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民经济核算相关基本概念

国民经济核算相关基本概念

时间:2022-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人们会把以企业为单位的算账,称之为会计,于是就有人将以国家为单位的算账称之为宏观会计。二是国民经济核算以一种标准的、国际通用的概念、定义和分类形式向用户报告一国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国民核算既可以为国际对比提供基础,同时也是承担国际统计应有义务的需要。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要认识国民经济核算,首先必须明确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一、国民经济及其运行

(一)国民经济的内涵

“国民经济”由“国民”和“经济”两个词组成,前者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后者则含义广泛,很难一言以蔽之。但是无论是传统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中都有这么一个类似的解释:“经济”可以指一定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活动,或者说“经济”可以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将“国民”和“经济”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理解为“国民经济”是一个由人(或者单位)和再生产过程组成的整体,是一国的经济总和。

这种对国民经济的理解包含了两层含义:从横向看,国民经济是各个产业部门的总和。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商业饮食、运输邮电等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部门,也包括金融、地产、社会服务、政府机关等各类部门[1];从纵向看,国民经济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总和,即涵盖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全过程。

在国民经济中,各个不同的产业、行业、企业相互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社会再生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对国民经济可以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在中国,通常可以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等。

在理论上,对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规律进行研究,并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是国民经济学或者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而国民经济核算学则重点解决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规律。

(二)国民经济的运行特征

国民经济运行就是各部门运用一定的要素从事社会再生产的活动。众所周知,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过程所创造的商品同时具备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运动过程是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对立统一的过程。具体来说:商品生产出来以后,一方面要实现其使用价值。绝大多数情况下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流通来实现的,因为只有经过商品流通环节、形形色色的商品才能最后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才能实现商品的最终使用。从全社会看,商品流通形成了社会总供给。另一方面,生产部门生产的商品通过各种流通渠道销售之后,就获得了出售商品的货币收入,但这些收入还不能全部归生产部门所有,中间有个分配环节,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只有经过分配这个中间环节,社会的各个部门、单位以及个人才能获取一定的货币收入,进而实现最终的消费或投资。这个过程就是商品的价值运动过程。从全社会看,分配环节形成了社会总需求。综合来看,供给方通过市场出售其所拥有的商品,需求方通过市场购买其所需的商品,商品的最终使用得以实现。

就最终使用(消费)而言,包括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生活消费的结果会使再生产过程得以终结,与生活消费不同,生产消费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生产或扩大再生产,也就是说生产消费使得再生产过程得到延续。可见生产消费既是再生产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再生产过程的起点。生产、分配、流通、使用……生产、分配、流通、使用……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就是国民经济的运行。图1-1形象地表现了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图中心的市场意味着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上述经济运行要围绕着市场这个中心而进行。当然,图1-1所示的经济运行过程只是理论上的一种抽象和简化,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会复杂很多。

图1-1 社会再生产运行图

由于经济运行牵涉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任何一个部门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使正常的经济运行受到阻碍。因此如何处理好各个部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如何保持社会总供需的平衡,如何保证全社会物尽其用、货畅其流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针对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对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量关系进行系统描述和分析的一门学科就是国民经济核算。

二、国民经济核算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内涵

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通俗地讲就是对国民经济算账。一般人们会把以企业为单位的算账,称之为会计,于是就有人将以国家为单位的算账(国民核算)称之为宏观会计。可见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有某种天生的联系。当然由于国民经济的构成单位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对国民经济进行算账也远比会计要复杂得多。

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国民核算:国民经济核算就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会计、统计、数学等方法,对经济的流量、存量,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及其组成部分进行全面系统的测定,以描述一国经济的联系和结构全貌的活动。

上述定义至少说明了以下三层含义:其一,国民核算具有深层的理论背景,它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可是说宏观经济学是核算的理论基础;其二,国民核算不仅需要经济学的理论,还集数学、会计和统计等多种方法于一体;其三,国民核算就其核算内容而言涵盖经济运行的全过程,既要核算流量,也要核算存量。英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柯斯曾经形象地称国民核算为“经济解剖学”,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全部内涵。

广义的国民经济核算研究的内容除了涉及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流量、存量核算以外,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扩展和补充,如人口、自然资源、国民财产等再生产基本条件的核算、金融交易的核算、对外经济往来的核算等等。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意义

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测定和反映,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关于国民经济核算的职能或者意义之类的归纳林林总总。在作者看来,至少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是不能忽略的。

一是国民经济核算可以提供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的信息库和数据库,可以为宏观经济管理、决策提供信息、咨询、监督和服务的功能。

二是国民经济核算以一种标准的、国际通用的概念、定义和分类形式向用户报告一国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国民核算既可以为国际对比提供基础,同时也是承担国际统计应有义务的需要。

三是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信息,可以为社会、经济、统计等多方研究者研究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也为除政府部门以外的其他不同职能的部门包括住户、个人参与市场运作,获取良好效益提供有益的帮助。

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内涵

在核算理论的指导下,为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一整套标准和规范,即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换言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是用来指导各国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的指导性文本。在这个文本中必须明确或者统一核算中碰到的各类问题:诸如什么是生产?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总收入?什么是国际收支?什么是储蓄投资差等等各类概念的定义及核算原则;国民核算中的指标体系设立:如生产统计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有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说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等等;国民核算体系中还须明确目前的各种分类标准,如行业的划分、产业的划分、单位的划分等等;此外核算体系还须重点解决各种核算方法及表现形式的问题。总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一种规范或标尺,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同时又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及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它经过了数百年的时间,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下面简要介绍国民经济核算历史上曾经并存过的两大核算体系SNA与MPS。

1.国民账户体系(SNA)

国民账户体系是英文“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的译称,简称SNA。它最早诞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又称“西方体系”。目前世界范围内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所遵循的都是“SNA”。

SNA的形成源于国民收入核算,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因此也有学者将SNA的核算史划分为核算前史和核算后史。所谓核算前史也就是国民收入的核算历史。包括民间国民收入核算期和官方国民收入核算期。而核算后史则是指从国民收入核算向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过渡时期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正式确立、成长与发展、完善。其主要发展阶段有:

(1)民间国民收入核算时期

这一时期一般是指从17世纪中叶起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国民收入核算最早可以追溯到威廉·配第(William Patty)[2]时期,在威廉·配第的代表性作品《政治算术》中就有关于1665年英国国民收入的实际估算结果,可以说配第实质性地创立了国民收入的概念,并在估算中使收入等于支出。之后,配第的追随者格雷戈里·金(Gregory King)在《对英格兰现状的自然与政治的观察和结论》(1696年)一书中对1688年英国的国民收入作了估计,他在估计时对经济活动主体采用了更细致的统计分组,他把经济活动主体分成26个社会阶层,统计项目包括了收入、支出和储蓄等,此外他还对当时的英国与法国、荷兰进行了国际比较,这在世界上是首创的。

民间国民收入核算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以设计《经济表》而著称的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F.魁奈。[3]魁奈认为,只有农业才有地租形式的剩余产品出现(即纯产品),而工商业由于完全竞争,获得的是零利润,因此没有剩余产品出现。他把国民收入看作部门间的流量,并重视资本存量在扩大国民收入中的作用。《经济表》被认为是投入产出分析、部门间经济流量分析和部门账户的开端。

1791年,法国化学家A.L.拉瓦锡[4]在1784—1791年间对法国的国民收入作了估算,为避免重复计算,他首次提出了应该将总产品区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想法。

1886—1890年期间,澳大利亚统计学家T.柯格兰对澳大利亚的国民收入进行了估算,这是第一次有学者对国民收入进行连续的估计,柯格兰第一次从生产、分配和使用三方面来核算国民收入,提出三方等价原则,并首次提出了采用生产净值指标(在计算国民收入时,扣除折旧)的思想。

纵观民间国民收入核算200多年的历史,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研究者多半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地进行估算,估算在时间上缺乏连续性、在内容上不够完整,涉及的国家也仅限英、法、德等数个国家。因此也不可能形成系统的国民收入统计的理论和方法。但它却为国民经济核算的后续研究及体系形成奠定了基础。

(2)官方国民收入核算时期

这一时期通常指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那段时间(1919—1938)。在这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西方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显著放慢,许多国家的国内资本存量遭到巨大破坏,国外投资也受到严重损失,经济指标趋于恶化。1929—1933年的大萧条所引起的空前的经济震荡,更加剧了对资本主义的破坏。在许多国家,大萧条时期的生产下降甚至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困境的出现促使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始意识到获取准确的国民经济总量及结构方面的信息(即国民收入统计)对于宏观决策是多么的重要,他们开始参与或支持国民收入统计工作。另一方面,经济大萧条后的宏观经济理论新发展也为国民收入统计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数据需求。于是国民收入统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一时期代表性的事件包括:

1930年,瑞典经济学家E.林德尔提出了分析国民经济运行的理论模式,他把国民经济划分为企业、居民、政府和国外,并用收支方程式来反映各部门间的收支平衡关系。这个理论模式已十分接近现代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构造。

1936年,华西里·里昂惕夫[5]以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为思想基础,对投入产出核算及其应用进行了开创性研究,1936年他发表了《美国经济体系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一文,文中阐述了有关第一张美国1919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投入产出理论和相应的模型,以及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1941年,里昂惕夫出版了投入产出分析的第一本专著《美国经济的结构,1919—1929》。编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投入产出表。因为其在投入产出领域的突出贡献,里昂惕夫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C.G.Clark,1905—)是三次产业分类的代表人物,1941年出版的著名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通常被看成三次结构理论的代表性专著。而在1937年,他在《国民收入与支出》这本著作里就有大量关于收入、支出、消费者支出、政府收入和支出、资本形成、储蓄、对外贸易等概念。这些项目间的数字关系,对后来的账户平衡构架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被称为美国GNP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6],更是这一时期乃至后期国民经济核算中重要的代表性人物。他曾经系统地定义了国民收入的概念、范围和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按市场价格(而不仅仅是用要素价格)计算国民收入的思想,使国民生产核算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

在理论不断推进的同时,官方国民核算实践也日益丰富。1928年,国际联盟举办了一次有关经济统计的国际会议,旨在鼓励采用一致的方式编制统计资料,并将国际可比性作为经济统计的一个目标。1939年,国际联盟首次公布了国民收入的估计资料,在其《世界经济概览》的一张统计表中,列示了26个国家1929—1938年的整个时期或部分时期的估计结果。与民间国民收入时期仅有少数几个国家相比,这一时期参与核算的国家增加到了40个。

(3)从国民收入向国民经济核算的过渡(1939—1952)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中,一个核心的指标就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更名之前更多的是以“国民生产总值”出现)。而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之后就是国民生产净值。在西方经济学中,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核算价格不同,国民收入一般是按要素成本价计算的,而国民生产净值是按市场价计算的,即: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津贴。因此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式诞生前的国民收入指标过渡到国民生产净值指标、进而过渡到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主要的进步在于用市场价格作为核算的依据并进而考虑了折旧的问题。当然在核算的方法、账户表达等方面也有新的改进。从官方重视国民收入核算开始到195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诞生,这期间又有很多的政府、国际组织和学者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

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J.E.米德和R.斯通开始为英国财政部从事国民收入估算工作,1941年在英国预算白皮书上发表了其研究报告《战时财政资源分析与国民收入和支出估计数字1938—1940》。这次估算对国民生产采用了总值和市场价格的概念来计算,实质上也就是将国民收入指标转为了国民生产总值。在核算方法和思路上采用了会计的账户形式,并将收入和支出联系起来核算。

第一次提出“国民核算“概念的是荷兰科学家E.V.克利夫,在荷兰《经济学家》杂志第7和第10期上发表了题为《论国民核算:荷兰1938年年度调查的经验》和《论国民核算的意义和组织》两篇文章,文章中不仅首次使用了“国民核算”(national accounting)一词,而且公布了他采用会计账户形式和方法对荷兰1938年度所编制的国民核算表。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同时发表,标志着国民收入统计已开始向现代意义的国民经济核算(SNA)过渡。

另一方面,国际统计组织也加快了合作进程。1944年和1945年,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和北爱尔兰的代表讨论了经济统计的国际比较问题,形成了有关国民经济估计的方法和形式的最早国际协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迫切需要可比的国民收入数字作为摊派国际组织费用的基础,为满足这一需要,国际联盟在统计专家委员会之下专门成立了一个有关国民收入的统计分会。该分会由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直接指导编制国民收入和相关估计的专家组成。1947年,一份由英国经济学家R.斯通所领导的专家小组起草的分会报告——《国民收入的计量和社会账户的构建》被提交给国际联盟。这份报告现在一般被人们视为SNA的胚胎形式。1950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公布了《简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供会员国估算之用,经过修订,1952年又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化体系》,这都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式形成过程中的中间成果。到1950年,联合国统计署已经能够从41个国家的原始资料中为“1938—1948年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收集国民收入的估计值。

(4)SNA的诞生、发展、成熟与深化

经历了漫长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检验后,国民收入核算发展成了现今的国民经济核算。在SNA形成后期的历史上,有着三个标志性的年份:1953、1968和1993年。1953年,以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名义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辅助表》(a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and supporting table),这一文本的出现标志着SNA的正式诞生。该文本提出“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制定一套标准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便提供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报告国民收入和生产统计的框架”。这一文本通常也被命名为SNA1953。

SNA1953包括六个基本账户和若干个标准表式。但由于是初创,文本的重心仍是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尽管在体系的构建上也有考虑将投入产出核算、国际收支核算、资金流量核算等纳入体系,但限于当时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准备,最终未能如愿。从1953年SNA的诞生到1968年期间,有过两次小的修订,分别是1960年和1964年。这段时间,除生产核算之外的其他核算有了新的进展。例如美国经济学家M.A.柯普兰在其1952年出版的《美国货币流量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将资金流量表和国民收入核算结合在一起,以反映货币收支情况;英国经济学家J.E.米德在其1951年出版的《国际收支》著作中,首次把国民收入和国际收支联系起来,为国际收支纳入核算体系提供了基础;美国经济学家R.戈德史密斯对国民资产负债表和国民财富表的研究为资产负债核算纳入体系提供了基础。从1958年开始,各国提供的核算信息公布在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年鉴上,提供核算信息的国家和地区到达70多个。

1968年经重大修订后的SNA公布于世,通常称其为SNA1968或新SNA。1968年也常被经济统计界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SNA1968吸纳了在开创之初还难以包容的部分: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等,此外对资产负债核算纳入体系也做了前期准备。至此一个包括五大核算系统的、内容较为完整的新的核算框架构建完成。

与SNA1953相比,1968年核算体系的显著特点:一是核算内容拓宽。除传统的国民生产核算外,投入产出、资金流量、国际收支等方面的核算正式纳入核算范围,同时还对资产负债核算做了试验性的规定。二是核算方法的改进。随着核算内容的扩展,1968年SNA在原有会计账户形式的基础上,又引入了矩阵表、平衡表作为新的核算工具。从而形成了一个以账户式平衡表为基本形式、以矩阵式平衡表为综合形式、以单式平衡表为补充形式的核算形式系列。此外,为使新体系适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国家,更好地为经济分析和决策服务,1968年SNA对若干总量指标作了进一步分解,并增设了若干账户,有关的概念和定义也得到了修正和明确的解释,使核算内容标准化。在核算价格方面对不变价格予以了一定的重视。

1968年SNA设计的体系包含20个账户。账户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国家的合并账户;第二类是生产、消费支出和与资本形成有关的账户;第三类是和收入与支出、资本筹集有关的账户。另外,还有一套26张核算辅助表和补充表。

新SNA的推出,为世界各国进行国民核算提供了有效的指导。至70年代初,全世界已有120个国家采用了SNA。1979年,联合国成立专家小组总结各国经验并讨论未来发展方向。1979年到1993年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对SNA进行不断的审查和修订。

1993年2月22日至3月3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第27届会议在纽约召开,统计委员会向它建议采用发展起来的1993年SNA,7月12日作出决议,建议成员国考虑将它作为编制本国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的国际标准加以运用,并且建议国际组织重新审议其经济统计标准时,力求与1993年SNA协调一致。由此SNA(1993)以新的面貌出现。这次修订也标志着SNA的成熟。

SNA(1993)的特点可概括为:更新、澄清、简化和协调。“更新”是指在原有框架结构的基础上补充或强调一些能适应国际经济发展变化的新内容。事实上,自1968年以后,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期间通货膨胀问题日益突出;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结构日趋复杂;政府职能面临转变、环境与经济社会的交互作用也日益凸显,这些都促使核算制度作出相应的变化,更新是必然的。所谓“简化”是对核算人员工作的简化,通过对核算基础原理的系统说明,使得核算人员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或新情况下作出必要的变通处理。“澄清”是指对核算原则和一些特殊问题的阐明,以减少核算体系的复杂性。而“协调”则是使SNA与其他国际统计标准更为一致。

1993年核算制度的改造使得SNA更加可行,更加容易被接受。此外那次会议上还正式取消了另一核算体系MPS,至此,SNA成为国际上通用且唯一的一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当然SNA的发展不会就此停止。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问题和思路也不断显现,对SNA的修改仍在继续。1999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30届大会又提出了对1993 年SNA的修订计划。2003年年末针对1993年SNA的修订计划专门成立了由全球20位专家组成的顾问专家组(AEG),2004年2月,AEG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并确定了这次修订的44个关键问题。在2007年召开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中,决定将SNA1993的修订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对概念的详细描述以及对AEG提出的44个问题的处理结果;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第一部分中相关内容的细化。2009年12月,联合国网站上公布了2008 年SNA的最终版本,标志着未来几年,SNA2008[7]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实施。

2.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s balances),源于苏联,主要为原经互会国家使用。这些国家多在东方,故又称“东方体系”。早在1918年原苏联就编制了谷物饲料平衡表,可以看做是平衡表体系的雏形。后来,原苏联统计局局长P.I.波波夫领导了物质平衡表体系的创立和改进工作。1926年公布了“苏联1923—1924年国民经济平衡表”,平衡表采取了将多个收付平衡表并列组合的方式,其内容有生产部门的划分、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等,它对投入产出表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该平衡表的发布也是官方国民收入核算实践的例证。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又设计出了价值平衡表,进一步从价值角度进行平衡统计工作。可以说物质平衡表体系是世界上第一个官方核算体系。

1950年,在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核算实践基础上,原苏联中央统计局统一制定了一系列国民经济平衡表。包括: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表;国民经济劳动资源平衡表;社会产品生产、消费和积累平衡表;社会产品分配平衡表;财政平衡表;固定资产平衡表等等,从而形成了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表为中心的包括人、财、物平衡表在内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1957年,这一体系在全苏联统计工作者大会上讨论通过后得到全面执行,并逐步推广到原经互会国家。

1965年开始,MPS在国际上得到了系统的阐述,1971年,正式制定了《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的基本原理》并以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名义公布。标志着MPS的国际化。1984年,经互会统计合作常设委员会又对MPS进行了重大修订,形成了新MPS。即《编制国民经济统计平衡表的基本方法原则》。这个文件与原MPS相比,增加了部门联系平衡表、居民收入和消费指标、非物质服务平衡表,并扩展了劳动平衡表,由原来的5张表增加为8张表,内容上也有了较大突破。

1990年以后,随着原苏联的解体、东欧国家体制的转型,加上MPS自身存在的重大缺陷,1993年在联合国第27届统计年会上被宣布终结。

3.两大核算体系的比较

无论是MPS还是SNA都是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它们都对指导各国经济运行,提供宏观经济信息、协调各方统计工作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样,两种核算体系从产生、发展到成熟也都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和调整;但由于两者是不同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下的产物,因而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具体表现为:

(1)产生的现实基础以及对生产的理解不同。MPS产生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依据劳动的生产性将全部经济活动部门分成两大领域: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MPS认为只有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邮电和商业部门才是物质生产部门。其他均为非生产活动。SNA产生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采用的是扩展性生产的概念。在他们看来所有创造效用的活动均是生产活动。正是由于对生产的理解不同导致了两者在核算范围、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

(2)核算的范围、内容不同。MPS对生产的理解是限制性的,因此其核算范围限于物质产品,把非物质生产性的服务活动排除在外,在核算内容上,主要反映物质产品的生产、交换和使用的实物运动,而对第三产业的状况、对资金运动状况、对分配和使用状况、对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不力;而SNA采用扩展性生产的概念,其核算范围覆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核算内容上既要核算货物和服务的实物流量,还注重收入、支出、金融交易等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存量的核算。相比MPS,SNA更能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全貌,也能更好地反映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3)核算方法不同。MPS以单式平衡表为主要核算形式,采用单式记账方法。核算时往往注重平衡表内的平衡关系,而不太注意平衡表之间的平衡关系;SNA主要采用复式记账法,通过账户体系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紧密衔接起来。

以上主要介绍了两种国际通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事实上,在这两大经济核算体系之外,特别是在SNA的发展、完善过程中,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还考虑了经济体系之外的社会、人口、环境等方面的核算问题。并于1975年公布了“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system of social demographic statics)以及在2003年推出了“环境和经济综合核算体系(2003)”(SSEA)(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其中SSDS的构架更多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它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社会性、注重人的思想活动、社会活动的考量和测度。而SSEA则更多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环境和资源作为核算的核心内容。其核算内容包括:环境活动与产品、环境资产与环境税、地下资源、水资源、自然资源存量与流量、资源的耗减和防护性支出等等。尽管上述两个体系均有完整的模板与论述,但仍可以将其特别是SEEA看做是SNA的一个卫星体系。SNA、SSDS、SEEA之间存在着诸多的联系。

(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

中国最早的国民收入估算,是由国民党时期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巫宝山教授主持进行的,他编制过1933年、1936年和1937年中国的国民所得。在联合国出版的《国民收入统计,1938—1947年》中收录了巫宝山提供的有关数据。自1949年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的变化和核算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期,我国的经济统计基本遵循MPS的核算思路。1952年,刚刚成立的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工农业总产值调查,于是就有了首个经济统计指标——工农业总产值。后来,又扩大到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在内的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即社会总产值核算。1956年,国家统计局派团对前苏联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随后在中国全面推行MPS体系。除了社会总产值外,这一时期还进行了国民收入核算,并先后编制了社会产品生产、积累和消费平衡表,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生产、分配、再分配平衡表,劳动力资源和分配平衡表等MPS体系中的一系列重要表式。之所以实行MPS,是因为当时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这种核算制度适应了当时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为我国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科学的计划经济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对外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核算制度逐渐发生了变革。事实上尽管我们将这一时期的国民核算模式描述为MPS,但我国却从来没有完整地实施过MPS。

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2年,这一阶段是MPS与SNA并存的阶段,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目标模式的选择期。1984年,国务院成立了专门机构,组织领导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设计工作。在这一机构的领导下,国家统计局逐步引进SNA体系内容,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试点。如1985年进行的第三产业统计、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试点核算,1987年开始投入产出核算,1992年开始资金流量核算等。以此为基础,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于1992年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1992》。该方案采纳了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保留了MPS体系的部分内容,是一个MPS与SNA的混合性体系。199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分步实施这一体系。在这一阶段,国家统计局不仅发布MPS下的“国民收入”数据,同时又发布SNA下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并且成功地解决了历史国民核算资料的相互转换问题。

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既要考虑有计划指令为主导方面所需要的指标体系,又要兼顾有市场调节为辅所需要的数据资料,以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过程。另外,国际上还存在着东欧和前苏联等采用MPS体系的国家。因此两种体系共存的现象,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实际情况。面对核算体系的模式选择,当时也有几种不同的声音,有主张继续使用MPS的,也有提出全盘接受SNA的,更有人提出两者结合或者建立中国特色的核算体系。但最终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1992》的发布宣告这一阶段的结束。

第三阶段,从1993年起至今。全面实施SNA阶段。1992年的试行方案由于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仍然保留部分MPS的内容,且存在相互转换等复杂的内容,而1993年的联合国统计大会恰恰宣布从此将MPS退出历史舞台,这就使得中国的试行方案一推出就面临着重大的修改。之后我国按照SNA1993的要求对原有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及方法进行了修订和调整,取消了MPS体系的内容,取消了国民收入统计,明确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同时着手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国民经济账户,开展资源环境核算的研究工作。最后成功建立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新版本《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2002年版国民核算体系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

这一阶段的历史背景是: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和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国民经济核算扫清了理论上的障碍;从国际环境看,以前实行MPS的前苏联、东欧国家也已陆续放弃了这个体系,而改用SNA、MPS的国际比较性与通用性已日趋淡化直至消失;我国国民核算工作的实践也表明,MPS在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方面存在明显缺限与不足,同时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工作者开始逐步适应了使用SNA的有关指标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

随着SNA2008的正式推出,毋庸置疑,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也将面临新的改革和挑战。

第二节 国民经济核算相关基本概念

一、国民经济分类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国民经济为总体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及数量规律进行系统描述、计量的经济解剖学。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国民经济”是个庞大的客体,对其进行解剖,首要问题就是对该研究总体进行必要的分类。在统计学中统计分类是重要的理论与技术问题。科学的统计分组可以帮助我们划分、了解不同的经济现象的类型;揭示现象的内在结构及本质,并可以通过分组分析、探究不同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由此可见对国民经济进行分类是国民经济核算最基础的问题之一。

(一)单位的划分

对国民经济进行分类首先是确定分类的“基本单位”。根据SNA的定义,合成国民经济的基本元素“单位”包括“机构单位”、“活动类型单位”、“地方单位”、“基层单位”、“同质生产单位”等。不同的核算目的对核算单位的要求不同。以下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单位类型。

1.活动类型单位、地方单位和基层单位

“活动类型单位”简称“活动单位”,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事一种生产活动或从事的主要活动的增加值占绝大部分的一个企业或企业的一部分。构成一个活动单位的条件是: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营活动;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能够掌握收入、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可见活动单位是以生产经营决策权的同一性作为划分的标准。凡是可以独立从事生产、经营;可以支配其生产经营过程,就可以称其为一个活动单位。

“地方单位”是指在某一地点从事生产活动的单位。只要是在同一地点从事生产活动,就是一个地方单位。它是按照地点对单位进行的分类。

“基层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仅从事一种生产活动,或虽从事几种活动,但其主要活动的增加值占绝大部分比重的单位。

从活动类型单位和地方单位的定义可以看出,“基层单位”实际是在活动单位的基础上加上了活动的场所的单位。是同时兼顾经济活动性质和地点两个方面对单位进行的分类。

构成活动单位或者基层单位的限制条件相对较少,一个企业、一个分厂、一个单位下属的一个附属生产单位都可以是活动单位和基层单位。

2.机构单位

“机构单位”是指能以自己的名义拥有资产、发生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并能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构成机构单位的条件一般是:依法成立,能够独立拥有资产、承担负债、签订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编制资产负债表。可见机构单位是以其财务决策权的同一性作为划分的标准。在现实生活中,满足机构单位条件的单位可以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住户;一类是得到法律或社会承认的独立于其所有者的法人或社会实体,如公司、非营利机构或政府单位等。

与活动单位或者基层单位相比,机构单位的限制条件比较多。一个有场地,可以从事生产、经营;可以独立支配其生产经营过程的单位,如果在会计上不能独立核算则就不能算一个机构单位。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层单位,而一个活动单位或者一个基层单位通常只能归属于一个机构单位。

3.常住单位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为了明确地界定哪些经济主体构成本国的“经济总体”,又有哪些经济主体不属于本国经济总体而属于“国外”,SNA将机构单位进一步分为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两种类型。可见“常住单位”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机构单位”。其定义为: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这里所说的“经济领土”由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组成,它包括我国大陆的领陆、领水、领空,以及位于国际水域,但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它还包括我国在国外的所谓领土“飞地”,即位于其他国家,通过正式协议为我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我国驻外使馆、领馆用地;不包括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即位于我国地理领土范围内,通过正式协议为外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外国驻华使馆、领馆用地及国际组织用地等。所谓“经济利益中心”是指一经济单位在一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如住房、厂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时间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操作准则)。

以中国为例,一个法人企业,如果它的全部经济活动发生在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那么它就是中国的常住单位。一个企业虽然它的经济活动并非全部发生在中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但在中国的经济领土内建立了一个子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一年以上,则该子企业也是中国的一个常住单位。一个住户,如果它在中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拥有住房,该住房为它的主要住所,则认为是中国的常住单位。一个政府单位是它行使管辖权的经济领土范围内的常住单位。中央政府组成单位,包括位于国外的使馆、领馆等,均属于中国的常住单位。

此外,联合国对单位的分类中还有一种单位类型叫“同质生产单位”。它是指从事单一生产活动的单位,这是在基层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而生成的单位,多用于投入产出核算。上述不同单位的划分适应了国民经济多方面核算的需要,丰富了国民经济分类体系。

对具有同质性的单位进行的归并,就形成了不同的国民经济部类。常用的国民经济分类有:行业分类、产业分类、机构部门分类等。

(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产业部门分类和机构部门分类是国民经济分类的两种主要形式。从理论上说,产业部门分类是按其主要生产活动的同质性分类形成的。其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基层单位。在中国,由于现行的专业统计制度一般以企业为调查对象,还不具备按主要生产活动的同质性对基层单位进行分类的条件,因而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部门分类。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可以看做是最接近于产业部门分类的一种替代的分类,在核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行业分类与社会分工密切相关,其分类的具体内容也会做动态的调整。中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制定实施,先后有过1955、1978、1984、1994和2002年版的标准分类。而作为国家标准首次发布实施则是1984年,1994年对其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02年为第二次修订,最新的一次修订于2011年完成。目前采用的行业分类仍是2002年的标准(GB/T 4754—2002)。它将国民经济分成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每个行业都有相应的四级分类代码。如A 0121就代表着“农、林、牧、渔”这个门类中农业种植业大类、蔬菜园艺作物的种植这个中类、蔬菜种植这个小类。表1-1是中国2002年版行业分类标准与1994年版行业分类标准的比较。

表1-1 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02年版与1994年版对照表

续表

可以看出新老行业分类标准在分类数量、名称和内容上都会有一些不同的变化。目前我国最新修订的2011年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也已正式出台(见表1-3左侧部分)。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修订。

国际上主流的产业标准分类是: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简称ISIC(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其最初方案是联合国统计司于1948年设计的,之后在1958、1968和1990年不定期地对这一标准分类进行了三次修订,第四次修订是2007年。通常我们把1994年公布的标准记为ISIC/REV.3,2007年的国际标准分类记为ISIC/REV.4。实际上我国2002的分类标准就是在ISIC/REV.3标准指导下修改完成的,而我国2011年的行业分类标准又兼顾了ISIC/REV.4的分类需求。中国与国际标准的分类区别见表1-2,表1-3。

表1-2 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02年版与ISIC/REV.3对照表

续表

表1-3 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1与ISIC/REV.4对照表

续表

此外,ISIC还包括一项派生分类,即欧洲共同体内部经济活动的一般产业分类(NACE)及两项相关分类,分别是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产业分类(ANZSIC)和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

(三)三次产业分类

产业分类是按产业发展的时序进行的一种分类。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人类的主要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第二阶段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标志,这一阶段,纺织、钢铁及机器等制造业迅速崛起和发展;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次提出了三次产业的概念。他在1935年的著作《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提出了产业的划分标准,即:将处于第一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的划分还可以从加工对象的区别中得以体现,例如第一产业生产中的加工对象一般取自于自然界;而第二产业的加工对象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其余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归为第三产业。费歇尔的产业分类方法提出后,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一直沿用至今。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拉克在费歇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基础上还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结构的中心将按照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规律发生变化(配第·克拉克经济法则)。因此一般意义上说,经济越发达,其第三产业也越发达。产业结构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程度。

三次产业的分类为我们了解经济结构、分析经济发展的阶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然而这种分类也存在着种种缺陷。例如将所有产业仅划分为三个阶段过于笼统,某些产业的分类归属不清晰;产业内部尤其是第三产业内部方差过大,既有生产方式十分落后的原始服务业也有技术含量最高的现代新兴产业,将它们归为一类无法体现产业的层次性。另外三次产业分类适合从时间纬度上的长期研究,如果时间距离缩小,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也正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三次产业分类一般在国际上尚无严格的定义,各国在三次产业分类上基本沿用上述划分标准,各国之间大同小异,仅个别产业的归属存在差别。

针对第三产业内部方差过大的问题,也曾经有人提出过第四产业、第五产业的概念,尤其是将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单独提出。但这尚在学术探讨范围内。

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始于1985年。当时为了适应建立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报告中首次规定了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范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统计局的报告。这个报告中提出的三次产业划分的标准是:

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煤气的制造和供给业等。

第三次产业: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部门。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当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又将第三产业划分为两大部门四个层次。其中两大部门是指: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四个层次是:

第一层次:包括流通部门,包含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众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按此分类标准我国曾经在1993年进行了第三产业的普查。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资料。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变化较大。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更好地进行国际比较,国家统计局在2002年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原三次产业的划分范围又进行了调整,制定了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并从2003年起实施。新的分类取消了原来对第三产业内部两大部门、四个层次的划分。并将农林牧渔服务业归入第一产业。调整后的新的三次产业分类及其与国民经济行业和分类的对照关系见表1-4所示。

表1-4 中国的三次产业分类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为更好地反映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满足国民经济核算、服务业统计及其他统计调查对三次产业划分的需求,2012年国家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再次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进行了调整,最新的三次产业范围为: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表1-5列示了新的行业分类与产业分类对应表。

表1-5 最新产业分类与行业分类对照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此次调整将A门类“农、林、牧、渔业”中的“05农、林、牧、渔服务业”,B门类“采矿业”中的“11开采辅助活动”,C门类“制造业”中的“43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三个大类一并调入第三产业。调整后,第一产业为4个大类;第二产业为2个门类和36个大类;第三产业为15个门类和3个大类。此外最新的产业分类标准明确了第三产业即为服务业,这对规范服务业统计,提高服务业统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

上述的行业分类和产业分类均属于产业部门划分,它是从生产角度对交易者所进行的分类。它与货物和服务流量相联系,涉及的是具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基层单位。而机构部门划分则是从收入与支出角度对交易主体所进行的分类。它与资金流量相联系,涉及的都是具有“财务决策权”的机构单位。换句话说,机构部门是对机构单位进行归并的结果。机构部门分类是国民经济核算中另一个重要的分类。在编制资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和经济循环账户时,都采用机构部门分类。中国的国民核算中机构部门主要有四大类: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

非金融企业部门:是指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经营和服务性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独立核算单位。包括国有、集体、各种形式的合资、合作经营及外商独资的常住工商企业、建筑企业、运输邮电企业及其他从事非金融活动的服务企业。在现实经济中,非金融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要的比例。其经济活动通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金融企业部门:主要由从事金融活动的所有常住独立核算企业组成,包括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专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信用社、保险公司、信托投资机构等。

政府部门:是指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国家行政机关和从事生产和生活服务以及为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的事业单位。它由各种具备法人资格的常住行政事业单位所组成。其中包括军事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所属的非独立核算企业,但不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办的独立核算企业,后者通常归入非金融企业部门。

住户部门:住户是指共享同一生活设施,部分或全部收入和财产集中使用,共同消费住房、食品和其他消费品与消费服务的常住单位个人或个人群体。我国的住户部门由所有常住居民所组成,其中包括为住户拥有的个体经营单位。

住户部门中之所以包含个体经营户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目前的个体经营单位规模还不大;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目前我国个体经营单位的资产负债及财务收支等资料还不能完全独立于其所属的住户。

此外,为了核算我国与国外的经济交易,核算中还设立了“国外部门”。即与我国常住单位发生经济往来的所有非常住单位的总称。

SNA的机构分类中,除上述几大部门外,还有“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主要指那些为住户从事非市场生产服务的法律实体。鉴于我国这部分实体的规模尚小,故中国的机构部门中不单独列出。

以上介绍的是国民经济核算中最为重要的几种分类。实际统计和经济分析中还有更多的分类类型。如马克思的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两大领域的分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的分类;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分类;社会总产品的分类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二、国民经济交易及其分类

交易是指机构单位间按照相互协议而进行的活动。交易的条件是:必须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这就使得交易区别于活动。活动是指从事一项内容。可以是单主体的。如某个人吃饭、打扫卫生、锻炼身体都可以视为活动,但却不能称其为交易。而如果某人去商店购物,雇佣人帮别人打扫卫生则就是交易。所以交易一定是活动,而活动并非交易。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活动和交易很难严格区分,故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可以将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作为交易处理。经济活动的主体也可以看做是交易的主体。因此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交易”是一个特殊的概念,泛指各经济活动主体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

按照不同的标志我们可以对交易作不同的区分。

首先从交易双方是否通过货币作为交换物来看,交易有货币交易和非货币交易之分。所有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就是货币交易,否则为非货币交易。例如人们用货币去购买商品,劳动者投入劳动得到货币形态的劳动者报酬就是货币交易。而如果自由市场中,农民用鸡蛋换猪肉则是非货币交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交易都是货币交易。非货币交易主要表现为:易货交易、实物报酬、实物报酬以外的实物支付、实物转移以及内部交易等。

由于SNA的主体框架基本上是一个价值量体系,几乎所有的交易都以价值量的形式记录。因此,国民经济核算人员有必要采用适当的方式间接估算所有非货币交易的价值量。这项工作在某些情况下又叫“虚拟”。

第二,从交易的一方是否得到对应物看,交易有一般意义上的交易和转移之分。一般意义上的交易涉及双方按协议进行的活动,一方在付出的同时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前面所举的例子:人们用货币去购买商品,劳动者投入劳动得到货币形态的劳动者报酬都是一般意义上的交易。但是如果一个机构单位向另一个机构单位提供货物、服务或资产,而不收取任何回报,这样的交易则叫“转移”。如:国家给居民发一些物价补贴;居民向灾区捐款等就是转移。可见转移可以看做是一场特殊的交易。在核算中,由转移所产生的收入和支出称为转移收支。

按照转移的对象特点不同,转移还可以分为“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实物转移和现金转移等。其中,经常转移是指经常地、有规律地发生的,并会影响转移双方现期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一种无偿转移。如居民缴纳所得税、向灾区无偿捐赠钱财等都属于经常转移。经常转移收支与现期的收入、消费有直接关系,故需在收入分配与使用账户中反映。

资本转移是指以资产所有权被转让造成转移双方资产增减为前提而不涉及现期收入的转移支付。其转移的对象是资产或者与资本形成有关。资本转移只会影响双方的投资水平或财富水平,相对于经常转移,资本转移发生的数额较大,发生频率低,也无规律。由于转移额的使用目的是用于投资或积累,故在资本形成账户中反映。

第三,按照交易对象的性质,交易有货物与服务交易、收入分配交易、金融交易和其他交易。货物与服务交易是指用于说明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国内生产或进口)和使用(中间消耗、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或出口)的那些交易;收入分配交易是指反映收入分配和财富转移的那些交易,如雇员报酬、生产税和进口税、生产补贴、财产收入、所得税、社会保障缴款、社会福利、资本转移等;金融交易是指通过金融工具能够引起机构单位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变动的交易。其他交易则指未包含在上述类别中的交易,主要是固定资本消耗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获得或处置(如土地的转让、专利的转让等)。上述交易的具体内容会在以后的各章中展开。

此外,按照一笔交易涉及的交易对象的个数不同,交易又有单边交易、双边交易之分。绝大多数的交易都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单位,属于双边交易。特殊情况下,仅涉及一个经济活动主体的内部经济行为也属于交易,称内部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民经济中并非所有的活动都能被观察到。现实社会经济中还存在流离于经济交易之外的外部效应和非法行为。

外部效应是指在没有取得某单位同意的情况下,使该单位的状况发生某种变化。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行为。一般外部效应常指负面的。如企业排出的污水使附近的水质发生变化、农作物受损,受损一方却未能获取补偿,就是外部不经济。由于各种外部效应均不具有交易的特征,加上对外部效应赋予有经济意义的价值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因此SNA认为,不应该将各种外部效应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非法行为则泛指一切违背法律的交易。按照SNA的要求,如果非法的行为是按交易者双方的共同协议来进行,原则上应记入核算。例毒品、走私。否则就不是交易,不记录。例如盗窃、暴力行为。但是实际核算是否应该记录这些非法交易内容尚存争议。我国现实中也未予统计。

三、其他相关概念

(一)流量与存量

流量和存量在统计学里分别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累积达到的量。不同时期的数值是可以累加的,时期越长一般数值越大,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获取的。时期指标用于表现经济现象,就是经济流量。可以说经济流量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行为和所发生事件的效果或者一定时期经济价值的变化。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及其变化量都可以称其为经济流量。

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或瞬间)所达到的水平。时点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原则上是不能相加的或相加无意义,也不存在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的情况,时点指标一般是通过一次性调查获取的。在经济学中,时点指标也叫经济存量。在国民核算中,经济主体在某一时点所持有的资产和负债就是存量。

流量与存量虽然不同,但却存在密切的联系。任何经济存量都是过去经济流量的积累,同时它们又因核算期的经济流量而发生变化。任何经济存量都有相应的经济流量与之对应,但不是任何经济流量都有经济存量与之对应。例如金融资产存量有对应的金融资产流量;而劳动者报酬、增加值等就没有相应的经济存量与之对应。流量与存量之间经常存在的一种关系式是:

期初存量+当期交易发生的增减额(流量)=期末存量

(二)国民经济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国民经济核算主要采用价值量计算,因此价格就成了价值核算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参照物。不同的价格形式计算得到的价值不同,说明的经济意义也不尽相同。因此搞清楚不同的计价标准和计价形式对正确理解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至关重要。

从计价标准看,通常有完全价格和不完全价格的区分。完全价格就是商品的总价值。包括C+V+M。其中C代表物化劳动转移价值,又由固定资本消耗C1与中间消耗C2构成;V代表必要劳动价值,也就是劳动者的报酬。M代表剩余劳动价值,包括生产税和营业盈余。V+M就代表着新创造的价值。如果既包括转移价值又包括新创造的价值,这种价格就是完全价格。

上述价格中如果不包含M或者不包含M的一部分,那样的价格就是不完全价格。按照包含或不包含的内容的多少,形成了不同的不完全价格。具体包括:

1.成本价格:完全价格中扣除所有的M就是C+V部分。为成本价格。它是由中间消耗、资本消耗和劳动者报酬组成。在国民核算中,对某些特殊的领域可以用成本价格计算,例政府服务、居民自有住房服务等。

2.要素价格:单位产品中直接或间接累计的劳动者报酬、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以及中间消耗所确定的价格。它是完全价格扣除了M中的生产税部分的价格。所以要素价格最大的特点是不含生产税,因此它不受税率变动的影响。

3.基本价格:是指从完全价格中扣除了M中的产品税之后的价格。所以基本价格就是单位产品中直接或间接累计的劳动者报酬、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产品税以外的其他生产税以及中间消耗的价值。它与要素价格的区别就是多了一项税(即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

基本价格=要素价格+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补贴)

除了上述分类外,还可以从生产和使用的角度区分生产者价格和使用者价格。其中生产者价格是指生产者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价格,是由产品的直接生产过程中总投入费用所决定的完全市场价格。

生产者价格=要素价格+生产税净额=基本价格+产品税净额

购买者价格:是从商品购买者或使用者的角度来观察的完全市场价格。即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所最终支付的市场价格。

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商业流通费用+运输费用

可见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市场价格,两者都是完全价格,从价值形成上都表现为C+V+M。

理论上价格还可以按照时间不同有现价、不变价、可比价的区分。现行价格就是在统计时点上实际发生的市场价格,可比价格是在进行不同时期价值的动态对比时,为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对基期和报告期采用同一价格核算时的价格,不变价格则是在一段较长时期内以某一时期(或时点)的价格作为计价标准计算价值量的价格。我国在计算工业产值时曾经编制过不同时期的不变价格,如1980年不变价、1990年不变价等。

以上主要介绍了国民核算中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鉴于篇幅此处不能穷尽,其他相关概念将在后续的章节中提及。

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方法及框架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国民经济整体为研究对象的核算,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各系统间又存在着严密的联系,因此核算体系的设计、核算范围的确定、核算数据的采集与估价等,都必须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才能保证核算过程的一致性、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核算数据的可比性。因此本节主要介绍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些基本原则。它是指导整个国民经济核算的通行的准则。

(一)系统性原则

作为一个宏观层次的核算,进行国民核算时首先应遵循的原则就是系统性。所谓系统性的第一个含义就是要站在国民经济的高度来把握整个经济运行过程。这是宏观核算和微观核算的重要区别。例如我们熟知的会计核算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的,它只对该企业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的核算。在依据会计核算信息对企业的资金运动状况进行分析、判断的时候也只要从其自身的利益出发进行讨论。而国民核算则不同,由于其最终是要把握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状况,因此其核算的范围、内容和方法必须考虑其完整性、全面性和适用性。例如:在核算的范围上就应该将全部经济活动纳入核算,而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单纯地只将物质生产的内容列入核算;从核算内容上既要对产品的实物运动过程进行系统记录,同时又要对价值运动过程进行反映。当然实际的国民经济核算不可能反映所有经济主体的全部经济行为,一般只核算与国民经济数量和结构直接相关的市场交易行为和部分虚拟交易活动,因此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生产、货物和服务、消费、资产等方面都进行了核算范围的界定。但这并不能否定核算的系统性、全面性。核算方法上的系统性是指站在总体的角度制定核算方案,建立统一的方法制度,特别是在统计的指标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准则、计价标准等方面保持一致。在利用核算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决策的过程中更应该站在总体的角度考虑得失,保证整个经济运行的协调与发展。

系统性原则的第二个方面体现在一定的层次性和联系上。因为任何一个总体都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的个体组成的,而那些个体的组合应该有一定的规则,体现不同的层次;又由于个体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以在核算的内容、方法上既要统一又要体现个体的特点。例如在一些具体的核算中会有一些独特的核算方法这些方法有其特殊性,但还必须与整个核算相协调。

系统性的另一个要求就是注重整体和整体之间的平衡。在以往的核算教科书甚至核算体系版本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生产范围划在哪里,生产成果就算到哪里,中间投入和最终使用也算到哪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原始收入和派生收入就在哪里分界”。这段话就是对平衡原则的最直接的诠释。尽管我们现在的核算体系已经统一实施SNA,但在几大核算之间同样需要遵循这样的平衡原则。国民经济核算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理解成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统计。平衡原则不仅体现在核算间也体现在每一核算内部。如资金流量中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国内生产统计中生产、分配、使用的平衡都是平衡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市场原则

市场原则是指在进行国民核算时应该以是否进入市场为依据来确定其核算的对象。也就是说进入国民核算的经济量应具有商品特性,能进行交易。通过市场或至少生产活动可以被有效地虚拟。否则就不能核算或不必要核算。之所以采用市场原则是因为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绝大多数的生产是市场生产,绝大多数的交易行为也都表现为市场交易;而如果活动或者交易没有进入市场,或者不能被市场所观察就无法或者很难进行统计。

(三)记录时间原则

记录时间原则是指SNA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录核算期内发生的各种经济流量。即国民经济一切经济活动的记录时间,以权利和责任发生为准,而不是以经济活动的收支实现为准。例如:对于机构单位之间的交易,应在债权和债务发生、转换或取消时记录;对于一个机构单位内部的各种交易,应在经济价值创造、转移或清偿时记录。SNA之所以选择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记录时间与SNA界定交易和其他流量的方式完全一致;二是SNA核算的经济流量包括一部分非货币流量,而在现有的几种时间记录原则中(现金收付制、到期应付制和权责发生制)唯有权责发生制原则可以应用于非货币流量。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常见的交易记录的规则:如:产出应在生产过程发生时记录;服务应在提供服务时记录;中间消耗应在货物和服务进入生产过程时记录;各种分配性交易应在有关的债权产生的时刻记录;各种金融手段交易应在资产所有权变更时记录;货物的进出口应在货物所有权变更时记录等等。对于各种货币流量,货币收支的实际发生时间和所要求的记录时间可能并不一致,有时会存在一段时滞,此时应记录一笔应收或应付款项作为该货币流量的对应登录,以体现复式记账的要求。

(四)估价原则

估价原则是指按照SNA要求采用现行价格核算所有的经济流量和经济存量。所谓现行价格就是核算当时的市场价格。也就是说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各种交易、资产和负债的记录价格,遵循以下规定:凡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都按交易双方认定的成本价格,即市场价格来估价;没有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如易货贸易、实物报酬、实物转移等非货币交易,应采用交易发生时市场上同类货物或服务的市场价格估价;对于各种内部交易(如入库或出库货物、中间消耗、固定资本消耗、自给性货物和服务),应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当期市场价格估价(在没有市场价格时,也可以采用生产它们所需要的成本估价);对于政府和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生产的非市场货物和服务,应按照生产它们所发生的实际费用估价;对于资产和负债,应按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的当期价格估价。

归纳而言:货物和服务产出一般按生产者价格估价;大多数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大多按购买者价格估价;固定资产存量按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的现价估价。

以上讨论的核算原则是国民经济核算中最基本的、通用的原则。事实上由于核算的复杂性和具体性,实际核算中原则的把握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变通。如市场原则一般也会把农民自产自用的货物纳入核算。而在具体的核算中还有很多特殊的原则,如资金流量核算中取净值和合并的原则等,本书将在不同的章节中适时介绍。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

国民经济核算就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经济运行过程的数量表现及数量关系进行的系统测定。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国民核算体系的建立、发展和改善同时就伴随着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改进和完善。理论上只要能够反映和揭示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规律的方法都可以说是核算方法的组成部分,因而传统的统计分组、指标体系、相关分析法等等都是国民核算的基本方法。而随着数理统计方法和计量分析技术的提高,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中也引进了大量的数理分析内容。统计推断、计量模型、系统分析等。此外在核算过程中还有一些专门的方法,如投入产出法、矩阵表法、平衡表法、复式计账法等等。鉴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本书在这里所提到的核算方法严格地讲是仅介绍核算工具,即用来形象地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基本工具。以下主要介绍平衡表法和账户法两种。

(一)平衡表法

平衡表原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的主要核算工具。但在SNA中,包括中国的国民核算体系中,平衡表作为一种有效的核算形式也被借鉴应用。

平衡表是统计表的一种,从内容上看,也有主词和宾词两部分组成。一般主词表示所要研究的对象,宾词则是说明研究对象的各个指标。与一般的统计表相比,平衡表最大的特点就是表内一定要有诸如:收入与支出、投入与产出、进口与出口等对应的两个方面,构成相应的平衡关系。否则,就不成其为平衡表。

从结构形式上看,平衡表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即用来反映一个部门或单位收支平衡关系的平衡表叫收付式平衡表;同时反映多个部门或单位收支平衡关系的平衡表叫并列式平衡表;不同部门或单位之间互有收支,反映它们相互之间收支平衡关系的,叫矩阵式平衡表。

收付式平衡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平衡表。根据国民经济有收就有支、收支必相等的原则来编制,收支双方可以列在表的左右,也可以上下排列。前者更为多见,俗称T字表。如表1-6所示。

表1-6 某产品供求平衡表(收付式平衡表)

这种平衡表结构简单,容易编制,也容易理解。是一种辅助的国民核算工具。我国的自然资源平衡表,人口与人力资本平衡表都属于收付式平衡表。

并列式平衡表是多个收付式平衡表合并而成的,又称为综合平衡表,其特点是可以反映多个部门、多种产品或多个地区的收支平衡关系。这种平衡表的主词一般记录多种产品或多个部门,放左边;宾词记收支往来项目,放在右上方。例如表1-7就是反映不同商品的供需情况的并列式平衡表。

表1-7 主要商品供需平衡表

矩阵式平衡表用于反映不同部门(地区或单位)相互间的收支平衡关系。是由并列式平衡表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主宾栏的项目分类标志相同、排列顺序相同,形成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的棋盘式表格。故又称“棋盘式平衡表”。该种表式用于部门,又叫部门联系表。运用投入产出原理进行部门联系分析,就是以期盘式平衡表为基础展开的,投入产出表实际上就是一种矩阵式平衡表。见表1-8所示。

矩阵式平衡表建立在严谨的分类分组和比较齐全的资料基础上,表式结构看起来虽然复杂,但其可以起到不同资料相互补充、验证的作用,所以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这种表式和现代矩阵相结合之后就可形成矩阵式账户。以矩阵的同一行和列表示同一账户的左右两方,其中,矩阵的行与账户的右方(表示资源或负债和净值)对应,矩阵的列与账户的左方(表示使用或资产)对应,从而将若干个采用复式记账方法编制的相互关联的账户集中体现在一张矩阵表上。

表1-8 矩阵式平衡表(投入产出表)

(二)账户方法

自SNA产生至今,账户及账户体系一直是其最主要的核算工具。账户最早是会计上的一个核算工具。也就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系统、连续的记录,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记账实体。账户作为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活动的一种形式,其基本功能是便于对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的变动数额进行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归集、汇总。由于所有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的变动,从数量上看,不外乎“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因此,每个账户起码要划分出两个方位: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这是一切账户的基本结构。所以账户的基本结构可简化为左右两方,即“丁字形”。每一个账户都由左、右两方组成,每个经济主体的每一笔交易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对应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进行登录。可见核算账户与收付式平衡表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以严格来说核算账户是平衡表的一种特殊形式。

利用账户工具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具有如下要求或特点:

1.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应该按照需要分设不同的账户,各账户间互相独立,又可以连为一个整体。如,对于一个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SNA通过如下完整的账户系列描述其经济运行的全过程:期初资产负债表、生产账户、收入初次分配账户(包括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收入再分配账户(包括收入二次分配账户和实物收入再分配账户)、收入使用账户(包括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和调整后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资产其他变化账户(包括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和重估价账户)和期末资产负债表。

2.账户两方一方记收入,另一方记支出。但在具体账户中的收支名称不同。如在经常账户,账户的右方叫做“资源”,用于记录那些使经济主体的经济价值增加的交易,如产出、分配得到的各种收入;账户左方叫做“使用”,用于记录使经济主体的经济价值减少的交易,如中间消耗、分配性支出和最终消费等。而在资产负债账户中,左方记录“资产”,右方记录“负债和净值”。与资产负债表相对应,积累账户的左方叫做“资产变化”,用于记录那些引起资产变化的交易和其他流量,如资本形成、金融资产的净获得等;积累账户的右方叫做“负债和净值变化”,用于记录那些引起负债和净值变化的交易和其他流量,如资本转移、负债的净发生等。

3.每个账户都设置平衡项。由于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账户是按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分阶段设立的,每个账户只记录与经济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相联系的交易,其左方合计与右方合计通常并不相等,因此,为使账户左、右两边平衡,特设不同的“平衡项”。

4.对双边交易实施四式记账核算。由于一般意义上的交易(双边交易)都涉及两个机构单位,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这笔交易要同时在两个机构单位的账户体系分别等额地记录两次,这样,从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看,这笔交易总共记录了四次,这就有了所谓的“四式记账”。

由于以上这些特点,利用账户和账户体系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记录,不仅保证了每个账户本身的平衡,而且使核算体系的各个账户之间存在项目对应,数额相等,相互衔接。整个账户体系把国民经济运行的总量及其结构连接成-个完整严密的体系,既有利于反映错综复杂的国民经济关系,又能够相互验证,大大提高了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主要介绍了国民经济核算的两种重要的核算工具和方法——平衡表法和账户方法。尽管两者的侧重点和形式不同,但它们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相互补充。无论是在联合国的SNA中,还是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中,既有完整的账户体系,也包括大量的以平衡表形式表现的核算辅助表和补充表。两者结合,完整、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

除了上述核算法外,国民经济核算中还有方程式法、图解法等等。随着核算理论的深化和核算技术的提高,必然会有更多、更新、更完善的核算方法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其中,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核算的核心内容。它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的描述。

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它是对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的补充。

在基本核算表中,国内生产总值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生产法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分别反映按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部门增加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反映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其详细构成项目。国内生产总值总表概括地反映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构成项目以及三种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投入产出表包括供给表、使用表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供给表反映各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结构和各种类型产品的产业部门来源结构;使用表反映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结构和最初投入结构以及各种类型产品的中间使用去向和最终使用去向;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反映产品部门的中间投入结构和最初投入结构以及产品部门的中间使用去向和最终使用去向。

资金流量表包括实物交易表和金融交易表。实物交易表反映各机构部门收入分配、消费、储蓄和投资情况;金融交易表反映各机构部门的各种类型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情况。

国际收支表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的交易状况。国际投资头寸表反映常住单位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存量状况,以及由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和其他调整引起的存量变化情况。

资产负债表反映机构部门及经济总体所拥有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的历史积累状况。

在国民经济账户中,国内机构部门账户由生产账户、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组成。其中,生产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通过生产过程创造的价值及相应的价值形态;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通过生产过程形成的收入如何在拥有相应生产要素的机构部门之间进行分配,收入如何在不同机构部门之间进行转移以及机构部门如何将它们的可支配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进行分配;资本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可用于资本形成的资金来源、资本形成的规模以及资金剩余或短缺的状况;金融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各种类型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净变动额;资产负债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资产负债存量状况。经济总体账户也由生产账户、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组成,它们分别是国内机构部门对应账户的汇总账户。国外部门账户反映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的各种交易活动以及相应的存量状况,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经常账户反映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的经常性交易,包括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以及劳动者报酬、财产收入、生产税等的流入流出;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与国内机构部门的相应账户所反映的内容相类似。

附属表用于描述我国自然资源和资源资产、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规模、结构及变动情况。其中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反映主要自然资源的实物存量及其变动情况,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反映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本存量状况及其变动情况。

上述核算框架可用图1-2表示,基本核算表与附属表之间的关系见图1-3所示。

以上是我国2002年国民核算的基本框架。本书将重点对这些核算内容,尤其是五大核算内容进行论述。当然由于核算体系的动态变化性,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也存在着不断改进和完善的需要和可能。尤其是2002年版本的国民核算体系已经运行了10年,实践过程中由于统计基础工作薄弱、基础数据获取难度大以及统计技术、方法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核算的内容和手段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加上SNA2008的推出,如何创建一套更为完善、合理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成必然。

图1-2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框架(2002)

图1-3 基本核算表之间及与附属表的关系

练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常住单位  机构单位

基层单位  三次产业分类法  机构部门分类  交易  经济流量

经济存量  生产者价格  要素价格  基本价格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为什么要进行国民经济核算?

2.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历史及发展过程。

3.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是什么?

3.什么是国民经济分类?说出几种常用的国民经济分类的内容。

4.国民经济核算中交易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5.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价格有哪些类型?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单位属于我国的常住单位             (  )

A.日本驻中国大使馆          B.短期出国考察人员

C.中国在美国开设的投资有限公司    D.中国留学生

2.教育与房地产业属于                   (  )

A.都是第三产业            B.都是第二产业

C.前者是第三产业、后者是第二产业   D.前者为第二产业后者为第三产业

3.下列核算中属于存量核算的是               (  )

A.GDP核算               B.资金流量核算

C.国际收支核算             D.资产负债核算

4.曾经并存的两大核算体系MPS与SNA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  )

A.对生产的理解不同           B.核算的国家不同

C.核算的方法不同            D.核算的内容不同

5.以下哪种价格形式完全不含生产税             (  )

A.要素价格               B.基本价格

C.生产者价格              D.消费者价格

四、多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主要有               (  )

A.货物和服务交易            B.分配交易

C.金融交易               D.其他积累交易

E.内部交易

2.国民经济基层单位的基本特征是              (  )

A.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

B.具有一定生产场所

C.能够获取有关生产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资料

D.具有自己的管理部门

E.具有法人资格

3.我国国民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             (  )

A.基本核算表             B.国民经济账户

C.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D.环境核算表

E.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4.下列哪些表属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核算表部分   (  )

A.国内生产总值表           B.投入产出表

C.资金流量表             D.资产负债表

E.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5.下列单位属于机构单位的有                (  )

A.居民户               B.具有法人性质的社会团体

C.非独立核算的学校印刷厂       D.律师事务所

E.某工厂的其中一个车间

【注释】

[1]狭义的生产理论认为:只有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才是生产部门,其他的则是非生产部门。因此,传统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等五大部门。

[2]威廉·配第(1623—1687),出身于南英格兰的一个毛纺织工人家庭,迫于生计,15岁到船上当学徒,劳动之余,自学法语和航海技术。1643年去荷兰学医,1645年,移居巴黎,继续研究医学,同时研究数学与音乐。26岁时任牛津大学解剖学教授,并兼Gresham学院音乐教授。1651被聘英国驻爱尔兰军队总司令的侍从医生、总督私人秘书、爱尔兰土地分配总监。从土地调查开始发挥了统计上的天才。晚年他还办过渔场、铝矿、冶铁等企业。马克思称其为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某种意义上也是统计学的创始人。其代表作品《政治算术》的诞生也标志着统计学的产生。

[3]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是重农学派创始人。曾任法王路易十五的侍医,由于其医学上的成绩,由国王赐封为贵族。他自从移住到凡尔赛宫后,开始同哲学家、思想家们交往,借以熟悉法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当时法国因柯尔培尔执行牺牲农业扶植工商业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以及法国在军事上的连连失利,导致了法国财政困难,人们生活困苦的后果。在这样的背景下,魁奈创立了重农学派。魁奈的《经济表》是西方经济思想史上一个飞跃。它第一次使西方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魁奈把社会分为三个阶级:(1)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的阶级,包括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2)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国王、官吏和教会,他们获得地租和租税;(3)不生产阶级,指从事工商业的阶级。《经济表》体现实物财富的分配和简单再生产流程。

[4]拉瓦锡(A.L.Lavoisier,1743—1794)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化学家,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1768年当选为科学院院士,同年成为征税官助理,1780年接任征税官职位,后任火药和硝石监督官。法国大革命后,他曾担任米制委员会委员,1791年任财务秘书。1793年11月,国民议会发布命令逮捕革命前的所有征税官,于是拉瓦锡被捕入狱,1794 年5月8日被送上断头台。

[5]Wassily Leontief(1906—1999)1906年夏生于彼得堡,1921年,考入了彼得堡大学,专修社会学,1925年取得了社会学硕士学位。1928年在德国取得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早在1925年,当他还在柏林大学读书时,曾在德国出版的《世界经济》杂志上发表了《俄国经济平衡——一个方法论的研究》的短文,第一次阐述了他的投入产出思想。1930年,他移居美国后,正式从事投入产出方法的研究。

[6]Simon Smith Kuznets(1901—1985):1901年4月出生在俄国乌克兰哈尔科夫市的一个皮毛商人的家庭里,6岁时其父移居美国。十月革命之后,他进入了列宁格勒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20年,移居到美国并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27年,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进入米契尔教授主持的国民经济研究局,从那时开始,他收集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20世纪的历史资料,对国民收入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生研究成果显赫。著名的成就有:库兹涅茨周期理论、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在国民收入核算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国民收入和资本形成》(1938年)、《1919—1938年的国民收入及其构成》(1941年)、《战争时期的国民产值》(1945年)、《国民收入:发现的概述》(1946年)、《1869年以来的国民产值》(1946年)等。

[7]有关SNA2008的有关内容见本书的附录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