个依靠消费者的注意力来创造新价值的注意力经济时代。

④从价值来看,“后PC时代”是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过去在复杂和脆弱的PC面前,人成了它的工具。今后,电脑将真正成为人的工具和玩具。此时,价值的源泉不再是产品本身,而是体现在信息服务。

2.四大游戏规则改变

这场革命的到来,将直接导致游戏规则的改变,必须重估一切价值。

①过去比的是先进技术、功能性能、市场份额、利润收入,拼的是市场操作和企业运作。但几十年来,越来越快的技术节奏丝毫没有缓解我们需求的饥饿感。如今,比的将是实用、易用、专用、经济,比的是产品的特性。IT业流行的厚厚的说明书将消失,我们信奉的“MHz、MB”将率先失效,市场最热门的将不再是最尖端、最先进、最完备的技术集成,而是一场新计算机、通信和家电的实用技术的融合。

②从趋同到趋异,从共性到个性,产业将从竞争中解脱出来。在单调、雷同的PC市场,大家正在令人窒息的价格战中拼杀最后一点利润。而信息家电将寻回丧失多年的个性,重构产业空间。依靠单一标准垄断市场的时代将不复存在。市场将赋予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活力。我们崇尚的微软、Intel等品牌将逐渐淡化,新的时尚将会诞生。

③从封闭到开放,从竞争到合作。“PC时代”的模式,注定了产业要在封闭的“羊肠小道”上追逐厮杀。而网络的本质就是对中心的解构,网络精神的精髓就是开放。“后PC时代”是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媒体、娱乐交叉融合的时代,注定了新的商机需要共同开拓,以创建新的产业价值链。

④重构一切价值体系。无论是产业、市场还是企业都面临一场脱胎换骨的重构洗礼。英特尔的“摩尔定律”将失效,或者说有效与否将无关紧要。PC不会被淘汰,但是PC产业本身也要重新洗牌、重新构建。

二、云计算时代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由Google提出,该公司给出的设想是:云计算时代,可以抛弃U盘等移动设备,只需要进入Google Docs页面,新建文档,编辑内容,然后,直接将文档的URL分享给你的朋友或者上司,他就可以直接打开浏览器访问URL。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因PC硬盘的损坏而发生资料丢失的事件。当今社会,PC依然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核心工具——我们用PC处理文档、存储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或U盘与他人分享信息。如果PC硬盘坏了,我们会因为资料丢失而束手无策。而在“云计算”时代,“云”会替我们做存储和计算的工作。“云”就是计算机群,每一个群包括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云”的好处还在于,其中的计算机可以随时更新,保证“云”长生不老。Google就有好几个这样的“云”,其他IT巨头,如微软、雅虎亚马逊(Amazon)也有或正在建设这样的“云”。届时,我们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电脑,不需关心存储或计算发生在哪朵“云”上,但一旦有需要,我们可以在任何地点用任何设备,如电脑、手机等,快速地计算和找到这些资料。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资料丢失。

有人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云计算的说法正在广为流行,Gartner的高级分析师Ben Pring评价道:“它正在成为一个大众化的词语。”但是,问题是似乎每个人对于云计算的理解都不相同。作为一个对互联网的比喻,“云”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一旦同“计算”联系起来,它的意义就扩展了,而且开始变得模糊起来。有些分析师和公司把云计算仅仅定义为计算的升级版——基本上就是互联网上提供的众多虚拟服务器。另外一些人把云计算定义得更加宽泛,他们认为用户在防火墙保护之外消费的任何事物都处于“云”之中。

1.云计算的特点

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

(1)超大规模

“云”具有相当的规模,Google云计算已经拥有100多万台服务器,Amazon、IBM、微软、Yahoo等的“云”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企业私有“云”一般拥有数百上千台服务器。“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2)虚拟化

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体位置。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部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我们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

(3)高可靠性

“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

(4)通用性

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

(5)高可扩展性

“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

(6)按需服务

“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可按需购买;云可以像自来水、电、煤气那样计费。

(7)极其廉价

由于“云”的特殊容错措施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业无需负担日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的管理成本,“云”的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较之传统系统大幅提升,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云”的低成本优势,经常只要花费几百美元、几天时间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数万美元、数月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

2.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云计算是个热度很高的新名词。由于它是多种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其成熟度较高,又有大公司推动,发展极为迅速。Amazon、Google、IBM、微软和Yahoo等大公司是云计算的先行者。云计算领域的众多成功公司还包括Salesforce、Facebook、Youtube、Myspace等。

Amazon使用弹性计算云(EC2)和简单存储服务(S3)为企业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收费的服务项目包括存储服务器、带宽、CPU资源以及月租费。月租费与电话月租费类似,存储服务器、带宽按容量收费,CPU根据时长(小时)运算量收费。Amazon把云计算做成一个大生意没有花太长的时间:不到两年时间,Amazon上的注册开发人员就已达44万人,还有为数众多的企业级用户。由第三方统计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Amazon与云计算相关的业务收入已达1亿美元。云计算是Amazon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

Google当数最大的云计算的使用者。Google搜索引擎就建立在分布于200多个地点、超过100万台服务器的支撑之上,这些设施的数量正在迅猛增长。Google地球、地图、Docs等也同样使用了这些基础设施。采用Google、Docs之类的应用,用户数据会保存在互联网上的某个位置,可以通过任何一个与互联网相连的系统十分便利地访问这些数据。目前,Google已经允许第三方在Google的云计算中通过Google App Engine运行大型的并行应用程序。Google值得称颂的是它不保守。它早已以发表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其云计算三大法宝:GFS、Map Reduce和Big Table,并在美国、中国等高校开设如何进行云计算编程的课程

IBM在2007年11月推出了“改变游戏规则”的“蓝云”计算平台,为客户带来即买即用的云计算平台。它包括一系列的自动化、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复的虚拟化云计算软件,使来自全球的应用可以访问分布式的大型服务器池,使得数据中心在类似于互联网的环境下运行计算。IBM正在与17个欧洲组织合作开展云计算项目。欧盟提供了1.7亿欧元作为部分资金。该计划名为RESERVOIR,以“无障碍的资源和服务虚拟化”为口号。2008年8月,IBM宣布将投资约4亿美元用于其设在北卡罗来纳州和日本东京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改造。IBM计划2009年在10个国家投资3亿美元建13个云计算中心。

微软紧跟云计算步伐,于2008年10月推出了Windows Azure操作系统。Azure(译为蓝天)是继Windows取代DOS之后,微软的又一次颠覆性转型——通过在互联网架构上打造新云计算平台,让Windows真正由PC延伸到“蓝天”上。微软拥有全世界数以亿计的Windows用户桌面和浏览器,现在它将它们连接到“蓝天”上。Azure的底层是微软全球基础服务系统,由遍布全球的第四代数据中心构成。

云计算的新颖之处在于它几乎可以提供无限的廉价存储和计算能力。纽约一家名为Animoto的企业已证明云计算的强大能力。Animoto允许用户上传图片和音乐,自动生成基于网络的视频演讲稿,并且能够与好友分享。该网站目前向注册用户提供免费服务。2008年初,该网站每天的用户数约为5000人。4月中旬,由于Facebook用户开始使用Animoto服务,该网站在三天内的用户数大幅上升至75万人。Animoto的创始人Stevie Clifton表示,为了满足用户需求的上升,该公司需要将服务器能力提高100倍,但是该网站既没有资金,也没有能力建立规模如此巨大的计算能力。因此,该网站与云计算服务公司RightScale合作,设计能够在亚马逊的云计算中使用的应用程序。通过这一举措,该网站大大提高了计算能力,而费用为每台服务器每小时10美分。这样的方式也加强了创业企业的灵活性。当需求下降时,Animoto只需减少所使用的服务器数量就可以降低服务器支出。

在我国,云计算发展也非常迅猛。2008年5月10日,IBM在中国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建立的中国第一个云计算中心投入运营。2008年6月24日,IBM在北京IBM中国创新中心成立了中国第二家云计算中心——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2008年11月28日,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与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签约,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将在东莞松山湖投资2亿元建立云计算平台;2008年12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子公司阿里软件与江苏省南京市政府正式签订了2009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于2009年初在南京建立国内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首期投资额将达上亿元人民币;世纪互联推出了CloudEx产品线,包括完整的互联网主机服务“CloudEx Computing Service”,基于在线存储虚拟化的“Cloud-Ex Storage Service”,供个人及企业进行互联网云端备份的数据保全服务等系列互联网云计算服务;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对云计算的探索起步较早,已经完成了云计算中心试验。中国移动通信董事长兼CEO王建宙认为云计算和互联网的移动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国企业创造的“云安全”概念,在国际云计算领域独树一帜。云安全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推送到服务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云安全的策略构想是:使用者越多,每个使用者就越安全,因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足以覆盖互联网的每个角落,只要某个网站被挂马或某个新木马病毒出现,就会立刻被截获。云安全的发展像一阵风,瑞星、趋势、卡巴斯基、MCAFEE、SYMANTEC、江民科技、PANDA、金山、360安全卫士、卡卡上网安全助手等都推出了云安全解决方案。瑞星基于云安全策略开发的2009年的新品,每天拦截数百万次木马攻击。据悉,云安全可以支持平均每天55亿条的点击查询,每天收集分析2.5亿个样本,资料库第一次命中率就可以达到99%。借助云安全,趋势科技现在每天阻断的病毒感染最高达1000万次。

2008年11月25日,中国电子学会专门成立了云计算专家委员会,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为主任委员,聘任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总裁叶天正、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所长刘爱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六位专家为副主任委员,聘任国内外3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为专家委员会委员。2009年5月22日,中国电子学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隆重举办首届中国云计算大会。

互联网的精神实质是自由、平等和分享。作为一种最能体现互联网精神的计算模型,云计算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从多个方面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无论是普通网络用户,还是企业员工,无论是IT管理者,还是软件开发人员,他们都能亲身体验到这种改变。

三、知识工作者

1959年,德鲁克在《明日的里程碑》(The Landmarks of Tomorrow)一书中首次使用了“knowledge work and knowledge worker”即“知识工作与知识工作者”一词。1969年,德鲁克在《突变的年代》一书中谈道:“一个崭新的知识工作者群体正在崭露头角,这一群体会使整个社会组织接受新的规范。”1992年,德鲁克在《管理未来》中谈道:“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与劳动力,而是知识。从现在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知识。这个世界正在脱离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的时代,进入知识密集型的时代。”德鲁克创造了“知识工作者”这个词汇,并使它成为全球时髦的字眼。

所谓“知识工作者”,就是运用知识工作的人,是用脑力劳动的专业人士,他们所从事的就是“知识工作”,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就是创造知识。

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所谓“知识工作者”都是在做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他们认真地奉命行事、拼命地工作,就是不去思考工作到底是什么,因为他们并没有领略到“思考”就是工作,也就是说,他们无法体会到“思考”才是知识工作者的本质所在。唯有通过思考,才能让知识工作者发挥其生产力,取得卓越成效。

只有极少数人通过“思考”不断地改进自己,通过知识、信息和创意,不断地与他人交流合作,使自己成为不折不扣的“知识工作者”。可见,知识工作者的定义,不在于他们接受的是什么教育、取得什么样的文凭,而在于他们如何“思考”,思考自己的贡献是什么,思考自己的长处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如何与他人合作创造不一样的团队,思考怎么做才会有不一样的成果。

知识工作者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知识工作者用信息来工作,并把信息作为产品;

②知识工作者应具备利用信息工具来沟通的能力;

③知识工作者应具备应用“个人工作效率软件”来工作的能力;

④知识工作者将成为“信息系统开发者”;

⑤知识工作者应粗通各类业务,并精通其一;

⑥知识工作者是数据的挖掘者;

⑦知识工作者是未来的一般工作者。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未来

导致今天的知识工作者不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思考”活动上的关键原因在于,今天的管理信息系统还不能取代人从事日常的事务管理活动,即管理信息系统过于复杂、不易操作,同时以技术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这些原因导致管理者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对管理信息系统的信任度较低。因此,信息技术将逐步走向“透明化”。“透明化”意味着看不见,信息技术将变得非常易于使用。当知识工作者操作管理信息系统时,他们不需要懂得技术实现的原理。

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我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至少在未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1.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和心理学、行为学结合起来

管理学的目标应当是对科学、效率的追求和对人性的追求,二者不可偏废。目前的管理信息系统仅仅局限在对科学与效率的追求,作为知识工作者的人还不在其考虑的范围之内。因此,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研究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

2.管理信息系统将不再只是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所掌握

1997年,德鲁克在其著作中写道:“毫无疑问,几年后的年轻人,正如他们现在使用打字机和电话一样,将把信息系统作为他们的普通工具。”信息系统设计人员早就倡导所谓从用户的需求来进行设计,但实际情况却是,软件设计人员和用户根本就不在一条轨道上。软件设计人员不断用信息技术新名词“恐吓”用户,让用户始终处于弱势群体状态。这种状态使得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总是像一个美丽的花瓶,管理者常常只是用它来当摆设,在处理实际的关键问题时,总是把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抛到一边。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而改变的途径就是让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设计变得非常简单,用户自己就可以做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